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 专业建设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
申报方案申报专业:建筑工程技术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二0一一年十月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项目组织机构
一、项目领导小组:
组长:何礼果(院长,教授)
副组长:肖争鸣(副院长,教授)
成员:沈利剑(教务处处长,副教授)
蔡俊辉(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
肖伦斌(建筑工程系主任,教授)
易永红(计算机科学系主任,副教授)
周捍东(学院办公室主任)
廖俊(计划财务处处长)
黄泽森(科技合作处处长,教授)
吕思科(资产设备处处长,副教授)
翟向东(人事处处长)
李育书(教务处科长)
二、项目建设小组
组长:肖伦斌(建筑工程系主任、教授)
成员:伍志强(建筑工程系主任助理、高级工程师)
邹山明(建筑工程系实验中心主任、工程师)
周杰(建筑工程系教研室主任、讲师)
罗滔(建筑工程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唐胜强(建筑工程系书记、讲师)
叶忠勤(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志全(四川省造价站信息中心主任、全国造价师)
谢从玉(四川天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徐志强(四川天园建设有限公司项目经理、一级建造师)
目录
一、专业建设基础 (1)
(一)行业背景、现状及人才需求分析 (1)
(二)专业现有情况 (2)
二、项目建设目标 (4)
三、专业建设内容 (4)
(一)建立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企业全程参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4)
(二)对应职业岗位,加快课程体系与内容的改革 (5)
(三)完善“双证书”制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职业岗位自选平台 (5)
(四)完善“双师”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搭建专、兼职教师的互通平台 (6)
(五)完善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合一的实践教学基地,强化实践育人环节 (6)
(六)提升科研和技术服务的能力 (7)
四、改革举措与保障措施 (8)
(一)改革举措 (8)
(二)保障措施 (9)
五、专业建设进度及预期绩效 (10)
六、建设经费预算 (11)
项目概要:本项目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为重点,通过项目实施,使本专业大幅提升培养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等满足建筑企业一线岗位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能力,为科技城建设、行业进步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持和技术服务,同时带动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质量改革,突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并在区域高职教育发展中发挥辐射作用,推动区域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共同发展。
计划用两年时间,投入经费200万元,主要用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与内容改革、“双师”教学团队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以及提升专业服务区域经济产业等方面的能力。
一、专业建设基础
(一)行业背景、现状及人才需求分析
《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十二五”期间,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左右,2015年突破3万亿元大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5万元左右,进入中等收入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明显缩小。加强新农村规划建设,推进一批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和整县推进的示范县(市、区)建设,建成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100个以上。积极将绵阳、南充、自贡、泸州、攀枝花、宜宾、达州、内江等城市培育为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将德阳、乐山、遂宁等一批地级城市培育为50-100万人口的大城市。将一批发展条件较好的县城培育为20-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
《四川省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十二五”期间我省经济将以11%以上的增长速度继续加快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将以年均2万亿的速度增长,“十二五”期间全省固定累计投资将达到10.85万亿元左右。同时,全省城镇住宅人均建筑面积将从30㎡增加到38㎡,每年新增住宅300万㎡,五年内农村建设的面积将达到或超过“十一五”的建筑总规模。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到2015年全省建筑业总产值达到或超过8000亿元,建筑业增加值达到或超过2600亿元,建筑业对GDP的贡献值达到或超过10%。新增农村转移劳动力150万人,全省建筑业从业人数达到500万人。力争5年内新增高级职称2000人,中级职称10000人。注册建造师和建造员达2万人,力争达到2.5万人。到2015年完成50万人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培训考核高级专
业技术工人10万人。
四川省作为建筑大省,在建筑行业有良好的发展势头。“十一五”期间全省建筑业企业达8596家,全省建筑企业从业人员350万,占全省社会劳动力的7%,其中农民工占90% 左右,工程技术人员只有38万余人,仅占总人数的10.9%。绵阳作为我国唯一的科技城和四川省第二大城市,随着新一轮科学新城、航天新城、航空新城的“三新城”建设和“2+4”优势产业的打造,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大发展,建筑业已成为绵阳的重要产业,目前在绵建筑企业已达600余家,对技术和管理类人才需求很大。绵阳在十二五期间,力争经济将以12%以上的增长速度加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将以年均1200亿的速度增长,城市面积扩大至118平方公里,市域城镇住宅人均建筑面积将从35㎡增加到43㎡,到2015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达420亿元,建筑业增加值达140亿元,建筑业对GDP的贡献值达到10%。在保障房建设方面,绵阳将投入资金220余亿元,完成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12.5734万套(户)。其中,新增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房源10000套;建设公共租赁住房40000套;经济适用住房10000套;限价商品房13000套;各类棚户区改造52734户。
但四川省建筑行业高学历人才数量极少,企业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严重匮乏,低端劳动力、未经过职业培训的农民工占了很大一部分。凸显技术人员老化、高技能人才年龄断层、后备力量不足等人才质量问题。同时按目前四川省8596家施工企业计算,高职建筑工程技术类人才的年需求量在3万人左右,而据四川省教育厅统计,我省高职院校每年能够向市场提供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总数不到6000人。综上所述,建筑类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在质量和数量上远远不能满足行业实际发展的需要,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市场出现了严重的供需失衡。这就要求学院承担起培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重任,因此本专业的建设显得尤其重要。
(二)专业现有情况
本专业开办于1994年,2001年开始高职教育。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在课程改革、专业建设、资源共享、服务区域经济等方面,初步形成了一套符合社会需求,适合职业教育过程,具有一定创新和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与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本专业加入了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川-181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