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系病证-胃痛(一)

脾胃系病证-胃痛(一)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不适。西医学中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病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者,属于中医学胃痛范畴,均可参考本节进行辨证论治。

“胃脘痛”之名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胃病者,腹䐜胀,胃脘当心而痛。”首先提出胃痛的发生与肝、脾有关。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灵枢·经脉》说:“脾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

【病因病机】

本病病位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基本病机为胃气郁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胃痛早期由外邪、饮食、情志所伤者,多为实证;后期常为脾胃虚弱,但往往虚实夹杂,如脾胃虚弱夹湿、夹瘀等。胃

痛的病理因素主要有气滞、寒凝、热郁、湿阻、血瘀。胃痛的病理变化比较复杂,胃痛日久不愈,脾胃受损,可由实证转为虚证。若因寒而痛者,寒邪伤阳,脾阳不足,可成脾胃虚寒证;若因热而痛,邪热伤阴,胃阴不足,则致阴虚胃痛。虚证胃痛又易受邪,如脾胃虚寒者易受寒邪;脾胃气虚又可饮食停滞,出现虚实夹杂证。

【诊断】

1.上腹近心窝处胃脘部发生疼痛为特征,其疼痛有胀痛、刺痛、隐痛、钝痛等不同的性质。

2.常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吞腐等上消化道症状。

3.以中青年居多,多有反复发作病史,发病前多有明显的诱因,如天气变化、恼怒、劳累、暴饮暴食、饥饿、进食生冷干硬辛辣醇酒,或服用有损脾胃的药物等。电子胃镜、上消化道造影等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辨证论治】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百度网络,文字内容部分来源于“十三五”规

划教材《中医内科学》,我是搬运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医脾胃系病证

脾胃系病证 胃痛 ·胃痛的概念 胃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胃痛的病机 病位:在胃,与肝、脾的关系密切 病机: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胃痛的诊断要点 (1)上腹近心窝处胃脘部发生疼痛为特征,其疼痛有胀痛、刺痛、隐痛、剧痛等不同性质。 (2)常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吞腐等上消化道症状。 胃痛的鉴别 ·胃痛的辨证要点 应辨虚实寒热,在气在血 ·胃痛的治疗原则 以理气和胃止痛为主,审证求因 总以开其郁滞、调其升降为目的 ·胃痛的辨证论治(1/2)

·胃痛的辨证论治(2/2) ·胃痛的转归 胃痛还可以衍生变证。 大量出血,可致气随血脱,危及生命。 若胃痛日久,痰瘀互结,壅塞胃脘,可形成噎膈。 ·胃痛的预防调护 患者要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与饮食习惯。 慎用水杨酸、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 保持乐观的情绪,避免过度劳累与紧张。 患者胃部隐痛反复发作,口干咽燥,似饥而不欲食,五心烦热,口渴思饮,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化肝煎合保和丸 B.清中汤合黄芪建中汤 C.香苏散合良附丸 D.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E.失笑散合丹参饮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胃痛胃阴亏耗证: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消瘦乏力,口渴思饮,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治法:养阴益胃,和中止痛。代表方: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患者,男,26岁。胃痛暴作,恶寒喜暖,脘腹得温则痛减,口和不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脉弦紧。治疗应首选: A.藿朴夏苓汤 B.理中汤 C.小建中汤 D.黄芪建中汤 E.香苏散合良附丸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胃痛寒邪客胃证: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薄白,脉弦紧。治法:温胃散寒,行气止痛。代表方:香苏散合良附丸加减。

胃痛中医辨证论治

六.胃痛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由外感邪气、内伤情志、饮食劳倦、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气机郁滞,胃失所养,以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胃痛往往兼见胃脘部痞满、胀闷、嗳气、吐酸、纳呆、腹胀、胁胀等症,常反复发作,久治难愈,甚至可见吐血、黑便、呕吐、猝腹痛等。 西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痉挛,胃癌,胃下垂,胃神经症以及部分肝胆胰疾病见有胃脘部疼痛者,可参考本病证辨证施护。 【病因病机】 胃痛的发生与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失调和脾胃虚弱等因素有关。外感寒、热、湿诸邪,内客于胃,其中以寒邪为多见,致使寒凝气滞,胃失通降,而致胃脘作痛;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或用伤胃药物,均可伐伤胃气,致使气机升降失调而作胃痛,或恣食辛辣肥甘,致中焦湿热蕴生,耗损胃阴,胃失濡养而疼痛;忧思恼怒,肝郁气滞,肝失疏泄,横犯脾胃,致肝胃不和或肝脾不和,胃失和降而成胃痛;素体脾胃虚弱,或劳倦太过,失血过多,或久病不愈,损伤脾胃,均可致脾阳不足,中焦虚寒,致使胃失温养而痛。 胃痛与胃、肝、脾关系最为密切,初起病为主要在胃,间可旁及与肝;病久则主要在脾,或脾胃同病,或肝脾同病。病理有寒热虚实、在气在血之异,其发病机理的共同点,即所谓“不通则痛”。若胃痛失治误志,血络损伤,则可见吐血、便血等症。

【辨证施护】 (一)辨证要点 1.辨寒热寒证多有外感寒凉或过食生冷而致,胃中绞痛,疼痛 剧烈拒按,喜暖恶凉,得温熨或饮热汤则痛减,口不渴;热证多见胃中灼痛,痛势急迫,遇热痛甚,得寒痛减,口干渴或口苦。 2.辨虚实凡是暴痛,痛势剧烈,痛而拒按,痛而不移,并无休 止多为实证;若疼痛日久,反复发作,痛势绵绵,痛而喜按,得食痛减,或休息后减轻者多属虚证。 3.辨气血从病程而论,初病多在气,久病多在血。在气者,有 气虚、气滞之分。气虚多空腹疼痛,饮食减少,面色少华,舌淡脉弱;气滞多见胀痛,疼痛游走不定,攻冲作痛,伴有嗳气或兼见恶心呕吐。在血者,疼痛固定不移,痛如针刺,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或兼见呕血、便血。 (二)辨证分型 1.寒邪客胃 证候表现: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护治法则:温胃散寒,理气止痛。(治疗代表方:香苏散合良附丸加减) 2.饮食伤胃

胃痛的中医诊疗要点详解

胃痛的中医诊疗要点详解 定义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近心窝处疼痛为主证的病证。 释义 胃——位于膈下,上口为贲门,接于食道,下口为幽门,连于小肠 脘——胃腔。胃之上口贲门为上脘,胃之中部为中脘,胃之下口幽门为下脘。 故胃痛也称胃脘痛,所谓“胃脘当心而痛”(《素问·至真要大论》) 别名 心口痛——俗称。因胃痛最常见的部位是在上腹部,临近心窝处 胃心痛——古称。如《灵枢·厥病篇》:“胃心痛也,取之大都、太白”。 心腹痛——《景岳全书》 心胃痛——《寿世保元》 流行 消化性溃疡是全球性的多发病。据国外资料估计,大约10%的人一生中患过消化性溃疡。据上海16所大、中型医院的资料分析,经X线钡餐和(或)内镜证实的性滑行溃疡的患病率为5.8%。北京协和医院从1978-1991年,经胃镜检查证实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占同期内科就诊总病例数的0.33%。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据估计,约占整个人群的10%-20%.男女之比约为2.6-6.5比1. 慢性胃炎也十分常见,约占接受胃镜检查病人的80%-90%,男性多于女性,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疗效颇佳,有效率可达40%-73%。 历史沿革 1.胃痛首见于《内经》。对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法有详细的论述 与肝郁有关——“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 病因病机寒凝气滞——《素问·至真要大论》 寒邪入侵,气血壅滞——《素问举痛论》 症状治法——“胃病者,腹真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取足三里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 2.《千金要方》所载九种心痛,实际上多指胃脘痛而言。 3.明代以前医家,多将胃痛与心痛混淆,明代医家始明确加以区分。 王肯堂《证治准绳·心痛胃脘痛》:“或问丹溪言心痛即胃脘痛,然乎?曰:心与胃,各一脏,其病形不同,因胃脘痛处在心下,故有当心而痛之名。岂胃脘痛即心痛者哉!” 4.明清时代的中医文献,重点论述了本病的病因病机及其辨证治疗。 《寿世保元》阐明了饮食不节致胃脘痛;《景岳全书》强调了“气滞”这一因素,治疗以“理气为主”。叶天士强调“久痛入络”,治疗胃痛当明其在气在血,而施以理气活血之法。 范围

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证

第四单元脾胃病证 脾胃病证 胃痛腹痛 痞满泄泻 呕吐痢疾 噎膈便秘 呃逆 脾胃病证 胃痛 胃痛的概念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胃痛的病因病机 病因 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 病机 基本病机——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病位——胃,与肝、脾的关系极为密切。 病理因素——气滞、寒凝、热郁、湿阻、血瘀。 病理变化比较复杂。1.胃痛日久不愈,脾胃受损,可由实证转为虚证。2.若因寒而痛者,寒邪伤阳,脾阳不足,可成脾胃虚寒证。3.若因热而痛,邪热伤阴,胃阴不足,则致阴虚胃痛。4.虚证胃痛又易受邪,如脾胃虚寒者易受寒邪。5.脾胃气虚又可饮食停滞,出现虚实夹杂证。 胃痛的诊断与病证鉴别——诊断依据 1.上腹近心窝处胃脘部发生疼痛为特征,其疼痛有胀痛、刺痛、隐痛、剧痛等不同的性质。 2.常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吞腐等上消化道症状。 3.发病特点:以中青年居多,多有反复发作病史。发病前多有明显的诱因,如天气变化、恼怒、劳累、暴饮暴食、饥饿、进食生冷干硬辛辣醇酒,或服用有损脾胃的药物等。 胃痛的诊断与病证鉴别——病证鉴别 1.胃痛与真心痛真心痛是心经病变所引起的心痛证,多见于老年人,为当胸而痛,其多绞痛、闷痛,动辄加重,痛引肩背,常伴心悸气短、汗出肢冷,病情危急。而胃痛多表现为胀痛、刺痛、隐痛,有反复发作史,一般无放射痛,伴有嗳气、泛酸、嘈杂等脾胃证候。 2.胃痛与胁痛胁痛是以胁部疼痛为主症,可伴发热恶寒,或目黄肤黄,或胸闷太息,极少伴嘈杂泛酸、嗳气吞腐。肝气犯胃的胃痛有时亦可攻痛连胁,但仍以胃脘部疼痛为主症。 3.胃痛与腹痛腹痛是以胃脘部以下、耻骨毛际以上整个位置疼痛为主症。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两者仅就疼痛部位来说,是有区别的。但胃处腹中,与肠相连,因而胃痛可以影响及腹,而腹痛亦可牵连于胃,这就要从其疼痛的主要部位和如何起病来加以辨别。 胃痛的辨证论治——辨证要点 1.辨虚实寒热 2.辨在气在血 实——痛剧,固定不移,拒按,脉盛; 虚——痛势徐缓,痛处不定,喜按,脉虚。 寒——胃痛遇寒则痛甚,得温则痛减; 热——胃脘灼痛,喜冷恶热。 2.初病在气,久病在血。 在气——有气滞、气虚之分。 气滞——胀痛,或涉及两胁,或兼见嗳气频频,疼痛与情志因素显著相关;

中医内科学 脾胃系病证

脾胃系病证第一节胃痛 1.寒邪客胃 临床表现:胃痛暴作,拘急冷痛,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口不渴,喜热饮,有感寒或食冷病史,舌苔薄白,脉弦紧。 证机概要:寒邪客胃,暴遏阳气,气机郁滞。 治法:温胃散寒,理气止痛。 代表方:良附丸。 常用药:高良姜、砂仁温胃散寒;香附、陈皮、木香行气止痛。 若寒邪较著,加革笈、川椒、肉桂;恶寒、头痛等风寒表证者,加苏叶、桂枝;寒邪郁久化热,寒热错杂,用半夏泻心汤加减。 2.饮食伤胃 临床表现:胃脱疼痛,胀满拒按,暧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便不爽,得矢气及便后稍舒,有暴饮暴食病史,舌苔厚腻,脉滑。 证机概要:饮食积滞,壅阻胃气。 治法:消食导滞,和中止痛。 代表方:保和丸。 常用药:神曲、山楂、莱子消食导滞;茯苓、半夏、陈皮和胃化湿;连翘散结清热。若脱腹胀甚者,加积实、木香、槟榔;食积化热,暖腐酸臭者,加黄连、栀子;胃脱胀瘩而便秘者,合小承气汤;胃痛急剧而拒按,伴见苔黄燥,便秘者,为食积化热成燥,则合大承气汤。3.肝气犯胃

临床表现:胃院胀痛,或攻撑窜动,牵引背胁,情绪波动诱发或导致疼痛加重,吸气、矢气则痛舒,胸闷叹息,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 证机概要:肝气郁滞,横逆犯胃,胃气阻滞。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 常用药:柴胡、川芎、香附、陈皮散郁和中;白芍、甘草缓急止痛;积壳、佛手、绿尊梅理气解郁而不伤阴。 若肝胃气滞突出,胃痛或伴有胁痛者,加川棟子、延胡索;暖气较频者,加半夏、旋覆花、代赭石等和胃降逆;泛酸者,加乌贼骨、浙贝母、煅瓦楞子、左金丸。 4.肝胃郁热 临床表现:胃院灼痛,烦躁易怒,烦热不安,胁胀不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质红,苔黄,脉弦或数。 证机概要:肝郁化火,郁热伤胃。 治法:疏肝泻热,和胃止痛。 代表方:化肝煎。 常用药:丹皮、栀子清泻肝火;白芍、甘草柔肝缓急止痛;青皮、陈皮疏肝和胃;浙贝母、泽泻清泻郁热;黄连、吴茱萸泻肝和胃。 若胸胁胀满,烦躁易怒甚者,加柴胡、香附、川芎等疏肝理气;口苦、口干者,加柴胡、黄芩、玉竹、麦冬等解郁清热,养阴生津;胃热壅盛,胃院灼痛,痞满,大便不畅者,用大黄黄连泻心汤。

胃脘痛.ppt

第一节概述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一、沿革 1.胃脘痛之名最早记载于《内经》 2.唐宋以前文献多称胃脘痈为心痈,与属于心经本身病变的心痛相混 3,末代之后医家对胃痛与心痛做了明确区分,使胃痛成为独立的病证。 4.《医学正传·胃脘痛》说:“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也”“气在上者涌之,清气在下者提之,寒者温之,热者寒之,虚者培之,实者泻之,结者散之,留者行之。” 二、病因 1.外邪犯胃:外感寒、热、暑、湿诸邪,内客于胃,皆可致胃肠气机阻滞,不通则痛。其中尤以寒邪为多。 2 饮食伤胃:饮食不节,或过饥过饱,损伤脾胃,则蕴湿生热,或酿生食积,胃气壅滞,不通则痛。《素问·痹沦篇》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3.情志小畅:忧思恼怒,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气阻滞,而发胃痛,气滞日久或久痛入络,可致胃络血瘀 4.素体脾虚:脾胃虚寒,胃失温养;或胃阴亏虚,胃失濡养而发生疼痛。 三、病机 (1)肝气久郁,既可出现化火伤阴,又能导致瘀血内结。 (2)胃痛日久,寒热转化,可致寒热错杂。 四、治疗原则 1.治疗以理气和胃止痛为主,审证求因,审因论治,要从广义的角度去理解和运用“通”法。 2.实证用散寒、泄热、消食、除湿、理气、化瘀之法。 3.虚证采用温运脾阳,益胃养阴等法。 五、证治分类 1.寒邪客胃证。 2 饮食伤胃证 3 肝气犯胃证 4.肝胃郁热证 5 湿热中阻证 6.瘀血停胃证 7 胃阴亏耗证 8脾胃虚寒证 1.寒邪客胃证 治法: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代表方:良附丸(香苏散)加减。 常用药:高良姜、吴茱萸、香附、乌药、陈皮、木香。 2 饮食伤胃证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代表方:保和丸加减。 常用药:神曲、山楂、莱菔子、茯苓、半夏、陈皮、连翘。 3 肝气犯胃证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中医内科学知识点总结——脾胃系病证

中医内科学知识点总结——脾胃系病证 脾胃系病证 第一节胃痛 概念: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病因: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脾胃素虚 病机:胃气郁滞,和降失司,不通则痛;中阳不足/胃阴受损,胃络失养,不荣则痛。病位在胃,涉及肝脾。 辨证要点:应辨虚实寒热,在气在血 1.寒邪客胃:良附丸—温胃散寒,行气止痛(辨证可用厚朴温中汤、用半夏泻心汤) 2.饮食伤胃:保和丸—消食导滞,和胃止痛(辨证可合用小承气汤、改用枳实导滞丸、合用大承气汤) 3.肝气犯胃:柴胡疏肝散—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辨证选用化肝煎或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 (肝胃郁热际,理气药应选择香橼、佛手、绿萼梅等理气而不伤阴的解郁止痛药) 4.湿热中阻:清中汤—清化湿热,理气和胃(辨证选用二陈汤合平胃散)

5.瘀血停胃:失笑散合丹参饮—化瘀通络,理气和胃 6.胃阴亏耗: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益阴养胃,和中止痛(兼见嘈杂者,可合用左金丸) 7.脾胃虚寒:黄芪建中汤—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无泛吐清水,无手足不温者,改用香砂六君子汤。)(辨证可加理中丸、用附子理中汤、用补中益气汤) 第二节痞满 概念:是指以自觉心下痞塞,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 病因:感受外邪、内伤饮食、情志失调 病机: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病位在胃,涉及肝脾。 辨证要点:首辨虚实,次辨寒热。 治疗原则:调理脾胃升降,行气除痞消满 转归预后:日久不愈,气血运行不畅,脉络瘀阻,可见吐血、黑便、胃痛、积聚、噎膈等。 实痞: ⑴饮食内停:保和丸—消食和胃,行气消痞(辨证可用枳实导滞丸、用枳实消痞丸)

中医师-中医内科学-胃 痛

第十一单元胃痛、第十二单元呕吐 第十一单元胃痛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病因病机 1.胃痛的常见病因 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脾胃素虚。 2.胃痛与肝、脾的关系 肝与胃是木土乘克的关系。若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气横逆,势必克脾犯胃,致气机阻滞,胃失和降而为痛。 脾与胃同居中焦,一脏一腑,互为表里,共主升降,故脾病多涉于胃,胃病亦可及于脾。 3.胃痛的基本病机及转化 基本病机是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胃痛的病变部位在胃,但与肝、脾的关系极为密切。病理因素主要有气滞、寒凝、热郁、湿阻、血瘀。病理变化比较复杂,胃痛日久不愈,脾胃受损,可由实证转为虚证。 诊断和类证鉴别 1.胃痛的诊断要点 (1)上腹近心窝处胃脘部发生疼痛为特征,其疼痛有胀痛、刺痛、隐痛、剧痛等不同的性质。 (2)常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吞酸等上消化道症状。 (3)以中青年居多,多有反复发作病史。发病前多有明显的诱因,如天气变化、恼怒、劳累、暴饮暴食、饥饿、进食生冷干硬辛辣醇酒,或服用有损脾胃的药物等。 2.胃痛与真心痛的鉴别 真心痛是心经病变所引起的心痛证,多见于老年人,为当胸而痛,其多绞痛、闷痛,动辄加重,痛引肩背,常伴心悸气短、汗出肢冷,病情危急。而胃痛多表现为胀痛、刺痛、隐痛,有反复发作史,一般无放射痛,伴有嗳气、泛酸、嘈杂等脾胃证候。 辨证论治 1.胃痛的辨证要点 应辨虚实寒热,在气在血。实者多痛剧,固定不移,拒按,脉盛;虚者多痛势徐缓,痛处不定,喜按,脉虚。胃痛遇寒则痛甚,得温则痛减,为寒证;胃脘灼痛,喜冷恶热,为热证。一般初病在气,久病在血。在气者,有气滞、气虚之分。在血者,疼痛部位固定不移,痛如针刺,舌质紫暗或有瘀斑。 2.胃痛的基本治疗原则 以理气和胃止痛为主,审证求因,从广义的角度去理解和运用“通”法,如散寒、消食、疏肝、泄热、化瘀、养阴、温阳等,总以开其郁滞、调其升降为目的,这样才能把握住“胃以通为补”的真谛,灵活应用“通”法。 3.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湿热中阻、瘀血停胃、胃阴亏耗、脾胃虚寒等证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1)寒邪客胃证 主症: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代表方:良附丸加减。 速记:胃痛寒良保肝柴,瘀失虚寒黄建中,湿热清中阴虚贯。 (2)饮食伤胃证 主症: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便不爽,得矢气及便后稍舒,舌苔厚腻,脉滑。

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证

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证脾胃病证 脾胃病证 胃痛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本病在脾胃肠病证中最为多见,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中药治疗效果颇佳。 要点一概述 “胃脘痛”之名最早记载于《内经》,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胃病者,腹膜胀,胃脘当心而痛。”并首先提出胃痛的发生与肝、脾有关,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灵枢·经脉》说:“脾,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唐宋以前文献多称胃脘痛为心痛,与属于心经本身病变的心痛相混。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说:“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大陷胸汤主之。”这里的心下痛实是胃脘痛。 又如《外台秘要·心痛方》说:“足阳明为胃之经,气虚逆乘心而痛,其状腹胀归于心而痛甚,谓之胃心痛也。”这里说

的心痛也是指胃脘痛。宋代之后医家对胃痛与心痛混谈提出质疑,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九痛叙论》曰:“夫心痛者,在《方论》有九痛,《内经》则曰举痛,一曰卒痛,种种不同,以其痛在中脘,故总而言曰心痛,其实非心痛也。”直至金元时代,《兰室秘藏》首立“胃脘痛”一门,将胃脘痛的证候、病因病机和治法明确区分于心痛,使胃痛成为独立的病证。 此后,明清时代进一步澄清了心痛与胃痛相互混淆之论,提出了胃痛的治疗大法,丰富了胃痛的内容,如《证治准绳·心痛胃脘痛》曰:“或问丹溪言痛即胃脘痛然乎?曰:心与胃各一脏,其病形不同,因胃脘痛处在心下,故有当心而痛之名,岂胃脘痛即心痛者哉?”《医学正传·胃脘痛》说:“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也。……气在上者涌之,清气在下者提之,寒者温之,热者寒之,虚者培之,实者泻之,结者散之,留者行之。”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还指出,要从辨证的角度理解和运用“通则不伤”的方法。书上说:“一个和丈夫相熟的男人,不伤人,但讲道理。但是,沟通的方式不同。调气至血,调血至和,通;下去的人使它上去,中间的人使它到了边上,它也过去了;无非是打通的方法。”为后世辨治胃痛奠定了基础。

胃痛

第六节胃痛 【教学要求】 1掌握胃痛概念及临床特征。 2熟悉胃痛病因病机。 3掌握胃痛诊断依据以及与真心痛、胁痛、腹痛、肠痈等的鉴别。 4掌握胃痛辨证治疗原则和常见的各种证型的特点、证机概要、治法方药。 5了解胃痛其他疗法和预防调护知识。 【基础知识】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胃痛发生常因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等方面,导致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病变部位在胃,与肝脾肾关系密切;胃痛的病理因素主要有气滞、食积、血瘀。辨证首辨虚实寒热,再辨在气在血,要分清兼夹证。治疗原则是理气和胃止痛,须审证求因,辨证施治。邪盛以祛邪为急,正虚以扶正为先,虚实夹杂者,则当祛邪扶正并举。临床常见证治见表6-1,6-2。 6-1胃痛证治简表

6-2胃痛证治简表 【医案选读】 1沈风阁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 何××,男,68岁。初诊;1991年6月12日。 胃病将近l0年,时发时让,发作无规律,医院多次检查,均诊为慢性胃炎。2天前因胃脘痛、腹胀较剧,赴××医院急诊,服药片(药名不详)疼痛缓解,约半小时左右又痛剧。刻诊:脘部疼痛胀满,按之益甚,发病前数日未暴饮暴食,大便3天未行,腹胀,小便黄赤短少,口渴欲凉饮,舌苔黄厚干燥红,脉数有力。治以清泄胃热,通降腑气。 处方:生石膏30g(先煎),知母12g.生甘草5g,生大黄8g(后下),川厚朴4g,炒枳壳6g,白芍12g,玄参15g,2剂。 二诊:1991年6月14日。药后大便5次,有时解而不畅,腹胀消失,脘部痛胀明显减轻,仍拒按,口干渴,仍喜凉饮;苔薄黄而干,脉数有力。胃热未清,腑气失调。仍宗前法,小其制: 处方:生石膏15g(先煎),知母12g,生甘草5g,制大黄8g,炒枳壳6g,全瓜萎12g,淡黄芩10g,白芍12g,玄参12g,3剂。 三诊:1991年6月17日。大便通调,每日一行;脘部偶有隐痛,未感胀满,食稀粥胃中央有不适感,口干,苔薄黄根部略腻,脉数。胃热渐清,胃气失和,胃阴未复。再拟和胃泄热,生津养液。 处方:法半夏10g,川黄连3g,全瓜篓12g,白芍I0g,生甘草4g,南北沙参各12g,川石斛12g,玉竹12g,炒竹茹12g,7剂。

脾胃系病证-胃痛(一)

脾胃系病证-胃痛(一)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不适。西医学中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病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者,属于中医学胃痛范畴,均可参考本节进行辨证论治。 “胃脘痛”之名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胃病者,腹䐜胀,胃脘当心而痛。”首先提出胃痛的发生与肝、脾有关。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灵枢·经脉》说:“脾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 【病因病机】 本病病位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基本病机为胃气郁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胃痛早期由外邪、饮食、情志所伤者,多为实证;后期常为脾胃虚弱,但往往虚实夹杂,如脾胃虚弱夹湿、夹瘀等。胃

痛的病理因素主要有气滞、寒凝、热郁、湿阻、血瘀。胃痛的病理变化比较复杂,胃痛日久不愈,脾胃受损,可由实证转为虚证。若因寒而痛者,寒邪伤阳,脾阳不足,可成脾胃虚寒证;若因热而痛,邪热伤阴,胃阴不足,则致阴虚胃痛。虚证胃痛又易受邪,如脾胃虚寒者易受寒邪;脾胃气虚又可饮食停滞,出现虚实夹杂证。 【诊断】 1.上腹近心窝处胃脘部发生疼痛为特征,其疼痛有胀痛、刺痛、隐痛、钝痛等不同的性质。 2.常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吞腐等上消化道症状。 3.以中青年居多,多有反复发作病史,发病前多有明显的诱因,如天气变化、恼怒、劳累、暴饮暴食、饥饿、进食生冷干硬辛辣醇酒,或服用有损脾胃的药物等。电子胃镜、上消化道造影等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辨证论治】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百度网络,文字内容部分来源于“十三五”规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考点练习题:脾胃病证-胃痛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考点练习题:脾胃病证-胃痛 一、A1 1、胃痛与腹痛的主要鉴别要点是 A、疼痛的病因 B、疼痛的部位 C、疼痛的病程 D、疼痛的时间 E、疼痛的性质 2、与胃痛关系最为密切的脏腑是 A、肝、脾、胆 B、肝、脾、胃 C、肝、脾、肾 D、肺、脾、胃 E、肺、肝、胃 3、下列症状对胃痛和腹痛的鉴别诊断最具有价值者为 A、疼痛的部位 B、疼痛的性质 C、疼痛的持续时间 D、疼痛的兼症 E、疼痛的诱因 4、胃痛发病的关键病机是

A、气虚 B、气怯 C、气陷 D、气滞 E、气逆 5、外邪犯胃胃痛的发病以何邪最为常见 A、风邪 B、暑邪 C、寒邪 D、湿邪 E、热邪 6、胃痛的主要病变脏腑在胃,与哪些脏腑关系最密切 A、肝肾 B、肝脾 C、胆肾 D、脾肾 E、心肺 7、胃痛的治疗,主要是 A、调肝理气止痛 B、调肝和胃止痛 C、理气和胃止痛 D、调理脾胃止痛

E、调肝理脾止痛 8、阴虚胃痛的主要病机是 A、胃失温养 B、胃失濡养 C、气机不畅 D、胃腑积滞 E、瘀血内停 二、A2 1、患者,男性,31岁,胃痛暴作,恶寒喜暖,脘腹得温则痛减,口淡不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脉弦紧。治疗应首选 A、藿朴夏苓汤 B、桂枝汤 C、小建中汤 D、黄芪建中汤 E、良附丸 2、患者,男,18岁。昨日饱餐后出现胃脘胀痛,嗳腐吞酸,大便不爽,舌苔厚腻,脉弦滑。治疗应首选 A、保和丸 B、失笑散 C、逍遥散 D、金铃子散合小柴胡汤 E、良附丸

3、男性,29岁,近3天因生气后出现胃脘胀痛,攻窜不定,嗳气频作,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治宜选用 A、逍遥散 B、化肝煎 C、柴胡疏肝散 D、大柴胡汤 E、以上均不是 4、患者张某,男,27岁,聚餐后出现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便不爽,得矢气及便后稍舒,舌苔厚腻,脉滑。治宜选用 A、大承气汤 B、小承气汤 C、藿香正气丸 D、半夏泻心汤 E、保和丸 5、周某某,男,18岁,前日因食过饱后即胃脘胀痛,嗳腐吞酸,大便不畅,苔厚腻,前医曾用保和丸不效,现胃脘痛而便闭,当用保和丸合下列何方治疗为最佳 A、小承气汤 B、大承气汤 C、枳实消痞丸 D、小陷胸汤

中医内科学--脾胃疾病

第三章脾胃系病证 第一节胃痛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病因病机 一、病因: 2.饮食伤胃饮食不节,或过饥过饱,损伤脾胃,胃气壅滞,致胃失和降,不通则痛。五味过极,辛辣无度,肥甘厚腻,饮酒如浆,则蕴湿生热,伤脾碍胃,气机壅滞。如《医学正传·胃脘痛》说:“致病之由,多由纵恣口腹,喜好辛酸,恣饮热酒煎煿,复餐寒凉生冷,朝伤暮损,日积月深,……故胃脘疼痛”。 二、病机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其疼痛有胀痛、刺痛、隐痛、剧痛等性质的不同。 3.发病特点:以中青年居多,多有反复发作病史,发病前多有明显的诱因,如天气变化、恼怒、劳累、暴饮暴食、饥饿、饮食生冷干硬、辛辣烟酒、或服用有损脾胃的药物。 二、病证鉴别 胃痛应与真心痛、胁痛、腹痛、肠痈等病进行鉴别。 三、相关检查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 三、证治分类 1.寒邪客胃证 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证机概要:寒邪客胃,阳气被遏,气机阻滞。 治法: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2.饮食伤胃证 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便不爽,得矢气及便后稍舒,舌苔厚腻,脉滑。 证机概要:饮食滞停,胃气阻塞。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3.肝气犯胃证 胃脘胀痛,痛连两胁,遇烦恼则痛作或痛甚,嗳气、矢气则痛舒,胸闷嗳气,喜长叹息,大便不畅,舌苔多薄白,脉弦。 证机概要: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阻滞。 治法:疏肝解郁,理所止痛。 4.脾胃湿热证 证机概要:湿热蕴结,胃气阻滞。 治法:清化湿热,理气和胃。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要点:胃痛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要点:胃痛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要点:胃痛 胃痛,中医病证名。多由外感寒邪、饮食所伤、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等病因而引发。胃是主要病变脏腑,常与肝脾等脏有密切关系。 【概说】 一、概念: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二、历史沿革: 1、“胃脘痛”之名最早记载于《内经》,并对其病因、病位有所论述 2、唐宋以前文献多把属于胃脘痛的心痛和属于心经本身病变的心痛混为一谈。 3、宋代之后医家对胃痛与心痛混谈提出质疑 4、直至金元时代《兰室秘藏•二十二》首立“胃脘痛”一门,将胃脘痛的证候、病因病机和治法明确区分于心痛,使胃痛成为独立的病证。 5、此后,明清时代进一步澄清了心痛与胃痛相互混淆之论,提出了胃痛的治疗大法,丰富了胃痛的`内容。 三、现代西医学指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粘膜脱垂等病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者,属于中医学胃痛范畴,均可参考本篇进行辨证论治,同时结合辨病处理。 【病因病机】 胃痛发生常因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等方面,致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一、病因: 1、外邪犯胃:外感寒、热、湿诸邪,内客于胃,致胃脘气机阻滞,不通则痛。 2、饮食伤胃:饮食不节,或过饥过饱,损伤脾胃,胃气壅滞,致

胃失和降,不通则痛。五味过极,辛辣无度,肥甘厚腻,饮酒如浆,则蕴湿生热,伤脾碍胃,气机壅滞。 3、情志不畅:忧思恼怒,伤肝损脾,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脾失健运,胃气阻滞,均致胃失和降,而发胃痛。 4、素体脾虚:脾胃为仓廪之官,主受纳何运化水谷,若素体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气机不畅,或中阳不足,中焦虚寒,失其温养而发生疼痛。 二、病机: 1、病位主脏在胃,与肝脾有关。(★肝脾两脏与胃痛发病的关系如何) 胃痛的基本病变部位在胃,但与肝、脾的关系极为密切。肝与胃是木土乘克的关系。若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气横逆,势必克脾犯胃,致气机阻滞,胃失和降而为痛。肝气久郁,既可出现化火伤阴,又能导致瘀血内结,病情至此,则胃痛加重,每每缠绵难愈。脾与胃同居中焦,以膜相连,一脏一腑,互为表里,共主升降,故脾病多涉于胃,胃病亦可及于脾。若禀赋不足,后天失调,或饥饱失常,劳倦过度,以及久病正虚不复等,均能引起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气机阻滞而为胃痛。脾阳不足,则寒自内生,胃失温养,致虚寒胃痛;如脾润不及,或胃燥太过,胃失濡养,或阴虚不荣,脉失濡养,致阴虚胃痛。阳虚无力,血行不畅,涩而成瘀,可致血瘀胃痛 2、病理性质应分虚实、寒热:胃痛早期多由外邪、饮食、情志所伤,多为实证;后期常为脾胃虚弱,但往往虚实夹杂,如脾胃虚弱夹湿、夹瘀等。 3、胃痛的病理因素主要有气滞、寒凝、热郁、湿阻、血瘀。 基本病机: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怎样理解“治肝可以安胃”? 肝疏泄失常,影响脾胃主要有两种情况:一为疏泄不及,土失木疏,气壅而滞;二为疏泄太过,横逆脾胃,肝脾(胃)不和。一般来说,治疗前者以疏肝为主,后者则以敛肝为主。然而,肝气为病复杂,所以,从肝论治胃痛应调肝之用。可以疏肝解郁与抑肝缓急两法先后或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症部份(胃脘痛)

胃脘痛 胃脘痛又称胃痛,是指以胃脘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多由忧思郁怒、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感受外邪等致使胃之气机阻滞,不通那么痛;亦有因脾胃虚弱,络脉失养,不荣那么痛。病位在胃,但与肝脾关系最为紧密。一样来讲邪气犯胃所致胃脘痛多属急症、实证;脏腑失调,胃痛反复发作,时轻时重者,以虚证或虚实夹杂为主。常见于西医的急慢性胃炎、胃痉挛、消化性溃疡等多种疾病。 1诊断与辨别诊断 诊断要点 1.1.1主症:胃脘部疼痛,包括胀痛、隐痛、灼痛、刺痛、剧痛。次症: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喧闹吞酸、嗳气呃逆、大便不调等脾胃病症,倦怠乏力、四肢酸懒、心悸气短、消瘦失眠等一样病症,部份病情严峻者可伴有呕血、便血等出血变证。 1.1.2多有反复发作病史,常常突然发病。男女老幼都可患病,但以中青年占多数;一年四季皆可发病,但以冬春天为高。 1.1.3发病前多有明显的诱因,如情志不顺畅、起居失常、劳累过度、暴饮暴食、饥饿、饮食生冷干硬、辛辣烟酒及药物等。 辨别诊断 1.2.1真心痛:真心痛部位常在左侧胸膺,痛彻胸背或向左臂内侧放射,疼痛如绞,或如割如刺,突然发病,其痛猛烈难忍,常伴胸憋汗出、心悸气短,甚那么显现面色惨白、四肢厥冷、唇甲手足背紫、大汗淋漓、脉细或结代等危急病证;多见于老年人,一样病情较重,预后较差。胃脘痛始终在上腹胃脘部,疼痛不如真心痛之猛烈,同时伴有胃胀、纳差、喧闹、嗳气、呃逆、泛酸或呕吐清涎等脾胃证候,多见中青年,一样病情较缓,预后

良好。部份真心痛患者,以胃脘痛为主诉而到医院就医,对中老年的猛烈胃脘痛患者应作心电图、肌钙蛋白(TNT)及心肌酶谱检测以排除心痛证,可参照冠心病篇。 1.2.2胁痛:胁痛是指一侧或双侧胁部发生疼痛为主的病证。有时也可显现和胃脘痛相似的病症,但两胁是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循经所过,故胁痛多与肝胆胰腺疾患有关。一样疼痛较剧,多因油腻饮食诱发或加重,临床常伴有寒热往来、口苦心烦、胸闷纳呆、目黄肤黄等症。胃脘痛病变在胃,虽肝气胃痛可病连两胁,但仍以胃脘部疼痛为主。 1.2.3腹痛:胃脘痛的病位在上腹胃脘近心窝处,疼痛部位较局限,病变在胃,常伴有嗳气、泛酸、纳差、呕吐等病症。腹痛的病位那么在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整个腹部发生疼痛,疼痛范围较广,可见于多种疾病,除腹部疼痛外,可伴有腹部痞硬胀满等。由于胃腑位于腹中,与肠相连,故胃脘痛可阻碍及腹,腹痛也可连累于胃,有些病例也可胃脘痛和腹痛并称,临证之时,要详问病史、细心检查,以辨析病情。 2辨证论治 胃脘痛病因虽有寒凝、食积、痰饮、湿热、瘀血阻胃,或肝气犯胃,或阴虚、阳虚,胃失所养等不同,但终止胃之气机壅滞,胃失和降,不通那么通那么是一起的病机。理气和胃止痛是医治胃脘痛的全然大法。要结合具体病机,采纳相应的治法。要紧有疏肝和胃、散寒温胃、泻热清胃、止血护胃、化痰顺胃、驱蛔安胃等,临床可灵活运用。 寒邪客胃证 证候:胃痛暴作,遇冷痛重,得温痛减,纳呆口淡,或兼寒热表证,泛吐清水,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弦紧 病机:寒邪凝胃,气机阻滞。 治法:温胃散寒,理气止痛。 方药:良附丸合香苏饮加减。

胃痛(一)_真题-无答案

胃痛(一) (总分42,考试时间90分钟) 一、A1型题 1. 饮食伤胃证,脘腹胀甚者,一般加何药A.陈皮、木香等 B.苏子、莱菔子、白芥子 C.枳实、槟榔、砂仁 D.大黄、芒硝、厚朴 E.香附、郁金、柴胡 2. “胃脘痛”之名最早记载于A.《内经》 B.《金匮要略》 C.《外台秘要》 D.《诸病源候论》 E.《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3. 胃脘疼痛,固定不移,痛如针刺是何证特点A.实证 B.气滞 C.瘀血 D.实寒 E.寒证 4. 最早提出胃脘痛与肝脾有关的著作是A.《内经》 B.《金匮要略》 C.《证治准绳》 D.《医学正传》 E.以上皆非 5. 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结,其病机是A.脾阴不足 B.胃阴不足 C.胃燥津亏 D.胃热炽盛 E.肝胃不和 6. 最常引起胃脘痛的外邪是A.风 B.寒 C.湿 D.燥 E.火 7. 渴不欲饮,常为何证的表现A.饮食伤胃 B.胃阴亏耗 C.脾胃虚寒 D.瘀血停胃 E.湿热中阻 8. 何书首立“胃脘痛”一门,以区别于心痛A.《外台秘要》 B.《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C.《兰室秘藏》 D.《证治准绳》 E.《医学正传》 9. 提出“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心也”的是何书A.《金匮要略》B.《外台秘要》 C.《兰室秘藏》 D.《医学正传》 E.《证治准绳》 10. 胃痛的治疗,主要是A.调肝理气止痛 B.调肝和胃止痛 C.理气和胃止痛 D.调理脾胃止痛 E.调肝理脾止痛 11. 胃脘痛的多发年龄为A.少年 B.青年 C.中青年 D.中老年 E.老年 12. 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脘痛连胁,每因情志因素而痛作,中医辨证属A.肝气犯胃 B.肝胃郁热 C.瘀血停滞 D.饮食停滞 E.脾胃虚寒

脾胃病胃脘痛诊疗规范

胃脘痛(慢性胃炎) 胃脘痛指由于外感邪气、伤饮食情志、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的以胃脘部疼痛为主要病症的病证。本诊疗规相对应西医学中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胃炎。 【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慢性浅表性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21,〕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那么〔2002年〕?。 主要病症:不同程度和性质的胃脘部疼痛。 次要病症:可兼有胃脘部胀满、胀闷、嗳气、吐酸、纳呆、肋胀腹胀等。 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段,以中老年多见,常反复发作。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全国第二节慢性胃炎共识会议,2006,〕。 慢性胃炎常见上腹部疼痛,腹胀,早饱、食欲减低、饮食减少,或伴有烧心泛酸等。病症缺乏特异性,确诊依赖于胃镜及镜下病理。 (1)镜诊断 浅表性胃炎:镜下可见红斑〔点状、条状、片状〕、黏膜粗糙不平、出血点/斑、黏膜水肿或渗出。 萎缩性胃炎:镜下可见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黏膜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黏膜血管显露、黏膜呈颗粒状或结节样。如伴有胆汁反流、糜烂、粘膜出血等,描述为萎缩性胃炎或浅表性胃炎伴胆汁反流、糜烂、粘膜出血等。 (2)病理诊断 根据需要可取2~5块活检组织,镜医师应向病理科提供取材的部位。镜检查结果和简要病史。病理医师应报告每一块活检标本的组织学变化,对Hp、慢性炎症、活动性炎症、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应予以分级。

慢性胃炎活检显示有固有腺体的萎缩,即可诊断为萎缩性胃炎,不必考虑活检标本的萎缩块数与程度,临床医师可结合病理结果和镜所见,做出病变围与程度的判断。 (二)证候诊断 参照“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慢性浅表性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21,〕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那么〔2002年〕?。 1.肝胃气滞证:胃脘胀满、胁肋胀痛,病症因情绪因素诱发或加重,嗳气频作,胸闷不舒,舌苔薄白,脉弦。 2.肝胃郁热证:胃脘饥嘈不适或灼痛,心烦易怒,嘈杂反酸,口干口苦,大便枯燥,舌质红,苔黄,脉弦或弦数。 3.脾胃湿热证:脘腹痞满,食少纳呆,口干口苦,身重困倦,小便短黄,恶心欲呕,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或数。 4.脾胃气虚证:胃脘胀满或胃痛隐隐,餐后明显,饮食不慎后易加重或发作,纳呆,疲倦乏力,少气懒言,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淡或有齿印,苔薄白,脉沉弱。 5.脾胃虚寒证: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脉虚弱。 6.胃阴缺乏证:胃脘灼热疼痛,胃中嘈杂,似饥而不欲食,口干舌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或有裂纹,苔少或无,脉细或数。 7.胃络瘀阻证:胃脘痞满或痛有定处,胃痛拒按,便黑,面色暗滞,舌质暗红或有淤点、瘀斑,脉弦涩。 【鉴别诊断】 1、胃痞:与胃痛部位同在心下,但胃痞是指心下痞塞,胸膈满闷,触之无形,按之不痛为主的病证,胃痛以痛为主,胃痞以满为患,且病及胸膈,不难区别。 2、真心痛:心居胸中,其痛常及心下,出现胃痛的表现,应高度警觉,防止与胃病相混。典型真心痛为当胸而痛,其痛多为刺痛、剧痛。且痛引肩背,常伴气短、汗出等,病情急。 3、胁痛:以两胁疼痛为主要表现,常伴见发热、黄疸等病症,病情急。

主治中医内科-脾胃系病证(A1_A2型题1)

脾胃系病证(A1_A2型题1) 1.胃痛属寒邪客胃者,治法是 A.散寒止痛 B.消食导滞 C.疏肝理气 D.活血化瘀 E.温中健脾 答案:A 2.胃痛的治疗,以下何者为主 A.疏肝和胃止痛 B.调和脾胃止痛 C.理气和胃止痛 D.理气活血止痛 E.益气健脾止痛 答案:C 3.胃痛的病理特点是 A.肝胃不和,胃气郁滞 B.胃气上逆,失于和降 C.胃气郁滞,失于和降 D.肝郁化火,胃气郁滞 E.脾胃不和,气机郁滞 答案:C 4.脾胃虚寒型胃痛的疼痛特点为 A.胃脘疼痛暴作,畏寒喜暖,温熨脘部可使减轻 B.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脘痛连胁,每因情志因素而痛作 C.胃脘灼痛,痛势急迫 D.胃痛隐隐,喜暖喜按 E.胃脘隐隐灼痛 答案:D 5.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肝气犯胃型胃痛的主证 A.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脘痛连胁 B.每因情志因素而痛作 C.嗳气频繁 D.舌苔薄白 E.脉象弦数 答案:D 6.以下哪项不是阴虚胃痛的主证 A.胃痛隐隐 B.口燥咽干 C.口不渴 D.舌红少苔 E.脉弦细 答案:C 7.治疗瘀血停滞型胃痛的主方为

B.丹参饮 C.血府逐瘀汤 D.桃红四物汤 E.失笑散合丹参饮 答案:E 8.治疗肝胃郁热胃痛的主方是 A.保和丸 B.柴胡疏肝散 C.化肝煎 D.一贯煎 E.丹参饮 答案:C 9.保和丸可用于下列除哪项以外的病证 A.饮食停滞型胃痛 B.饮食积滞型腹痛 C.食滞痰阻型积聚 D.食滞肠胃型泄泻 E.饮食停滞型呕吐 答案:C 10.吐酸一证,虽有寒热之分,总以治何脏为根本 A.胃 B.肝 C.脾 D.肺 E.肾 答案:B 11.吐酸属寒证者,治疗方剂是 A.良附丸 B.香砂六君子汤 C.黄芪健中汤 D.香苏散 E.理中丸 答案:B 12.吐酸属热证者,治疗方剂是 A.温胆汤 B.化肝煎 C.左金丸 D.丹栀逍遥散 E.四逆散 答案:C 13.《景岳全书》日:"其为病也,则腹中空空,若无一物,似饥非饥,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而胸隔懊依,莫可名状,或得食则暂止,或食已而复嘈,或兼恶心,或渐见胃脘作痛"。其为何病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