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_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 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教师出示西方写实油画作品和中国写意油画,教师问学生喜欢哪一组?学生回答。

提问为什么喜欢?因为“像”,引入“意象艺术”。

2、教师对他们的对话进行分析,进而引出本课主题。

这幅画是法国画家马蒂斯的油画,名叫《马蒂斯夫人像》,是意象艺术的代表作。

第一个学生把“像不像”当成了判断美术作品的唯一标准,因为他不太了解什么是意象艺术。

用“像不像”去评判作品也是很多人存在的审美误区。

第二个同学只说出了表象,也没能真正理解意象艺术。

《马蒂斯夫人像》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画家在对着模特写生时,加入了自己对画面构图的设计,对人物的理解,对色彩的运用,而不是对客观对象机械的照搬。

头像背景冷暖色块的对比,脸部的色彩组合,大红的上衣,特别是脸部中间那道绿颜色,起到了重要的平衡画面效果。

这与《蒙娜丽莎》是完全不同的表现方式。

《蒙娜丽莎》是具象作品,严谨的技法、柔美的画面,写实的人物。

《马蒂斯夫人像》是意象艺术作品,用笔大胆、奔放、狂野,色彩绚丽。

展现给观众视觉的冲击和丰富的想象。

[设计意图]创设人物对话情景,直入主题。

并运用PPT课件中的图片开拓学生思维,使学生参与思考,更直观的认识、了解意象艺术作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3,导入本节课的课题:走进意象艺术。

4,导入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重难点。

(二)预习展示和探究新知
1、什么是意象艺术?
“意象”有“意念之象”或者说“意念之象”是艺术家所感到的或想象的要表达的事物。

和“实像”是相对而言的。

让学生欣赏本课的《圣维克多山》油画和圣维克多山实景照片,通过对比,引导学生自主找到《圣维克多山》油画和圣维克多山实景照片不同的地方,从而找到什么叫意象艺术。

意象艺术是对物象加以简略,对其富有表现的因素容纳作者的思想,形成概括的艺术形象。

让学生试述实景和作品的不同,以及对作品作出初步评价。

2、为什么美术作品形象怪异?
让学生了解美术不仅可以再现客观世界,而且更可以表现艺术家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

艺术家的感觉和意图越独特,越强烈,其形象就可能越是与众不同。

课件媒体展示《内战的预感》(油画)达利
《内战的预感》局部很真实,它属不属于意象?这样的置换组合的形象我们还能说出哪些?这幅画表达了主观世界的哪方面?学生讨论使学生感受意象艺术的表象特征——怪异。

(三)理解与深入探究。

1、如何理解意象艺术?“意象”是与“写实”相对而言的。

2、引导学生总结理解意象表现性美术的两个角度
(1)是从艺术家按照“我”感觉到的样子来表现世界的角度。

(2)是从艺术家根据“我想”表现的意图的角度。

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油画《呐喊》作者挪威画家蒙克
请学生说出对作品的感受。

蒙克使用动荡的弯曲的线条,将桥梁、天空、大地联系在一起,强烈的色彩给人深刻的触动,把那个瘦骨嶙峋双手捂着耳朵的呐喊的人物置于画面的背景,仿佛这呐喊直接冲着观者,从而产生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

教师引领学生从画面、线条,色彩,形象处理等美术语言角度分析作品,了解意象艺术表现手法。

并结合画家独特的经历,让学生更深层的感受意象艺术,理解画家对画面的主观处理。

运用分析《呐喊》的方法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通过分析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探究的能力,学生在讨论探索中鉴赏能力得到提升。

让学生对具体作品进行深层、全面的剖析,感受画面中蕴含的意境,体会画家的心境,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维的方向,体会意象艺术是“表达作者内心世界”的艺术形式,通过学生的发言、讨论与争辩,再加上教师的点拨归纳,学生对“意”与“象”的关系有了深刻的理解。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意象艺术的特征,挖掘他们总结归纳的能力。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背景资料,对具体作品深入、全面的剖析,从而学会怎样真正去读懂一幅意象作品,理解意象艺术的创作构思是如何与作者个人的主观意识、生活经验等进行整合与联系的,并抓住这个点深入挖掘拓展,使学生在探究中认识现实物象作用于心灵,经过艺术的创造成为意象的语言,构成心物一体的意象世界。

3,意象艺术的定义和两个欣赏角度。

4,通过欣赏《墨葡萄》和《奔马》,加深理解意象艺术。

(四)学生分组讨论与互评。

1,以《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和《鹌鹑图》做对比
[设计意图]分两个小组进行。

通过列举自己体会,使学生拉近和意象艺术的距离,消除艺术的神秘感。

让学生感觉到艺术和生活息息相关,进一步加深理解意象艺术的特征。

2,(1)《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的习作》,即是借用西班牙画家委拉士开兹的肖像并加以变形的作品。

培根就这幅名画画了多幅变体性创作,故意让教皇英诺森十世显得滑稽可笑。

在这幅画上,坐在金交椅上的教皇似乎很孤寂,为了发泄,他正伸直脖子,张着大嘴大声尖叫。

画家自己说,他要"力图把某种感情形象化"。

培根的"肖像"感情的歇斯底里性质,还通过流动的油画笔触,即添上瀑布流水似的屏幕来展现。

教皇的前面有展览场的围栏。

他那粗犷的处理方式,令观者困惑和不安。

尤其是他那幅最具代表性的油画《被牛肉片子包围的头像》,更使人感到惶惑不安,且也是以委拉士开兹的"教皇"为蓝本而作的"习作"。

作于1954年。

这幅画的构图对称,象一个模糊不清的古代纹章。

两片血淋淋的大肉片被置于肖像左右两侧。

观者从这两片鲜血淋漓的屠宰牛肉片的色彩上,感受到同样鲜血淋漓的恐怖形象--委拉士开兹笔下的阴险的教皇。

在这幅画上,不仅体现出前一幅画那种叫喊,而且还充满忿怒与兴奋感。

形象的孤独、愤怒以致狂乱的情绪更为强烈。

(2)《鹌鹑图》(中国画)朱耷
意象艺术的怪异与艺术家的观念是怎样的关系?观察朱耷画中的鸟和鸭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是动物的表情吗?朱耷把自己以鹌鹑自喻,并非自己的样子长得象鹌鹑,而是借画家笔下鹌鹑的神韵抒写自己孤傲冷漠的精神状态。

“作者觉得对事物客观的描绘已不能满足创作的需要,这时就要通过变形、夸张来表现自己的情绪和意识。


教学活动随着这些有趣有意义的问题展开,这种提问是发散式的,调动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兴趣,激发思维,充分发挥自主探究的能力,使教学生动活泼,并达到对内容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与交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有利于对意象艺术作品的理解,体会意象艺术怎样表现艺术家的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

3、意象艺术在生活中的体现
列举生活中校徽、标志、服装的样式,以及我们对线条、颜色的感觉等意象艺术表现形式。

以变形金刚的标志为例,说明人脸的变形和夸张。

也增加了趣味性,可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

(启发学生举例说明,这个环节要求学生踊跃发言,根据身边的事物展开联想,发现生活中
存在的意象艺术现象。


(五)拓展与小结
1、教师让学生用意象艺术的手法表达自己的各种感受(如欢乐、痛苦、激动、害怕、恐怖等)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意象绘画练习。

体会意象艺术的特点。

2、展示评价
以学生自评和互评为主,教师做最后总结。

(1)小组派代表上台讲述自己的创作构思,展示学生作品。

(2)让学生对自己的创作进行解释,谈谈自己在创作过程中是怎样运用意象艺术的语言的。

3,再次强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4、学生课下练习:学生欣赏部分艺术作品,并分辨出哪些作品是意象艺术作品?
[设计意图] 在这一环节给学生极大的自由发挥与联想空间,以学生为主题,让学生简单地画出图例,阐述自我的想法,然后引导学生自评、互评,肯定学生尝试的结果,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同时激励全体学生,激发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提高审美能力、表达能力,使学生学会用意象的艺术特点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

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精力充沛,思想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快,有很好的学习自觉性,勇于探究,敢于否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与联想能力,但对美术作品的判断标准仍单一、稚嫩,本课将进一步丰富他们的审美知识结构,针对学生在绘画中不会通过特定的形象来准确的表达思想这一弱点,对美术作品中常用的象征性手法进行了介绍,并鼓励学生在绘画实践中进行尝试。

1,本课是具体了解认识和了解三大美术类型之一的意象艺术,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意象艺术,并通过分析鉴赏美术作品学会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本课教学方法采取对比来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转换观念来了解艺术家的创作观点与视野对意象艺术作品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让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感悟艺术,用意象艺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观点、思想等。

2,通过欣赏中外的意象艺术作品,感悟,增长知识,培养对意象艺术的鉴赏能力,提高欣赏水平。

通过教学,使学生分清意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的区别,并初步掌握分辨什么是意象艺术,以及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

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同时激励全体学生,激发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提高审美能力、表达能力,使学生学会用意象的艺术特点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

效果分析
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利用多媒体,在教学中我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思考,辨析意象艺术作品的主要特征。

我积极与学生的互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很好的训练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让学生明白美术作品不仅可以再现客观世界,而且可以表现艺术家的个人情感、观念、意识和审美理想等。

所以,意象艺术不再以纯客观再现为目的,而是重在表达艺术家主观的精神世界。

我积极采用通过看美术作品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利用多媒体设备、美术作品进行直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激发情趣。

为了能让全体学生动起来,我划分学习小组,让小组选代表发言,有效地促进了学生集体荣誉感,并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鉴赏完一些代表性的作品后,我积极调动学生创作自己的作品,学生动手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有效地锻炼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教材分析
本课是具体了解和认识三大美术类型中的第二种——意象艺术。

由于意象艺术在整个美术门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构成了美术鉴赏中的重要方面,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什么是意象艺术,如何辨析意象艺术为主要内容来讲解的。

1、认知与技能:本课是具体了解认识和了解三大美术类型之一的意象艺术,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意象艺术,并通过分析鉴赏美术作品学会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2、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方法采取对比来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转换观念来了解艺术家的创作观点与视野对意象艺术作品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让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感悟艺术,用意象艺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观点、思想等。

3、情感价值观:通过欣赏中外的意象艺术作品,感悟,增长知识,培养对意象艺术的鉴赏能力,提高欣赏水平。

评测练习
一,以《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和《鹌鹑图》做对比
[设计意图]分两个小组进行。

通过列举自己体会,使学生拉近和意象艺术的距离,消除艺术的神秘感。

让学生感觉到艺术和生活息息相关,进一步加深理解意象艺术的特征。

1,《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的习作》,即是借用西班牙画家委拉士开兹的肖像并加以变形的作品。

培根就这幅名画画了多幅变体性创作,故意让教皇英诺森十世显得滑稽可笑。

在这幅画上,坐在金交椅上的教皇似乎很孤寂,为了发泄,他正伸直脖子,张着大嘴大声尖叫。

画家自己说,他要"力图把某种感情形象化"。

培根的"肖像"感情的歇斯底里性质,还通过流动的油画笔触,即添上瀑布流水似的屏幕来展现。

教皇的前面有展览场的围栏。

他那粗犷的处理方式,令观者困惑和不安。

尤其是他那幅最具代表性的油画《被牛肉片子包围的头像》,更使人感到惶惑不安,且也是以委拉士开兹的"教皇"为蓝本而作的"习作"。

作于1954年。

这幅画的构图对称,象一个模糊不清的古代纹章。

两片血淋淋的大肉片被置于肖像左右两侧。

观者从这两片鲜血淋漓的屠宰牛肉片的色彩上,感受到同样鲜血淋漓的恐怖形象--委拉士开兹笔下的阴险的教皇。

在这幅画上,不仅体现出前一幅画那种叫喊,而且还充满忿怒与兴奋感。

形象的孤独、愤怒以致狂乱的情绪更为强烈。

2,《鹌鹑图》(中国画)朱耷
意象艺术的怪异与艺术家的观念是怎样的关系?观察朱耷画中的鸟和鸭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是动物的表情吗?朱耷把自己以鹌鹑自喻,并非自己的样子长得象鹌鹑,而是借画家笔下鹌鹑的神韵抒写自己孤傲冷漠的精神状态。

“作者觉得对事物客观的描绘已不能满足创作的需要,这时就要通过变形、夸张来表现自己的情绪和意识。


教学活动随着这些有趣有意义的问题展开,这种提问是发散式的,调动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兴趣,激发思维,充分发挥自主探究的能力,使教学生动活泼,并达到对内容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与交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有利于对意象艺术作品的理解,体会意象艺术怎样表现艺术家的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

二,举一反三练习。

教师让学生用意象艺术的手法表达自己的各种感受(如欢乐、痛苦、激动、害怕、恐怖等)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意象绘画练习,体会意象艺术的特点。

三,学生课下练习:学生欣赏部分艺术作品,并分辨出哪些作品是意象艺术作品?
[设计意图] 在这一环节给学生极大的自由发挥与联想空间,以学生为主题,让学生简单地画出图例,阐述自我的想法,然后引导学生自评、互评,肯定学生尝试的结果,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同时激励全体学生,激发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提高审美能力、表达能力,使学生学会用意象的艺术特点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

课后反思
美术鉴赏亦称美育或美感教育,是通过美的教育使人性发展和完善的教育教学活动。

通过具体的审美活动逐步培养人的正确的美丑观、善恶观、是非观、爱憎观,从而净化人的心灵。

美术鉴赏仅仅让学生了解某个艺术家的生平简介和理解某件作品的艺术特点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精神,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更好的“正能量”的发挥。

以下是我本节课的课后反思:
1,根据艺术学科特点,采用合理的科学的教学方法。

日常教学我们要把握学科特征,防止上课“满堂灌”,使学生感觉到生动有趣,轻松愉快的上好美术欣赏课。

我们还要注意不能把美术课上成历史课或政治课而失去本来的学科特征。

我们美术教师要准确把握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跟随老师设计的思路,潜移默化地进入美术欣赏的学科知识中来,顺理成章,逐渐深入。

2、设计“质疑”环节,激发学生求知和探究欲。

我们美术鉴赏可以把学习过程变为学生的主动探索过程,而如果学生没有探究欲和疑惑质疑就不会有自主的探索活动。

在美术欣赏课中,教师对知识的传授、理论的讲解和学生的思维活动占很大的比重,所以我们美术教师就必须在调动学生的内心需要和学习动机上下功夫。

如果设置一个情境让学生自发产生疑问,那么学生渴望解决问题的欲望就会更加强烈,比如我在教学中,每人发100万去买艺术作品,然后我出示两组作品,让学生去挑选,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欣赏动力。

有了自发的疑问才会有自觉的探究。

这就要求教师要敢于“不走寻常路”,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我在教学设计中预想到到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故意“误导”,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疑惑,探究,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

我们作为美术教师,也应该了解在给学生上欣赏课中,学生想知道的东西会比教师想象的多,包括作品本身、艺术家或其他相关的事物等等。

让学生了解或理解知识并不难,但是能够激发学生探索的勇气、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却是我们作为教师需要一直努力的探索的。

3、在美术课堂教学一般有两种互动方式:一是教师提问学生,学生思索、讨论并作答;二
是学生问老师,教师作讲解,可称之为学生对老师的“质疑”。

两者虽然都能从不同程度上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但性质上有有差异。

前者问题源自教师,是有意有目的的设问,学生的回答大部分教师可以预料,后者问题源自学生,问题本身带有自发性和不可预见性;前者学生回答与否、答对与否教师不强求,后者教师则需要作合理讲解;前者是一人问全体,后者是多人问一人。

从运用的角度说,前者居多;从难度来说,教师回答问题难度大。

这就要求我们美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多搜集资料,多加强业务学习,备好课,上好课,对课堂驾驭和把持好课堂,“能意会,可言传”,语言准确而言简意赅,风趣幽默而具有感染力。

4、要尊重学生的理解,形成师生互动
美术作品意味深长,我们美术欣赏课不象做数、理、化试题,答案唯。

,一定程度上讲,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是作品的再创造,是建立在学生初步认识水平上的和作品的信息交流。

所以,对美术作品的赏析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

教师应尊重、鼓励学生的任何见解,甚至是相反的见解,引导学生充分发表源自内心的观点、感受,鼓励学生以创新精神从多角度理解作品。

结论正确与否并不关键,关键的是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的过程。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搭建一种平等、自由、畅所欲言的交流平台、让学生敢说、想说、积极参与。

5、恰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行,现代多每一教育技术确实给美术欣赏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这种融声音、图象、文字、动画、信息于一体的教学技术,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有许多教学的重点、难点迎刃而解。

但它却不是万能的,它要与教学内容和方法巧妙的融合运用,才能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总之,我们教师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只要老师认真钻研,加强业务探究和学习,运用合理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索思维,使学生在鉴赏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课标分析
一、教学目标:
1、认知与技能:本课是具体了解认识和了解三大美术类型之一的意象艺术,使学生初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