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当前医改面临的主要问题

班级: 2013410302

姓名:孙承泽

学号: 201341030210

一、中国医改存在的问题

1.慢性病基数庞大

2009年2月27日,卫生部公布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部分结果:经对31个省、市、自治区的抽样调查,我国城乡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为20.0%。以此推算,我国有医生明确诊断的慢性病例达2.6亿人。

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现有高血压病患者1.6亿,糖尿病患者4000多万,脑卒中患者600多万,心肌梗死患者296万。每年新发恶性肿瘤、脑卒中、冠心病患者425万

2.公共卫生形势严峻

①传染病防治任务繁重

我国现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数1.3亿,其中3000万人患慢性乙型肝炎我国现有肺结核病人450万,其中150万为传染性肺结核。我国已经查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20万……

一些基层医疗机构诊疗器具消毒不严,导致丙型肝炎医源性传播。以农民工为主体的人口流动,使我国的传染病防治工作难度加大。

②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我国境内三分之一的河流遭受较严重的污染。在广大农村,相当多的居民得不到清洁、安全的饮用水。例如,江苏省盐城市化工企业较多,一些工厂偷排工业废水,造成水质恶化,当地发生了多个“癌症村”。其中杨集乡东兴村,在2000~2005年间,有近100人患上癌症。2001年以来,该村因癌症去逝已达80多人(2009年3月18日健康报第6版)。

二、卫生资源分布不均

在我国中西部农村,多数医疗卫生机构的房屋破旧,设备简陋,缺乏优秀人才。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全国乡镇卫生院的技术人中,中专及中专以下学历或没有学历的人员比例为63.0%;在村卫生室工作的90万名村医中,低学历或无学历者高达90.0%。这样的人才结构,难以承受8亿多农民的基本医

疗和卫生服务。

另一方面,高新技术和优秀人才集中在城市的大医院。大医院的楼房越盖越高,装修豪华,争相购买昂贵的医用设备。世界卫生组织的官员说,“北京一个城市的PET-CT,比全英国都多”。上海、广州等城市亦如此。由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PET-CT,每台标价430万美金。每检查一次,广州的医院收费1万元人民币。为了争夺病员,一些医院搞开单提成(2006年4月18日新快报?健康周刊)。

三、进口药品和医用器材价格畸高

2008年1月17日,国家卫生部陈竺部长在江苏省卫生工作会议上说:“以前治疗白血病的一个药品,两瓶就可以救命。但是在国外一个跨国公司手里,价格翻了一百倍。我实在看不懂。”(2008年1月18日新华网?现代快报)

再看国内广泛应用的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拉夫咪啶,商品名“贺普汀”。贺普汀在国内售价每盒180元,其在国外的生产成本只相当于4元人民币。

还有用于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支架,国外售价每只300美元,在国内售价每只2万元人民币。

陈竺部长要求国内“大医院的医生不要做跨国公司的奴隶”,问题是:药品及医用器械的定价和招标都不由医生掌握。如何阻止政府相关机构的官员和医院院长做跨国公司的奴隶,是一道难题。

五、政府对医疗保障和卫生机构的投入,财力有限

今年国家推出新的医改方案,决定从2009年起,三年时间共投入8500亿元,重点抓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等五项改革。根据财政部的预算报告,2009年度,政府安排医疗卫生支出3415.61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支出1180.56亿元,余下部分由地方财政支出。

2008年,我国卫生总费用是12218亿元,人均915元。3415.16亿元的政府投入,只相当于我国2008年度卫生总费用的27.1%。根据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2008年度,我国城乡居民两周内新发病例未就诊的比例为38%;经医生诊断需要住院未住院的比例为21%。2009年度,如果所有需要住院治疗的病人都能住院治疗,我国的卫生总费用将远远超过12218亿元。

我国现有农村人口8.5亿,城镇没有工作的老人、儿童以及下岗工人和在校大学生约2.4亿人。新的医改方案规定,到2010年,将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2008年,我国

农村医疗机构的次均门诊费用为128元,次均住院费用为3685元;城市医疗机构的次均门诊费用为312元,次均住院费用为8958元。再回头看本文前面的数据:20.0%的慢性病患病率,高昂的看病费用,与之相对应的只有人均120元的基本医疗补助。显然,保障水平太低。

五、中国医改的前进方向

卫生改革实践证明,疾病不仅仅是个人的麻烦和不幸,而是典型的公共政策与社会政策议题,这意味着国家应在健康照顾服务领域承担基本的社会责任,确保所有公民身心健康地工作和生活。健康照顾服务体系的公认性质是“社会福利”,而非“有一定公益性质的社会福利事业”,这意味公民有权从国家、社会那里获得免费的基本医疗服务,这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基本做法。卫生改革的最高目标是实现社会平等、社会公正,而不是扩大社会不平等与不公正,只有那些能够有效降低或消除健康照顾领域中不平等、不公正的卫生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与发展方向是不断扩大医疗保障的范围,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使更多公民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进而改善生活状况,提高公民个人生活质量和社会质量。医药卫生服务的性质是“社会福利”,政策范畴属社会政策与社会市场,而非经济政策与经济市场,这就意味着国家、社会、企业、个人应从社会投资、社会预防、健康促进和协调发展角度看待健康问题。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实践证明,卫生改革不能照搬、模仿企业改革模式,健康照顾是“去商品化服务”,只有按照社会市场的运作逻辑,特别是依据公民权利和人类健康需要理论才能发

展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的医学。

关于医改中最敏感的收费问题,问题在于很多人,尤其是医疗卫生界的众多知名人士,将公立医院改革之艰难归因于政府补偿不足,简言之,政府没给钱。然而,这一说法不仅似是而非,而且弄偏了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的方向。实际上,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民办医院,都是服务提供机构。这些机构既然提供了服务,那么一定要通过收费来弥补成本。营利性机构所追求的不仅是收费弥补了成本之后有盈余,而且盈余要分配给股东;非营利性机构依照法律规定不能分红,但无论如何也要让收费弥补成本。这就是所谓“补偿”一词的来源。其实,这个道理不证自明,而且也不仅仅适用于医疗领域,而是适用于所有社会经济领域。对于医疗服务,如果让患者自己付费来补偿医疗机构的服务成本,那么整个医疗事业将毫无公益性可言。患者自付这种补偿机制,不仅会使穷人而且还会使绝大多数老百姓的经济风险大大增加,导致很多人有病无钱医治。而且,如果医疗服务主要依靠患者自付的话,将无法解决医疗机构诱导消费的问题,也就是过度医疗的问题。因此,谁是补偿者的问题很容易解答。患者自付比重过高无论如何是不行的,应该建立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在患者和医疗机构之外引入一个第三方购买者。在全民医疗保险制度下,这个第三方购买者就是医保机构。对于任何医疗机构来说,尤其是对公立医疗机构来说,所谓补偿结构应该分为三部分:(1)医保支付;(2)患者自付;(3)政府补贴。有了三方面强有力的保障,加上行之有效的协调做保障,一方面能解决人民看病贵问题,另一方面会保证医院的正常开销,为更多的患者营造舒适的医疗环境。

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应按照“一个制度,多个标准”的基本原则,建立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系统性、连续性和综合性医疗服务体系,改善人民的健康状况。根据世界各国成功经验和中国社会发展趋势,我们认为应按照“一个制度,多个标准”原则,改革现有医疗保险制度框架,重新建构现代的、覆盖全民和具有社会平等取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所谓“一个制度”是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多个标准”是指根据全国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社会经济状况确定不同的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标准和医疗保障水平,这样就可以将所有国民都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框架之中,从而确保所有公民在患病之时得到国家应有的基本健康照顾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