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评述及展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4201206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度重点项目(02JAZ 790011)
作者简介:虞群娥(19642),女,浙江宁波人,教授,博士生;蒙宇(19762),男,四川成都人,博士。
①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5页。
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评述及展望
虞群娥1,蒙 宇2
(1.浙江财经学院金融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2; 2.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四川 成都 610074)
摘 要:自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与哈默尔提出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以来,日益引起了理
论界与实践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根据国内外大量的相关文献,系统地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C ore C om petencies )起源、理论发展和本质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对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
的租金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演进轨迹;租金形成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4892(2004)0420075207
一、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演进轨迹
(一)核心竞争力溯源
关于核心竞争力的起源,杜云月和蔡香梅(2002)列举了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1)源于“分工论”(吴建南、李怀祖,1999);(2)始于“战略发展论”;(3)产生于“企业理论的新发展”。从理论上看,我们认为比较准确的表述是“分工论”。其可追溯到亚当・斯密1764年出版的《国富论》。在这本经典著作中,斯密提出了“分工论”,认为“劳动力生产力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
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①,并在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
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对于劳动分工机制如何提高生产效率,提出了三个原因:一是熟练优势、二是减少转换成本、三是替代优势。古典经济学大师李嘉图(1817)在《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中指出,组织特定的资产、技巧和能力对分工效率影响很大。他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市场机制会把稀缺资源配置到那些具有相对较高的生产企业中去。李嘉图的理论着重分析了比较优势带给国家的动态利益。需要指出的是,斯密的“分工论”主要指的是生产分工,分析了劳动分工对劳动效率乃至经济成长的影响,虽然并没明确提出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但企业分工论内涵仍应可被视为核心竞争力研究的萌芽。有所不同的只是现代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战略理论则更强调能力分工。
张伯伦(1939)是第一个提出“竞争优势”概念的学者。随后,霍弗和申德尔(1939)把这一概念引入了战略管理领域。项保华和李庆华(2000)将企业战略理论的发展概括为了三个阶段,即早期战略思想阶段、传统战略理论阶段和竞争战略理论阶段。企业战略理论中最早提出“能力”这一概念是菲利普・塞尔尼科(P.Selznick ,1957)。他在《行政管理中的领导艺术》一文中提出了“能力”或“特殊能力”的概念。之后西方战略管理专家安索夫(I.H.Ans off ,1965)在《公司战略》、安德鲁斯(K.Andress ,1971)在《公司战略思想》中对这个概念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使其在
第4期(总第110期)
2004年7月财 经 论 丛Collected Essays on Finance and E conomics N o.4(G eneral ,N o.110)Jul.2004
财经论丛 2004年第4期
理论和管理实践中产生了很大影响。王秉安(2000)专门分析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阶段。他认为该阶段由于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又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段:(1)20世纪60年代以来侧重研究战略管理;(2)80年代以来侧重研究市场结构;(3)90年代开始着重研究企业素质,以核心竞争力研究为侧重点。第三个阶段理论由于涉及到企业能力的竞争,因此也被称为企业能力理论(C om petence Theory of the Firms),它逐渐成为了最新的企业理论和重要的企业管理理论。在此基础上,邓于君(2002)进一步指出了现代企业能力理论主要经历的三个演进与发展阶段:发展阶段企业内部成长论(E・Penrose,1959);深入阶段企业资源基础论(Birger Werner Felt);创新阶段企业核心能力论(Prahalad&Hamel,1990)。而与之相对应的结构学派、资源学派、能力学派三大学派的关系则呈现一种顺次演进的递进态势。
(二)企业能力理论各流派及主要观点
1.结构学派
该学派又被称为内部成长学派、产业结构、产业定位学派。其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的战略专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 orter)教授。他从产业角度入手分析提出了该战略理论。他认为“竞争优势是竞争性市场中企业绩效的核心”①;他的思想体现在他的经典之作《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的“竞争三部曲”中。波特提出,“一个企业的竞争战略目标在于使公司在产业内处于最佳的定位,保卫自己,抗击五种竞争作用力,或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影响这五种竞争力。”②波特的“五性分析模型”(P orterπs F orces M odel)中包含的竞争作用力是指同业者、替代业者、潜在业者、购买者和供应者。为了应对这五种竞争力,他提出了企业获得竞争力的三种基本战略:(1)总成本领先战略(Overall C ost Leadership);(2)差异化战略(Differentiation)。(3)目标集聚战略(Obiectives F ocus)。之后的黑特和爱尔兰德(1980)研究了公司独特竞争能力与战略、产业和绩效的关系。
2.资源学派
基于资源的观点,最初由皮特瑞夫(Perteraf)等人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其他代表人物主要还有罗曼尔特、里普曼、温特、巴尼、申德尔、库尔、迪瑞克斯、德姆莱茨、库勒、柯利斯、蒙哥马利等。1984年,沃菲尔特在美国《战略管理杂志》上发表了《公司资源学说》,提出公司内部的资源对公司获利并维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意义。该学派有学者从资源的角度阐释了能力(Amit, 1993):这里的能力是指公司安排、使用资源并取得一定结果的能力(Capacity),公司能力是基于信息的、有形的或无形的组织程序,能力由长期而复杂的资源互动产生。企业是以自有资源存量为基础的,并通过资源流量的增加藉以形成异质性能力,企业是能够提供优越租金的唯一资源组合(Dierickxand C ool,1989;Barney,1991),他们认为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所有企业都是同质的,所以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最终要依赖于组织内的特定资源。能够带来企业竞争优势的资源称为关键资源。按Barney(Jay Barney,1995)的观点,关键资源必须满足三点评判标准:(1)有价值性;(2)稀缺性;(3)不可模仿和替代性。80年代,库尔(C ool)和申德尔(Schendel)通过对制药业若干企业的研究,进一步确定了企业的特殊能力是造成它们业绩差异的重要原因。此时,已经出现了能力学派的萌芽。
3.能力学派
从某种程度看,能力学派继承了“分工论”的衣钵。该学派的代表人物除了普拉哈德和哈默,还有斯多克、伊万斯、舒尔巴、提斯等。早在1952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就曾提出企业知识基础论,指出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的“差异分工”。菲利普・萨尔尼科
①
[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
②同①,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