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语石化现象的成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介语石化现象的成因分析
[摘要]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各国间的交流日益频繁。
母语已经不能满足各国人们相互交流的需求,因此第二语言的习得成为当今人们生活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出现无疑对第二语言习得者造成不少的阻碍,从而降低成人在第二语言习得进程中的步伐。
本文着重分析了成人在习得第二语言时中介语石化产生的分类以及原因,进而提高第二语言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介语石化;第二语言习得;认知因素
一、引言
20世纪70年代初,著名语言学家Selinker发表了题为“Inter-language”的学术论文,文中首次使用了中介语(inter-language)这一术语并对它进行界定。
在我国,中介语也叫被翻译成过渡语或语际语。
中介语(inter-language, IL)是指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建立的一种介于母语(native language, NL)和目的语(target language, TL)之间的国度语言。
它以母语为依托,经过不断的修正和完善,逐步向目的语靠拢,但并不是目的语。
众多第二语言学习者以及外语教师都有这样的经验体会:当第二语言学习到一定程度时,习得者的学习效率不会像初学者那样有明显的提高,有时甚至徘徊不前,学习者感觉自己第二语言的能力无法达到像自己母语一样炉火纯青的水平。
这种现象
就是本文所要讨论的中介语石化现象(fossilization)。
二、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分类
Selinker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对石化现象进行了分类。
一方面,他根据石化主体的不同将其分为个人石化(individual fossilization)和群体石化(group fossilization)。
个体石化的现象大致表现在两个方面:(1)错误石化(error reappearance),这种现象表现为第二语言习得者在学习的某些方面被纠正多次,并且在语言使用中重复出现自己已经认识到的错误;(2)语言能力石化(language competence fossilization),即过渡语在第二语言的语音发音、第二语言的句法结构运用以及第二语言的词汇使用方面的石化现象。
群体石化是指大部分的第二语言习得者具有普遍的已经石化了的外语能力,并且这种石化现象成为社会交流的正常现象,从而导致一种新型方言的产生,如:印度英语。
另一方面,Selinker根据石化现象的程度将其分为暂时性石化(temporary fossilization)和永久性石化(permanent fossilization)。
[1]大多数第二语言习得者都属于暂时性石化或石化的前兆——稳定化,如果能给学习者提供大量的、标准的语言输入,或者完善的目的语环境,其语言能力会进入下一个巅峰。
三、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中介语的石化现象是成人习得第二语言时不可避免的一个普遍
现象,并且它可以出现在二语习得的任何一个阶段;其次,石化现象在每一位学习者身上的表现形式又不尽相同,但无论以何种表现形式存在,它都或多或少的影响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效率。
由此,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国内外语言学家对中介语石化现象的成因进行了大量的、详尽的研究。
Ellis(1994)将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分为内在成因和外部原因。
[2]首先,石化现象产生的内在原因是指第二语言习得者的自我认知、社会情感因素以及本族语的问题,即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中的心态问题以及母语对目的语的影响(主要是语音方面)。
在上述几个因素的干扰下,学习者的语言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从而导致石化现象的产生。
其次,石化现象的外因是指第二语言习得者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缺乏教师规范的教导以及教材内容上的疏漏,促使石化的形成。
也就是说,语言石化的内因与第二语言习得者的学习动机有直接关系;而语言石化的外因与第二语言习得者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所处的环境影响有关。
本文主要从文化、心理、认知这三个方面对中介语石化现象的成因进行初步分析和研究。
(一)中介语石化的文化因素
语言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必须借助于语言来体现。
[3]28-31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文化以及相应的语言。
所以语言学习者在习得另外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语言时,文化上的差异会对他们的语言学习造成重大影响。
Schumann在他的研究中
指出“第二语言的获得是文化合流的一个主要方面,语言学习者能将自己国家的文化与第二语言国家的文化合流的多少决定了他获得第二语言的成败。
”[4]391-408
根据Schumann的文化迁移模式,文化迁移由语言习得者的心理、习得者的社会文化与目标语的文化差异的大小所决定的。
如果学习者所处的文化背景与目的语的文化背景相去甚远,那么语言学习者的习得目的语的难度系数就会加大。
若第二语言习得者在学习过程中未接受系统的、正规的目的语学习,那么他所掌握的第二语言就会长期滞留在初级阶段,从而导致语言皮钦化的产生。
除此之外,两者的文化差距越大,习得者语言的皮钦化就会越明显。
例如:旧上海“洋泾浜英语”。
经过大量的研究我们发现早期第二语言的特点与皮钦语(指掌握不同母语的人们因为急于进行交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混合语)很类似。
但是皮钦语不是第二语言,它只是中介语石化的产物。
如果第二语言习得者对目标语的文化有极强的厌恶心理,那么学习者在习得语言过程中的文化迁移程度就会下降。
也就是说,学习者不会用目标语的标准来衡量和修改自己习得的语言,从而降低学习者对目的语的语言输入,促使中介语石化的产生。
例如:非洲及美洲某些地区所使用的“克里奥尔语”。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第二语言习得者文化适应程度的高低决定了习得者语言的最终走向;第二语言习得者对文化的适应程度可以控制学习者接触目标语的多少;另一方面,第二语言习得者的文化适应
程度表明了学习者的语言学习目的。
(二)中介语石化的心理学和神经学因素
Selinker(1972)提出了石化现象产生的五个心理过程:母语迁移、培训迁移、学习策略、交际策略、目的语笼统化[5]209-231。
Selinker通过上述五个心理过程来阐述第二语言习得者的在中介语系统或行为模式中石化现象产生的类型。
(1)母语迁移(language transfer),即母语的语音对学习者第二语言发音的干扰。
大部分初学者习惯于用母语的发音方式及特点套用在目标语上,导致目的语的发音不伦不类。
许多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习惯在结尾为音标[t]的单词加元音[]或者[:],比如:“what?”这个词在单独使用为疑问句时,学生常读成[w t],等等。
(2)训练迁移(transfer training),即在二语教学中,由于教师发音不准或带有某些口音,授课所选的教材不合理,导致负迁移。
这种训练的负迁移主要产生在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先入为主的认识在学生日后的学习中影响巨大,甚至是根深蒂固的。
语言学习者从教材上学到的知识一般都是较为正式的词语以及句型模式,而现实生中的非正式词语和句型却接触甚微。
因此,第二语言习得者在实际的交流中常常生搬硬套课本上的对话,缺乏变通,以至于语用错误的产生,导致语用僵化(pragmatic fossilization)。
[6]769-784例如在中国,基本上所有学习英语的同学都知道“How are you?”是什么意思,并且这句话应该如何运用;而面对“What’s up?”这种欧美国家交际口语中的“常客”时却显得手足无
措。
这就是因为大多数教材只注重正式的交际用语而忽视日常口语,而且教师也很少涉及日常口语中的交际用语所导致的。
(3)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y),即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习得方法。
它包括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y)、元认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egy)、社交策略(social strategy)等。
[7]18-23第二语言习得本身就是一门实践类课程,大部分学习者只注重理论的学习而忽略实际的运用,从而导致语言石化。
(4)交际策略(communication strategy)。
Coulter和Selinker在其各自的研究中都发现一个问题,即第二语言习得者在具备一定的目的语交际的能力后,总是想方设法在交际过程中回避复杂的语言点,运用简单的、但有可能产生错误的结构进行代替,长此以往形成石化现象。
(5)目的语笼统化(overgeneralization),即学习者简单地将某一种语言规则扩大化,导致错误产生,长此以往产生石化。
中国大多数学生将英语名词的复数规则简单的用于那些特殊的名词复数中去,或将动词第三人称的变化规则笼统化。
在英语当中,大多数名词变复数或者动词的第三人称都是直接在其后加“s”,但有些特殊变化的名词或者动词则不是这样。
如“foot”的复数是“feet”而有些学生想当然的把它的复数形式写做“foots”;“fly”的动词第三人称应当写做“flies”,而有些学生写做“flys”,等等。
这些问题一般都出现在第二语言习得者的初学阶段,但是往往很多学习者即使达到一定的程度也很难避免其中一些小错误的产生。
(三)中介语的认知因素
在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不同年龄段的学习者有着不同的心理特征和心理特征,他们的认知方式及情感因素的变化也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
Krashen认为成人在认知成熟以后,他们的情感因素会影响到第二语言的习得。
他从第二语言习得认知过程来考察石化现象,提出了感情过滤假说,并列举了可能引起语言石化的五种因素[8]:(1)目标语摄入量不足;(2)目标语输入质量不高;(3)情感过滤器;(4)目标语输出过滤器;(5)目标语语言变异形式的习得。
Krashen将第二语言习得者对语言的情感因素比喻成一张可以收缩的“过滤网”。
如若学习者以积极的情感对待语言的习得,即第二语言习得者较为自信,并且有主动的态度进行目的语学习,对目的语十分有兴趣,那么这张“过滤网”对目的语的过滤比较低,语言的输入比较高,这些情感因素有助于学习者发挥自身的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相反,如若学习者以消极的情感对待语言的习得,即第二语言习得者厌恶对目的语的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充满了焦虑、胆怯、紧张的情绪,那么这张“过滤网”的过滤能力就增强,学习者对目的语的输入就会减少,即便知晓这些信息,它们也不能完整的保存到学习者负责语言学习的大脑区域。
因此这些情感障碍会妨碍,甚至阻止学习者学习潜能的正常发挥,影响学习效果。
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对第二语言习得的情感障碍会使学习者缺乏学习动机和兴趣、使学习者经常处于焦虑、紧张的状态,直接影响学习者的第二语言的习得,从而最终导致石化现象的产生。
综上所述,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是精密的、复杂的,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形成因素也是多样的。
石化现象的产生既与习得者与目的语之间的社会文化差异相关,又与二语学习者本身所掌握的母语,习得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教材的选用等相联系;既与第二语言习得者所处的固定模式化的教育体制有关,又与学习者的自身认知心理偏差相关。
因此,习得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外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其大脑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的产生。
当然,本文对中介语的石化现象成因的探讨并不全面,仍需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并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Selinker, L. 1992. Red is covering Interlanguage[M].London: Longman Group.
[2]Ellis, R. 1994.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牛强.过渡语的石化现象及其教学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5).
[4]Schumann J. 1976.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Pidginization Hypothesis[J].Language Learning, 26.
[5]Selinker, L. 1972. Interlanguage[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10.
[6]Jesus Romero Trillo. 2002. The pragmatic fossilization of discourse markers in non-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J].Journal of Pragmatic, 6.
[7]张雪梅.语言石化现象的认知研究[J].外国语,2000(4).
[8]Krashen, S. D. 1982.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 Pergamon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