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诗人谈诗》课件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诗中说“只有我是最初醒来的人”,这 句话意蕴深刻。作者此刻身在延安,在 这片充满希望与力量的土地上,作者有 着纯净、乐观的心。我们似乎明白了作 者的那句“我听见了黎明的音响”,他 对抗战必胜充满信心。作者是一个对于 时代最敏感的人,他愿意用自己的力量 来带动周围的人们共同争取抗战的胜利。
语言特点
• 我们曾学过一首诗: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 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 在天涯。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哀愁、思乡、悲伤)作者直接说自己悲伤 了吗?它是通过什么来表达这种感情的? (多种景物:藤是枯的,树是老的,马是瘦 的。。。。。。,在这种景物的描写中,作 者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达到了情与景的 水乳交融,这就是一种意境。
开门,还是深夜
• 不 只是对错觉的纠正,也是对现实的 真实感受。 • 因为诗人写此诗时还在抗日战争的艰苦 阶段,他身处的延安虽是解放区,但整 个中国大地还处在黑暗之中。
“河岸被山影压着”
• “压”字,给人一种很沉重的感觉,让 人喘不过气来。既写出了现实的黑暗, 又表现出诗人盼望黎明不到的压抑心情。
学习曾卓的评论方法
• 全文六段
• 开头一段表达自己对这首诗的“偏爱”, 表现了眼光、感受和理解的独特. • 中间四段则都是对诗歌的意境进行阐发, 对诗人内在的情感世界进行探索,合理的 想像和分析,为最后结论的得出打下坚实 的基础. • 最后一段表达了对这首诗的总体评价, “宁静而深沉”的概括,简练而准确。
诗歌的情感
• 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文体,鉴赏时,须深切体 会诗歌的感情内涵。可以从诗歌的形象、意 境中把握它所要暗示和启迪读者的东西来体 会作者的情感。一些诗歌的思想情感是通过 诗歌形象的比喻、象征意义来体现的。理解 这类诗歌的思想感情,首先要准确把握形象 的内涵,进而展开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感情 的理解,要避免形象把握上的实指性。理解 诗歌的感情还要顾及诗歌的体裁、风格、流 派等因素。
鉴赏现代诗歌
• (1)诗歌的语言 • (2)诗歌的形象 • (3)诗歌的情感 • (4)诗歌的艺术特色
诗歌的语言
• 诗歌艺术形象的塑造,意境的营造以及 情感的传达,都要借助语言。诗歌语言 富有凝练、含蓄、跳跃性强的特点。所 以,鉴赏诗歌要反复朗诵,尽力揣摩, 抓住饱含作者深情的词语来仔细品味其 深层含义。
• 3.寄寓深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曾卓
引进概念
• (1)意象:所谓意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 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 • (2)意境: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 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有机融 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意” 是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 绘的事物或画面。
见解独到、新颖
• 首先,他指出“划破夜的流星,被风吹响的月亮的弓弦, 既反衬了夜的沉静,又使夜有了动态感”,这里对“夜的 沉静”和“动态感”的评说,就是他的独到见解。流星和 风声,一有形无声,一有声无形,但是曾卓用自己的联想 丰富了诗的意境,使动者成了反衬夜的沉静的参照物,而 夜则因它们的存在而变得有动态感。其次,在曾卓笔下, “夜在沉静中行进,黎明即将到来”,这是原诗在字面上 没有出现的意蕴,是曾卓对它的发挥。这个发挥可以说恰 到好处,使诗的主题意蕴进一步深化了。最后,他特别指 出了诗中“感觉到”这个词的双重含义。一方面指诗人生 理上的感觉,即对黎明到来的“光感”;另一方面则是暗 示诗人是“对于时代最敏感的人”。盼望黎明最迫切的人。 而这个诗人“不仅是指他自己。”这就把诗人个人的感受 同时代的脉搏跳动,同广大人民的殷切期待融合在一起了。
• (1)请一位同学在理解诗歌含义的基 础上朗读诗歌。 • (2)请同学们用生动的语言,把诗歌 中描绘的形象、图景表述出来。
体情悟理
月光流进门槛 我以为是阳光 开门,还是深夜
不久,有风从北边来 仿佛吹动了月亮的弓弦 于是我听见了黎明的音响 河岸被山影压着 有星流过旷野去 我感觉到,万物还在沉睡 只有我是最初醒来的人
诗歌的形象
• 鉴赏诗歌必须准确把握诗歌中的艺术形象。 要把握诗歌的形象,就要抓住形象的特征。 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较多,我们应该对众多 的单个形象进行组合加以想象,构成整体形 象;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并非实指,而是有 比喻或象征的内涵,把握这类作品的形象就 不能从字面上理解而应结合时代背景、作者 遭遇等,通过想象、联想来挖掘形象的内涵。 总之,理解诗歌的形象应立足于深层理解和 整体把握,不能望文生义,浮于表面。
宁静

静 以动衬静
“月光”、“深夜”
有风从北边来”
“阳光”、“黎明” “深夜”、“山 影”
深沉

对于时代最敏感的人
盼望黎明最迫切的人
赏析写法
• (1)篇幅短小,结构严谨 • (2)见解独到、新颖
篇幅短小、结构严谨
• 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诗歌评论。文章的开头, 作者就表达出自己对《一个深夜的记忆》这 首诗的“偏爱”,表现了自己独特的眼光、 独特的感受,以及独特的理解;文章最后一 段,表达了对这首诗的总体评价,简练而准 确地概括出这首诗的特点,同时也表明了作 者的见解“宁静而深沉的意境”;文章的中 间几段,都对诗歌的意境进行了阐发,探索 了诗文内在的情感世界,同时又进行了合理 的想像和分析,为最后得出结论打下坚实的 基础。
“我感觉到,万物还在沉睡/ 只有我 是最初醒来的人”
• 这两行诗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强烈地盼 望黎明以后发现夜还正深(河岸被山影 压着/ 有星流过旷野去)以后的失望, 但只是失望而不是绝望,这是看清现实 以后的一种冷静和成熟,从“只有我是 最初醒来的人”也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执 着。
诗中“感觉到”这个词的双重含义。
七里香 (席慕容)
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 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 在绿树白花的篱前 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 而沧桑的二十年后 我们的魂魄却夜夜归来 微风拂过时 便化作满园的郁香
• (1)有着思乡的意境,因为从“浪潮却渴望重回 土地”看出,“重回”不正暗指“重回故乡”吗? • (2)有忧伤怀旧的意境,最后一节可以看出, “沧桑”“魂魄夜夜归来”,魂牵梦绕,何等的忧 伤啊,剪不断,理还乱的思乡之情。 • (3)有追忆友谊的意境,“白花”不正象征着友 谊的纯洁恒久?挥手道别应该是在追忆友人吧。 • (4)成长的过程 • (5)爱国
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一个深夜的回忆
一个深夜的记忆
鲁藜
1 通过朗读《一个深夜的记忆》,能理解 诗文蕴涵的内涵及意境,说出作者抒发的 感情.
2 理解《宁静而深沉的意境》的内容,学习 作者评论的方法.
鲁藜(1914-- ),福建人.三岁随家到越南 侨居,1932年回国,参加革命,开始写诗. 1938年去延安.诗集有《醒来的时候》、 《锻炼》、《红旗手》等,还发表过小说、 寓言等作品.是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
门槛 ( kǎn ) 乍然 ( zhà ) 眺望 ( tiào )
曙光 ( shǔ ) 山峦 ( luán ) 藜 ( lí)
第一节
通过写对月光的误解写盼望长夜的结束.
第二节
通过由风声引起的联想表达对黎明的渴望.
第三节
写又回到”万物还在沉睡”的现实的夜中.
“月光流进门槛/ 我以为是阳光”
• 诗人看到月光,以为是阳光,这是一个 “美丽的错误”,写出这种“错觉”, 更显示他对光明的殷切期待的心情。这 充分看出诗人内心对光明的追求;看出 了诗人对黎明的渴望。
• 1.精练: • 2.准确:
• 第一节的十八个字里,诗人却蕴藏着多么丰富的内涵。 这就是语言精练所具有的艺术魅力。 • 第二节中的 “仿佛”,就是把想象合情合理的表现出来 了。可见准确的使用词语对增强使诗的艺术表现力之重 要。 • 这首诗的寄寓也是非常丰富而深刻,诗歌通过精练准确 的语言,营造了特定的意境,使读者感受到了诗人丰富 而敏感的内心世界,难以言述的思想内涵。
诗歌的艺术特色
• 艺术特色主要指抒情手段、用典、构思 和表现手法。在诗歌鉴赏中,要能掌握 诗歌常用的表达手段与艺术技巧,如拟 人、比喻、借代、夸张、对比、象征、 以动写静、小中见大、虚实结合、衬托、 托物言志等
请同学们阅读席慕容的《七里香》, 说说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并谈谈你的理解。
曾卓(1902--2002),当代诗人,湖北人,1936 年参加革命,其诗富于感情,有较深内涵, 视野开阔.代表作有《门》、《悬崖边的 树》、《老水手的歌》等.
朗读释义
• (1)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 (2)边朗读边尝试分析诗句的含义, 把行与行、节与节之间跳跃的空隙填补 起来。
生动描绘
结合曾卓的观点,谈谈这首诗是如何 体现宁静和深沉的意境
• 参考:宁静:(1)从诗中“月光”、“深夜”这 些词直接可以看出诗歌描绘的是深夜的景色,给人 带来一种清冷、宁静的感觉。可以体现出宁静的意 境。(2)“有风从北方来”表面上写诗人能听见 风吹的声音,实际上写夜里非常安静,居然连风的 声音都能听见,这是以动衬静的写法,也能体现出 本诗宁静的意境。这种写法与《口技》中写深巷中 远远传来狗叫的声音相似,都是以动衬静。 • 深沉(深刻、耐人寻味):(1)曾卓说到“这首 诗写于抗战时期的延安”,页下注释中也有所提示, 可以看出这首诗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这样的特殊年 代,所以,诗中出现的一些意象便也不是纯粹的景 物了,而是带有了象征意义。“阳光”、“黎明” 象征着抗战的胜利,光明的到来。“深夜”、“山 影”象征着日本侵略者的压迫。所以,从象征意义 上看,这首诗有着深沉的意境。
• 一方面指诗人生理上的感觉,即对黎明到来 的“光感”; • 另一方面则是暗示诗人是“对于时代最敏感 的人”。盼望黎明最迫切的人。而这个诗人 “不仅是指他自己。”(这里的“我”是一 个艺术形象,而不是指诗人实在的自我。) • 这就把诗人个人的感受同时代的脉搏跳动, 同广大人民的殷切期待融合在一起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