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哈耶克“知识在社会中的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笔记:哈耶克“知识在社会中的利用”
一
何谓合理的经济秩序?根据经济学主流的方法,即新古典经济学的
方法,答案很简单,因为这个方法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假设的基础上的。假设具有一切有关的信息;假设能从已知的偏好体系出发;假
设人们掌握着现有方法的全部知识,这样,现实的选择就蜕变为了
利用现有资源的最优化问题,这个求解,可以使用数学形式。不过,数学运算所解决的根本不是社会所面临的经济问题,顶多是朝解决
社会经济问题迈出重要的一步。
因为我们所利用的关于各种具体情况的知识,不是以集中、完整的
形式存在,而是以不完全、时常矛盾的形式为独立的个人所掌握。
所以,社会所面临的经济问题的解决不能依靠如何配臵既定资源,
而是要确保能充分利用每个社会成员所知道的资源。
二
所有的经济活动都会涉及到计划。存在争议的并不是要不要计划,
而是计划该由一个权威机构集中制定还是由各类组织、抑或个人分
散制定?哪种制度效率更高,是根据其能否更充分地利用现有的知
识来判断的。
三
在不同社会里,不同种类的知识,其地位也是不同的。人们之所以
认为权威和专家掌握的知识重要,是因为一种被称为科学的知识在
公众的头脑中占据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以致于大家忘却了这种知识
之外还有其他知识。比如,有关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知识,由于难以
系统化,就不可能称之为科学,可那些知识无疑是重要的,在这方面,每个人都掌握着独一无二的信息。
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在完成理论学习后还必须学很多的东西,尤其
是要在实践中不断了解本行业所处的特殊环境及其变化,才有利于
作出恰当的决策。社会氛围对这种知识的蔑视,纯粹是偏见的产物。
四
贬低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的知识,必然会贬低变化的重要性。经济
问题总是由变化引起的,这些变化一定程度上会借助价格信号反映
出来,对个体而言,变化里充满了投机套利的机会。专家们掌握的
技术知识固然重要,却并不意味着利用价格或市场环境变化的特定
知识不重要。一个企业的运行,并非全然受制于其机械装臵的先进
与否,成本还受技术以外的因素的影响。
就经济学家而言,尤其是那些关注宏观的经济学家,对统计总数总
是过于敏感,原因可能是总数比经济的具体细节的运动有更大的稳
定性。其实,货物和商品的不间断流动的维持,是持续不断的精心
微调的结果。这种知识无法进入统计数字,传递给中央权威机构。
大量的决策必须仰赖现场者,而对中央计划者而言,这是不可能完
成的任务。
五
世界上所发生的任何一件事情都可能对管理者的决策构成影响,但
管理者并不需要了解这些事情本身,也不需要了解这些事情的全部
影响,他只需比较他所关心的不同东西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并随其
变化作出小的调整就够了。价格自会协调不同个人的单独行为。任
何一个市场成员不需对市场整体有全面了解,每个个体的有限视野
合在一起足以叠盖整个市场。
六
必须把价格体系看作一种交流信息的机制。参与这个体系的人只需
掌握很少的信息便能采取正确的行动。不妨把价格体系视作记录变
化的工具或一种通讯系统。
这个机制不是人们凭理性设计出来的,它是一种人类偶然发现、未
经理解而学会利用的体系,借助于它,劳动分工会更加有效。而且,它强化了个人选择和自由利用每个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这种思想。
价格机制这种现象不是经济学特有的,它与几乎所有社会现象都有
关系,比如语言和大多数的文化遗产,都是借助个体交互式的信息
传递机制呈现出来的。我们依托建立在各个领域的成功的习惯和惯例,使之成为我们已建立起来的文明基石,并且不断去发展着这样
的实践和制度。
七
人们是喜欢市场环境下的分散决策,还是喜欢计划环境下的集中决策,哈耶克将其归为方法论分歧,而不是政治偏见。
那些妄图全能的经济学家容易跌入“数据”的陷阱而不能自拔,哈耶克始终相信:人类的知识不可能是完全的,因此需要不断交流和获得新的知识。
任何以为人们的知识会与客观事实一致的假说,以及诸多建立联立方程的数理经济学方法,都是忘掉了个体的人所处的基本境况。而经济学中的均衡分析与实际社会过程并无关系,它只是经济学家研究实际问题前的有益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