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核心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思想核心价值
【关键词】新闻母题;核心价值;儒家思想。
在当代中国的新闻报道中,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其重要任务。儒家思想的精髓处于新闻报道中思想的“软核心”及永久的时新地位。新闻报道中的内容因为富有儒家思想,而使得报道内容多了一份人情、多了一份感动,也因此受到社会各阶层受众热爱。对于儒家思想与当代新闻报道母题的关系,目前学者还没有给予必要的重视。在此,笔者不揣浅陋,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当代新闻母题中的儒家思想
母题原为研究民间文学的概念,指的是民间文学的主题与创作,多会出现雷同的母本,如丑小鸭的故事、灰姑娘的故事等。推而广之,在文学创作中,诸如爱情、复仇、感恩等,总处于永久时新状态,也被当作文学永久的母题。关于这一问题,新闻界已有学者注意到。笔者在本文中,也借用了这一概念,来表述新闻中的永久性的时新报道主题。这种时新主题,在当代中国的新闻报道中,以表现儒家价值观念的报道最有代表性,且占有重要的比例。如为广大新闻受众所重视的“好人好事”报道,本是新闻学的重要母题,多与儒家思想相关。细分之,这些充满儒家思想的新闻报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尽孝母题。孝观念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政
府倡导的重要思想。儒家的孝观念尽管有其缺点,但是,其中的优秀成分,无疑有助于社会和谐秩序的建设。因为“孝是一切道德的起点”[1]。孝行为有种种表现,在当今的新闻报道中很受人们的赞扬。其中主要有:
学子的尽孝行为——有学子带伤残重病的父母上学,带家中无人照顾的妹妹上学,并且自立自强(如大学生洪战辉);媳妇孝敬公爹公婆的事迹;女婿照顾岳父母家庭的事迹等。
与孝行为密切相关的是延伸的亲情新闻,这也是儒家思想的表现。儒家提倡父慈子孝,孝与慈是一对统一体。在父母对子女之爱的新闻中,总是表现出父母为子女做出巨大的牺牲的亲情之爱,如母亲割肝救子的事迹。更有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之爱等。
2.重义轻利母题。重义轻利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义的本质是对利的分配的公平与利他性。儒家的重义轻利虽然有其缺点,但是,在物质财富并不特别丰富的时代,过于看重物质利益无疑会产生分配上的矛盾,并引发社会危机。因此,重义轻利有助于减少社会矛盾的生成,维护社会的和谐。
重义轻利行为,经过新闻中的报道,也会受到社会众人的广泛赞扬。其中有:
社会捐助的行为——面对自然灾害,企业或个人积极捐助,会受到社会广泛的认同。如2008年汶川地震后,媒体对社会各界的捐助多有公布,部分企业因为捐助数量巨大而受到社会舆论的高度赞
扬(如王老吉饮料)。反之,部分企业因为所捐数目过少而受到社会广泛的声讨。同样,有些明星人物也因为捐助过少而为舆论所声讨。相反,一些社会底层人物如两名乞丐,因为把乞讨而来的少许金钱捐献出来,经媒体报道之后,而得到社会舆论的高度认可。
拾金不昧的行为——拾金不昧,是在不为他人所知的情况下,把别人遗失的财富送到政府相关部门或送到遗失财富者手中,从而让财富的原主人失而复得。面对意外之财而不得,检验了一个人的义利观,从而也表现了一个人的精神的伟大。尤其是一些社会底层人民,他们因为处于社会底层,生活艰难,对财富的需求远比社会其他阶层更为强烈,但是他们却不取巨额的不义之财,因此他们的精神因此而更为伟大。
廉洁奉公的行为——一些官员面对金钱,不为所动,与当前一些官员贪污受贿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些官员的廉洁奉公的行为,代表了政府的形象,强化了政府的公信力。
3.助人济困母题。助人济困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体现。助人济困行为也是当代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助人济困的内容多而广泛。如贫困子弟为人救助而得以继续上学;病人为人求助而得以治疗;发生车祸后有人主动参与救助伤员;积极参加义工活动,等等。
4.感恩母题。感恩观念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上述所说的尽孝,从广义上说,也是一种感恩。感恩的特点就是报恩,报恩的形式多种多样。新闻报道中的感恩内容如寻找当年救命恩人的故事,总能
引起读者和观众的共鸣。感恩故事的升华,是一些受人之恩者,在有了自己的事业之后,会用加倍的财富回报社会。这种感恩事迹在被报道后,也会受到社会强烈的认同。
5.不孝、不义、违法犯罪母题。新闻报道中的社会道德批判,主要表现为对反儒家思想行为的批判。如对不孝行为、重利轻义行为、害人行为等的批判,完全都是用具体的反面的事例进行比较,引起全社会各阶层人的痛恨。尤其是子女不孝、虐待生父生母的行为,更成为新闻报道中的重点,在报道后会引发新闻受众强烈的愤恨意识。
社会道德的批判的报道,还会表现在对官员的官德丧失的报道中。政府中一些官员贪污受贿等犯罪行为被报道出来后,会引起新闻受众强烈的痛恨,以及他们被惩治的快意。不孝、不义、违法犯罪等新闻的报道,与上述的尽孝、重义轻利、助人为乐、感恩新闻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对比中显示出传统美德的永恒价值和不孝、不义、违法犯罪等行为的危害之处,从而引导人们崇尚真、善、美,唾弃假、恶、丑。
二、儒家思想与中国当代新闻报道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儒家思想与中国当代新闻报道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
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笔者认为,二者是一种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即儒家思想包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
1.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人类历史优秀的遗产。儒家思想中的精髓是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这一优秀文化是我们必然的选择。显然,儒家思想因此在当代新闻宣传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儒家思想的建立者孔子构建了以“仁”为核心的爱民思想体系。孔子的仁,最基本的观念就是爱人,对于统治者来说,就是要爱民。孔子的学说,其本质就通过仁爱,建立一个人人履其本分,人人均有其爱的幸福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只有人人有爱,才能达到高度的和谐。孔子吸收了前代已经产生的民本观念,尤其重视周公的“敬天爱民”思想。而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爱民思想,从而形成了他的民本思想。孔子主张重教化,省刑罚,薄赋税,厚施予,“泛爱众”(《论语·学而》),这完全是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理论。儒家注重人民的整体意识,主张“和为贵”,强调了人民之间的和谐关系。表面上看来,是为社会上层利益服务,但事实上也是为了社会下层人民利益考虑的结果。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与礼,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的重要性。因此,儒家思想两千多年以来一直处于中国历朝政府指导思想中的核心地位。因为人是社会的人,人处于种种社会组织之中,在这些社会组织中,人只有相互关爱、相互帮助,才能和谐的生活。不仅如此,人还是有思想有情感的高级动物,还有精神的需求,儒家的思想作用于社会,恰恰能让人产生关心他人的行为,从而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