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数学生活化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当中,让数学变得可感知、可触摸,变得可亲可近,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己有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多姿多彩的生活实际成为数学知识的源头,以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生活是数学的宝库,无数的数学问题等待开发利用,作为数学活动设计者的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资源,设置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创造思维的火花.例如《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课教学,可借用“福娃”,创设“调查最受欢迎的福娃,为教学情境: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样物揭晓后,很多网站都开始调查五个福娃中哪个最受欢迎。那么我们也在班级这个小范围内了解哪个福娃最受欢迎。向学生提出问题:这五个福娃中你最喜欢哪一个?
怎样统计全班对每一个福娃喜欢的同学的人数呢?
请两个学生来统计,其他同学配合。统计之后选出我们班级最受欢迎的福娃。
这是一堂初中统计领域的起始课。当时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样物公布不久,福娃对学生而言新鲜又可爱,老师适时的创设了这个以福娃为话题的情境,既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联.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能让学生乐于收集喜欢福娃的人数,又引导学生关注北京奥运,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一举两得。
教师教会学生去观察生活,领悟生活中的数学因素.例如,在有理数教学的导入中可举一个事例:一辆汽车从车站出发,沿公路向东行驶10干米,接着掉转车头向北行驶10干米,问这辆汽车在什么位置?对于这个简单问题,当然学生不难作出回答,但问及如何用数学式表达这辆汽车的位置变化过程,学生就感到茫然了.教师可利用这个学生有求知心理状态的时机切入新课题:为了满足实际需要,我们必须把己经学习过的算术扩充到有理数。”又如,在学习同类项一节课时,可通过设计情境,准各一些零钱〔有1角、5角、1元),请几位同学来数数一共有多少钱?看看他们数钱的方法有几种,然后引入课题。在情境中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从而引入新。
二、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针对学生己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充满着好奇的状况,教师就必须紧紧地抓住学生这份好奇心,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从而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收集一些学生熟悉的山水画、脸谱、徽标、蝴蝶、奥运鸟巢等图形.让学生观察,探索一些图案中蕴涵的轴对称关系,引导学生讨论图形具有的性质.再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从数字、汉字、英文字母等找出轴对称图形.最后告诉学生飞机的设计为什么要采用轴对称?人的耳朵、眼睛与轴对称有什么关系?有何意义?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对数学价值的认识.
《中心对称》一课,教师取五张扑克牌,其中只有一张是中心对称的牌,按牌面的多数花纹指向整理好.请一位学生抽出一张扑克牌旋转180度后插入并洗牌,最后展开扑克牌,老师马上确定这位学生抽出的那张扑克牌。学生看了都很诧然,教师及时指出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只需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中心对称”就可以解决。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以游戏的形式创设这一问题造成悬念,让学生觉得这个问题不可思议,好奇,从而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望。
三、结合插图和应用题,发展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
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的插图和应用题,教学时可以选择富有教育意义、形象生动的插图,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以及数学史料等内容,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例如:在讲负数的时候,可以向学生介绍中国是发明负数最早的国家,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又如:在《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一节课中有一道应用题:甲、乙两家商店出售同样的茶壶和茶杯,茶壶每只定价都是20元,茶杯每只定价都是5元.两家商店的优惠办法不同:甲商店是购买1只茶壶赠送1只茶杯;乙商店是按售价的92%收款.某顾客需购买4只茶壶、若干只(超过4只)茶杯。去哪家商店购买优惠更多?通过对学生身边现实的、有意义的问题进行研究,进一步突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这种数学模型应用的广泛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在更加贴近实际问题的情境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解决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提供给学生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进行具有一定深度思考的机会,把全章所强调的以一元一次不等式为工具将实际问题模型化的思想提到新的高度。通过活动可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从而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结合现实生活,合理选编应用题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题材可以编成适合各个知识章节训练的应用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亲切感,有利于他们更多地关注社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并对现实生活提出数学问题.成为一个有数学头脑的人。
例如,有这样的一道例题.小红的妈妈前年存了5000元一年期的定期储蓄.到期后自动转存.今年到期扣除利息税(利息税为利息的20%),共取得5145元,求这种储蓄的年利率(精确到0.1%〕。很多学生列出这样的方程:5000(1+X)2×80%=5145.这是由于对转存的“利息税”是一年一年扣,还是最后一起扣这一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不理解造成的,既然是定期一年,所以一年后应该先把扣除利息税后所得的钱是5000十5000x80%作为存第二年的本金,所以方程应该这样列:(5000+5000×80%〕x 80%+5000+5000x80%=5145。通过这道题的练习,既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