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心理学2社交知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社交知觉

第一节社交知觉概述

一、社交知觉的概念

社交知觉指个体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对人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观察和判断过程。

二、社交知觉的内容

他人知觉

自我知觉

人际知觉

1.对他人知觉

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通过与他人接触,观察其外部特征、了解其内心世界的过程。

(1)仪表的观察

(2)表情的观察

(3)个性的判断

2.自我知觉

自我知觉是个体在社会交往活动中自己对自己的行为特征进行观察和判断的过程。自我知觉所形成的印象称为自我印象或自我概念。心理学代表人物之一詹姆斯(W.James)进而把客我分为三部分: 一是物质我,即生理我,指自己对自身生理及外部世界中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的觉察、认识;

二是社会我,指社会上他人或群体对自己的关注、评价的反应; 三是精神的自我,又称心理我,指个体对自己心理活动的过程、状态、特征的知觉与体验。

奥尔伯特(G·W·Allport,1961)认为,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自我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生理自我在8个月至3岁期间基本成熟,社会自我在3岁至14岁期间基本成熟,而心理自我要到青春期(15岁)至成年才能基本成熟。

自我的形成是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进行的,个体对自我的知觉也必须在实践中完成。个体进行自我知觉的途径包括借助社会常模比较、根据他人评价比较和与自我期望比较。

(1)借助社会常模比较

自我知觉的过程是个社会比较的过程。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个成员,他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表现是否符合社会的要求,能否通过实践的检验,这不仅是社会对他评判的过程,也是个体对自我认识的过程。

(2)借助他人评价比较

(3)借助自我期望比较

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一种主观能动的反映,主我对客我的反映也具有主观能动性。3.人际知觉

人际知觉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个体对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观察和判断过程。社会交往是人际知觉产生的前提,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彼此观察、判断双方的联系和关系,有助于个体决定自己的行为策略。

人际知觉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与别人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知觉,

二是对别人与别人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知觉。

第二节知觉印象

一、知觉印象的概念

知觉印象 (或称印象)是在社会交往中,个体按主

观经验的理解,将新近接触的交往客体进行归类,形成的对其心理特征的概括的看法。知觉印象是通过社交知觉的过程而形成的,形成印象是人们适应新的社会情境的一种方式。对新近接触的交往对象形成印象有利于个体决定自己对交往对象应当作出怎样的反应。

二、印象形成的模式

印象形成是在社会交往中依据已有经验对接触中所提供的可利用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对交往对象形成概括看法的过程。对可利用信息的分析和加工往往按照以下模式进行。1.印象形成的中心品质

知觉客体具有不同的特征,但这些特征在人们对其形成总体印象时并非具有同等重要性。社会心理学家凯利(H·H·Kelley,1950)认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热情和冷酷是影响人们印象形成的中心品质,是否具有热情或冷酷的品质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一个人其它特征的评价。

表3-1两组学生对教师评价比较

热情冷酷

自以为是 6.3 9.6

不好交际 5.6 10.4

不得人心 4.0 7.4

正规 6.3 9.6

易怨 9.4 10.0

不幽默 8.3 11.7

无情 8.6 11.0

2.印象形成的加法模式

心理学家费希本(M.Fishbein,l964)认为,人们对他人总的印象的形成或接纳程度遵循加法模式,即由其所有的特征得分的总和形成。一个人在肯定评价上的特征越多,强度越大,则给人的总的印象也越好,越容易被人所接纳。相反,一个人在消极评价上的特征愈多,强度愈大,那么留给人的总的印象就越差,也越难被人们所接纳。

如甲、乙两人具有如下特征 (括号内数字代表强度,符号代表积极或消极评价):

甲乙

聪明(+3) 聪明(+3)

沉着 (+2) 灵活 (+2)

自信 (+1) 志趣相合 (+2)

足智多谋 (+2)

多嘴 (-3)

按照加法模式,甲、乙两人的分值都是+6,因而总的印象和接纳程度相同。

3.印象形成的平均模式

心理学家安德森(N.Anderson.l978)指出,人们对他人总的印象的形成或接纳程度遵循平均模式,即由其各种品质的平均值决定。

如在上例中,人们并不是将其各种特征的评价分值进行累加,而是通过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来形成对一个人的总的印象。这样,甲的分值是6÷3=2,乙的分值是6÷5=1.2,所以甲的印象比乙好,因而更容易被接纳。

4.印象形成的加权平均模式

社会心理学家安德森和汉弥尔顿新近的研究又发现,人们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或接纳程度,不仅受积极特征或消极特征的数量及特征自身强度的影响,而且在逻辑上还受每一个特征的重要程度的影响。因此,对人的总体印象不是依据简单的平均结果决定,而是在充分考虑各种特征在总体评价中的重要

性后,依据加权平均结果决定。

即首先按各种特征在总体评价中的重要性确定每一个特征的权数,然后再将权数与每一个特征自身的强度相乘,最后进行平均值的计算。

三、印象形成中的心理效应

印象的形成受印象形成中的心理效应的影响,这些心理效应包括定型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和晕轮效应。

1.定型效应

定型效应又称刻板印象,指将个体归人某一类社会团体或阶层,并根据这一社会团体或阶层成员的典型行为方式来判断个体行为的现象。

2.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或最初印象,指在对客体总体印象的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3.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指在对客体印象的形成上,最新获得

的信息比以前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这种效应往往在有足以引大注意的新信息刺激的情况下出现。

4.晕轮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