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弦定理的说课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复习回顾
两个非零向量的数量积
一、定义: a b 二、性质:
a b cos
(1)e a a e a cos
(2)a b a b 0

b
a
A
B
O
四、证明猜想
1.问题探讨:若△ABC为锐角三角形,如图
B c
A
过点B作单位向量e 垂直于 CA ,
①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其它两边和一角, ②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 (进而可求出其它的角和边).
六、操作演练
C
例 1.在△ ABC中,已知a=0.15,C=103.4 , 。 B=75.85 ,求c (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提示:sin103.4°=0.9728 sin0.75°=0.0131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跳 转
教学重点 ①正弦定理的推导证明. ②利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
跳 转
教学难点
①用向量的方法证明正弦定理.
②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 三角形时判断解的个数.
返回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探索发现式教学法; 启发引导式教学法; ①探索发现式教学法;②启发引 讲练结合教学法 . 导式教学法;③讲练结合教学法
c sin A a sin C
综合(1)、(2)两式, 可知:
a b c sin A sin B sin C
a c (1) sinA sinC
五、理解定理
正弦定理
a b c sin A sin B sin C
1.结构对称,关系和谐; 2.从方程的观点看,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两类 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课本第一册(下)
5.9 正弦定理 5.9
说课提纲
教材分析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程序设计
结束
教材分析
请选择要说课的内容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2.教学目标
3.教学重点
4.教学难点
返 回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正弦定理揭示了任意三角形边角之间 的客观规律,是解三角形的重要工具;
•` 是前段学习的三角函数知识与平面向 量知识在三角形中的交汇应用;
十、布置作业
1.课本P134 第2题
2.在△ABC中,已知a=20, 0 0 ∠B=60 ,∠C=45 ,求边c和b. 3.在△ABC中,b=2, B=45
,若
△ABC有两解,求a的取值范围。
1.课堂上,我们一起用向量证明了直角
和锐角三角形满足正弦定理 ,思考如何
用向量证明钝角三角形满足正弦理 ? 2.正弦定理 还可表示为
B
a C
e
b
a C
则 e, BA ? 90 A e , BC ? 90 C
c
e
A b
e CA 0
e BA BC 0 e BA e BC BA cos90 A BC cos90 C


b c 可得 (2) sinB sinC
相结合来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跳 转 前 返回 屏 继 续
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方法
①探索发现式教学法;②启发引 五、理解 导式教学法;③讲练结合教学法 定理 相结合来实现教学目标。
十、布置
十、作业
跳 转
前 返回 屏
继 续
一、创设情景
为了建造崇海隧道, 需要测量黄埔江两 岸的两个出口处点A与点B的距离,为此测量人 员先在岸的一边定出基线BC,测得BC=0.15千 米,∠ACB=103.4°,∠ABC=75.85°,这时怎 样求AB的长呢?
a B b


75.85
分析:求A后直接运用正弦定理
c
A
解 : A 180 B C 180 75.85 103.4 0.75 a c sin A sin C a sin C 0.15 sin 103.4 c 11 sin A sin 0.75
3.在△ABC中,已知a= 3 ,b= 2 和B=45°, 试求角A、C和边c.
九、课堂小结
1.知识技能: (1)掌握正弦定理,理解其推导过程; (2)能用正弦定理处理已知两角一边或两 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的问题; (3)在处理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 三角形的问题时,能够准确判断解的个数。 2.思想方法: (1)以向量为工具,把几何问题转化为代 数问题的方法及数形结合的思想; (2)由特殊到一般、分类讨论及发现—— 猜想——证明这种分析、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二、探索发现
A 如图,在Rt△ABC中∠C=90° 则它的边与角的关系有: a a c sin A c sinA b b c sin B c sinB c c sin C 1 c c sinC

b
c
C
a
B

a b c sin ABiblioteka Baidusin B sin C
这种结论能否推广到斜三角形中去,使其 具有一般性呢?
六、操作演练
例2.在ΔABC中 , 已知 b 20 3 , a 20, A 30 , 求B和c.
例3.在ΔABC中 , 已知 b 4 , a 4 2 , A 45 , 求B和c.
七、深化研究
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对角解斜三角形时解的情况 (1)A为锐角
C C b C C
b A
a
a
b
a
a
b
a
a<bsinA 无解
B A a=bsinA 一解
(2)A为直角或钝角
A B1 B2 A bsinA <a<b 两解 C C a
b A b A
a≥b 一解
B
a
B a>b 一解
a≤b 无解
八、随堂练习
1.在△ABC中,已知 a=18, b=20, A=150, 求 B和c.
2.在 Δ ABC中, 已知 c 3 , A 75 , B 60, 求b.
a b c 2R sin A sin B sin C
(其中2R是△ABC的外接圆直径)
谢谢 大家
为后段学习余弦定理提供了方法上的 模式;
跳转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 • • • • ①掌握正弦定理内容及证明正弦定理的向量方法; ②会运用正弦定理解决两类基本的解斜三角形问题. ①通过对定理的探究,培养学生合情推理发现数学规律的思维方法与 能力; ②通过对定理的证明,培养学生运用向量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及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③通过对定理的的应用,培养学生在方程思想指导下处理解三角形问 题的能力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①培养学生严谨、周密、准确的学习品质及对定理结构的严谨、规范、 对称的审美情趣; ②向学生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