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 ⑴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⑵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制度 1982年,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 共”的方针 ⑶健全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⑷全国人大通过修订的新宪法(1982),形成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以宪法为核心,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⑸建立村民民主自治制度。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 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 1998年,九届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 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三.经济体制改革(1978——1992)
经济体制:指在一定所有制基础上的组织管理 国民经济的体系和制度。
经济体制改革
概念: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 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 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新中国经济体制的变化发展
多种所有制 并存
单一的公有制
多种所有制并存
1949
1956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 本经济制度 。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改革
原因:
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不利于经济发展; ②“文革”导致国民经济面临崩溃边缘。 目标: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 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 1984年3月23日福建省55位国营厂长经 理联名向省委、省政府写了一封公开信, 信中写道: “现行体制的条条框框捆住 了我们的手脚,企业只有压力,没有动 力,更谈不上活力,为此,我们怀揣冒 昧大胆地向你们伸手要权。”
自然经济 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
社会主义 计划经济
1978
1992
2010
社会主义计划为 主市场为辅经济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我国经济体制经历两次大的变化:
一次是1949年至1956年,由多种形式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转变; 一次是1978年至今,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三.经济体制改革(1978——1992)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⑴原因:人民公社旧体制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 ⑵内容: 核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经营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创办乡镇企业。 ③购销体制:改革统购统销制,允许农产品进入市场、 自由买卖。 ④管理体制: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乡、镇政府、 村民委员会。1983年
⑶作用: ①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②农业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 ③促进了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农业)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①土地改革(1950—1952)
地主土地所有制
农民土地所有制(私有)
②农业合作社(1953—1956)
农民土地所有制(私有) 集体所有制(公有)
第四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新时期
第四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6—2010)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以经济建设为重心 ①阶段特征: ●改革开放 ●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②主要矛盾:人民群众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 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法制建设方针提出(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 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⑵措施
①平反冤假错案 ②加紧全面立法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97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 《义务教育法》《民法通则》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
⑶意义 ①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②初步实现了有法可依的局面。 ③为依法治国奠定可重要的基础。
③人民公社化(1958)
扩大公有制的规模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
土地性质不变,农民获得经营权、管理权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985年全面推行
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 生产,采取降温的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 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 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 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 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78.11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⑴召开:1978、12 北京 ⑵主要内容: ①思想路线——实事求是 ②工作中心:以阶级斗争为纲 ③伟大决策:改革开放 ⑶影响:重大转折 、新起点
经济建设
邓小平、陈云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二.民主法制建设 1、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 ⑴条件: ①“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训(健全法制和民主建设)
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 这两个厂一墙之隔,但没有横向联系,电缆厂归机 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铜调到 别的地方去,电缆厂需要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 造成了运输上的大量浪费,时间上的浪费,本来两 个厂发展横向联合,通过签定合同就可以解决,但 是不行,都要听北京的。
一封“松绑”公开信
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新时期
2010
徘徊时期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1.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⑴历史背景: 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迫切要求纠正文革的错误; “两个凡是”严重禁锢头脑。 ⑵概况:1978、5 ⑶影响: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极大解放思想
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基础
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 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解放思想,我们 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 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 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 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
③主要任务:改革、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 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一国两制、港澳回 ④主要内容: 归、少数民族发展、外交政策及成就、经济 建设成就等等。
过渡 时期
全面建设 开始时期
文革 时期
1949 1956
1966
1976 19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