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

学院:土木工程学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时间:2015年9月

1 / 15

设计总说明书

一、概述

(一)、任务根据、

根据中南大学土木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道路工程方向《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要求。

(二)、设计标准

1、根据任务书要求,本路段按平原微丘三级公路技术标准勘察、设计。设计时速为30km/h,路基双幅两车道,宽8.5米。

2、设计执行的部颁标准、规范有: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

(三)、路线起讫点

本路段起点A:K0+000(32000,26000),终点B:K1+801.330(31967.256,26945.463),全长1.801公里。

(四)、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该工程整个地形、地貌特征平坦,地形起伏不大,最高海拔高为456.28米,最高海拔为415.96米,总体高差在40.32米左右。

二、路线

本路段按三级公路标准测设,设计车速40km/h,测设中在满足《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及在不增加工程造价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了平、纵、横三方面的优化组合设计,力求平面线型流畅,纵坡均衡,横断面合理,以达到视觉和心理上的舒展。

2 / 15

三、本次设计项目

1、确定道路技术等级和技术标准

2、纸上定线

3、平面定线设计

4、路线纵断面设计

第1章设计说明

1.1 工程概况

设计公路为某三级公路。本路段为平原微丘区,多为中低山地貌,地势稍陡。路段主线长1.801km(起讫桩号为K0+000—K1+801.33),路基宽8.5m,设计行车速度为40km/h。

1.2 公路技术等级及技术标准

1.2.1 公路技术等级

设计路段公路等级为三级,适应于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2000——6000辆。

1.2.2 技术标准

(1)控制要素:

<1> 服务水平:三级

<2> 设计车速:40km/h

(2)平面设计技术指标:

<1> 圆曲线最小半径:

①一般值:100m

②极限值:60m

3 / 15

③不设超高最小半径:600m

④最大半径:10000m

<2>、缓和曲线最小长度:45m

<3>、平曲线间插直线长度:同向平曲线间插直线长度应大于6V(240m)为宜,同向平曲线间插直线长度应大于2V(80m)为宜。

<4>、平曲线最小长度:50m

(3)、纵断面设计技术指标:

<1>、最大纵坡度:7%

<2>、最小坡长:100m

、不同纵坡度最大坡长:<3>纵坡坡度与最大坡长表1-1

纵坡坡(%)

最大坡(m)

3

11004

900 5

700

6

7 500

注:当纵坡坡度小于或等于3%时,最大坡长没有限制。

<4>、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

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表1-2

一般值700 (m)

凸形竖曲线半径450 极限值

700 一般值(m)

凹形竖曲线半径450 极限值

35

(m)

竖曲线最小长度10% 、纵向坡度与横向坡度的合成坡度最大值:<5> (4)、路基横断面技术指标:3.5m 、行车道宽度:<1>2×0.75m

、土路肩宽度:<2>2×4 / 15

<3>、路基总宽度:8.5m

<4>、视距保证:

①停车视距:40m

②会车视距:60m

③超车视距:200m

<5>、双车道路面加宽值:

设计路段采用第3类加宽值,不同圆曲线半径下的路基全加宽值如下表:

圆曲线半(m)

加宽(m)

圆曲线半(m)加宽(m)

1025200702.00.8

502015072.51.0

100

151.5

<6>、路拱及土路肩横坡度:路拱横坡度取用2%,土路肩横坡度取用3%。

<7>、不同圆曲线半径的超高值:

圆曲线半径与超高表1-3

圆曲线半(m)

超高(%)

390 ~6001

270 390~2

200 ~2703

150 200~4

120 ~1505

90 120~6

60

90~7

600m注:当圆曲线半径大于时,可不设超高。第2章平面选线及定线2.1平面选线

2.1.1平面选线的原则

(1)、在道路设计的各个阶段,应运用各种先进手段对路线方案作深入、细致的

研究,在多方案论证、比选的基础上,选定最优路线方案。

5 / 15

(2)、路线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的前提下,做到工程量小、造价低、运营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时,应尽可能的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不轻易采用极限指标,也不应为了采用较高指标而使得工程量过分增大。

(3)、选线应能满足国家或地方建设对路线使用任务、性质的要求,保证路线能

够加强居民区特别是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应注意同农田等基本建设相配合,尽量少占用农田,避免可多的拆迁工程。

(4)、在选线过程中,对严重不良地质路段,如滑坡、崩坍、泥石流、岩溶、泥

沼及排水不良等特殊地区,应慎重对待,一般情况下应设法绕避,如必须穿过时,应选择合适位置,缩小穿越范围,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

2.1.2选线过程

(1)、控制点的选定:

在任务书中已经给出路线中各个交点的转角和交点间距,故各控制点基本已经确定。

(2)、加密控制点:

在前面定出的路线大致走向的基础上,本着山岭重丘区公路应尽可能的克服高差,尽量使路线按平均自然坡度顺着等高线走,以为以后的纵断面设计留有余地的原则,选定路线上、下坡转折点和越岭标高,并避开地质不良地段,加密控制点。

第3章线路平面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