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居住区景观环境中的人性化设计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926825(2007)0620011203

浅谈居住区景观环境中的人性化设计应用

收稿日期:2006209215

作者简介:孟聪龄(19612),男,硕士生导师,教授,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太原 030024

沈 涛(19702),男,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山西太原 030024

孟聪龄 沈 涛

摘 要:从社区的自然环境、交往空间的创造、环境设施的配置、人文景观、居住区等方面阐述了居住区环境设计的特点,

指出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规划与设计中,强调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原则,充分满足人自身的需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公共空间环境规划设计的关键。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环境,环境设施,人文景观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

进入新世纪,由于城市居民普遍生活在工业时代,高节奏的

工作使人感到紧张和压力,希望有个能放松心情的环境。而居住区环境是人们生活的一种客观的外界环境,它改变和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和心理,因而居住区环境的设计就越发显得重要。环境心

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研究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着重从心理学和行为的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优化。现代居住区的设计,要从居民与环境之间的角度进行入手,要考虑邻里间人际交往和感情沟通的向往,合理布置交往的空间场地,满足居 确定温度分布之后,把求出的温度场作为计算结构温度应力的作用荷载进行热应力分析求解,得出楼板(包括地砖)的温度应力。各模型在不同工况及不同约束条件下的结果不同,仅取几条典型映射路径分析结果,路径1为沿厚度方向从上到下,即模型中的Y 方向(0.15mm ~0mm ),X 取中点;路径2~4均为沿长度方向,即模型中的X 方向(0m ~9/3m ),当Y 分别取0mm (楼板下表面),0.14mm (楼板与面砖接触面),0.15mm (楼板上表面即地砖表面)时,计算所得到的X 方向应力、Y 方向应力及变形U Y 。

3 结语根据上述各种模型在不同温度及不同约束条件下的有限元温度应力计算结果,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各模型相应路径2~4对应X 方向应力可知,在相同温度工况作用下,两端约束在逐渐增强时,温度应力也呈增长趋势。验证了温度应力是温度荷载与外界约束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约束较强的端部,产生的应力也较大,当约束逐渐减弱为简支时,端部产生的应力相应较小。在夏季与冬季两种不同温度工况作用下,由于温度沿厚度呈线性变化,其产生的温度应力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由于剖面两端对应的约束对称,故产生的X 方向的应力也是对称的。板的长度由9m 减小到3m ,基本上产生的应力大小相等,说明板在一定长度范围内产生的温度应力与长度变化无关。规范要求在长度55m 范围内不用计算温度应力。2)各模型沿路径1厚度方向的Y 向应力,可知在由面砖过渡到混凝土楼板的过程中Y 向应力发生较大变化,但其值很小,基本上可忽略不计。3)各模型相应路径2对应Y 向变形(对应路径3,4因篇幅关系省略),可知由于两端约束对称,产生的变形对称,即在跨中产生的变形最大。板两端约束较强时的变形小于板端约束较弱时,夏季与冬季温度工况产生的变形刚刚相反,符合物理概念热胀冷缩,即往温度较高的地方膨胀变形。板长度减小时,其变形也相应有所减小,不过本身由于长度有限,产生的变形值并不大(工程上可忽略),因此减小的幅度也不明显。

文中仅在理论计算结果上给出了混凝土板在上下表面温度

不同情况下产生的温度应力及变形,计算结果符合实际的物理概念,希望能对以后具体构件的温度设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G B 500102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2]葛 军,张新培.钢筋混凝土超长结构无缝设计研究综述[J ].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31(2):23225.

[3]刘兴法.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应力分析[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12.[4]G B 500132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S].

The temperature effect analysis of concrete floorslab with ground tile

WANG R ong 2fang L IU Zu 2hu a

Abstract :Considering the difference of the length of the floorslab ,the two 2dimensional model is simulated and calculated throu gh structure fi 2nite element analysis program ,ANSYS8.1.The temperature field of the floorslab with ground tile is calculated with considering normal indoor temperature behavior with air 2conditioner in summer and winter.And corres ponding temperature stress distribution is analysed and calculated.It can supply the reference to temperature design of component.

K ey w ords :concrete floorslab ,ground tile ,finite element ,tem perature field ,temperature stress

11・

第33卷第6期2007年2月 山西建

筑SHANXI ARCHITECTURE

Vol.

33No.6Feb. 2007

民交往的需要,从人的心理和审美要求出发营造居住区环境。

居住区环境设计中引入环境心理学的方法之后,应当更多的考虑居住区环境对居民的影响及如何在大而杂乱的社会环境中创造出一个温馨而恬静的小社会。居住区的室外环境当中有其特定的功能性,它是居民享用时间最长的室外活动空间,以下分几个方面来说明居住区环境设计的特点。

1 将自然环境搬进社区

当人们游玩于自然山水之间,在审阅自然美的同时也促进了人的精神品质的自然升华,有助于人格的健全发展。现实中,由于城市绿化的缺失,导致了人们心理上的一种失衡。居住区室外景观环境,被人们认为是钢筋混凝土沙漠中的“绿洲”,是居住区的“绿肺”,景观中自然景象提供了人们接触自然的有效场所。因此,为了营造亲切宜人的环境,要在设计中有意识地引入自然要素,将自然环境搬进社区,创造一个人工的自然景观。在这方面可以参考中国古典园林的做法,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引入水体、绿色植物、阳光等。

1)水体。在居住区景观中引入水体的设计可以表现出人与水千丝万缕的感情:a.尺度上可以与居住区整体环境相协调,比如位置关系恰到好处、空间大小关系适中;水体各要素的关系明确,主次分明,附属要素很好衬托主体;注意人与水体的尺度关系即人的亲水程度。b.要注意水体形态上的动静之分。

2)绿化。居住区室外景观的绿化设置上一般要求视野开阔、树种搭配多样、空间变化丰富,能够较好地展现自然之美和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a.植物配置应尽量使其能发挥最佳生态效益。b.树木的种植方式上应随场地的规模和功能定。如以欣赏树木的姿态应孤植;利用树木划分空间,引导视线可以采用列植;在游戏场地可以利用树木围合成独立的空间,并有隔噪音的作用,休息区域可种植满足遮阳隔音的树种等等。c.树种选择上,应根据气候、土壤、水分等自然条件来选择能够健壮生长的树种。d.在空间布局上体现点、线、面相结合,注意再生空间的绿化等以达到模拟自然,创造鸟语花香之意境。

2 创造交往空间

人是居住区公共空间的主人,而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归属是通过相互间的交往实现的,邻里交往是居民日常生活的需要。但今天人们随着社会的发展、压力的增加,邻里之间的交往机会极少,人们的孤独感与日俱增,人际间的交往就越显得迫切。居住区室外环境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为居民提供一个最适合邻里交往的场所,所以设计者促进邻里交往的努力,应该从提供绿地等公共场所各个细部的交往空间着手。

2.1 交往空间的约定

空间的约定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是一个点,也可以是一条线、一个面。因而在居住区的公共交往的空间中,可以利用一些基本

的元素来实现。除了应当关注公共场所里的社交活动,设计者同

样应该关注那些偶然发生的活动。因为绿地中的公众活动应该

让路过的人、住在附近的人能够观察到活动进行的情况,以决定

是否加入,所以绿地及公共场所的边界不能过于封闭,在多数地

方应该开敞,欢迎周围的人们来加入其中。

2.2 座位布置

在设计时座位的安排应考虑到人们的交往习惯,以尽可能满

足人们希望的社交方式布置。两把垂直布置的长椅可以促进人

与人之间的交流,而一条放在另一条的后面则会产生相反的效

果,如果面对面放置,近则容易产生压迫、局促感,远则易割断彼

此间交流,不利于人们的交往。

2.3 道路引导

创造一个合适的道路系统,可以引导人们经过潜在的交往区域,也可以将人们引入到公共场所中进行交流。因而在道路系统设计时,将公共活动场所作为焦点以及方便人们进入这些场所,这是居住区中道路系统的另一个作用。因此,在设计时应当提前考虑到道路与活动场所的有机结合。

3 配置环境设施

居住区室外的空间环境是环境主体(人)的行为和客体(物质环境)的统一。在室外应利用各种空间设置各种活动、运动场地以满足人们运动、游戏的需求,使人们在更大范围内进行社会交往、思想交流和文化共享,提高环境空间的人气,充分体现其亲和力和人性化。

4 延续人文景观

在居住区环境中体现居住区的文化脉络,也就是保持和发展了居住环境的特色。失去文化的传承将导致场所感和邻里关系的消亡,并会由此引发多种社会心理疾患。而居住区的室外景观正是人们了解一个居住区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是居住区文化的载体,在设计时应充分突出公园的人文信息内涵。

5 进行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设施问题的最初提出是在20世纪初。现在在居住区的公共环境中无障碍设施是必不可少的设施,其对人的关怀设计应体现到细部的处理上。从这个意义上说,无障碍设施也是为明天准备的,善待残疾人、老年人,也就是善待自己。

6 集思广益,充分调动公众,参与居住区设计

公众参与(Public participation )设计是一种让群众参与决策过程的设计,使群众真正成为环境建设的主人。居住区室外景观作为现代人们的重要生活环境场所和精神寄托场所,必然受到更多关注和观念赋予,公众参与的结果必然大大提升公众自身的园林审美趣味与欣赏水准,反过来影响设计师与建设者进一步提高园林创作水准,创造高品质的园林景观。因为只有社区中的居民才知道什么是最需要的,更容易对自己参与的景观环境产生认同感,并且更愿使用和爱护它。

7 结语

居住区室外景观环境是人与人交流的地方,一个供人分享、同欢、看和被看的所在,是寄托希望并以其为归属的地方。公共空间或景观不是让人参观、向人展示的,而是供人使用、让人成为其中的一部分,离开了人的活动和使用,公共空间景观便失去了意义。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规划与设计中,强调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原则,充分满足人自身的需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公

共空间环境规划设计的关键所在。参考文献:[1]华怡建筑工作室.住宅小区环境设计[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2]马建业.城市闲暇环境研究与设计[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3]袁 青,冷 红.寒地城市广场设计对策[J ].规划师,2004(11):38241.[4]韩秀琪,杨 军.当前居住区环境设计中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J ].建筑学报,2001(7):50253.・

21・第33卷第6期2007年2月

山西建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