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酸梭菌治疗新生儿黄疸52例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研究・ ・

酪酸梭菌治疗新生儿黄疸52例临床观察

李晓滨

(耒阳市妇幼保健院,湖南 耒阳 421800)

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黄疸采用酪酸梭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新生儿黄疸

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52例在此基础上采用酪酸梭菌治疗,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采用微量血胆红素检测仪,对两组患儿每日胆红素变化进行监测,两组胆红素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日均胆红素下降值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胆红素降至102.5mol/L 以下时间观察组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黄疸采用酪酸梭菌治疗,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毒副作用低,明显改善了患儿生存质量。

关键词:酪酸梭菌;新生儿黄疸;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 722.17

文献标识码:B

新生儿黄疸以新生儿出生早期即1周内较为多见,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因胆红素在新生儿期异常代谢导致的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所致,近年来,其发生率随着母乳喂养率的上升呈增高趋势,可导致神经系统出现不可逆的损伤,对患儿的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故选择一种有效方法治疗,对确保预后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新生儿黄疸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52例在此基础上采用酪酸梭菌治疗,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100例,男43例,女57例,日龄1-28周,平均(6±0.5)d。胎龄(38.4±4.5)周,出生体重(2950±270)g。病理因素:母乳性黄疸28例,其中8例为早发性,20例为晚发性;ABO 溶血7例,围生期因素46例,感染因素1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对照组48例,两组在性别、日龄、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传统蓝光治疗,蓝光波长为425-475nm,音断在每天行8-22h 照射,一个疗程为3d。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治疗,即应用10%葡萄糖液加茵栀黄注射液按1-2mL/kg 静脉点滴,1次/d,给予苯巴比妥5mg/(kg .d)酶诱导剂分3次口服。同时纠酸,对肝细胞进行保护,黄疸重时针对病因处理并给予白蛋白治疗,给予0.3-0.5mg/(kg .d)地塞米松对考虑溶血者应用,同时可依据黄疸程度,采用蓝光行8-12h/d 照射。观察组52例在此基础上加用酪酸梭菌0.5mg 口服,3次/d。1.3 效果评定

治愈:黄疸症状在治疗5d 后完全消退,检测血清胆红素下降至正常水平;好转:黄疸症状治疗后5d 明显消退,检测血清胆红素水平有下降表现,但未达到正常,在治疗7d 后呈正常水平的下降;无效:黄疸症状在行7d 的治疗后,无消退表现。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组间计量数据采用(x -±s )表示,计量资料行t 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有效率比较 两组治愈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

治愈 好转 无效

有效率观察组(n=52) 34 17 1 98.1%*对照组(n=48)

24

22

2

95.8%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相关指标比较 采用微量血胆红素检测仪,对两组患儿每日胆红素变化进行监测,两组胆红素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日均胆红素下降值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胆红素降至102.5μmol/L 以下时间观察组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胆红素水平比较 ( x -±s)

组别 治疗前胆红 胆红素日均 降至102.5μmol/L 素水平(mol/L) 下降值(mol/L) 以下天数(d)观察组(n=52) 295.61±79.82* 56.41±30.38* 4.32±2.43*对照组(n=48) 294.32±75.97 40.37±29.46 6.87±2.66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新生儿常见症状中,新生儿黄疸具有较高发生率,生理特点相对特殊,与新生儿胆红素的肠肝循环活跃有着紧密相关性,未结合胆红素升高是胆红素高的主要原因[2]。可通过血脑屏障向脑组织内进入,对脑细胞产生作用,导致中毒性脑病和脑损伤的发生,病情严重者有神经系统后遗症遗留[3]。故采取恰当的措施对改善患儿生存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新生儿胆红素代谢具有其特有的个性,由于胎儿在母体宫内时环境为低氧状态,有较多的红细胞产生。新生儿出生后呼吸建立,升高了血氧浓度水平,使大量红细胞受到破坏,而肝内具有较低的Y 蛋白含量,胆红素经肝细胞摄取的能力较低,极大程度上对肝细胞摄取胆红素产生了影响。而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在新生儿肝细胞内含量较低,大量的未结合胆红素无法向结合胆红素转化,加之胎儿的胆红素在新生儿初生时肠肝循环的特点仍保持,即经肠道系统,结合胆红素排泄至肠内,基本不被小肠吸收,被肠道内细菌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在到达结肠内侧和回肠末端被解除葡萄糖醛酸基,经细菌作用向无色的尿胆原还原,其中绝大部分随粪便向体外排出[4]。

多数新生儿黄疸以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为主要表现,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有着密切相关性,胆红素肠肝循环在一定程度的增加,为疾病发生的诱因,胆红素在新生儿胎粪中的含量为80-100mg,为5-10倍新生儿胆红素的产生量,只少量经肠黏膜重吸收入肠肝循环,因肠道在新生儿期无细菌,出生后进奶少或开奶降低了肠道菌群量,加快了新生儿

收稿日期:2012-08-16

(下转第179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