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经济收入不高,生活质量较差。 2、生活缺乏照顾,管护孙辈负担重。 3、隔代教育问题突出,心理压力大。 4、家庭氛围缺失,精神生活单调。 5、医疗问题突出,健康保障亟待加强。 6、缺乏幸福感,孤独无助。 7、留守老人防范意识弱,易遭受侵害。
除部分留守老人享受低保
外,绝大多数老年人没有 参加城乡养老保障,他们 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劳动 所得和子女贴补。农村老 人的劳动主要是种地,但 因子女不在身边,许多农 活如若雇人来干,成本提 高,所以很多老人农忙时 都舍不得花钱请人帮忙, 自己干起来则非常吃力。
所谓空巢老人或 留守老人,是指那些 身边无子女共同生活 的老年人,其中既包 括无子女的老人,也 包括与子女分开居住 的老人。这种空巢老 人具体又包括两种情 况:一是只有一位老 人独自生活;二是老 夫妇二人共同生活。
什么是空巢老人呢
3、相关数据
民政部的统计显示,2011年我国1.69亿60岁以 上老年人中,有40%过着不与子女合住或没有子女的 “空巢”生活。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 村老年人口的37%;城乡家庭养老条件明显缺失。
目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完 全不能自理的占20%,约948万人;7. 5%的老人需要 照料,在他们当中,11. 3%的老人得不到照料,比非 空巢老人高8. 4个百分点。空巢老人主要靠配偶照料, 占52.3%,国家、集体、养老机构上门服务的仅占 2.9%。
1、社会的变迁改变了家庭的各种关系。 2、年轻人“孝”观念淡化,弃父母于不顾。 3、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4、生活方式差异导致老少分居 5、老人自身原因造成空巢 6、自然空巢
4、完ຫໍສະໝຸດ Baidu老年医疗服务需求。
5、树立良好社会风尚,建立结对帮扶机制
6、制定和完善与农村养老保障相关的法律法规, 维护老人的合法权益
7、加快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逐步实现农村养 老的社会化。
改革开放以来,大 量的农村中青年进 城务工,造成许多 农村老人留守家中 无人照顾,这样就 导致了空巢家庭的 出现。截止到2010 年,全国农民进城 务工人口达到1.5亿 人口
2、年轻人“孝”观念淡化,弃父母于不顾
三个和尚没水吃
在经济的转型期,现代人的 价值观念对传统家庭文化的 冲击很大,有“百善孝为先” 的传统受到了挑战,很多子 女对年老体弱的父母漠不关 心,在赡养老人问题上相互 推诿,嫌弃父母。一个母亲 能养活几个子女,而子女却 养不了一个母亲的案例屡屡 发生。在养老问题上,子女 越多越不好落实,出现“三 个和尚没水吃”的尴尬局面。
随着农村外出务工 人员不断增多,侵 害农村留守老人的 犯罪呈逐年上升的 趋势。由于农村空 巢老人年龄较大且 长期独居,加之缺 乏合法权益的自我 保护意识,常常成 为权益被侵害的对 象.
1、加大财政投人,制定扶持规划。
2、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降低外出务工系数
3、建立各类社区民间组织,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 会活动
空巢老人问题
•一、空巢老人产生的社会背景 •二、空巢老人产生的原因 •三、空巢老人面临的问题 •四、解决空巢老人问题的对策
一、空巢老人产生的社会背景
1、背景链接 2、空巢老人的定义 3、相关数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
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 同时我们不得不看到我国 城乡之间的差距由此加大, 而且二者之间呈现出逐渐 加大的趋势。由此,农村 中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前往 东南沿海和大中城市务工, 造成许多农村老年人留守 家中,无人照顾,这样, 就导致了空巢老人和空巢 家庭的出现。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 经济的发展,人们生育观念 的改变,农村部分老人只生 育一个子女。两家独生子女 结婚成家后,必将有一方成 为空巢家庭,更有的两个人 一起到其他城市安家落户, 两家的老人都成了空巢老人。
由于两代人在 思想、文化、 生活方式等方 面存在很大的 差异,导致子 女大都不愿意 与父母共同居 住。
一是老人自己希望过独立 生活,得到更多自由。二 是老人对老居住地有深厚 感情,即便是子女进了城 或是迁了新居,要求其到 新地居住生活,但他们不 愿意离开久居的环境,有 山有田有房子,坚持守着 老根据地。
由于有的老人
终身未婚,有 的老人虽已结 婚,但未生育 小孩,有的生 育的子女死亡, 造成空巢
留守老人大多过着 “出门一孤 影,进门一盏灯”的寂寞生活。
子女外出打工后,大部分老人 与孙辈组成隔代家庭,老人代 为照顾的孙辈一至数个,负担 较重。在农村“空巢”家庭中, 由于子女长期不在身边,使得 “空巢”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 资源缺失,给其生活带来诸多 不便。
因为农村老人多数识字不 多,无法辅导小孩学习。 目前农村交通、通讯状况 得到迅速改善,电视、网 吧到处有,孩子自控能力 差,这让老人极度担心却 又无法监督管教。
调查发现,农村留守老人常年患病的比例达75%以上, 不少人疾病缠身。虽然子女务工带来家庭收入提高, 加之新农合的实施,农村就医条件有所改善,但总的 来说仍处于较低水平,留守老人普遍存在“小病扛, 大病拖”的现象。
在农村,青壮年很多是夫妻 双双外出谋生,加剧了农村 家庭的空巢化与老人的养老 难问题。外出的青壮年把小 孩接去一同生活后,留守老 人不但在生活上受影响,连 起码的精神慰藉也没有了。 留守的老人,长期独处,生 活意义不明确,和外界接触 越来越少,心里话没处叙说, 有时间没事可打发,更谈不 上享受大家庭的天伦之乐, 最容易产生孤独感。加之, 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单调, “蹲墙根、找树荫、聊聊天、 看电视”成了很多老人的生 活轨迹。
在农村,老人们由于生活环境、 身体等方面的原因,社会交往 较少,来自子女的感情慰藉是 他们精神生活的主要方面,对 一些老人而言,甚至是维持其 生命的重要支撑。然而,现实 的情况是,农村“空巢”老人 普遍处于一种缺乏与子女的交 流和沟通,缺乏来自子女关心 的孤独状态,经常会有失落感, 易产生悲观情绪。又由于农村 中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空巢” 老人在家庭外也很难找到精神 寄托,很可能陷入“空巢”心 理危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