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论文产业融合论文:技术创新对产业融合的作用机制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创新论文产业融合论文:技术创新对产业融合的作用机制研究摘要:产业融合是在多个因素共同作用下而产生的,其中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融合的重要因素。试图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技术创新是如何促进技术融合,进而促进产业融合现象发生。

关键词:技术创新;技术融合;产业融合

1 引言

产业融合是在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技术创新与扩散而出现的一种新经济现象。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产业融合这一现象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推动了产业融合理论的发展。对于产业融合产生的动因,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但至今仍未形成权威性的、统一的定论。

日本学者植草益(2001)认为,产业融合是通过技术革新和放宽限制来降低行业间的壁垒,加强各行业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张磊(2001)认为,推动产业融合的动力主要有三个方面:半导体、软件和数字通信技术,政府放松管制,管理创新。厉无畏(2002)、聂子龙、李浩(2003)等认为,产业间的关联性和对效益最大化的追求是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而技术创新和技术融合则是当今产业融合化发展的催化剂。马健(2002)认为,技术革新是产业融合的内在原因,经济管制的放松是产业融合的外在原因。周振华(2002)、陈柳钦(2007)等认为,技术创新是产业融合的动力,是推动产业融合的根本原因。于刃刚,李玉红(2003)从多个因素说明产业融

合产生的原因,认为产业融合的出现主要原因是技术创新、政府放松经济性规制、企业跨产业并购、组建战略联盟以及四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中,技术创新是产业融合现象产生的内在驱动力。吴颖、刘志迎等(2004)将推动产业融合的主要因素归纳如下:市场需求的推动力、企业间竞争合作的压力、技术创新与扩散的拉力、规制放松的支撑力。

从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产业融合的动因,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丰富和完善了产业融合理论。对于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融合的重要因素已基本达到共识。但是,技术创新是如何导致产业融合现象发生的?国内外学术界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较少,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这也是本文拟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从技术创新的视角出发,在深入分析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扩散、技术融合、产业融合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探讨技术创新促进产业融合现象发生的作用机制和路径问题。

2 技术创新对技术融合和产业融合的作用机制分析

产业融合是指在技术创新、管制放松、企业追求范围经济和市场需求等因素的作用下,使得不同产业之间的传统边界趋于模糊甚至消失,横向产业间形成新型的竞争协同关系,并产生更大复合经济效应的经济现象。技术创新开发出了替代性或关联性的技术、工艺和产品,然后通过渗透扩散融合到其他产业之中,从而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或服务的技术路线,因而改变了原有产业的生产成本函数,从而为产业

融合提供了动力;同时,技术创新改变了市场的需求特征,给原有产业的产品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从而为产业融合提供了市场的空间。从根本上说,技术创新通过在不同产业间扩散的作用促进产业间的技术融合,进而推动产业融合现象的发生。

2.1 技术创新是技术融合的基础

2.1.1 技术融合的必要性。

技术融合现象不仅是已呈现出的客观事实,而且也是技术发展的内在客观规律,是一种不可阻挡的技术发展趋势。创新技术研究开发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在现有的技术上寻求突破,产生新的技术替代原有的技术,即“技术突破”;另一种是将多种现有技术融合在一起,产生融合技术,称为“技术融合”。但是,技术本身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企业资源和自身能力的限制,很难有突破性进展。这时,通过引进技术和企业原有技术融合来取得突破,实现生产工艺的改进或产品功能的创新。

2.1.2 技术融合的实质。

技术创新在不同产业间的扩散,各产业通过引进、学习新技术,对本产业的技术进行改造,并促使其与原有的技术相融合,创造出新工艺和开发出新产品,这种现象被称为技术融合。技术融合的过程实质上是技术创新在不同产业间扩散的结果。熊彼特所研究的创新扩散主要是局限于同一产业内同类企业间的技术扩散,而技术可以在不同类型产业和企业间扩散和创新,实现不同技术的融合创新。技术创新

在产业间扩散的基本原理为技术融合奠定了理论基础。

技术创新具有外部性,在不同产业之间扩散具有一定的溢出效应。不同产业之间的技术融合则是技术创新扩散溢出效应的主要表现之一。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技术创新通过在不同产业间的扩散都能产生技术融合。一个产业的技术创新扩散到相关产业,对其原有的技术有两种影响:第一,对原有技术进行改造。第二,与原有技术相融合并产生新技术。如生物技术与医药技术相融合,开发出了生物制药技术;电力技术与汽车生产技术相融合,产生了电动汽车技术等。由此可见,技术创新在不同产业间扩散并产生技术融合现象是有条件的。

2.1.3 技术创新促进技术融合的条件。

影响技术融合现象发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些学者也对其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从已有的文献看,影响技术融合效果的决定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创新技术自身特征;(2)技术创新扩散中的环境;(3)企业现有技术与创新技术之间的差距;(4)企业对引进技术的吸收能力;(5)不同产业之间的技术关联度等。本文从技术创新的视角出发,对影响技术融合发生的因素进行分析。也就是说,技术融合需要什么样的技术创新?这样的技术创新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才能使得该技术在不同产业间扩散产生技术融合现象。

通过技术创新研发出具有渗透性高、关联性大的通用性技术,这些通用技术在不同产业间扩散并与产业原有技术相融合形成新技术,即产生技术融合。通用性技术是与专有性技术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在

产业融合出现之前,对产业分类的客观依据就是产业之间存在明显的边界,如技术边界、业务边界、运作边界、市场边界等。产业技术边界假定:不同产业居主导地位的技术手段是不同的,具有高度专用性和非替代性;技术进步只是发生在产业边界之内。

但是随着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技术进步不再仅仅只是发生在产业边界之内,同样可以发生在各产业边界处。技术融合从本质上来说是发生在各产业边界处的更高一级的技术进步,是建立在技术创新基础上的扩张性的技术创新。通用技术的出现,使得不同产业间可以采用相同的技术,形成共同的技术基础,技术边界逐渐模糊,产生技术融合。通用性技术促进了技术融合发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通用技术具有高渗透性,使其可以广泛的渗透到其他产业,为其他产业采用通用性技术提供可能。(2)通用性技术与原有技术的关联性大,即两者之间的差距小,可以提高企业消化吸收通用技术的能力,为技术融合创造条件。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就是典型的通用性技术。以生物技术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生物技术扩散到其他相关产业中,与其他产业原有技术发生融合,形成新技术,进而促进产业融合,形成融合型产业。如生物技术通过与医药制造业融合形成生物制药业,与农业融合形成生物农业。技术创新通过产生通用性技术,进而促进技术融合,这只是从技术的角度来考察技术创新对技术融合的促进作用。技术创新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推动技术融合,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