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第二章(4-5)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10/31
22
四、水加热设备及附件
水加热设备是将冷水加热为热水的换热装置,又叫 水加热器或热交换器。 水加热器的选择:水加热器的选择应根据现有的热 源条件、燃料种类、建筑物功能及热水用水规律、 耗热量和建筑物内部布局等因素经综合比较后确 定。
选择的基本原则:一次换热效率高于二次换热,并 应优先选用燃气、油、煤为燃料的热水锅炉。
2015/10/31 23
1、小型锅炉 2、太阳能加热器 3、汽-水混合加热(加热水箱) 4、容积式水加热器 5、快速式水加热器 6、热水贮水箱(罐) 7、附件
(1)自动温度调节装置(温度控制器) (2)疏水器 (3)安全阀 (4)自然补偿管道和伸缩器 (5)自动排气阀
2015/10/31 24
五、室内热水管网的布置和敷设
(10) 生产、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合用的贮水池应设有消 防用水不被它用的措施(见附图3)
2015/10/31
10
三、高位生活水箱和消防水箱
1、高位生活水箱的作用:
贮存水量,稳定水压,调节水量 消防水箱用于储存火灾初期的消防用水,为了防止水 箱中的水长期不用而变质,消防水箱通常与高位生活水 箱合用
2、设置条件:
(5)泵房大门应比最大的水泵机件宽0.5m;
2015/10/31 4
(6)泵房内宜设手动的起重设备。 采用固定吊钩或移动支架时,泵房净高不小于3.0m ; 采用固定吊车时,应保证吊起物底部与吊运的越过物顶部间有 0.5m以上的净距
(7)泵房地面应有排水措施,地面坡向排水沟,排水沟坡向 集水坑
(8)水泵应隔振(见附图2)具体的减少水泵噪音的措施为: • 用低噪音水泵。 • 水泵基础下安装隔振装置。 • 水泵的进出水管上应设置隔振减噪音装置—可曲挠接头。 • 管道支架采取防固体传声措施—采用弹性吊架、弹性托架 • 必要时可在泵房的墙壁和天花板采取隔音吸音处理
2015/10/31百度文库
16
二、室内热水供应方式
1. 管网压力工况不同,可分为:
开式、闭式供水方式
2. 加热冷水的方式不同,可分为:
直接加热、间接加热
3. 管网设置循环管道的不同,可分为:
全循环、半循环、不循环
4. 系统中循环动力不同,可分为:
机械强制循环、自然循环
5. 水平干管位置不同,可分为:
上行下给式、下行上给式
(2)贮水池的外壁与建筑本体结构墙面或其他池壁之间的净 距,应满足施工、装配、维护的要求。
(3)贮水池材料一般为钢筋混凝土、玻璃钢、钢板等,防水 内衬、防水涂料需无毒无害,外墙不能作为池壁。 (4)穿水池的各种管道均应设置带防水翼环的刚性或柔性防 水套管。 (5)生活贮水池容积超过500m3时,应分为两个或两格以便 清洗、检修时不停水。
f) 为了及时启动消防水泵,保证向火场供水,高层建筑应在每 个消火栓处设置直接启动消防水泵的按钮;消防水泵应保证 在火警5min内开始工作,并在火场断电时仍能正常运转
2015/10/31 6
二、给水系统的贮水池和消防水池
1、设置条件
(1) 室外给水管网经常不能满足室内用水的水量、水压的 要求,又不能从室外管网直接抽水向室内供给; (2) 建筑物内设有消防给水系统,当生产、生活用水量达 到最大时,市政给水管道、进水管不能满足室内外消防用 水量,应设消防水池 (3) 室外为枝状供水管网,或只有一条供水引入管,且消 防用水量之和超过25L/s时,应设消防水池
热水管网布置的总原则是:在满足使用、便于维修管理的 情况下管线最短。 室内热水管网的布置和敷设应注意由于温度升高带来的体 积膨胀、管道伸缩补偿、保温、排气等问题。 • 热水管网也分为明装、暗装两种方式。塑料管宜暗装 • 横干管可以敷设在室内地沟、地下室顶部、建筑物顶层的 天棚下或专用设备技术层内。明装管道尽量布置在卫生间 或非居住房间内 • 暗装管道放置在预留沟槽、管道井内,在装有阀门处留检 修门;管沟内敷设的热水管应在冷水管之上,并进行保温
2015/10/31
9
(6)消防水池包括室外消防用水量时,应设有供消防车 取水的吸水口。取水口与被保护建筑物的距离不宜小于 15m。消防水池的保护半径不宜大于150m。 (7)消防水池的容积超过1000m3时,宜独立设置,并分 设成两个或两格。 (8)火灾后消防水池的补水时间,不得超过48h;缺水地 区或独立的油库区可延长至96h。
需要增压、稳压、减压或需要储存一定的水量
3、容积
2015/10/31 11
4、设置要求
(1)便于维修、光线通风良好、不宜结冻的地方。
(2)用钢板、不锈钢板、钢筋混凝土制作,一般为矩形。
(3)水箱与水箱之间、水箱与墙面之间净距不宜小于0.7m; 水箱底与水箱间地板的净距不得小于0.6m,有管道敷设时 不宜小于0.8m;水箱周围应有不小于0.7m的维修通道。 (4)消防水箱安装高度:原则上应满足最不利点灭火消火栓 所需的水量和水压;若无法满足,可设增压设备:如气压 罐、稳压泵 (5)合用的水箱应设有消防用水不被它用的措施
2015/10/31
5
(9)消防水泵房 a) 消防水泵房宜与生产、生活水泵房合建,以便管理。泵房内 宜设有与消防队直接联络的通讯设备 b) 高层建筑的消防水泵房,宜设在建筑物的底层,有直通室外 的出口;建在楼层内的消防水泵房应有自己的独立出口,且 靠近安全出口 c) 消防泵压水管(出水管)不少于二条,且均与环状管网连接 d) 每台消防水泵应设独立的吸水管;分区供水的室内消防给水 系统,每区的进水管不应少两条;在水泵的出水管上应装设 试验与检查用的出水阀门 e) 消防泵应采用自灌式吸水泵;若设有备用泵,其工作能力不 小于一台主泵的能力
§2.4
给水系统的水泵、水池和水箱
一、 室内给水系统所需总水压H
室内给水系统所需总水压H和室外管网所具有的供水压力(服务 水头)H0之间的关系: H0≥H,满足供水压力要求 H0<H,采取措施——设升压装置:水泵 为了在初步设计时选择合理的供水方式,可按建筑的层数粗略 的估计室内给水系统所需的最小水压。 估计方式:一层100 KPa,二层120 KPa,三层及三层以上每增 加一层增加40 KPa。 当引入管或室内管道较长,或层高超过3.5m时,数值需适当增 加。
2015/10/31 17
三、热水的水质和用量标准
1、热水的水质
• 生活用热水的水质标准除了应该符合我国现行的《饮用净水 水质标准》外,对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加热前水质是否需要软 化处理,要根据用水量、水质、使用要求及设备投资与折旧 率等因素综合来确定。 • 由于水中含有矿物质,水加热后钙、镁离子受热析出,在设 备及管道内结垢,使热效率降低;水中溶解的氧受热逸出, 会加速金属的腐蚀。 • 一般来讲:热水温度按60℃计,大于或等于10m3的日用水量, 原水总硬度(以碳酸钙计)大于300mg/L时,洗衣房用水应 进行水质软化处理,其它建筑宜进行水质软化处理;小于 10m3的日用水量可不进行软化处理。
• 为了便于排气和泄水热水横管应有与水流相反的坡度 (抬头走),其值一般不小于0.003。 • 为了排水,回水干管应有与水流相同的坡度(低头走), 并在最低点安装泄水阀门或丝堵,以便检修时泄空存 水。 • 为使局部管段检修时不致于中断大部分管路配水,在 热水管网配水立管的始端、回水立管的末端和有6~9个 水嘴的横支管上,应该装设阀门。
2015/10/31
14
(3)区域热水供应系统 适用:大型工业企业、耗热量大且用水点多的建筑群。 热源:应首先利用工业余热、废热、地热和太阳热,如无 以上热源,应优先采用能保证全年供热的城市热力管网 或区域性锅炉房供热。
特点:(1)热水供应范围大,每幢建筑的供热设备最少, 热效率最高;有条件时优先采用 (2)系统复杂、初期投入较大,需配备专门人员管理。
(4) 为了防止消防水池中的水长期不用发生污染、变质, 消防水池通常与生产、生活贮水池合用
2015/10/31
7
2、容积
有效容积的大小与用水量的变化情况、室 外的供水能力及用水的可靠性要求有关
2015/10/31
8
3、设计要求
(1)贮水池应设在通风良好、不解冻的房间内;生活贮水池 应远离卫生不良的房间,防止生活饮用水被污染。
4、水泵的抽水方式(直接抽升、间接抽升)
2015/10/31
3
5、水泵房
(1) 泵房建筑应为一、二级耐火等级; (2)建筑物内设置的水泵机组,不应与需要安静的房间相毗 邻。 (3)水泵房应有充足的光线和良好的通风。 采暖温度一般为16℃,无人值班时采用5℃,每小时换气 3~4次
(4)为了方便水泵的检修,水泵机组布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见附图1)泵房的人行通道≥1.2m, 泵组一侧与墙可不留通道,两台相同机组可共 用基础,水泵基础间净距≥0.7m 配电盘前应有1.5~2.0m的通道。
21
3、热水水温计算标准
水温计算标准包括冷水水温计算标准和热水水温计算标准。 • 冷水水温以当地最冷月平均水温为依据; • 热水水温计算标准在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的前提下,保证 系统不因水温过高而使金属管道、设备、附件易腐蚀、易 损坏。具体规定: ①锅炉和水加热器的出口水温按60℃-70℃设计, 最高不超过75℃ ②水加热设备出口与配水管网最不利配水点温度 差一般不大于10℃
(6)发生火灾后,由消防水泵供应的水不得进入消防水箱, 方法是:在消防水箱的出水管上装止回阀。
2015/10/31 12
§2.5
1 、分类:
室内热水供应系统
一、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室内热水供应系统按照热水供应范围的大小分为:局部热 水供应系统、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和区域热水供应系统。
(1)局部热水供应系统
2015/10/31
15
2、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
(1)热媒系统(第一循环系统)
锅炉--热媒管--水加热器--冷凝水管--冷凝水池--冷 凝水循环泵--锅炉
(2)热水供应系统(第二循环系统)
热水配水管网和回水管网、(循环水泵) (3)附件: 第一循环系统--减压阀、温度控制器、疏水器、安全阀 第二循环系统--膨胀管(开式)/膨胀罐(闭式)、管道 补偿器、自动排气阀(上行下给式)
2015/10/31
2
2、离心水泵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原理
• 工作方式分为:吸入式和灌入式
• 工作原理:叶轮高速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水从叶 轮中心甩向泵壳,从而使水获得了压能与动能。
3、水泵的两个重要参数
• 流量(Q):单位时间内输送的流体体积 • 扬程(H):单位重量的流体通过水泵后获得的能量
流量和扬程表明了水泵的工作能力,是水泵的主要性能参 数,也是选择水泵型号的主要依据。
2015/10/31 1
二、水泵
水泵是给水系统中的主要升压设备,对水起输送、提升、 加压的作用。在给水系统中广泛使用的是离心式水泵。
1、离心式水泵的分类
按主轴方向,分为:卧式、立式、斜式
按吸入方式,分为:单吸入口、双吸入口
按叶轮个数,分为:单级、多级 按产生压力的大小,分为:低压、中压、高压
按转速是否恒定,分为:恒速水泵、变频水泵
2015/10/31 18
2、热水用量标准
• 生活: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卫生器具的完善程度、当 地的气候条件、生活习惯来确定。
我国当前使用的热水用量标准有两种: ①按用水单位计 ②按卫生器具一次或1小时用量计
• 生产: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确定。
2015/10/31
19
2015/10/31
20
2015/10/31
2015/10/31 25
• 立管与横管连接应 采用乙字弯,以避免 管道热伸长产生的应 力破坏管道 • 热水管穿过建筑物 顶棚、楼板、墙壁和 基础处,应加套管让 其自由伸缩。 • 楼板套管应该高出 地面5~10cm,以防楼 板积水时由楼板孔流 到下层
2015/10/31
26
• 上行下给式系统配水干管的最高点应设排气装置;下 行上给式热水配水系统,应利用最高配水点放气。
适用:用水点少且分散的建筑。如单元旅馆、住宅、公共食 堂、理发室及医疗所等 热源:宜采用蒸汽、煤气、炉灶余热或太阳能等。 特点:供水范围小,热水分散制备,配水点较少,且和热源 较近,热水管路短,热损失小,设备造价低。
2015/10/31 13
(2)集中热水供应系统
适用:供应一幢或几幢建筑需要的热水,耗热量较大,用 水点多且分布较密集。 热源:锅炉房或热交换器间集中加热冷水。 特点:(1)热水集中制备,由管道输送到个配水点,热水 成本低,但热损失较大; (2)加热设备集中,热效率较高,便于维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