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D模式下地铁车辆段上盖综合体设计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铁车辆段上盖TOD模式综合开发利用实践探索
--以市前海湾车辆段上盖综合体为例
摘要以地铁车辆段上盖综合体为代表的复合开发模式在地铁建设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其在引领城市土地与空间资源高效利用方面作用独特以地铁一号线前海湾车辆段上盖综合体为例, 从城市设计的视角,强调基于TOD模式在地铁车辆段用地上进行高强度,高密度,混合功能的上盖综合体开发, 对提高地铁沿线地区土地利用效益、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具有特殊意义通过对实践案例的归纳分析, 探讨其中的设计规律和基本方法, 以期引起同行关注与讨论"
关键词地铁地铁车辆段上盖城市设计综合体公交导向型开发
地铁作为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 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也是城市物质财富积累的直接表现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一种形式, 地铁的发展速度与质量对城市规划建设影晌深远、然而, 地铁建设耗资巨大、周期长、投资回收难等现实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这项公益事业的持续发展"通过对地铁站点、车辆段及其周边土地的综合开发, 为地铁建设筹集资金, 才能使其走上一条持续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地铁车辆段大多选址于地铁线路的中间段或始末端, 占地面积大, 对周边地区城市功能和空间环境分割作用明显, 若不善加利用, 易造成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的巨大浪费" 因此, 研究如何充分利用地铁车辆段用地进行上盖综合体的开发, 对提高城市土地与
空间资源利用效率, 践行以公交导向型开发为导向低碳城市设计具有积极意义。
一、基本概念
1、T O D模式
T O D (Transit-Orented Deveopment) , 即公交导向型开发, 是由新城市主义代表人物彼得-卡尔索普(Peter Calthorpe) 提出的社区发展模式, 倡导以公交站点为核心, 在400~ 600m (5一10min步行路程) 为半径所划定的围,集中布置居住、商业零售、办公等设施、社区中心设置公交站点和商业零售设施, 在相邻地段布置公共空间
和居住区, 也即围绕公交站点建立步行生活圈。
TOD 模式应具备以下“4D ”特征。
(1)土地的混合开发。TOD 模式开发住宅、商业、办公等各类用地,并尽可能的多开发各种类型和形态的物业业态,如便民服务、娱乐、体育业等,有效的减少了用户的出行次数和出行距离。
(2)较高的开发强度。TOD 区域站点及周边的容积率普遍可以达到8-12。高密度的开发增加了大量客流,提高了交通和物业运营的收益,保证了土地价值的最大化利用。
(3)宜人的空间设计。TOD 模式采用立体复合的空间,室与市外、地上与地下进行无缝衔接,并创造出适合步行的道路网络,营造适合于行人心理感受的街道空间。
(4)公交的可触达性。TOD 合理安排物业到公共交通站点的距离,提高了公交的可触达性;同时为各个目的地间建立了便捷和直接的联系通道,提高了用户使用公共交通出行的吸引力。
2、地铁车辆段上盖综合体
地铁车辆段是地铁线路必备的重要配套设施, 主要用于地铁车辆检测、维修、清洁和运营保障通常情况下, 地铁车辆段占地较大, 其建设用地规模与列车检测、停泊数量直接相关"充分利用车辆段用地, 在其轨行区、咽喉区的轨道间隙立柱, 加盖一层或两层楼板, 形成结构平台, 称之为上盖。所谓地铁车辆段上盖综合体, 是指在车辆段用地上空加建楼板, 并以楼板为基地进行物业开发的综合性建设项目, 实质上是采用增厚地表、复合利用土地资源、合理加密
城市空间的建设方式。
具体做法是将地铁站点与上盖综合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统一
规划设计, 分期实施建设,以实现最佳的综合效益"在合理安排地铁
交通组织、公交接驳、人行系统等功能布局的基础上,复合居住、商业、办公、酒店及商务公寓等多种功能, 实现土地混合使用按照高强度、高密度方式进行空间布局, 构建优质、宜居、富有地铁特征的城市生活环境。
二、地铁车辆段上盖综合体设计思路
地铁车辆段上盖综合体开发设计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城市设计,
从城市设计的专业视角来分析, 应将车辆段区域看成是地铁线路上
的重要空间节点, 体现集约、高效和紧凑的空间特征, 通过合理设置地铁站点和复合多样的使用功能, 重点进行高强度、高密度开发, 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空间的组织核心
1、功能确定
地铁车辆段上盖综合体的功能确定需以城市功能的完善为基础"
由于综合体本身含有地铁站点, 具有集中人流的优势, 规划时可将TOD功能与城市其他功能融合, 提倡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低碳出行方式"地铁车辆段上盖综合体可以复合的功能, 包括居住、商业、办公、酒店及商务公寓等" 常见的上盖模式有:住宅小区上盖模式,商业和文化体育设施等公建上盖模式, 住宅为主、商业为辅上盖模式和CBD 上盖模式等
2、交通组织
地铁车辆段本身交通情况复杂, 上部加盖综合体以后, 增加了
交通组织的难度。因此规划设计的重点在于组织好各类交通流线, 实现公交、的士、私家车等与地铁站点之间的无缝连接和快捷换乘"在对外交通组织方面, 需建立良好的公交接驳系统, 并与城市其他地
区保持畅顺连接,将公交接驳站点和地铁出入口密切联系,对各种车
行流线的布置避免交叉混淆"在部交通组织方面, 重点考虑步行交通流线布局, 将外交通流线分开设置, 并通过立体化处理, 将不同标
高层次的交通流线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 交通组织的合理程度是决
定地铁车辆段综合体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它客观反映了各类空间、使用功能和场所环境之间的序列关系以及整体运行效率
3、公共空间
地铁车辆段上盖部分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 其设计应从居
民活动需要出发, 为居民提供购物、休闲、文体等公共空间体系。以人为本, 创造中心突出、分布均衡、变化丰富、连续完整的公共
空间体系, 营造安全、舒适、便捷的高品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