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审计学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总 论
2012.2.25
本章要点提示
审计是一种代理性经济监督,独立性是其本质特征。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对被审计财务报表的合法性
和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 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循环包括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
报告阶段。
第一节 审计的基本概念
一、审计是什么 1、审计是一种代理性的经济监督形式。因为: 两权分离产生了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经营管理者
是审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属。
真实性审计


合法性审计


效益性审计
责任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计
第二节 独立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独立审计的萌芽 独立审计起源于16世纪的意大利。据史料记载,
16世纪末,地中海沿岸的商业日益繁荣,出现了合 伙经营的商业组织形式,形成了财产所有权与经营 权的明显分离,也形成了不参与经营活动的合伙人 对参与经营活动的合伙人履行受托经济责任情况进 行监督的需要,为此,有些不参与经营活动的合伙 人开始聘请一些熟悉会计的人士通过对合伙企业的 账目进行审查,帮助他们对承担经营活动的合伙人 进行有效的监督。这样,16世纪意大利的商业城市 便呈现了一批具有良好的会计专业知识,专门从事 查账和公证工作的人员,形成了独立审计的萌芽。
接受财产所有者的委托,按照财产所有者的意志, 管好用好财产,保证其安全完整、保值和不断增值 的经济关系。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存在和发展,产生了对审计 这种代理经济监督形式的客观需要,促进了审计的 产生,并推动审计的不断发展。因此,受托经济责 任关系是审计赖以存在的客观基础;审计的本质是 一种代理性的经济监督是形式,审计的基本作用是 维系受托经济责任关系。
第二节 独立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三、独立审计的完善 20世纪初,随着美国工业化的急剧推进,特别
第二节 独立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二、独立审计的形成 独立审计正式形成于18世纪的英国。
1720年,英国发生了南海公司破产案,英国 议会聘请会计师查尔斯·斯耐尔对南海公司的 会计账目进行审查。斯耐尔通过审查已独立 会计师的身份出具了一份确认该公司存在虚 假会计记录、进行舞弊的查帐报告书,从而 宣告独立审计师的正式诞生。
第一节 审计的基本概念
三、审计的主体
审计主体是指审计活动的发动者,即从事审计 活动的组织和人员。
分类
概念
特点
政府审计主体
从事政府审计活动的机关和 人员。
强制性 无偿性
独立审计主体
从事独立审计活动的会计师 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
独立性、 受 托性、有偿性
内部审计主体
指从事单位内部审计活动的 机构及其人员。
第一节 审计的基本概念
精神上的公正性,是指审计主体能够公正地对待 审计活动有关利益各方的品质和能力,包括品质上 的正直诚实,能力上的充分胜任,工作上的认真负 责,成果上的权威公允。精神上的公正也叫实质上
的独立 。
2、独立性的意义
审计的独立性意味着审计是一种客观公正 的监督,是一种财产所有者可以放心委托而 受托经营管理者可以放心接受的经济监督形 式,意味着审计必须存在于受托经济责任关 系之上,必须以客观公正的鉴证为基本职责
第一节 审计的基本概念
2、审计关系人及其相互关系 人们通常把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称为审计关系,审 计关系人就有三方:审计人、审计委托人或授权人 (目前发展成为了审计信息的使用者)、被审计人 (即承担经营管理责任的人,也叫责任人),这三 方关系人的关系是:审计人接受审计委托人或授权 人的委托或授权,对被审计人进行审计,向审计委 托人或授权人报告审计结果,以实现审计委托人或 授权人对被审计人的有效监督,维系他们之间的受 托经济责任关系 。
第一节 审计的基本概念
(三)有关的其他经济活动 这里有关的其他经济活动是指与财政财务收支
有关的其他经济活动,如环保、公益或爱心捐助等。 对这些经济活动也需要进行审计,如环境审计、社 会责任审计等,其审计主体应视使用资金的性质而 定。
第一节 审计的基本概念
五、审计的目的 审计的目的是指审计活动所要最终解决的问题,
对政府财政收支实施的审计叫做财政收支审计, 简称财政审计,它通常只能由政府审计机关来实施。
第一节 审计的基本概念
(二)单位财务收支 单位财务收支是指行政单位的拨款收入、经费
支出等,事业单位的拨款收入、收费收入、经费支 出等;企业单位的资产、负债、损益等。
对单位财务收支实施的审计叫做财务收支审计, 简称财务收支。最典型的单位财务收支审计是企业 财务报表审计。
第一节 审计的基本概念
审计的独立性也意味着审计是一种代理型的经济 监督形式,审计委托或授权者与审计主体之间也是 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双方也存在着利益差 别,审计主体在审计过程中也可能存在道德风险和 逆向选择,需要他律和自律。政府所需要制定相关 法律、法规、规章,进行规制和监管;审计职业组 织需要准则、职业道德规范等规范,进行自律。
经常性、及 时性、针对性
第一节 审计的基本概念
四、审计的客体 审计的客体也叫审计对象,是指审计活动的作用
对象,即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有关 的其他经济活动。 (一)政府财政收支
政府财政收支是指政府依法取得的各总收入,如 税收、收费、举债等;政府依据批准的预算而发生 的各种开支,如经费、公共工程投资、社会救助支 出、社会保障支出等等;预算外的各种收支等。
第一节 审计的基本概念
二、审计的本质特征 1、独立性就是审计的本质特征。 审计的独立性是指审计主体身份上的超脱性,精
神上的公正性。 身份上的超脱性,是指审计主体至少与被审计人
之间,有时还要与审计委托人之间,在组织人事上 要没有隶属关系,在血缘上要没有近亲关系,在财 务上要没有关联关系,在业务上没有冲突关系。身 份上的超脱也叫形式上的独立 。
审计的独立性是审计价值的源泉。
第一节 审计的基本概念
审计的独立性也是审计能够发挥其独特作用的保 证。
3、独立性的保证 为了确保审计主体具有独立性,从而确保审计独 特价值或作用的发挥,多数国家的《宪法》,各国 的审计法律、法规、审计准则和审计职业道德规范, 世界审计组织的审计准则和审计职业道德规范等, 都对审计主体的独立性做出了明确的要求或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