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标记语的语用研究现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9月
第40卷 第5期
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Foreign L a nguage Teaching a nd Research(bimont hly)
Sep t.2008
V ol.40N o.5《本族语者和非本族语者
英语会话中的话语标记语》述评
Si mone Müller.2005.Discourse Markers i n Native a nd Non2native Englis h Discourse.
A mster da m/Phila delp hia:J oh n Be nja mins.viii+290pp.
1.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语言学界对话语标记语的研究日趋重视,但研究对象大都局限于以英语为本族语的话语交际者。那么,非本族语英语使用者如何习得话语标记语的使用能力?基于此方面研究的不足,《本族语者和非本族语者英语会话中的话语标记语》(Discourse Markers in Native a nd Non2native Eng2 lish Discourse)一书作了一些开拓性探讨。
本书是Simone Müller女士在德国吉森大学基于自建的GLB CC(Giesse n2L ong Beach Chaplin Corp us)语料库所做的博士论文扩展而成的专著,由J ohn Ben2 ja mins公司于2005年出版。第1章是导论。第2-5章是本书的主体部分。分别探讨so、well、you know和like这四个话语标记语。与其他研究不同的是,作者不但总结了这四个话语标记语在英语会话中的使用情况,也归纳了它们作为非话语标记语的使用情况。在定量分析中,作者不仅展示了话语标记语的各种功能在英语本族语者和非本族语学习者会话中使用的差异,而且探究了影响其使用的非语言因素(话语交际者的性别、年龄、国别、交际者间的角色以及关系的亲密程度等)和语言因素(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习得英语以及英语学习的时间等)。第6章是结论。
2.内容简介
第一章导论 由于研究方法和侧重点不同,研究者们对“discourse mar kers”的命名各有不同。如话语小品词(discourse p articles)、连接词(connectives)、语用标记(p ragmatic markers)等。本书采用话语标记语(discourse mar kers)这一术语,因为作者认为她所要分析的话语标记语在话语的语篇和人际功能上都有所体现(P.3)。
作者基于Schiff rin(1987)(P.327)的研究对话语标记语的显著特征进行了下述更完整的概括:(1)不属于任何词类;(2)有一定的音韵特征;(3)大部分出现在一个话语单位的起始位置;(4)句式独立和语法上的任意性;(5)没有固定的语义内容;(6)口语化。同时,作者基于B rint on(1990:47)(P.9)的研究,总结出了话语标记语的多种功能:(1)引起话语;(2)标记话语间的界限;(3)预示回答或反映;(4)作为话语的过滤器或延迟技巧;(5)帮助说话者站稳脚跟;(6)形成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良好互动;(7)对前指和后指的话语进行标记;(8)标记前景或背景信息。
在本章后半部分,作者对本书语料选择、研究方法以及理论架构作了详细说明。作者介绍GLB CC语料库容纳了本族语者和非本族语者英语会话语料共350, 000词。库中的录音材料在美国的长滩和德国的吉森收集。对象为已熟练掌握英语并能听懂全英语授课,但具有不同英语学习背景的大学生。为分析方便,作者在共有23种第一语言参与的英语非本族语受试中选择了占绝大多数的德国大学生,而本族语会话者则多为美国的大学生。整个会话实验置于完全受控和自由交谈的环境之间。作者一共录下了136次受试使用英语对一部卓别林主演的无声电影的叙述和讨论,以及25次受试使用德语对电影的叙述和谈论。此外,作者还辅以问卷调查表来了解影响学生话语标记语使用情况的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P.31233)。由于GLB2 CC的建立不是为了进行话语标记语研究,而是以美国学生为参照对象,考察德国非本族语英语会话者如何掌握话语标记语的正确使用,所以并非所有的话语标记语都会出现在语料中,即使出现的话语标记语也不会包括其所有功能(P.34)。作者采用的是语料库驱动(corp us2drive n)的研究方法,即所选的话语标记语样本是任意的,并不需要满足研究者在建库前预先决定的
类型(P.26)。
至于理论框架方面,作者认为Schiff rin是对话语标记语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之一,她(1987)(P.29)提出了意念结构、行为结构、交谈结构、参与框架结构和信息状态这五个层面的话语连贯模式。Rede ker (1991)(P.30)在评价Schiff rin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只有3个层面的模式,但她的模式并不能完全描述话语标记语的功能层次。作者对话语标记语的功能进行了分类,并总结了这些功能在语篇和互动层次上的表现情况。其中语篇层次与Schiff rin的意念结构有些相似,但范围更广一些(P.31)。
第二章 对so的研究 话语标记语so尚未受到很多关注。很多学者(Schourup,Ost ma n等)认为so 不是典型的话语标记语。但也有不少研究将其纳入话语标记语的范畴,但这些研究仅指出了差异,没有进一步分析so在不同语境中所行使的不同功能(P.66267)。
作者将so作为话语标记语和非话语标记语的使用分开。作为非话语标记语,so具有5种功能:(1)作为程度或方式副词;(2)表达目的;(3)构成固定表达法;(4)德语表达方式的直译(如so weit wie翻译成so f ar as);(5)作为替代。作为话语标记语,so分别在语篇层次和互动层次上起作用,主要有9种功能:(1)引出结果;(2)标记主要概念单位;(3)概括/释义/举例;
(4)标记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5)用作话语边界指示标;(6)做言语行为标记语表达疑问或请求;(7)做言语行为标记语表达观点;(8)指示暗含的结果;(9)标记话题转换。作者还列出了一些无法归类的功能(P.872 88)。
在GLB CC中,作者发现德国学生把so作为非话语标记语使用的频率比美国学生高两倍之多;而美国学生把so作为话语标记语使用的频率则比德国学生要高近两倍。其中对于so引出结果、标记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对话语总结/释义/举例这三种功能在语篇层次的使用频率,美国学生与德国学生存在显著差异,而它们在互动层次上的使用频率,两组受试间的差异甚微(P.89291)。就语言因素而言,在非正式语境(如家庭、朋友)中使用英语只对使用总结/释义/举例这一功能发生影响,德国学生使用这一功能的频率与美国学生相近。但在非正式语境中使用英语并不影响so 作为话语标记语的功能,却有助于德国学生避免翻译错误。在英语国家呆的时间越长也会增加德国学生将so用来作为话语边界指示标等语篇功能的使用频率(P.97)。一些非语言因素(如年龄、性别等)对so的使用情况也有所影响。如就性别而言,美国女学生比美国男学生在使用so作语篇功能来表原因和序列的频率高。而德国女学生则比德国男学生使用so做互动功能的频率高,特别是在用于言语行为和暗示结果方面(P.91294)。
第三章对well的研究 L akoff是最早把well作为话语标记语进行研究的学者之一。他(1973)(P. 101)认为well可用于委婉地表示不愿意直接清楚地回答某问题。随后,Svartvik(1980)(P.101)肯定了L a2 koff的观点,并进一步提出了well作为话语标记语的其他两类功能:做修饰语(qualifier)或做框架构建(f rame)。Schiff rin(1987)(P.102)则认为well在话语参与框架上起作用,主要用于回答,有连贯标记和非连贯标记两类功能。Owe n,Watt&J ucker(P.102)从关联理论出发,认为well可以做面子威胁缓和语(f ace2 t hreat mitigat or),起到调节人际关系的作用。Schourup(2001)(P.105)总结了利用Schiff rin的话语连贯模式和J ucker等的关联理论都不能解释的一些特例,并对well的单个功能进行了研究。
作者对GLB CC中well的功能进行了分类。作为非话语标记语的well出现在形容词、副词和固定搭配中,就使用频率而言,德国学生明显高于美国学生。而作为话语标记语的well共有12种功能,分别在语篇层次和互动层次上起作用:(1)词语短缺标记;(2)自我修正;(3)直接引用;(4)标记主题;(5)引出场景;(6)标记结束。Well不是用作最终叙述的总结,而是对一个观点、一个场景描述进行总结;(7)标记间接回答;(8)在回答w h2类问题时,直接回答前也会出现well;(9)自我陈述时,well常用来引出说话人对自己前面所讲的话立即作出回应(自问自答)或进一步解释;(10)表示赞同对方观点并表达自己的意见;(11)表示继续某一叙述话题,常与and连用;(12)在交谈中欲评价对方观点(往往表示不完全赞同)时,使用well来缓和语气。还有一些无法归入上述各类的功能(P.1352136)。
在GL B CC中,德国学生使用well做非话语标记语的频率要比美国学生高5倍,而做话语标记语时,其使用频率大约是美国学生的2倍。其中well做词语短缺标记、结束标记、间接回答标记,以及表示继续同一话题这些功能时,德国学生与美国学生的使用情况有显著差异。年龄、性别、小组成员间的关系等非语言因素对well的使用有一定影响。如美国女学生不使用well来引导说话者充满自信的结果,美国男学生则使用well的所有语篇功能;而德国男学生使用well来标示直接回答的频率是德国女学生的4倍(P.139)。
第四章 对you know的研究 You know是情况
2008年 外语教学与研究 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