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创新教育之我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小学数学创新教育之我见
创新是人类文明的源泉,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不断追求新的理想、不断实现新的价值、不断进取、不断自我完善的创造活动史。在知识骤增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创新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已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并告诫国民:“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可见世界各国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取决于各国国民素质的竞争,尤其是人才创新素质的竞争。教育具有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成为国家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就成为时代赋予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的历史重任。
一、何为创新教育
青年科学家陈章良教授曾经说过:创新教育从某一角度说,应是鼓励学生发展他们有个性,有一种创新的意识,千万别把孩子们变成像一个“模子”里铸出的人。也就是说,一个教育工作者如果让自己的学生只会从一条道到北京,那无疑他的教学工作是失败的,至少他没有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他的学生没有明白“条条大路通北京”的道理。同样,如果每一个学生都只会从老师那里得到1+1=2,可能他永远只会算1+1=2。
那么何为创新教育呢?说创新教育就不得不说教育目的这个概
念。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实践活动,教育总是有一定的目的的,它有它自己要实现的结果或达到的标准。人的活动都是有预定的目的活动,人通过自己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建立起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创造了人类文明。马克思曾写道“蜘蛛的活动与职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
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也就是说人的行为是有目的的,有创造性的。教育同样如此,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应该能从他所学到的知识中创造出新的内容,这样就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那么创新教育就是在教育过程中使学生不被定势所拘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一种教育方式。创新教育的内容很多,涵盖很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等都是创新教育所要做的,这其中最基本的就是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营造和谐平等的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必须首先坚持教学民主,在课堂内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充满信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产生自觉参与的欲望,无所顾忌地充分表达自己的创意。我在教学中非常注重教学情景,在教学上做到由单一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知心朋友、指导者、帮助者与合作者,转变为和学生共同探索的伙伴。
三、要重视“延迟评价”。
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形成,既需要灵感,更需要思考的时间。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过早”的对学生回答的问题作出评价,就会扼杀学生创新的机会,达不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
曾听一位老师上课,因为课前问题都设计好了,学生回答的思路与老师相同,老师便表扬一番:你真聪明!你真棒!你真了不起!其它的同学自然也懒得去想,依葫芦画瓢。也许这一个问题真正开动脑筋的只有站起来回答问题的那一位同学。由此可见,一堂课中对学生反馈的信息,并非一律要“及时评价”,有时“延时评价”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数学课堂中更应该留出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创造灵感。
四、创新能力的培养
对小学生来说,创新精神的取得,通过说教、灌输待途径是绝不行的,而必须依附一定的载体、在一定的具体可感的情境中进行渗透。这里的载体是指创新素材,需要教师去捕捉,这里的情境要符合创新素材的特点,需要教师去创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善于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将乏味的内容生动化、趣味化,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愉快地探索数学的认识规律。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操作过程,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建立表象,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把感性认识上升
为理性认识,使学生比较全面、比较深刻地理解知识。
知识迁移的实质是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迁移,也就是原有知识结构对新的学习内容的影响。小学数学内容是一个前后有序,又不断发展的整体。从学生的认识规律看,知识的形成和掌握也往往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新知识,并使新知识相互沟通,从而达到促进迁移,发展智力,形成能力的作用。如在教学长方体体积之后,问:“为什么长方体的体积既可以用底面积乘高,也可用侧面积乘长?”学生通过对学具的摆放,观察、讨论和思考,学生知道把长方体竖起来放,可以用底面积乘高,如果横着放就是横面积乘长。让学生通过想象,弄清了为什么。再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让学生从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中找到能被6和9整除数的特征。学生思维活跃,用较快的速度找到了答案:能被3整除的偶数就一定能被6整除,各位数字之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一定能被9整除。学生一下子从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中发现了能被6、9整除的特征,这样让学生学生能够触类旁通,发展了学生思维的衍生能力。
新课程标准强调获取知识技能的过程。教学时,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要时刻注意给学生创造的机会,让学生讲操作方法和过程,让学生讲概念、讲法则,让学生讲算理、讲思路,讲发现规律的过程。解应用题时,学生列出了算式,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列?不可以那样列?还可以怎样列?”通过
“说”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关键就是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大胆去想、去尝试。要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自己跳起来摘果子,而不是教师摘果子喂学生。同时,教师自己先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由此带动学生,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一代创新人才。展到抽象思维,进而培养其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