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低碳发展中长期规划(2015-2020)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 39 1.19 0.6 6 35 50 10 35 20 30
1500 15 20 1
10.57 45.4 50 建立 建成 示范 示范 试点
2020年 >45 1 0.57 12 40 55 15 40 40 40 2000 >15 30 ≥1.0 12 50 60 完善
全面推广 推广 推广
2
表 1-1延安市2014年能源消费情况
表 1-2延安市2014年二氧化碳排放情况
项目
单位
2014年度 数据来源
一、经济社会指标 地区生产总值
(2010年不变价) 二、能源消费指标
亿元
1227.642
能源消费总量 万吨标准煤
能源消费构成
(煤品:油品:天然气: 水电)
单位GDP能耗
%
吨标准煤 /万元
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 单位面积绿道里程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森林覆盖率
市民对低碳理念的认知率 碳排放统计、核算和考核体系
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平台 低碳产品认证制度
重点企业碳排放报告制度 碳排放交易平台
单位 %
吨/万元 吨标准煤/万元
吨/人 % % % % % % 辆 % %
公里/平方公里 平方米/人 % % —— —— —— —— ——
碳排放强度 年度下降率(较2013年)
人均碳排放
2015年单位GDP碳排放强度 拟下降计划
单位
2014年度 数据来源
万吨二氧化碳 668.71 核算
万吨二氧化碳 733.64 核算
万吨二氧化碳 52.44 核算
万吨二氧化碳 吨/万元 % 吨/人
1454.79 1.19 3.7 6
核算 核算 统计 核算
(三)公共卫 生
1.城乡建设
1.农业
2.水利设施
2.林业
3.能源设施
4.交通设施
(四)防灾减 灾救灾
54
碳排放 交易制度
(一)建立碳排放交易平 台
(二)探索推行碳排放配 额制度
(三)政府带头尝试“碳 交易”
(四)试行自愿减排协议
(五)加强碳排放交易支 撑体系建设
(六)加快开展碳排放权 交易试点
指标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
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 单位GDP能耗
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
低碳技术投入占研发投入比重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 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
初步建成
2030年 >65 0.65 0.51 14 50 65 20 50 70 50 3000 >25 45 ≥2.0 15 55 80 完成
全面推广 全面推广 全面推广
完善
35
第八章 低碳交通规划
(一)城乡建 设与基础设施
(二)农林业
煤炭消费量 万吨标煤
736.72 40:55:5:0
0.6 253.93
油品消费量 万吨标煤 352.71
天然气消费量 万吨标煤 32.17
水电(含风能、太阳能) 万吨标煤
统计
统计 核算
统计 统计 统计 统计
项目 二氧化碳排放指标 煤炭消费产生的 二氧化碳排放量
油品消费产Hale Waihona Puke Baidu的 二氧化碳排放量
天然气消费产生的 二氧化碳排放量 2014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
%
3.4 发改
第二章 发展形势与面临挑战
第四章 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18
类别 约束性指标
低碳产业 低碳生活 低碳资源 低碳环境 碳汇能力
保障体系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表3.1 延安市低碳发展主要指标
58
(一)低碳新区
1、大力发展生产辅 助型科技研发与应

2.大力发展生产性 服务业
3.推动新区节能减 排
4.推进新区生态文 明建设
5.推动园林新区和 海绵城市建设
(二)低碳工业园区
(三)低碳农业示范园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