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发表时间:2013-08-23T17:26:29.560Z 来源:《中国商界》2013年7期供稿作者:刘淑君
[导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作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刘淑君/中共武城县委党校
【摘要】必须着力更新观念,摒弃重功利,树立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生活理念和幸福观,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一种享受、一种愉悦,安于平淡、安于自然。这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智慧,也是在地球上真正存在的智慧。【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永续发展是人类发展的最高境界。党的十八大报告作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必须深刻理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对实现永续发展的重大意义,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确保造福子孙后代,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一、永续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
永续发展以确保人类和自然的福祉为重要目标,这是古往今来人类始终孜孜不倦探索实践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
(一)科学发展是题中之义。永续发展既能满足当代需求,同时又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发展。人类文明发展至今,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地球正以最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历史上最多的人口、最空前的资源消耗。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形态,永续发展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既体现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要义,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是科学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只要能实现永续发展的要求,就是真正实现了科学发展。
(二)科学执政是最大体现。永续发展是对人民、对历史、对自然高度负责的发展。当前,如何保障改善民生、建设美丽家园、创造美好未来,是对科学执政的最大挑战。如果我们片面追求GDP增长和物质财富的增加,只顾眼前政绩,搞短期行为,必然导致百姓怨气、公信力受损。永续发展强调人口环境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社会效率与社会公平正义相统一。只要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实现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就是真正体现了科学执政。
(三)中华民族的不懈追求。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永续发展,自古以来始终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性、平衡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生态文化,提出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资源和蓝天、碧水。
(四)人类发展的重大课题。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永续发展是关系人类繁衍生息的根本问题。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生产力突飞猛进,自然环境也在人类过度的索取中走到了崩溃的边缘,人类发展已到了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在严重的生态危机面前,人类开始对如何保护赖以生存延续的环境问题进行深刻反思,积极探讨如何推动永续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要充分意识到,越是后发展越要注重科学发展、永续发展,从观念、制度等层面选择一条实现与自然和谐、崭新的发展道路。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永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和人类健康发展的正确方向。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明确大政方针,做好制度安排,推动全社会广泛参与,确保实现永续发展。
(一)确立战略定位。有什么样的战略地位,就有什么样的发展。只有当一个国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发展战略,才能给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碧水,才能出现人与自然相协调,蓝天、山色、水声共一体,人、动物、植物交融互动的美妙景象。党的十八大强调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指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系统化、完整化地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必然在更宽视野、更高层次上推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二)明确方针政策。实现永续发展,需要具有战略性、指导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方针指引和具体措施。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基本政策和根本方针,对资源和环境保护、节能减排这一系列方针和战略思想作了新概括与再升华,为永续发展的实践指明了方向。
(三)提供制度保证。制度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实现永续发展的宏伟目标,离不开一系列制度安排。党的十八大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从加强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制度、健全基本的管理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市场化机制、责任追究和赔偿制度等五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从制度层面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依法治理轨道。只要充分发挥制度建设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引导作用,就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四)推动全民参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任何文明都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永续发展就成为一句空话。从文明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看,人民群众参与文明建设的程度如何,决定着文明的进程和效果如何。必须大力宣传、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和价值,努力强化全民生态意识,引导群众把保护生态环境看成行善积德的道德行为,激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只要我们做到人人参与、全民行动,就一定能汇聚起实现永续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三、以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推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推动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一)确立永续发展的生态战略。面对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面对国际舞台上的激烈竞争,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如果不牢固确立永续发展的生态战略,后果将不堪设想。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实现永续发展的思想理念、国策方针、途径方法等方面做出较为完备的顶层设计。
(二)强化长远发展的生态自觉。全球性的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我国而言,如果我们不从根本上改变高消耗、高投入、粗放型发展模式,我国的能源资源与生态环境容量将难以为继,已经取得的发展成果也会遭到破坏。我们不能只考虑我们这一代的发展,更要考虑子孙后代的长远发展。在中华文明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强化长远发展的生态自觉,加大对环境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