会计信息系统 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信息系统》课程论文题目浅谈会计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
学生姓名温妮
学号***********
院系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会计学
得分
任课教师孙薇
2013 年12月17日
摘要:近年来,计算机在我国企事业单位会计及管理领域的应用有了很大的发展。国家正在实施企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极大地推动了各行各业建设会计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的事业,并促进了全社会的信息化,本文通过研究会计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希望能得到企业和有关职能部门对此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管理
会计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研究
一、会计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的概念
会计信息系统建设是指企业建立会计信息系统的全过程。无论企业规模大小,结构及业务复杂程度如何,建立会计信息系统的工作程序都大致相同,包括制定总体规划、软件选择、硬件平台配置、人才建设、基础工作规范化、软件实施和管理持续改善。而会计信息系统管理是指为了保障会计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做好系统中的人员、机器、信息等方面的工作,并使这些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从而使会计信息系统能够产生最佳的运行效果而进行的综合管理。
二、会计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企业想发展就必然会涉足网络和电子商务领域。企业进行电子商务必然要实现企业的信息化,而企业信息化的核心就是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因为有的人工系统已远远不能满足企业信息化的需求,并且网络经济的发展使得企业的目标由过去的以生产为中心转向以顾客为中心、以市场为中心。过去,企业的每一位员工要“要对上级负责”,而现在要“对市场负责”。那么原有管理体制下的会计工作模式已经不适应这种发展,构建适应新形势的会计信息系统势在必行。
计算机引入会计工作,解决了会计工作中长期存在的会计信息量十分有限、会计信息的提供不及时和不准确的难题,为会计工作从单纯的报账型会计向经营管理型会计转变提供了物质条件。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不仅改变了会计工作的操作方式,而且引起会计业务的工作流程、信息数据的流转方式、人员的组织方式的一系列变革。从而对会计管理方法、程序和会计管理制度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必须建立适合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条件的管理体制,保证会计工作顺利地开展。
三、会计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研究
(一)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
1、会计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的选型
选购软件是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的重中之重。因为不同的软件对硬件和系统的要求不同,应该根据所购软件的情况决定硬件的配置,所以这里把软件选型置于运行平台建设之前。如果在选购软件之前就已经建好了计算机网络、安装了微机与服务器操作系统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那么在选购会计软件时就要考虑如何保护原有投资,怎样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会计软件是指专门用于完成会计工作的电子计算机软件,包括采用各种计算机语言编制的一系列指挥计算机完成会计工作的程序代码和有关的文档技术资料。会计软件的取得根据使用单位的不同情况,有四种途径:(1)购买商品化会计软件(2)自行开发会计软件(3)购买商品化会计软件与行开发会计软件相结合(4)使用上级主管部门推广的会计软件。
2、会计信息系统运行平台的建设
建立会计信息系统首先需要建立运行平台,它是会计信息系统的物质基础。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平台是由信息系统运行的硬件与系统软件组成。它包括硬件系统,如计算机网络系统、计算机系统。系统软件包括网络操作系统、前台工作站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会计信息系统应用软件在这些平台上才能工作。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平台的选择要根据系统的实现目标、企业的经济状态、数据数量要求进行综合考虑。一般而言,主要选择的项目包括:(1)网络的选择(2)数据库管理系统(3)编程工具的选择。
3、会计信息系统工作人员的培训
建立会计信息系统意味着使用一套全新的手段来管理和运作企业,无论是企业高层领导还是一般员
工,思想及行为都要有所转变。因此要对所有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以增强员工对管理信息化的认识,提高员工使用会计信息系统的能力,最终提高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对企业现有人员培训时要注意一下几个问题:(1)注意人才的层次(2)注意年龄层次(3)注意知识结构。另外,在人员培训过程中,为了有效地解决当前的急需,一般对提高系统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都很重视。因此在人员培训中要特别重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训。
4、建设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础工作
建设会计信息系统必须要做好扎实的基础性工作。例如对整个会计工作的程序进行规范。对企业进行规范化管理是应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内容包括:会计数据的规范化、会计工作程序的规范化、会计输出信息的规范化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规范化。
5、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
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是决定信息系统建设成败的关键。系统的实施是在企业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由相关人员组成特定项目组,根据企业的需求,提供的一种个性化的、专业化的服务,一般包括从手工系统或旧信息系统到建成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全部过程和活动。信息系统的整个实施过程可以划分为:建立项目组织、项目准备、项目建设、系统切换和运行支持几个阶段,其中培训教育、项目管理和变革管理贯穿始终。实施的具体范围应在双方签订的实施合同中体现,严格按照项目管理的要求组织、计划和控制整个项目实施过程,经过对企业项目组的培训、业务流程分析与设计、实施方案制定、系统配置与测试、用户化手册、最终客户培训、系统切换以及成果验收等阶段,最终实现管理软件与企业应用的嫁接,完成知识与技能的转移。
(二)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
会计信息系统管理的核心是如何保证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正常、安全地运行。这里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建立适合本单位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的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另一方面是制定适合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特点的会计内部控制体系。
企业跨及信息系统如何管理和设立组织机构,对会计信息系统工作具有很大影响。在我国会计信息系统使用工作的实践中,各单位很据自身工作特点和要求,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有以下几种:(1)集中管理的信息中心(2)分散管理形式(3)集中管理下的分散组织形式。
企业经营失败、会计信息失真在很大程度上都可归结为企业内部控制的缺失或失效。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会计信息系统中信息真实可靠的保证,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防止违法行为的发生。强化内部控制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是建立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那么,构建具有良好绩效的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任何企业的控制活动都存在于一定的控制环境之中。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以及企业经营目标及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首先应注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企业为了适应控制环境的变化,需要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信息技术,要重视公司进行网络化管理的整体能力,而不是简单的建立诸如储存系统、存货控制系统等几个孤立的信息系统。首先要加强系统的组织控制,合理确定权责关系组织结构与权责分派体系是实施内部控制的载体。其次要调整内部控制方式,重新界定内部控制中的内在关系。最后要关注员工的培养和,创造内部控制良好氛围。
2、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风险控制
每个企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不同的风险,风险评估就是分析和辨认实现企业所定目标时可能发生的风险并适时加以处理。企业内外环境的日益复杂化,以及企业间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经营风险不断提高,如何辨别、分析、防范和控制经营风险,已成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
3、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提离内部控制效果
企业在其经营与控制的过程中,需要按某种形式辨识并取得来自企业内部及外部的信息,并在组织内部进行沟通,以使员工清楚地获取有关其控制责任的信息,履行其责任。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会计信息系统具有开放化、实时化、电子化的技术特点,在内部控制系统中呈现出新的特点并发挥出新的作用。因此要建立良好的管理信息系统并保障信息传递渠道的畅通。
4、加强企业的内部监督,促进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