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惠州大亚湾石化基地区位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大亚湾石化基地区位分析
【摘要】:石油化工产业作为一个重要产业部门之一,已经成为了带动经济发
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石化产业分布的区位条件,分析得出大亚湾石化基地能够吸引石油化工相关企业在此落户的区位优势。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与调查分析,在影响石化企业落户的区位因子中,市场与交通是其中最主要的两个方面,同时政策也对石化企业的落户有重要影响。

综述全文,要更好促进大亚湾石化基地的发展,应该完善交通网,加强对外联系,以扩大经济腹地,从而强化市场优势。

同时,政府也应出台优惠政策,加强管理,营造优良创业与市场环境。

【关键词】:大亚湾石化基地石化产业企业区位条件
1 引言:随着近十年来的发展,大亚湾石化基地已初具世界规模,已成为四大石化基地之一,并且大亚湾石化基地发展前景广阔,有望成为像荷兰鹿特丹那样的世界级石化基地。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与资料,分析得出在大亚湾石化基地发展的过程中,许多方面的区位条件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优越的地理位置及良好的自然条件;地处珠三角工业区与毗邻的优越市场条件;由京九铁路与广梅汕铁路构成的铁路网、惠盐、深汕、广惠、惠河4条高速公路及一些构成的公路网和港为基地的发展提供的便捷海陆交通;中外石化龙头企业在惠的投资提供的资金支持及众多相关企业在大亚湾的集聚所形成的规模经济效益;政府制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与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形成的优良产业环境等。

2 正文:
一、研究背景
(一)、市地理概况:
市位于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的东北端,南邻南海大亚湾并毗邻与,北连市,东接市,西邻市和市郊区。

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北回归线从博罗县的村和龙门县的南穿越,东江和西枝江横贯市中部。

境北部多山地,中部和沿江地多冲积平原,充足,气候温和,年平均降雨量17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22℃左右。

,地处珠三角,是乃至全国的经济快速兴起城市之一。

区域优势得天独厚,素有“粤东门户”之称,地处通衢要冲,是衔接粤东和陆省区并连接港澳台及东南亚的交通枢纽。

距陆路80多公里,水路47公里,是境除外距离最近的中等城市。

具有亿吨开发潜力,紧靠国际航线,经批准对外国籍船舶开放的深水良港—港。

从港口修筑澳铁路与京九铁路接轨,是京九铁路南端便利的出[1]。

十年前,只是南粤一座小城;2001年以来,依靠毗邻港澳的独特地域优势,以及紧紧把握中国加入WTO带来的一系列机遇,加大产业集群的发展力度。

如今,已经形成石化、电子、灯饰、汽车零部件、制鞋、纺织、服装等六大产业集群,其亚湾石化基地已经达到世界规模和水平。

(二)、石油化学工业简介
石油化学工业简称石油化工,石油化学工业是基础性产业,它为农业、能源、交通、机械、电子、纺织、轻工、建筑、建材等工农业和人民日常生活提供配套和服务,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是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是我国的支柱产业部门之一。

石油化工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石油产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加工工业。

石油产品又称油品,主要包括各种燃料油(汽油、煤油、柴油等)和润滑油以及液化石油气、石油焦碳、石蜡、沥青等。

生产这些产品的加工过程常被称为石油炼制,简称炼油。

石油化工产品以炼油过程提供的原料油进一步化学加工获得[2]。

(三)、石化产业发展情况:
石化产业是从零起步的,但却以令世人惊叹的速度跨越式发展:“十一五”
期间,当时我国投资额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和中国海油1200万吨炼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打下了建设世界级石油化工产业基地的基础。

目前,落户大亚湾石化区的项目共计60宗,项目投资金额总计超过1400亿元,初步建成了炼化一体的中下游产业集群[4]。

目前,石化区已落户项目共44个,总投资额近900亿元。

中海壳牌、LNG电厂、中海油炼油、比亚迪以及华德石化原油库、日本三菱丽阳公司投资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项目、中海基地集团石化服务公司投资的裂解汽油综合利用项目等,个个大名鼎鼎,实力强劲。

据统计,当前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共有26家,其中就有12家聚集于此[5]。

二、区位条件分析
(一)企业与所处地地域关系
企业与所处地域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就企业对于其所处区域的作用和影响而言,企业经济活动构成了企业所处区域经济活动的一部分。

一定区域的经济增长依赖于该区域企业的成长,而企业也总是该区域直接依赖的经济增长点。

同样,区域对企业的作用和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这种作用和影响,实际上在企业建立的过程中就已经存在了。

这就是区域条件对企业创立的作用和影响。

企业创立是所遇到的首要问题之一就是企业区位选择,即企业布局问题,也就是企业如何选择有利于实现自身目标的区位。

区域对企业布局的影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区域的自然条件不仅提供企业活动的一般背景和场所,而且提供企业活动所必须的自然资源。

二是一定区域的经济状况,比如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现实的经济结构、金融条件、信息条件、交通通讯、能源条件、市场竞争格局等都会对企业布局产生影响。

三是一定区域的社会因素总是对企业布局产生影响,区域的社会发展状况、人口数量和素质、历史文化背景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活动[6]。

(二)区位条件
⑴自然条件:自然环境是影响经济活动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地区水分热量
条件较好;地质条件较稳定,能够为石化企业提供一个稳定的生产场所;大亚湾石化基地位于滨海地带,地形较为平坦,有利于企业工厂规模的扩大,同时平坦的地形也有利于交通线的修筑;大亚湾石化基地地处开阔地带,有利于石化企业生产过程中废气,废水的排放,不易造成环境污染。

(2) 市场环境:市场是经济活动生存的空间,是经济活动价值实现的场所。

满足市场中消费者的物质与精神需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

因此一切经济活动区位的选择都必须考察市场环境因子[10]。

地处珠三角地区,靠近,,的经济发达城市;毗邻,有着一个巨大的成品油市场。

是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但是却是一个能源匮乏的地区,尤其对于石油的需求,特别是随着近十年来的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逐渐在普通家庭中普及,使的人均机动车拥有量有了显著地增长,截至2010年底,全省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家庭家用汽车拥有量已达26.58辆,、、、四市均已超过30
辆,其中、两市更已超过50辆,家庭家用汽车的增加极大的促进了度石油的需求。

同时,随着化工产业的发展,对乙烯,丙烯、橡胶等化工原料的需求量也急剧增加,这也为石化企业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发展条件。

惠澳(港)铁路与京九、广梅汕铁路的接轨,将的经济腹地扩大到了京九铁路,广梅汕铁路沿线地区。

而且,大亚湾位于市的郊区,地价相对较低,有利于像石化企业占地面积较大的企业的布局。

(3) 交通条件:交通作为联系地理空间中社会经济活动的纽带,是社会化分
工成立的根本保证。

交通技术与手段决定着空间相互作用的深度与广度[10]。

市近年来在交通方面有了很大改善,目前,已形成由深水港、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相互配套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

港为国家一级口岸,水路距仅47海里,可供建港的深水岸线30多公里,年吞吐量可达1.2亿吨,现已建成2座万吨级通用码头和4座3.5万吨级的原油油气码头,形成年吞吐量2324万吨的规模。

随着96年底京九铁路的全线开通,港的腹地将延伸到京九铁路沿线地区,成为我国南方通向国际市场的一个重要的进出口口岸。

1995年广梅汕铁路和1996年京九铁路已全线贯通,京九铁路与广梅汕铁路在交汇,成为了通向华中、华北以及华东地区的铁路枢纽。

已通车的惠澳(港)铁路与京九、广梅汕铁路接轨,形成铁路连接港口的大陆桥格局。

随着惠大铁路的开通,还将成为南方的重要口岸之一。

惠盐、深汕、广惠、惠河4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境。

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0436公里。

市现有高等级公路网纵横全市,惠深高速公路已全线开通,深汕、广惠、惠河等高速公路贯穿全市。

至大亚湾宽度为一百二十米疏港大道等一条条高等级公路建成将使公路四通八达,惠莞高速公路和惠深沿海高速也已经通车,惠南大道也于2008年6月全线贯通。

这些便利的交通条件加强了大亚湾石化基地与周边城市的联系,为石化基地成品油与乙烯、橡胶等化工原料的输出与原油的输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4) 政策因子:政府经济行为特别是政府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区位因素的
重要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区位决策。

对政府的经济调控对企业经济活动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它可以为企业区位决策提供较为全面而准确的理论依据[6]。

在石化产业发展渐入佳境之际,由国务院批准实施的《珠江三角洲产业布局一体化规划(2009-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适时推出,更坚定了打造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的信念。

《规划》明确提出:先进制造业布局特别是发展石油化工方面,构建以炼化一体化为龙头,辐射带动珠江口两岸地区精细化工差异化发展的格局,要求重点建设大亚湾石化深加工和精细化工高度集聚的世界一流综合性化工区,并向延伸产业链。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俊贵认为,《规划》和《国家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颁布实施,把建设世界级石油化工产业基地纳入了国家战略层面,的石化产业发展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优势[4]。

据市外贸经贸局工作人员介绍,2001年以来,充分利用中国加入WTO 带来的一系列机遇,借助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国家级园区平台和有关政策优势,加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产业项目的招商力度。

市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负责人透露。

“十二五”期间大亚湾将坚持发展石化龙头产业,重点延伸石油化工产业链,形成石化产业集群[7]。

政府的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为石化企业再大亚湾的落户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规划》的出台更成为大亚湾吸引企业落户的一个亮点,增强了企业与政府的信心。

(5) 资金条件:资金是一个企业在进行区位选择与发展中要考虑的一个重要
因素。

2003年,引进投资总额43亿美元的中海壳牌项目;2005年,引进年产1200万吨的中国海洋石油炼油项目;2009年,中海炼油项目投产,以石化大项目为龙头,带动引进惠菱化成、日本三菱、忠信化工、长荣橡胶、台塑南亚等石化中下游和精细化工项目的落户,逐步形成炼油一体化的石化产业链。

目前,石化基地已有来自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的石化项目近100个,总投资规模超过1400亿元,年产达95万吨乙烯,1200万吨炼油的规模,石化产业集聚优势显著。

国外与国众企业的资金投资是大亚湾石化基地能够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它直接促进企业的发展与落户,间接完善了石化基地的基础设施。

许多企业也由于大亚湾石化基地原材料能够“隔墙供应”的优势而在此落户,同时也促进了产业集聚现象的发生,产生规模经济效益。

(6) 其他因素:对于落户于大亚湾石化基地的企业来说,吸引他们将企业布
局在这里还有其他一些因素。

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而且两度被评为全国十大文明城市之一,是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之一。

对于企业来说,这些都是他们吸引人才的优势;同时,能够为企业员工提供一个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也有利于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为企业贡献更大的价值。

3结论与讨论:综上所述,大亚湾石化基地在建设过程中自然条件、市场环境、交通条件、政策因子、资金条件等因素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石化基地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

但是,要想进一步促进石化基地的又好又快的发展,在某些方面还需完善。

从市场和交通方面来说,应进一步加强港的建设与完善大亚湾公路交通,以加强运输能力,进一步扩大经济腹地。

从政策因子方面来说,政府应把握“十二五”规划的良好时机与《珠江三角洲产业布局一体化规划》中对石化基地建设给予支持的机会,积极出台有利于基地建设的政策,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同时也应加强管理,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积极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促进大亚湾石化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乌杰. 中国城市概览 [M]. :改革. 1996.6
[2] 石油化学工业 [W]. 百度百科
[3] 侯湘. 大亚湾:打造世界级石化基地[N]. 中国工业报. 2009-10-15
[4] 欧阳德辉. :大亚湾畔崛起世界级石化基地. 新闻网. 2010-12-22
[5] 长虹林文通闫维. :世界级石化基地正在大亚湾崛起.南方日报[N]. 2009-04-17
[6] 重基. 现代企业区位选择与布局 [M]. :西南财经大学. 2003
[7] 马云霞. 石化基地从雏形晋升为世界规模.中国新闻网. 2011-11-29
[8] 白光润. 应用区位论 [M]. :科学. 2009
[9] (德)阿尔弗雷德﹒韦伯著. 刚剑等译. 工业区位论 [T]. :商务印书馆. 2010
[10] 小建等.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M]. :高等教育. 2006.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