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牦牛业现状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量(万头)
西藏牛数量变化
700
600
500
400
300
y = -0.1123x2 + 12.992x + 196.85
200
R2 = 0.895
100
0 1951
1955
1959
1963
1967
1971
1975
1979
年度
1983
1987
1991
1995
1999
2003
图1-2
西藏牛的数量变化趋

数量(万头、只、匹)
一、西藏牦牛业现状
西藏家畜总量变化源自文库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1951 1955 1959 1963 1967 1971 1975 1979 1983 1987 1991 1995 1999 2003
年份
图1-1 西藏家畜总数量变化
一、西藏牦牛业现状
3. 西藏牦牛产业发展思路
制约因素、生产管理、人口及市场等方面
一、西藏牦牛业现状
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家畜品种之一。目前全世界约有1470万头 牦牛,其中1400万头(占总数的95%)分布在我国青海、西藏、 四川、内蒙古、甘肃等省。牦牛是青藏高原的主要家畜,是高原 草地畜牧业的主体畜种,而草地畜牧业是充分利用廉价的天然草 地资源进行畜产品生产的过程,其发展历史悠久,并在西藏畜牧 业生产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牦牛在暖季具有强生长势和强度 肥育性能,它可以将海拔4000m以上的光、热、水和草地等资源 转化成畜产品提供给人类,是实现高寒草地资源有效转化为肉、 乳品的特有动物之一,可以说没有牦牛就没有西藏特色畜牧业。 长期以来,牦牛为西藏人民的生存和生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 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开始显现。
西藏牦牛业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及产业发展思路
报告人:姬秋梅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报告提纲
1. 西藏牦牛业现状
1.1 牦牛数量的发展 1.2 牦牛生态类群和种群结构现状 1.3 牦牛生产性能的现状
2. 西藏牦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2.1 自然条件对牦牛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2.2 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滞后影响了牦牛业的发展 2.3 生产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牦牛业发展的影响
根据对三大类群的调查,西藏牦牛各生态类群的群体结构还存在 一定的不合理,能繁母畜比例偏低(表1.2)。长期以来,三大类群的 本品种选育工作一直在进行,但是选育规模不大,西藏牦牛良种覆盖率 仅为12%左右,良种的选育速度和推广的力度跟不上生产的需求。
一、西藏牦牛业现状
一、西藏牦牛业现状
1.3 牦牛生产性能的现状 牦牛作为兼用型的原始品种,其产品主要有肉、乳、毛
3.4
一、西藏牦牛业现状
1.2 牦牛生态类群和种群结构现状
西藏不同的地理特征和生态环境赋予了不同的牦牛类群。迄今已 经报到的西藏地方类群牦牛有嘉黎牦牛、帕里牦牛、斯布牦牛、那曲牦 牛、类乌齐牦牛、彭波牦牛、隆子牦牛、工布江达牦牛等地方类群。根 据国家品种委员会确定,嘉黎牦牛、帕里牦牛和斯布牦牛三个类群为西 藏的优良地方类群。其他类群没有得到应有的研究和开发,各类群之间 的关系也缺乏深入研究和定论。
一、西藏牦牛业现状
表1.1 西藏牦牛数量及分布 (2005) 单位:万头,%
地区
总数 拉萨 日喀则 山南 阿里 那曲 昌都
林芝
数量
477.5 53.75 62.21 25.57 15.5 186.7 117.82 16.12
占总量的% 100 11.2 13.0
5.4
3.2 39.1 24.7
2.1.2 气候变化对草地生产和草地生态的变化不利于牦牛业的 发展
温度和水分的不同组合对于地表各种自然地理成分和自然 地理过程起着决定性的控制作用,它们是决定陆地生态系统性质 的最重要的因素。植物第一性生产量与生态环境—土壤、气候的 光、热、水因子密切相关。随着气温升高和气候变干,以及由此 而决定的辐射干燥度变大,使得植物气候生产力降低(侯光 良,1990年)。
和绒。其中产肉性能表现较为突出。研究表明嘉黎牦牛屠宰 率、净肉率、胴体产肉率(50.59%,43.02%,85.09%)都高 于帕里牦牛(49.47%,40.74%,81.84%)和斯布牦牛 (46.97%,37.40%,79.62%)。从体尺指数看,嘉黎牦牛的 体格更接近于肉用牛。牦牛平均日产乳量只有1-3kg,毛绒不 是主要的生产性能,产量较低,总体来看,类群之间的生产 性能没有显著的差异,但是嘉黎牦牛的产肉性能较好。
一、西藏牦牛业现状
二、西藏牦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草地退化和冷季家畜缺草(料)是严重威胁西藏草地 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西藏草地有40%出现不同程度的 退化,并且退化趋势每年增加。从成因上看,草地的退化分为 自然的原因和人为的原因。自然的原因是几十年以来,西藏整 体的平均气温逐年增加,降水量减少,使得本来属于干旱和半 干旱草地的西藏主要草地更加干旱。但是历史上长期的气候变 化并没有导致像今天这么严重的草地退化,所以认为不合理的 利用是草地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西藏草地退化最严重 的地方也是西北部及青藏公路沿线农牧民定居处的冬季草场。
低温和缺氧对草地生态的影响还表现在动物生产方面,如家 畜 基础代谢低,生长发育迟缓,生产性能第等,加之牧草供需严重 的季节不平衡,无法实现牦牛生产营养需求的满足。牦牛对饲草 料可获得量低,使牦牛早期开始就出现发育受阻,个体生产性能 低下,生产周期变长,导致整个产业处于一个不良的状态。
二、西藏牦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二、西藏牦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2.1 自然条件对牦牛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2.1.1 高寒严酷的气候条件制约了牦牛业的发展 高寒、干旱是其主要的气候特征。就植物生长而言,高寒给植
就直接冻害以外,还影响草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 率,草地生物总量积累很低,大部分草地生物量低于500DM∕ha左 右(环境压力)。
一、西藏牦牛业现状
1.1 牦牛数量的发展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家畜的总量一直处于稳定增长(图1-1)趋 势,其中牦牛的数量由1959年的100多万头增长到2007年近500万头。据2006 年底统计,西藏牦牛存栏总数达492.3万头,占全国牦牛总数的30%左右。 2000年以来,牛(包括牦牛)数量的增长幅度有提高的趋势(图1-2),主要 原因是近年来西藏加快了特色产业发展以及改良黄牛养殖业的驱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