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的生物学特征和传播途径

禽流感的生物学特征和传播途径

禽流感是一种以鸟类为主要宿主的高致病性病毒性疾病,人类可以通过禽类食

品或与感染禽类或其粪便等接触而感染病毒。本文将从病毒结构、传播途径和感染机制三个方面介绍禽流感的生物学特征。

病毒结构

禽流感病毒是一种单股负链RNA病毒,属于正形病毒科,是一个球形颗粒,

直径约为80-120纳米。病毒基因组由8个不同的RNA分子组成,编码12种蛋白质,其中8种蛋白质构成了病毒颗粒的外层,包括衣壳蛋白(HA)和神经氨酸酰

胺酶蛋白(NA),这两种蛋白质是禽流感病毒的典型标志。HA蛋白质是病毒通

过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和进入宿主细胞的关键因子,而NA蛋白质则能促进病毒释放和扩散。病毒外层覆盖有糖蛋白,这些糖蛋白表面上具有较多糖链,是病毒与宿主亲和力的重要因素。

传播途径

禽流感感染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传播,包括直接接触、飞沫传播和资源传染。

直接接触是通过与感染禽类或污染物接触而感染病毒。人们处理感染了病毒的

禽类或其污染物时,可能会将病毒带到自己的身体表面或气道中,进而感染禽流感。

飞沫传播是人们在与感染禽类或呼吸道分泌物接触时吸入呼吸道分泌物中的禽

流感病毒。此种方式限制于病毒易感宿主的周围,一般不便于远距离传播。

资源传染是指通过污染物如污染水、饲料或垃圾等介质传播,人们在食用不洁

食物或自然环境中接触污染物时可能感染病毒。资源传染的主要方式是通过粪便,因为禽流感病毒存在于禽类粪便中。

感染机制

禽流感病毒通过直接进入上呼吸道,在宿主体内迅速复制进而引起感染。当病

毒角质球尚未充分发展时,病毒的浓度非常高。在这个阶段,病毒将进入宿主的上呼吸道细胞,并在其中复制产生大量新的病毒颗粒。一旦病毒颗粒释放到宿主体内,便可以通过血流传播到宿主的其他器官以及其他宿主身体的组织中。禽流感病毒的核酸特异性转录酶会在宿主体内复制,并且不断地变异,这些变异使得病毒能够适应不同种类的宿主。病毒多个变异位点的组合可以使其适应不同的物种,如家禽、猪等,这使得禽流感病毒在全球范围内不断传播并造成流行病。

总之,禽流感感染的主要途径为直接接触、飞沫传播和资源传染。禽流感病毒

的病原学特征主要是由其外层的HA和NA蛋白质组成的,病毒外层还具有较多的

糖蛋白,这些特点使得禽流感病毒具有高传染性和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以在宿主体内进行快速复制,进而引起宿主感染,不断的变异则使得该病毒适应多种宿主,并对世界流行病学产生显著影响。预防禽流感感染的方法主要是控制流行病的传播,包括减少暴露感染的机会和加强病毒监测及防治措施。

禽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

禽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 至今由禽鸟传人的禽流感有三种:甲型H5N1、甲型H7N7及甲型H9N2。禽流感主要通过横向传播,即通过易感禽类与感染禽类的直接接触或与病毒污染物的间接接触而传播,如被污染的饮水、飞沫、饲料及其他被污染的蛋筐、蛋盘、运输工具等。被病毒污染的羽毛和粪便是重要的传染物,因为病毒含量高而且存活时间长,应特别注意。该病能否垂直传播,目前尚无足够的证据,但从自然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鸡蛋蛋黄、蛋清及蛋壳中均能分离到病毒,所以感染鸡群的蛋不能用作孵化,不经消毒处理的不能运至非疫区。人感染禽流感的主要传播 主要经呼吸道传播,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水等,以及直接接触病毒毒株被感染。在感染水禽的粪便中含有高浓度的病毒,并通过污染的水源泉由粪便-口途径传播流感病毒。目前还没有发现人感染的隐性带毒者,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人类对禽流感的研究和防治工作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目前研究结果表明,禽流感病毒中缺乏人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除非禽流感病毒与人流感病毒发生基因重组,否则它很难侵犯人类,导致人与人间传播。人禽流感的发生,目前只可能是因接触的病禽而感染。人感染病毒的几率很小。

一般认为任何年龄均具有易感性,但1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病情较重。与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家禽密切接触人员为高危人群。 单纯型流感 仅有上呼吸道卡他性炎症变化,黏膜可见充血、水肿及淋巴细胞浸润。纤维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 肺炎型流感 肺脏是暗红样水肿。气管、支气管内有血性分泌物、黏膜充血,其纤毛上皮细胞坏死脱落,黏膜下层灶性出血、水肿和白细胞浸润,肺泡中有纤维蛋白渗出液,含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肺中叶肺泡有出血,肺泡内可有透明膜,肺组织易分离出流感病毒。 严重并发症型流感 主要病理改变为肺实变。由于肺间质水肿、间质负压减小,增加小气道陷闭倾向,导致肺不张;肺泡膜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泡亦陷隐闭;加之肺充血,使肺容量减小和肺顺应性下降,导致急性呼吸急迫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

动物传染病学概论(一)

动物传染病学概论(一)第一节动物传染病与感染 一、动物传染病的特征 二、感染的类型 第二节动物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 一、传染源、水平传播、垂直传播的概念 二、传染病流行过程的要素 三、动物传染病流行和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动物流行病学调查 一、发病率、死亡率、致死率的概念 二、动物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和内容 第四节动物传染病的诊断方法 一、诊综合诊断 二、实验室诊断 第五节动物传染病的免疫防控措施 一、基本概念 二、免疫接种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第六节动物传染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一、防疫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二、疫情报告和诊断 三、检疫、隔离、封锁的概念

四、消毒、杀虫、灭鼠方法 五、药物防治 第一节动物传染病与感染 一、动物传染病的特征 凡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动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发病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统称为动物传染病,其特征是: 1、传染病的特征 (1)传染病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帖病原微生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引起的 每一种传染病都是特定的病原微生物引起,如猪瘟是由猪瘟病毒感染猪引起的,没有猪瘟病毒就不会发生猪瘟。 (2)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从被感染动物体内排出的病原体侵入另一有易感性的健康动物体内,能引起同样症状的疾病。当一琮环境条件适宜时,在一琮时间内,某一地区易感动物群中可能有许多动物被感染,致使传染病蔓延播散,形成流行。 (3)被感染的动物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 包括产生特异性抗体和变态反应。 (4)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 动物发生传染病康复后,在大多数情况下均能产生特异性免疫,能使机体在一定时期内或终生不再患该种传染病。

(5)大多数传染病具有特征性的发病表现 具有一定的潜伏期、特征性症状和病理变化及病程经过。 (6)具有一定的流行规律 传染病在动物群体中流行时,其发病数量随时段变化而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一些传染病流行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以上这引起特征是区别动物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重要特征。 2、传染病的病程 动物传染病的发展在大多数情况下还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大致可以分为潜伏期、前驱期、明显期和转归期4个时期。 (1)潜伏期 指从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开始繁殖时起,直到疾病的最初症状开始出现的一段时期。处于潜伏期能排出病原体的动物也是重要的传染源。 (2)前驱期 指从出现疾病的最初症状至特征性症状刚一出现的一段时间,是疾病的征兆阶段,其特点是发病症状开始表现出来,如体温、食欲减退、精神异常等,但其特征性症状尚不明显。 (3)明显期

动物流行病学

动物流行病学 姓名:随佳佳 学号: 专业:动物科学 班级:09动科一班

动物流行病学 一:基本概念: 传染病(contagion):凡是由病源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诊断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其特点有:(1)、由特定的病原体 引起;(2)、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3)、被感染的机体可发生特异性反 应;(4)、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5)具有特征性的临诊表现; (6)、具有特征性的病理变化。 传染源(infection sources):是只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动物和人。其包括传染病病畜、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人。病原体在受感染的 动物体内,不但能寄生、繁殖,而且还能继续派出体外,并通过媒介物 传给其他动物和人。 流行过程(epidemic process):是传染病在畜群中发生、传播的过程,也是病原体不断转移、更换宿主的过程。动物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必须具备传染源 (Reservoir)、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和易感畜群三个基本 环节。 疫源地(Infectious focus):是指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可以到达的地区。通常把范围小的疫源地或单个传染源所构成的疫源地称为疫点。若干个疫源 地连成片,范围较大时称为疫区。 动物检疫(Quarantine):是遵照国家法律,运用强制性的手段和科学的技术方法预防动物疫病的发生,阻止疫病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间的传播。可 分为产地检疫、运输检疫和国境口岸检疫。检疫方法有直接免疫荧光试 验、免疫酶染色试验、中和试验等。 二:基本原理 (一)、举例简述潜伏期及其临床意义。 答:从病原体侵入机体时起,直至出现最初的一些临床症状为止,这一段时间称 为潜伏期。例如, 潜伏期分为外潜伏期和内潜伏期。外潜伏期是指病原体在中间宿主内生长繁殖,然后传染给下一个宿主;内潜伏期是指病原体在中间宿主内不增殖,直接传染给 下一个宿主。

禽流感的发展史

禽流感病毒(AIV)属甲型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属于RNA病毒的正黏病毒科,分甲、乙、丙3个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多发于禽类,一些亚型也可感染猪、马、海豹和鲸等各种哺乳动物及人类;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则分别见于海豹和猪的感染。 历史上的禽流感 1、1997年底香港爆发H5N1禽流感1997年5月,中国香港地区的一个养鸡场出现了这一区域首例H5N1型禽流感病例,在随后的几个月里,禽流感病毒迅速蔓延,导致大批感染该病毒的家鸡死亡。更为严重的是这种病毒出现变异后,传染给哺乳动物和人类:1997年8月,香港一名3岁的男童因感染禽流感而死亡,这也是全球首宗人类感染H5N1的个案。在随后的几个月中,共有18个人感染禽流感病毒,其中6人死亡。为了阻止H5N1禽流感病毒进一步向人类传播,香港特区政府于1997年12月28日颁布"格杀令",在两天内把全港130万只鸡销毁,并停止进口内地禽畜,引发国内豆粕价格的连续下跌。这是目前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禽流感爆发。 2、1999年12月全球禽流感大流行1999年12月2日全球禽流感大流行:意大利爆发高致病性禽流感,法国、卢森堡相继发生。为防止禽流感传入中国,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发出公告,严禁从意、法、卢等国家输入禽鸟及产品;同时禁止邮寄或旅客携带来自上述国家的禽鸟及其产品进境;对途径中国或在中国停留的国际航行船舶、飞机和火车等例行检查,如发现又来自上述国家的禽肉及其制品,一律作封存处理,从而引发了COBT大豆、豆粕价格的小幅下跌。 3、2001年香港再次爆发禽流感2001年5月18日香港特区政府渔农自然保护署宣布,香港三个菜市场的活鸡发生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随后,澳门特区从鹅中分离到H5N1禽流感病毒。香港特区政府决定销毁全港120万只家禽,澳门特区政府也采取了类似措施。5月20日,香港宣布从当日起暂时停止从内地输入活鸡。对国内豆粕价格产生利空影响,引发国内豆粕价格的下跌。 4、2003年欧洲波及最广的爆发2003年3月1日,荷兰东部靠近德国边界的6个农场中发现了H7N7型禽流感病毒,荷兰政府随即发布命令,要求所有农场暂停鸡鸭及其蛋类产品的转运和销售,并在被发现禽流感的农场方圆10公里范围内划定警戒区。到3月3日,有禽流感疫情的农场已升至13家。同一天,为了防止疫情向欧洲其他国家的蔓延,欧盟宣布全

动物传染病学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 动物传染病学(总论) 一、名词说明 1、传染病: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确定的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之(习惯上,将由微生物所引起的疫病一般称为传染病,而由寄生虫所引起的疫病一般称为寄生虫病) 2、传染源:传染病的病原体在其中借居、生长、繁殖,并能向外界排出病原体的动物机体称之。主要见于患病动物和病原携带者 3、病原体:对动物有致病性的寄生物,包括微生物如细菌,病毒,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真菌及寄生虫如原虫,蠕虫,昆虫等 4、感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确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反应的过程 5、感染梯度:动物被病原体感染后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从无任何症状到有明显症状,甚至死亡,这种不同的表现称之 6、易感性:动物对某种病原体缺乏免疫力而简洁被该病原体感染的特性 7、潜伏期:由病原体侵入机体并进行繁殖时起,直到疾病的临诊症状开头消灭为止 8、显性感染:依据感染后所消灭症状的严峻程度,将消灭该病所特有的明显的临诊症状的感染称之 9、隐性感染:假如侵入的病原微生物定居在某一部位,虽能进行确定程度的生长繁殖,但动物不消灭任何症状,这种状态称之。处于这种状况下的动物称为带菌(毒)者 10、持续性感染:指动物长期持续的感染状态。由于入侵的病毒不能杀死宿主细胞而形成病毒与宿主细胞间的共生平衡,感染动物可长期或终生带毒,而且经常或反复不定期地向体外排出病毒,但常缺乏或消灭与免疫病理反应有关的临诊症状 11、慢性病毒感染:又称长程感染,是指潜伏期长,发病呈进行性且最终常以死亡为转归的病毒感染 12、内源性感染:病原体是寄生在动物机体内的条件性病原微生物,在机体正常的状况下,它并不表现其病原性。但当受不良因素的因素,致使动物机体的抵制力减弱时,可引起病原微生物的活化,增加毒力,大量繁殖,最终引起机体发病,这种感染称之 13、一类疫病(17种):是指对人和动物危害严峻,需实行紧急、严峻的强制性预防、把握和扑灭措施的疾病。大多数为发病急、死亡快、流行广、危害大的急性烈性或人兽共患的传染病,一类疫病一旦爆发,应实行以疫区封锁、扑杀和销毁动物为主的扑灭措施 14、二类疫病(77种):是指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实行严格把握、扑灭措施的疾病 15、三类疫病:是指常见多发、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把握和净化的动物疾病 16、疫源地:有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存在的地区 17、自然疫源地: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地方称为自然疫源地。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病原体不需要人或家畜能完成世代更替的传染病叫 18、地方流行:在确定的地区或畜禽群中,发病动物的数量较多,但传播的范围不大,带有局限性传播的特征 19、流行:畜禽疫病的一个基本特征是能在畜禽之间挺直或间接相互感染,构成流行 20、畜禽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是指畜禽个体感染发病,进展到畜禽群体发病的过程,也就是传染病在畜禽中发生和进展的过程 21、短期暴发:包括共同来源爆发和增殖爆发,是指某种传染病在一个动物群体或确定区域范围内,在短时间(该病的最长潜伏期之内)突然消灭很多病例的现象象

动物微生物学中常见的病毒和细菌病诊断

陈双钊 一常见的致动物疾病性病毒 狂犬病病毒 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属于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狂犬病毒属(Lyssavirus),是引起人和动物狂犬病的病原,该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 一、生物学特性 病毒子长140~180nm,宽75~80nm,一端钝圆,另端平凹,呈子弹头形或试管形。在螺旋对称的衣壳中,含有负股单股RNA。具有脂蛋白的囊膜,在膜上有血凝素的穗状突起。该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 二、抵抗力 病毒在pH为7~9的范围内比较稳定,在56℃经30min可使病毒灭括。 五、致病性 狂犬病病毒几乎可以感染所有的温血脊椎动物,同样也能感染人。本病主要由患病动物咬伤后而感染。当健康动物皮肤粘膜有损伤时,接触病畜的唾液亦可以感染。病犬的唾液于症状出现前1~2周便可能会有病毒。存在于病畜唾液中的病毒,通过咬伤而进入易感动物的皮下组织,然后沿着神经纤维由外周进入神经中枢。也有人认为病毒是由外周经血液侵入脑组织。病毒在脊髓和脑组织中增殖,并可按离心方向由中枢神经向外扩散,而脑脊髓液在病毒扩散中,亦起着重要作用,使所有器官都能查出病毒。抵达唾液腺的病毒,在其上皮细胞内又大量增殖,并进入到唾液中。病毒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继续繁殖,损害神经细胞和血管壁,引起血管周围的细胞浸润。神经细胞受刺激后,首先引起兴奋症状,如神经紊乱和反射性增高,后期神经细胞变性,逐渐引起麻痹,当呼吸中枢麻痹后即可造成死亡。 六、微生物学诊断 常用的特异性检查方法有包涵体检查,动物试验,荧光抗体检查等三种。 (一)包涵体检查取大脑、小脑,特别是海马角部分,用刀片切开印片,趁印片未完全干燥时,以塞勒(Seller)氏液染1~5s,水洗、干燥、镜检。内基氏小体呈鲜红色、间质呈粉红色、红细胞则为桔红色。内基氏小体为圆形、卵形、核形、阿米巴形。大小为24~27μm,位于细胞浆内。用姬姆萨氏(Giemsa)染色,小体为红色(图10-1)。 由于有些犬、猪和草食兽的病例及病初死亡或早期剖杀动物中可能不见包涵体,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病例都能检查出包涵体来。 (二)动物试验实验动物如小白鼠、豚鼠、家兔等都可用于诊断,其中以小白鼠最为敏感和经济,并可提高阳性检出率。按照病毒的培养方法,给小白鼠脑内接种,每只0.03ml。接种后观察21d,5d内死亡者淘汰;5d后发病者,当出现松毛、颤抖、后肢失去平衡、麻痹、虚脱等症状时,可剖杀取脑,作印片,检查包涵体,如为阳性,即可诊断为狂犬病。动物试验虽然准确,但需要较多的动物和较长时间。为了确诊,在病毒鉴定时,可使用标准免疫血清作中和试验。 (三)荧光抗体检查近来多用此法。因为该法特异性强,简单而迅速,并且在包涵体尚未形成时,就可检查出抗原,因此,是诊断狂犬病较好的方法。 此外,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交叉保护试验、血凝抑制试验、 间接免疫酶试验(HRP-SPA)、以及单克隆抗体检测、RT-PCR检测(比 标准化荧光抗体法敏感100~1000倍)等均可用于狂犬病的检查。 七、免疫与治疗 狂犬病的预防和治疗常用疫苗(弱毒苗和灭活苗)及免疫血清,能得到良好的效果。对患狂犬病的病犬和可疑犬,应立即捕杀,以免伤害人、畜。 伪狂犬病病毒

动物的瘟病

动物的瘟病 生科院应用生物技术0901班贾红丽学号:2009304200822 瘟病学是我国中医治疗体系中的一大派别,是指感受瘟邪所引起的、具有明显季节性或群体传染性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动物疾病中也有一些重要的传染病以瘟病来命名的,它们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损害程度强,严重影响着禽畜养殖业的发展。下面对几种重要瘟病就其病原,流行病学,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以及免疫防治等方面进行一一论述。 一、鸡瘟 鸡瘟通常指鸡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和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 鸡新城疫又称为亚洲鸡瘟、伪鸡瘟,我国俗称鸡瘟。它是由新城疫病毒感染引起的鸡和火鸡等禽类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常呈败血症经过,以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紊乱、粘膜和浆膜出血为主要特征。死亡率高,对养鸡业危害严重,属于A类动物传染病。1926年首发于印尼,同年发于英国新城,目前仍是世界流行最广的禽病之一。 新城疫病毒(NDV)属于副粘病毒科,腮腺炎病毒属,其核酸为不分节段的-ssRNA,有囊膜和刺突,有血凝活性。鸡最易感,雏鸡比成年鸡易感性更高,火鸡、鹌鹑、鸽等均可罹患本病,水禽、麻雀、乌鸦等带毒。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传播。典型临床症状为: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精神萎靡;咳嗽、呼吸困难,粘液性鼻漏,嗉囊有

恶臭积液;产蛋下降、停止,或产畸形蛋、软壳蛋;头部水肿,黄绿色或黄白色水样下痢;后期体温下降,昏迷死亡。典型病理变化为:消化道广泛出血,粘膜浆膜有出血点,非化脓性脑炎,产蛋鸡会有血肿卵泡蛋性腹膜炎。实验室诊断可通过鸡胚接种分离病毒,HA和HI,中和试验以及ELISA等方法。我国常用的疫苗有灭活苗和Ⅰ系、Ⅱ系、Ⅲ系、Ⅳ系和Ⅴ4五种活疫苗。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 AI)又称“欧洲鸡瘟”“真性鸡瘟”,是由致病性A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各种禽和野生鸟类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发热、急性败血症和呼吸待症状为主要特征。高致病性禽流感属A类动物传染病。 禽流感病毒是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型流感病毒。其核酸为分8节段的-ssRNA。有血凝素(NA)和神精氨酸酶(HA)两种重要的纤突,根据这两种纤突不同的组合,分为不同的亚型,多数为低致病性,只有H5、H7中的少数压型为高致病性。鸡和火鸡最易感,水禽和鸽易感性低,候鸟带毒。猪是流感病毒的“混合器”,可同时感染人的流感和禽流感,病毒核酸本身为单链RNA,易发生变异,而且分节段,不同的流感病毒在猪体内极易发生重组,导致致病性变异及抗原飘移和转变。 该病潜伏期短,引起急性死亡。临床表现为发热,粘液性鼻漏,头颈水肿,呼吸道神经症状。病理变化为心脏、肌胃、浆膜、粘膜广泛的点状出血,肺充血水肿,气囊炎,内脏尿酸盐沉积,肾脏肿大,化脓性脑炎。

动物传染病学复习资料整理(全)

传染病: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人兽共患传染病:人和脊椎动物都能感染,并且能互相传播的疾病。 病原携带者:外表无症状但携带并排出病原的微生物。 传染:病原微生物进入机体后,并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反应的过程。 传染源:是指某种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活的动物机体,也即传染源就是受感染的动物,包括患病动物和病原携带者。 传播途径:病原由传染源排除后,经一定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动物的途径。 易感性:动物对某种病原体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的特性叫做易感性。有易感性的动物叫易感动物。 內源感染:条件致病性微生物,在机体正常时不表现为致病性,当受不良因素影响而使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导致病原微生物活化、毒力增强并大量繁殖,最后引起发病。隐性感染:在感染后无任何临诊症状而呈隐蔽经过的感染。 慢病毒感染:潜伏期长,发病呈进行性最后常以死亡为转归的病毒感染。 垂直传播:即从亲代到子代的纵向传播方式。包括:经胎盘传、播经卵传播、经产道传播。 水平传播:是指传染病在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以水平形式横向平行传播。包括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被感染的动物(传染源)与易感动物直接接触(交配、舐咬等),不需要任何外界条件因素的参与而引起的传播方式。 间接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传播媒介使易感动物发生传染的方式,称为间接接触传播。 传播媒介:从传染源将病原体传播给易感动物的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称为传播媒介。胎盘传播:受感染的怀孕动物经血流传播病原微生物感染胎儿。 疫源地:有传染源及其病原体排出存在的地区。 自然疫源地:存在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地方称为自然疫源地,即某些可引起人和动物传染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长期存在和循环的地区。 自然疫源性疾病:没有人类或动物的参与,通过传播媒介感染宿主造成流行并能长期在自然界循环延续的一类疾病。 潜伏期:病原侵入机体繁殖时起,直到疾病的最初症状开始出现为止。 前驱期:从最初症状开始到传染病特征症状出现为止的这段时间。 明显期:前驱期之后一直到传染病的特征性症状逐步明显、充分变现出来的这段时间叫做明显期,是疾病发展到高峰的阶段。 检疫:是指用各种诊断和检测方法对动物及动物产品进行疫病、病原体或抗体检查。隔离:将不同健康状态的动物严格分离、隔开,完全彻底切断其间的来往接触,以防疫病的传播、蔓延。 封锁:当暴发某些重要传染病时,除严格隔离病畜之外,还应采取划区封锁的措施,就是切断或限制疫区与周围地区的一切自由的日常交通、交流或往来,以防止疫病向安全区散播和健畜误入疫区而被传染。 对症治疗:为了消除和缓解症状,调节和恢复机体的生理机能而进行的治疗措施。特异性治疗:应用针对某些特定传染病的高免血清、高免卵黄、康复血清等特异性

兽医传染病学

兽医传染病学 第一章动物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 感染:感染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一系病理反应的过程。 感染梯度:动物感染病原微生物后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症状由轻及重,甚至死亡。这与病原的致病性、毒力和宿主的特性有关。 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是指由特定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有一定潜伏期和临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传染源:(亦称传染来源)是指某种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活的动物机体。包括患病动物和(潜伏期、恢复期、健康)病原携带者。 易感性:动物对某种病原体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的特性叫作易感性。 易感动物:有易感性的动物。 流行性:流行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动物群体出现比寻常为多的病例,没有绝对的数量界限。 隐性感染:在感染后无任何临诊症而呈隐蔽经过的称为隐性感染。 显性感染:依据感染后所出现的症状的严重程度,将出现该病所特有的明显的临诊症状的感染。 协同感染(synergic infection):在同一感染过程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体共同参与、相互作用,使其毒力增强,而参与的病原体单独不能引起相同临床表现的现象。 持续性感染:动物长期处于持续性感染的状态。 慢性感染:又称长程感染,是指潜伏期长,发病呈进行性且最后常以死亡为转归的病毒感染。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机体并进行繁殖时起,直到疾病的最初临诊症状开始出现为止,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 传播途径: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经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经历的路径称为传播途径。 传播方式: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经过一定的途径再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表现的形式称为传播方式。 水平传播:即传染病在动物群体或个体之间以水平形式横向平行传播,分直接接触传播ヘ间接接触传播。 垂直传播:从亲代到其子代之间的纵向传播形式。胎盘传播、卵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被感染的动物(传染源)与易感动物直接接触(交配、舔咬等),不需要任何外界条件因素的参与引起的传播方式。 间接传播:病原体通过传播媒介使易感动物发生传染的方式称为间接传播。空气、饲料和饮水、土壤、活媒介(节肢动物、野生动物、人类引起的医源性和管理员性传播)。 机械性传播:是指病原体被节肢动物,如家蝇、虻类、蚊和蚤类等接触或吞食后,在其体表、口腔或肠腔内能够存活而不能繁殖,但可通过接触、吸血或其粪便污染饲料等散播病原体。生物性传播:是指某些病原体(如立克次体)在感染动物前,必须在一定种类的节肢动物(如蜱)体内发育、繁殖,然后通过节肢动物的唾液、叮咬进入新易感动物体内的传播过程。 疫源地:有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存在的地区称为疫源地。 疫区:若干个疫源地连成片且范围较大时称为疫区。 疫点:通常将范围小的疫源地或单个传染所构成的疫源地称为疫点。 自然疫源性疾病:具有自然疫源性的疾病。 散发性:疾病无规律性随机发生、局部地区病例零星地散在出现、各病例在发病时间与地点

禽流感的生物学特征和传播途径

禽流感的生物学特征和传播途径 禽流感是一种以鸟类为主要宿主的高致病性病毒性疾病,人类可以通过禽类食 品或与感染禽类或其粪便等接触而感染病毒。本文将从病毒结构、传播途径和感染机制三个方面介绍禽流感的生物学特征。 病毒结构 禽流感病毒是一种单股负链RNA病毒,属于正形病毒科,是一个球形颗粒, 直径约为80-120纳米。病毒基因组由8个不同的RNA分子组成,编码12种蛋白质,其中8种蛋白质构成了病毒颗粒的外层,包括衣壳蛋白(HA)和神经氨酸酰 胺酶蛋白(NA),这两种蛋白质是禽流感病毒的典型标志。HA蛋白质是病毒通 过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和进入宿主细胞的关键因子,而NA蛋白质则能促进病毒释放和扩散。病毒外层覆盖有糖蛋白,这些糖蛋白表面上具有较多糖链,是病毒与宿主亲和力的重要因素。 传播途径 禽流感感染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传播,包括直接接触、飞沫传播和资源传染。 直接接触是通过与感染禽类或污染物接触而感染病毒。人们处理感染了病毒的 禽类或其污染物时,可能会将病毒带到自己的身体表面或气道中,进而感染禽流感。 飞沫传播是人们在与感染禽类或呼吸道分泌物接触时吸入呼吸道分泌物中的禽 流感病毒。此种方式限制于病毒易感宿主的周围,一般不便于远距离传播。 资源传染是指通过污染物如污染水、饲料或垃圾等介质传播,人们在食用不洁 食物或自然环境中接触污染物时可能感染病毒。资源传染的主要方式是通过粪便,因为禽流感病毒存在于禽类粪便中。 感染机制

禽流感病毒通过直接进入上呼吸道,在宿主体内迅速复制进而引起感染。当病 毒角质球尚未充分发展时,病毒的浓度非常高。在这个阶段,病毒将进入宿主的上呼吸道细胞,并在其中复制产生大量新的病毒颗粒。一旦病毒颗粒释放到宿主体内,便可以通过血流传播到宿主的其他器官以及其他宿主身体的组织中。禽流感病毒的核酸特异性转录酶会在宿主体内复制,并且不断地变异,这些变异使得病毒能够适应不同种类的宿主。病毒多个变异位点的组合可以使其适应不同的物种,如家禽、猪等,这使得禽流感病毒在全球范围内不断传播并造成流行病。 总之,禽流感感染的主要途径为直接接触、飞沫传播和资源传染。禽流感病毒 的病原学特征主要是由其外层的HA和NA蛋白质组成的,病毒外层还具有较多的 糖蛋白,这些特点使得禽流感病毒具有高传染性和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以在宿主体内进行快速复制,进而引起宿主感染,不断的变异则使得该病毒适应多种宿主,并对世界流行病学产生显著影响。预防禽流感感染的方法主要是控制流行病的传播,包括减少暴露感染的机会和加强病毒监测及防治措施。

禽流感研究报告

禽流感研究报告 禽流感是一种由限制性酶内切酶酶泰割切的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禽流感病毒可感染家禽、野生水禽和人类,并对家禽养殖业和人类健康产生重大威胁。为了预防和控制禽流感的传播,对禽流感病毒的研究一直是一个重要课题。 禽流感病毒的研究主要包括病原学、流行病学、病毒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病原学研究主要探讨禽流感病毒的感染机制、病毒的致病性以及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流行病学研究则关注禽流感病毒的传播动态、感染源和流行规律,以便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病毒学的研究则通过病毒的分离培养和鉴定,了解禽流感病毒的特征和分类。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则主要关注病毒基因组的结构、功能和进化。 禽流感病毒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该病毒的认识,也为疫苗研发和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目前,通过对禽流感病毒基因组的研究,已经发现不同亚型病毒之间的差异,从而能够为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另外,研究还发现某些禽流感病毒具有跨物种传播能力,这为防止禽流感病毒传播到人类提供了重要线索。 尽管已经有了很多关于禽流感病毒的研究成果,但禽流感病毒的变异性和传播能力依然存在风险。因此,我们需要继续加强禽流感病毒的研究,以便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其传播。研究人员需要进一步深入了解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机制,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和疫苗。此外,在人类与禽类和野生动物的接触环境中,加强流行病学研究,探索禽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制定相应的

预防和控制措施。 总之,禽流感病毒的研究对于预防和控制流感疫情具有重要意义,需要继续深入地开展。通过对禽流感病毒相关因素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该病毒的特征和传播途径,从而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保护人类和家禽的健康。

禽流感病基本知识

禽流感病基本知识 禽流感 (avian influenza),全称禽类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禽类的一种从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传染病,禽类感染后病死率很高。1878年禽流感首次发生于意大利,当时称之为鸡瘟。1900年其病原体首次被人发现,认为是一种滤过性病毒,称为真性鸡瘟病毒。直到1955年才经血清学证实属A型流感病毒。此后禽流感病毒一直在世界各地家禽中普遍存在,并造成了程度不同的影响。其中1995年在苏格兰鸡中首次发现Iq5Nl禽流感病毒在历史上多次暴发禽流感,但包括最为严重的1983年美国和1995墨西哥的两次大暴发中,均未见有关禽流感感染人类的报道,但在1994年5月9日香港-一名3岁男童体内分离出一株甲型流感病毒,同年8月确诊为全球首例由A(H5N1)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人间病例,至同年12月底,香港共发生18例确诊病例,其中死亡6例。这是世界上首次证实H5N1病毒感染人类,有很高致死率,引起了香港乃至全世界的震惊和关注。 一、病原学 禽流感病毒不是一种新发现的病毒。它属于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俗称“流感病毒群”。正粘病毒科是指对粘蛋白具有特殊亲和性的一类RNA病毒,并为与副粘病毒科相区别而得名。该科病毒包括人甲、乙、丙型和动物的甲、丙型流感病毒。但由于丙型流感病毒的基因结构、生物学特性和流行病学特点均与甲、乙型流感病毒有差异,因此近年来有人主张丙型流感病毒应另列为一个属。 甲、乙型流感病毒的形态为多形性或球形,直径约80~120nm,但刚分离到的病毒多为丝状体。病毒有包膜,其包膜上覆盖着两种突起: 一种为细长的,像三角形样的突起,能与红细胞发生凝集,因此称之为红细胞凝集素或血凝素(hemagglutinin,HA或H)。另一种像蘑菇样,能使病毒体吸附的红细胞表面释放出一种叫神经氨酸酶(neuraminoacidase,NA或N)的物质(丙型流感病毒缺乏此酶)。 红细胞凝集素不但能与红细胞发生凝集,在病毒感染时还能识别靶细胞表面受体并与受体相结合,具有与靶细胞膜融合的活性,在感染靶细胞、决定宿主范围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另外,红细胞凝集素还能诱导保护性中和抗体的产生,在病毒感染和复制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其功能尚不清楚。神经氨酸酶抗体不具有中和病毒感染的能力,但能减轻流感的症状。通过神经氨酸酶的单克隆抗体能选择出神经氨酸酶的突变株,因此在流行病学上具有一定的意义。红细胞凝集素和神经氨酸酶的抗原性非常容易发生漂移 (drift)或转换(shift),引起病毒变异,疫苗失效,流行不断发生。 甲、乙型流感病毒基因组均含有8个节段。在病毒RNA的第5节段上含有一种编码长度为498个氨基酸的蛋白,称为NP蛋白。根据病毒NP蛋白抗原性的不同,把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然后再按其宿主来源不同、红细胞凝集素和神经氨酸酶的抗原性不同分为若干个亚型。以往人类感染的流感病毒为 H1N1、H2N2、H3N2三种亚型。而至今已发现的所有不同亚型的流感病毒几乎都可以在禽类动物中找到,因此有人认为禽类是流感病毒基因天然的和巨大的贮存库,是甲型流感病毒新亚型起源的重要物质基础。 最早记载的禽流感流行是在1878年的意大利,当时被称为“鸡瘟”。因此在1900年首次发现禽流感病毒时,被命名为“真性鸡瘟病毒”(fowl plague virus)。直至1955年,才正式确定其为甲型流感病毒,并在以后命名为禽流感病毒。 虽然流感病毒的各种亚型都可能有致病性,但不同亚型的毒力是不同的。近年来大部分禽流感的爆发都与H5和H7亚型有关,这两种亚型几乎能造成100%的患病鸡、火鸡死亡。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H5和H7亚型的病毒株都具有高度的致病性,同是一种亚型也会存在着许多低毒力株。 禽流感病毒 H5N1是1959年首次从苏格兰鸡中发现的,可感染多种禽类,并能引起家禽的瘟疫。在香港1997年3~5月间该病毒引起的3个鸡场的禽流感爆发流行中,鸡的死亡率达70%~100%。

动物疾病的传播途径与控制策略

动物疾病的传播途径与控制策略动物疾病的传播一直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对人类和动物都造成了 巨大的威胁。了解疾病传播的途径以及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对于预防 和控制动物疾病的传播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动物疾病传播途 径和一些常用的控制策略。 一、空气传播 空气传播是许多动物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当感染动物的分泌 物或排泄物以微小的气溶胶形式释放到空气中时,非接触性传播就会 发生。例如,猪流感、禽流感等呼吸道疾病很容易通过空气传播。为 了控制这类疾病的传播,通风设备的使用、隔离感染动物以及合理使 用疫苗等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二、食物和饮水传播 通过食物和饮水传播的动物疾病也是常见的。当人类或动物食用被 感染的食物或饮水时,会导致疾病的传播。弓形虫、布鲁氏菌病等都 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传播给人类和动物。为了控制这种传播途径,要确 保食品和饮用水的卫生,对家畜和家禽进行定期检测以及加强消毒和 灭菌措施是必要的。 三、接触传播 接触传播是动物疾病最常见的传播途径之一。当人类或动物与患有 传染性疾病的动物直接接触或者接触被感染的物体时,疾病就会传播。如禽流感、口蹄疫等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传播。为了防止这种传播途

径,必须加强个人和动物的卫生,及时清洁和消毒动物的居住环境, 减少与患病动物的接触,以及合理使用疫苗等。 四、垂直传播 垂直传播是指疾病通过孕育过程中传给胎儿或新生动物。例如,母 猪传给仔猪的疾病、母禽传给蛋鸡的疾病等。为了控制这种传播途径,要确保母畜和母禽的健康状况,加强饲养管理,定期进行检测,避免 繁殖动物的患病。 五、疫区传播 疫区传播是指疾病通过特定区域内的感染动物传播。通常情况下, 当一部分地区的动物群体患病时,通过动物的运输、人员往来等方式,疾病会传播到其他地区。为了控制这种传播途径,要加强地区之间的 检疫与隔离,控制动物运输,划定疫区范围,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 等措施是必要的。 在控制动物疾病传播方面,除了对疾病传播途径的了解外,还需要 采取一系列的控制策略。这些策略包括: 1.疫苗接种:为了预防和控制动物疾病的传播,及时接种疫苗是一 种重要的策略。疫苗可以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感染率和传 播风险。 2.隔离与检疫:对于感染了传染性疾病的动物,应该立即进行隔离,以免传染给其他动物。同时,对于来自疫区的动物,要进行严格的检疫,避免疾病的扩散。

兽医传染病学复习要点

兽医传染病学复习要点 一、传染病的定义和特点: 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个体间传播的疾病。 2.传染病具有传播性、感染性和致病性,可以通过直接接触、空气传播、食物水源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途径传播给其他个体。 二、病原体的分类: 1.病毒:包括DNA病毒和RNA病毒,如禽流感病毒、犬瘟热病毒等。 2.细菌:分为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如布鲁氏菌、炭疽杆菌等。 3.真菌:包括表皮真菌、真菌寄生虫等,如白色念珠菌、疥癣菌等。 4.寄生虫:包括原虫、线虫和吸虫等,如钩虫、血吸虫等。 三、病原体的传播途径: 1.直接接触:通过患病个体的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直接接触到健康个体。 2.空气传播: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气溶胶等途径传播给其他个体。 3.食物水源传播:通过口腔摄入受污染的食物和水源导致感染。 4.生物媒介传播:通过蚊虫、跳蚤、蜱等昆虫传播给其他个体。 四、兽医传染病防控的方法: 1.疫苗接种:通过疫苗接种来增强动物的免疫力,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2.隔离和消毒:对于患有传染病的个体,应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病原 体传播给其他个体;对患病场所、设备和用具等进行彻底的消毒。 3.生物安全措施:在养殖场、实验室等易感染疾病的场所,采取严格 的生物安全措施,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4.动物健康监测:定期对动物进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传染病的流行 趋势和异常情况。 5.厨余垃圾处理:做好厨余垃圾的处理,防止通过食物垃圾传播传染病。 五、常见的兽医传染病: 1.禽流感:由禽流感病毒引起,可以通过飞沫和粪便等途径传播,对 家禽和人类都具有较高的致命性。采取早期隔离、检疫、灭杀措施来控制 传播。 2.狂犬病:由狂犬病病毒引起,可以通过动物的唾液通过咬伤、抓伤 等途径传播。疫苗接种和隔离患病个体是控制病情传播的有效措施。 3.猪瘟:由猪瘟病毒引起,可以通过直接接触、飞沫传播等途径传播 给其他猪。采取隔离、消毒、疫苗接种等方法来防控传播。 4.新城疫:由新城疫病毒引起,可以通过蚊虫等媒介传播给人畜两界。采取灭蚊、隔离患病个体、加强环境卫生等措施来控制传播。 5.传染性胃肠炎:由病毒和细菌引起,可以通过食物水源和直接接触 传播。提倡健康饮食和卫生习惯,加强食品安全监测和处理。

病毒生物学与病毒性疾病的防治

病毒生物学与病毒性疾病的防治 病毒是一种微生物,它可以在人类和动物中引起很多疾病。病毒生物学是关于 病毒的生物学特性而研究的一门学科。它主要探究病毒的结构、生命周期以及传播方式等方面的内容,为病毒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 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性的微生物。它们没有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器等生物学特征,只有基因组和蛋白质外壳。由于缺少生物学特征,病毒不能自主进行新陈代谢,必须以寄生方式进入宿主细胞,利用宿主细胞的基因组和代谢机制进行复制。 病毒具有多样性。病毒的基因组可以是DNA或RNA,单链或双链,在不同宿 主中造成的病毒性疾病也各不相同。例如:HIV是一种RNA病毒,只侵害人类免 疫系统,导致艾滋病的发生。而禽流感病毒则是一种RNA病毒,主要侵害鸟类, 但在一些情况下会通过猪类传播到人类,导致流感的发生。 病毒的生命周期 病毒的生命周期分为入侵、复制和释放三个过程。入侵是病毒通过滴入端口、 气溶胶、污染食物和水源等方式,进入宿主细胞的过程。当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病毒的基因组会转录成mRNA,mRNA再翻译成病毒蛋白,这个过程叫做复制。 在复制过程中,病毒会利用宿主细胞的细胞器来生产复制的基因组和蛋白质。在释放阶段,复制的病毒基因组和蛋白质通过各种方式释放到宿主周围,从而继续感染新的宿主细胞或直接导致病毒性疾病的发生。 病毒的传播方式 病毒的传播方式主要有接触传播、空气传播、口腔传播和血液传播四种。接触 传播是病毒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身体接触传播,如手部交叉感染、性传播等;空气传播是指病毒通过空气中的粒子传播,如吸入含有病毒的空气、空气中的气溶胶等;

口腔传播是指病毒通过口腔传播,如食用已经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等;而血液传播是指病毒通过血液传播,如输血,共用针头等。 病毒性疾病的防治 由于病毒具有多样性,不同的病毒所引起的疾病对应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但是有一些通用的预防方法是适用于所有病毒性疾病的。例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勤洗手,特别是在与他人接触后;坚持口罩佩戴,降低空气传播的可能性;食品和饮料要煮熟处理,杀灭含有病毒的细菌和病毒。 一些病毒性疾病还可以通过疫苗接种来预防。例如:疫苗可以用于预防麻疹、破伤风和肝炎B等病毒性疾病的发生。在接种之前,最好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选择适合自己、安全可靠的疫苗。 对于已经感染的病毒性疾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减轻症状和加速康复。但是一些病毒性疾病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来治疗,例如HIV和登革热等。 总体而言,预防病毒性疾病是最好的治疗方法。通过加强卫生意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病毒传播的可能性,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病毒性疾病的发生。 结语 病毒生物学是关于病毒的生物学特性而研究的一门学科。病毒是一种非细胞性的微生物,只有基因组和蛋白质外壳。病毒的生命周期分为入侵、复制和释放三个过程。病毒主要通过接触传播、空气传播、口腔传播和血液传播四种途径传播。针对不同病毒性疾病,预防和治疗方法各不相同。但是一些通用的预防方法在管理和预防疾病方面是必需的。通过加强健康意识,我们可以更好地防止病毒性疾病的发生和蔓延。

动物流行病学复习全资料

流行病学复制资料全集 一、名词解释 1、动物疫病流行病学:研究动物疫病在畜群中发生、发展和分布的规律以及制定预防、控制和消灭这些疫病的对策与措施的科学。 2、传染过程:指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和动物机体做出的反应这一对立统一的过程。 3、感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的一系列病理反应,这一过程成为感染。 4、传染病: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症状,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5、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是机体对多种抗原物质,而非针对某一特定抗原物质的生理性免疫应答。 6、特异性免疫:动物患某种传染病痊愈后或病原微生物进入机体后机体常可抵抗同一种病原体再次的感染,这种有针对性的免疫能力称为特异性免疫。 7、内源传染:即病原体以非治病状态存在于健康动物体内,当受到不良影响,机体抵抗家降低,导致该病原体活化,毒理增强,并开始大量繁殖,从而引起感染发病。 8、混合传染:由两种或两种一上不同的病原体所引起的多病原体混合感染,在同一动物体内同时发生。 9、隐性传染:动物感染病原体后不呈现任何临床症状,且多为慢性经过,但用血清学或变态反应可以查明病原,此种传染称为隐性传染 10、慢病毒感染:又称长程感染,指潜伏期长,发病呈进行性且最后取死亡转归的一种病毒感染。其与持续性感染的区别,在于疾病的过程缓慢,但不断发展且无例外的死亡。 11、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机体时起,直至出现最初的一些临床症状为止,这一段时间成为潜伏期。 12、前驱期:潜伏期过后直至某种传染病的主要症状出现之前,这段时间称为前驱期。此期主要呈现大多数传染病初期的一般症状。 13、明显期:典型的发病期,即于前驱期之后呈现某种传染病特有的典型临床症状或者全部主要症状时称为明显期。 14、转归期:分三种:一是痊愈,即病情好转,主要症状消失,病畜逐渐恢复健康. 二是带菌动物,即临床症状消失,但体内扔携带菌,如慢性猪瘟。 三死亡,即病情恶化,病畜死亡。 15、流行过程:是传染病在畜禽群中发生、传播的过程,也是病原体不断转移,更换宿主的过程. 16、传染源:指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动物和人。 17、传播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另一易感动物所经过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 18、传染性:动物具有传染能力所持续的时间和能传播病原体的相对量。 19、直接传播:是易感宿主通过与感染动物的物理接触或与感染宿主的传染性排出物接触而引起的传播。如患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牛与易感牛发生物理接触可引起直接传播,而犬瘟热易感犬与病犬的尿液或者粪便接触也可引起直接传播。 20、间接传播:此种方式涉及中介载体,将感染从感染宿主传播给易感宿主。载体可以是有生命和无生命,通常称为媒介,多数情况下的媒介是指活着的携带者. 21、机械性媒介:传染性病原体在其中不发育不增殖,仅把它们机械性的运载给主要或者次要宿主的媒介。 22、生物学媒介:在传播给自然宿主和次要宿主之前,传染性病原体在其中经历生活史的一个必要阶段或进行增殖的媒介,称为生物学媒介. 23、水平传播:是动物群体的一部分传播到另一部分,如流行性感冒从一匹马传播到同厮的另一匹马. 24、垂直传播;是通过在子宫或者卵子阶段感染胚胎或者胎儿,将感染传给下一代。可分为遗传性传播和先天性传播。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