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计算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计算
公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总时间/产品总数
(2008海南单科)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

2007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

如果2008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A.5小时 B.7小时 C.7.5小时 D.8小时
答案:B (10×6+8×10)/10×(1+20%)+8=7
针对训练
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

2008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5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

如果2009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9年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价值总量分别为
A.7小时 120万小时 B.7.5小时 120万小时
C.5.5小时 110万小时 D.8小时 110万小时
答案:C(10×6+5×10)/10×(1+50%)+5=5.5
二、价值量计算
结论:
公式1: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
2:价格总量=单位商品价格×商品数量
3:社会率提高后的单价=原价/(1+﹪)
(一)用多余的条件迷惑你:突破方法是从设问入手,列出公式,根据公式找所需条件就能识别多余条件。

1.(2009全国I )某小企业2008年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8元,产量为10万件,甲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6元。

如果该企业2009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2009年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与2008年相比
A.增加8万元 B.增加6万元 C.减少14万元 D.不变
答案:B10×(1+10%)×6-10×6=6
“某小企业2008年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8元”是多余的条件,个别率不影响单价。

2.(2007全国I)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8倍,且5件A商品=2克黄金。

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l倍,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
A.4克 B.8克 C.16克 D.32克
答案:C 5A=2金=16银“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l 倍”是多余的条件
(二)用百分比为难你:要突破很容易啊,提高就是(1+﹪),降低就是(1-﹪)
1.(2009全国Ⅱ)2008年某国生产甲种商品100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6元。

如果2009年该国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甲种商品的价值总量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为
A.720万元,6元 B.720万元,5元 C.600万元,5
元 D.600万元,6元
答案:C单价=6/(1+20%)=5 总价不变
2.(2009安徽 )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l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

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

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
A.364元 B.400元 C.520元 D.776元
答案: B260/(1+30%)×2=400
3.(2008北京)2006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

2007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他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
A.0.75元 B.0.80元 C.0.85元 D.1.25元
答案:B 1/(1+25%)=0.8
4.(2008宁夏)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价值总额为100亿元。

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
A.110亿元 B.120亿元 C.130亿元 D.132亿元
答案:A100×(1+10%)=110 社会率变化不影响价值总量,“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是多余条件。

(三)读懂“其它条件不变”的含义:认真读题目就行
(2008四川)假设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单位商品的价格为10元,M 商品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均为100亿元。

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分别为 ( )
A.100亿元和110亿元 B.110亿元和110亿元
C.110亿元和121亿元 D.121亿元和121亿元
答案:C价值总额=100×(1+10%)=110 价格总量=10×10×(1+10%)×(1+10%)=121
社会率变化不影响价值总量,劳动者数量增加10%,价值总量就多10%;“其他条件不变”即价格不变,
仍是10,社会率提高商品数量多10%,劳动者数量增加10%,所以要乘以两个(1+10%)
针对训练
1.2009年某国生产的每件甲种商品的价值量为10元,其中A公司生产甲种商品100万件。

如果A公司2010年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10年该国生产的单位甲种商品的价值量与A公司生产的甲种商品的价值总量分别为
A. 12元 1200万元 B.12元 1000 万元 C.10元 1200万元 D.10元 1000万元
答案:C其他条件不变即社会率不变,因此单价仍为10,价值总量
=10×100×(1+20%)=1200
2.西安某企业去年生产一把菜刀的价值量为200元,全年生产20万把。

今年该企业改进技术后,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今年该企业生产每把菜刀的价值量和全年生产的价值总量分别为
A.100 元 4000万元 B.200元 8000万元 C.100元 2000万元 D.200元 4000万元
答案:B其他条件不变即社会率不变,因此单价仍为200. 价值总量=200×(20×2)=8000
3.假设某国去年生产一件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1小时,一件M商品可以换两件K商品,甲企业生产一件M商品所花费的时间为2小时。

如果甲企业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K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企业生产的一件M商品与某乙企业生产的一件K商品的交换比例应该是
A.1:1 B.1:2 C.1:4 D.1:8
答案:C 本题的陷阱是设问,“甲企业生产的一件M商品与某乙企业生产的一件K商品的交换比例”实际是问M与K的价值量比例,“甲企业生产一件M商品所花费的时间为2小时。

如果甲企业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则是多余条件。

“其它条件不变”即M的社会率不变,原来1M=2K,M社会率不变,K社会率提1倍,则1M=4K.
做好价值量计算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记好结论和公式;分清个别率和社会率;学会对付高考题设置的陷阱。

三、货币量计算
公式1:实际需要货币量=价格总额/流通速度=单价×数量/流通速度(注意公式的变式)
2:购买力=实际需要货币量/发行量 3:货币贬值率=1-购买力
4:通胀率(物价涨幅)=多发纸币量/实际需要货币量
=(发行量-实际需要货币量)/实际需要货币量
5:货币币值变化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原价/(1±﹪)注:升值“+”贬值“-”
1.(2007四川)某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

假如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 )
A.1.8万亿元 B.2万亿元 C.2.2万亿元 D.2.4万亿元
答案:C “其它条件不变”即流通速度不变,16÷2=16×(1+10%)÷X则
X=2.2,比较简单的推理是既然流通速度不变,那么价格总额增10%,所需货币量自然增10%,就是2×(1+10%)
2.(2008全国)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

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
为 ( )
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
答案:B 本题把社会率提高和货币贬值结合起来考,直接套公式就行:15÷(1+50%)÷(1-20%)
针对训练
1.假定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商品价格总额增长20%,货币流通次数增加50%,纸币发行量不变,则该国1元纸币的购买力相当于原来元的购买力。

在这个时期,该国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0.80 物价上涨 B.1.25 投资减少C.0.40 物价上
涨D.2.50 物价持续下跌
答案:A 所需货币量=原价格总额×(1+20%)/原流通次数×(1+50%)=原货币量×0.8
2.假设2008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x元。

如果2009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9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5元,那么x应
为 ( )
A.31.25 B.30 C.46.875 D.45
答案:B X÷(1+50%)÷(1-20%)=25
3.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M国流通领域中货币流通次数减少了50%,政府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使流通领域货币量增加了20%,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金融危机前售价10元的商品,在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期间的售价应该是( )
A.5元 B.6元 C.8元 D.10元
答案:B “其他因素不变”即商品数量不变,把货币流通公式变式为:商品数量=货币量×流通次数÷价格,设在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期间的售价为X,可得方程:原货币量×原流通次数÷10=原货币量×(1+20%)×原流通次数×(1-50%)÷X,则1÷10=(1+20%)×(1-50%)÷X
4.假定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待售商品数量增加10%,价格水平下跌4%,货币平均流通次数由5次减为4次。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若该国要保持币值稳定,流通中的货币量应
A.增加32% B.增加26.4% C.增加40.8% D.减少6%
答案:A 把“货币平均流通次数由5次减为4次”转化为“货币平均流通次数减少20%”则现在的货币量=
原待售商品数量×(1+10%)×原价格水平×(1-4%)÷原货币平均流通次数×(1-20%)=原货币量×1.32,可知需增加32%
货币量计算关键是记好公式,懂得把公式变式,找出不变的要素作为等量建立方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