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资源与我国经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资源环境因素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
资源环境因素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它决定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可能性、规模、速度和可持续性。所谓环境,是指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整个自然界;所谓资源,是指蕴藏在自然环境中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能被人类利用生产使用价值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自然诸要素的总和,通常称为自然资源。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资源下的定义是:"所谓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自然资源具有可用性、整体性、变化性、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和区域性等特点,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之一。自然资源的内涵,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扩展。
资源环境因素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根本的意义。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在自然界长期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并且是依赖于自然界而存在和发展的。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观点,“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而人比动物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从理论领域说来,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同样,从实践领域说来,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不仅如此,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的,都必须借助于自然环境,包括蕴藏在这一环境中的各种资源。所以,资源环境因素作为一种基本条件,制约着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整体过程;资源环境的状况,从根本上规定着人类的生活质量,以及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可能前景。
社会发展也会对自然环境发生重大影响。人是具有意识能动性的存在物,他并不是像动物一样只是被动地依赖自然,而是要“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即“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其中,物质生产活动便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现在也和几千年前一样)一种历史活动,即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这种物质生产活动以及其他各种实践活动如果进行得当,当然会作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基本方式而发挥其积极作用;但若违背了客观规律,或者只是为了一时之需而不顾后果,那就会导致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从而损害人类社会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根基。因此,研究资源环境因素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设法将人类社会的经济规模保持在资源环境可持续力的限度内,也就是说,在不破坏我们未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环境的承载力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保持资源环境的持续力所能允许的可能达到的经济规模。这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理论基础。
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但又是一个人口大国,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较少。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GDP以年平均超过9%的速度增长,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四。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增长是以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取得的,使得我国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资源的供求矛盾越来越尖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我们如何在减轻环境的压力的前提下去完成社会的经济高速发展呢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部署,是基于我国经济的粗放型增长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提
出来的,“它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那么报告时如何规范和约束的呢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靠体制创新,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建立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制度机制,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制度基础。制度缺失和体制机制不合理,是导致我国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
2.依靠科学进步和技术创新,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存在技术供给和创新不足问题,自然资源的稀缺性以及人口的压力对经济发展制约性很强。同时国家加大对自然资源的投资力度,以此来改善自然资源的供给质量和供给条件
3.加快和完善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立法,强化对生态环境的管理。构建我国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法治是根本。必须建立健全促进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效能标准,通过立法来规范企业行为,严格管理制度,明确激励政策,规范执法主体,加大惩戒力度等。当前,重点是要解决无法可依和法律不完善的问题,对高消耗、高污染项目实行严格的产业准入标准和整改要求。
4.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构建资源与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强化企业社会责任。
回望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直接依托于一种中国特色的增长模式。这一模式有四个特征:外向型的大规模且日益扩展的市场;低成本的高素质且相对“过剩”的劳动力;高成长的全开放且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较稳定的国内发展环境和较开放的要素流通渠道。就国际竞争力而言,这种增长模式可一言以蔽之为“低成本竞争”增长模式。从2002年开始的新一轮的经济增长中,“低成本竞争”增长模式受到很大冲击。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近年来东南沿海地区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土地、房产价格的飙升和“民工荒”的出现及其引发的工资提高,都表明存在了二十多年的生产要素低成本优势正在消失。低成本优势的削弱必然引起剧烈的产业结构调整,而且受影响最大的是东南沿海发达地区。
其次,能源和其他重要资源和环境约束的压力在显著加大。一个时期以来,能源和其他重要资源的约束压力加大主要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我国正进入一个工业化阶段资源需求量上升最快的时期(即所谓重化工业时代,在第二产业中重工业比重显著提高);
最后是新增长点引致的外延扩张空间缩小。多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依赖于需求的快速增长,而需求增长主要来源于几年一个轮次的消费结构升级所带来的消费和生产热点。由于后发优势的原因,与工业化先行国家相比,我国的需求结构转化在一定程度上与生产结构的正常转化“错位”。
这些,决定了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经济高速发展、人均资源不足、环境质量下降的人口大国来说,以追求效益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发展战略已经成为我国持续快速增长的必由甚至惟一之路。
(后面参考文献随意写什么《胡锦涛十七大报告》《马克思唯物论》这类的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