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回答》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岛《回答》赏析
北岛《回答》赏析
时间:2010-06-19 14:59来源:北岛作者:北岛
-
天下文学网邀您欣赏:北岛《回答》赏析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前,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赏析一
穿越历史的回
答
北岛本名赵振开,1949年出生,1978年同诗人芒克创办民间诗歌刊物《今天》。
1990年旅居美国,现任教于加利福尼亚州戴维斯大学。
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他的诗刺穿了乌托邦的虚伪,呈现出了世界的本来面目。
一句"我不相信"的呐喊,震醒了茫茫黑夜酣睡的人们。
自20世纪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白话新诗已有近百年的历程。
新文化的成就在严肃的文学史家眼中不可能有太高的地位,现代诗歌更是被人瞧不起。
诚然,现代诗歌无法与古典诗歌相提并论,也许没有过多值得称道的,因而有不少人感叹:“当代无诗歌”,甚至有人刻薄地说:“当代只有诗歌作者而没有诗人。
”我们这个“诗歌的国度”果真衰落了吗?新诗里没有传世之作吗?对于前述论调,我不敢苟同。
如果要说“当代无诗歌”,除非把“当代”一词限定在九十年代,因为此前的数十年间──仅仅在七八十年代就出现了一批优秀甚至堪称杰出的诗人,北岛就是其中之一。
伴随着《今天》的横空出世,北岛的诗歌曾风靡了神州大地,
为新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推波助澜。
若干年后,北岛的名字又曾在斯德哥尔摩的上空响亮地飘扬过,为中国文学增添了一份骄傲和自信。
虽然北岛后来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虽然由于种种人为的因素导致北岛和他的诗歌在今天已很少
被人提起,但是,北岛的诗歌并不会因此而减少丝毫的魅力。
北岛的众多杰出诗篇中,《回答》无疑是最出色的。
《回答》写于1976年,是作者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年代里种种罪恶历史所作的控诉和“回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这首诗起笔突兀,开头两句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将荒谬的时代总结为两行警句,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使读者刻骨铭心。
卑鄙者畅通无阻,无所不为,无所不能,往往是社会上最得利也最得意的人。
那些恪守道德、坚持理想的人则处处碰壁,走投无路;要是像遇罗克、张志新那样敢于坚持真理不肯退步则必死无疑──后两句就是殉道者们追求
理想(“镀金的天空”)的悲惨结局!他们在精神上信奉道德的力量,在现实中却是无能为力的弱势群体,
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
这两句话绝不是愤世嫉俗的偏激之辞,更不是耸人听闻的夸张之语,而是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提炼总结。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诗祖屈原也发出过类似的感叹:“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卜居》)诗人与诗人的心是相通的,也许北岛概括得更简洁明了。
世界就是这样充满罪恶,这样颠倒黑白,以前如此,现在如此──从来如此。
这就是历史。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第二节是用象征的手法描绘现实。
社会是如此冷漠,以致于到处都是冰凌,透肌入骨;人与人之间,甚至父子之间、夫妻之间、兄弟之间都没有一点感情可言,互相不敢靠近,缺乏信任。
这还是正常人的社会吗?世界是如此混乱,光明正途不能走,偏偏在狭路上拥挤,互相斗争,像乌眼鸡一样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两组鲜明的意象,两个强烈的疑问句,无情地揭开了那段历史的真相──这是多么的荒唐!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之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第三和第四节描绘了挑战者的英姿。
纸──上面写着挑战宣言;绳索──挑战者作好了献身的准备和决心;身影──敌人只能捆住我的肉体,无法控制我的灵魂。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哪里有专制,哪里就有反叛。
带着为真理、信念而献身的智慧和勇气,挑战者向罪恶的审判者发出了挑战的呼声。
这是一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沛乎塞苍冥。
“我不相信!”──这是从迷雾中走出来的人们对“文革”的第一声艰难的?喊,也是觉醒的青年一代对历史的坚定回答。
假定的“第一千零一名
”,表达了挑战者无比顽强的决心和执着的追求。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第五节连续四个排比句,连珠炮一般发起了猛攻,犹如排山倒海,有雷霆万钧之势。
前两句是对空洞的社会理想和统治者的谎言的否定;后两句是对崇高信念与客观规律的肯定。
一前一后,先否定后肯定,表明了怀疑与信仰的分野。
在那样或这样的社会里,有什么可以值得我们信赖?是否还有美、善、真理、正义、良知、爱情值得我们去追求?而当这一切都不可靠时,我们的精神世界又靠什么去支撑?这些问题实在是太大太复杂,根本上也不可能求得标准的答案,但是我们又无法回避。
可以说,怀疑与思考就是一个寻求意义的过程,就是人生价值和尊严的所在。
“我不相信”与伟大哲人“怀疑一切”的怀疑精神一脉相承。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
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这一节表达了对于民族和全人类历史苦难的独自担
承精神──这就是英雄。
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这种浪漫主义的胸襟和气度,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这是何等的悲壮,简直是上帝才具备的品质!这与佛教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基督教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献身精神是同构的。
惟有这种精神,才堪称──伟大。
那些津津乐道于一地鸡毛蒜皮吃喝拉撒睡、矫揉造作地无病呻吟风花雪月的“小男人诗歌”、“小女人散文”,只配装饰老鼠的地洞。
什么是诗?什么是第一流的大作?我从这首诗里找到了答案。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最后一节通过新奇的联想与复合的意象,将诗请升华
到具有历史哲理内蕴的高度。
这既是悠久的历史上人民对理想追求的形象写照,又是对未来人们永恒的向往所作的形象暗示。
这首诗通过多重意象的组合,将历史、现实与未来融为一体,简直就是一声穿越历史的回答。
这声回答,震落了中华五千年历史的尘埃,唤醒了亿万昏沉的人民,重新激发了华夏文明的活力。
在《回答》面前,谁还敢瞧不起新诗?仅此一首,就可以压倒古代的许多名家甚至大家!
“北岛时代”虽然过去了,但北岛的诗歌永远不会过时。
他那种强烈的怀疑精神、批判精神与挑战精神在中国诗歌史上独树一帜,可谓前无古人,也很难后有来者。
虽然现在就把现代诗歌的头把交椅让给北岛还为时尚早,但我相信这一天迟早会到来。
“历史是公正的,但历史需要时间。
” 中国的诗歌宝库中有无数璀璨的珍珠,这是我们民族乃至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更让我们自豪的是,这座宝库在变得更加丰富。
北岛那些格言式的诗句,如“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做第一千零一名”、“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决不跪在地上/以显出刽子手们的高大”(《宣言》)、“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一切信仰都带着呻吟”(《一切》)、“走吧,/路呵路,/飘满红罂粟”(《走吧》)……
这些诗句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淘洗后,必定会陈列于文学的殿堂之上,永远放射出灿烂夺目的光芒。
赏析二
北岛的《回答》标志着“朦胧诗”时代的开始。
诗中展现了悲愤之极的冷峻,以坚定的口吻表达了对暴力世界的怀疑。
诗篇揭露了黑白混淆、是非颠倒的现实,对矛盾重重、险恶丛生的社会发出了愤怒的质疑,并庄严地向世界宣告了“我不相信”的回答。
诗中既有直接的抒情和充满哲理的警句,又有大量语意曲折的象征、隐喻、比喻等,使诗作既明快、晓畅,又含蕴丰厚,具有强烈的震撼力。
作品开篇以悖论式警句斥责了是非颠倒的荒谬时代,“镀金”揭示虚假,“弯曲的倒影”暗指冤魂,二者形成鲜明的对照。
第二节中“冰凌”暗指人们心灵的阴影,情绪上顺承第一节。
第三节渲染了普罗米修斯式的拯救者形象,诗人以此自居,表现了新时代诗人个体的觉悟和对自身肩负的责任毫不犹豫的担当。
第四节“我——不——相——信!”的破折号加重了语气,表现了无畏的挑战者形象,末两句中作者从历史的维度来表明自己不屈的决心。
第五节的排比句表现了否定和怀疑精神。
第六节前两句对苦难的态度,抒发承担未来重托的英
雄情怀,末两句,传达出对未来的企望。
“五千年的象形文字”从历史与未来中捕捉到希望和转机,显示了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民族的强大的再生力。
《回答》反映了整整一代青年觉醒的心声,是与已逝的一个历史时代彻底告别的“宣言书”。
诗歌总体特征上可以概括为象征诗。
北岛在20世纪80年代初接受西方现代派文学影响,他通过所倾心的意象的接组和叠加,撞击和转换,通过所谓的超越时空的蒙太奇剪接,成功地将一个理想的艺术世界呈现在读者面前。
民族文化传统、时代的哲学氛围、沉重的理想生活的渴求成为他诗歌的主题。
他的诗歌基本上是由两组对立因素构成的象征意境,他用这些象征性诗歌形象再真实不过地传达出了一个充满压抑感的生活氛围,也表现了重压之下,生存意愿和发展要求仍然存在着的人对苦难现实的心理反叛。
艺术手段上,象征、隐喻的运用迫于环境险恶的不得已,基本上呈现出比照性的描写。
在他的笔下,政治的黑暗犹如漆黑的无所不在的夜,生活的束缚好比四处张开的网,希望的境界成了被堤岸阻隔的黎明,而觉醒者恰如被河水包围的孤独的岛屿。
通过象征、暗示,诗人的主观境界过渡到了诗的世界。
象征作为一种艺术手法,在北岛的诗里被普遍运用,
表明了诗人丰富的再造性想象力。
由于心里感受的真实的外象化,北岛的诗歌染上了一层阴冷的色彩,给人以冷峻凄怆的感觉。
北岛诗歌阴悒的冷峻虽不是象征主义的直接感染,但他却从生命感受这共同层次上验证了现代艺术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