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的文学成就与创作经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0-03-05

作者简介:詹歆睿(1975—),男,四川大邑人,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文学硕士。基金项目:渭南师范学院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0YKI033)。

路遥的文学成就与创作经验

詹歆睿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陕西渭南714000)

要:路遥创造了“城乡交叉地带”的书写特色,其作品主人公的奋斗精神带给读者温暖和鼓励,爱情

描写真切朴实,路遥的小说真实地记录了社会变迁,加上自我形象的成功塑造和大众媒体的充分运用,使得路遥以为数不多的并不完美的作品拥有较大的读者群体。

关键词:路遥;文学创作;城乡交叉地带;社会变迁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871(2010)03-0054-04

在当代文学史上,路遥是一位比较特殊的作家。他的文学成就主要集中在小说创作上,散文、诗歌、剧本主要是作家早期的作品。从作品的数量看,路遥因为生命早逝,

其小说作品并不很多,短篇、中篇、长篇一共有22篇小说(2000年版《路遥全集》只收录20篇,

未收入《不会作诗的人》和《在新生活面前》),产生较大影响的只有《人生》、《平凡的世界》、《惊心动魄的一幕》、《在困难的日子里》等有限的几篇(部);从创作时间看,自1973年作者公开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优胜红旗》

,到1992年去世,创作生涯共20年时间,相对于其他作家来说并不长。但是,从产生的影响和读者的接受层面来看,却是不得不提及的重要作家。中国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读者人人皆知刘巧珍和高加林,关于他们的讨论与研究今天仍然在继续。路遥在短暂的一生中,凭借着为数不多的作品在读者中享有较高声誉,在文学史上也占有自己的位置。路遥更因其对文学的献身精神得到读者的追忆与思念。

但是,路遥也受到了一些质疑与否定。时至今日,作家英年早逝的伤痛已渐渐平静,那些沉痛的往事也日益尘封,研究者开始以学术的、理性的目光评价路遥的生平与创作,得出了很多真知灼见。读者和研究者对路遥之所以有褒有贬,有扬有抑,是因为路遥在创作上有极其成功的一面,也有掩盖不住的缺点。本文讨论路遥文学创作的成功经验,另文专

门论述路遥文学创作的不足与局限。

一、开创了城乡交叉地带的书写特色

“城乡交叉地带”是路遥生活与徘徊的场所,也是他创作的核心词汇,

更是研究路遥的关键词汇。路遥是成长在农村的作家,他的思想意识与行为方式具有很大的传统性、

乡土性。路遥又受到过现代的高等教育,他一步步从延川走向延安,继而生活工作在省会城市西安。一边是原有的熟悉的精神家园,一边是五光十色的都市洪流。作家在这两者之间常常处于无法协调、

无法认同的焦虑之中。正如路遥所言

:“当历史要求我们拔腿走向新生活的彼岸时,

我们对生活过的‘老土地’是珍惜地告别还是无情地斩断?这是俄罗斯作家拉斯普京的命题,也是我的命题。

”[1](P66)

石天强也认为,城乡交叉地带

“是作家边缘化身份的空间表达,是作家没有心理归属感的文化符号;它暗示着路遥心理世界中的边缘化心理空间,还有这个心理空间中特有的尴尬与焦虑”

[2](P37)

。写个人的经历,同时也是写中国千千

万万由乡村走向城市的青年的经历,成为路遥的首要选择,也是必然选择。

“城乡交叉地带”的书写在中国具有典型意义,他是中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社会发展的缩影。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在近代以前,中国少有现代化的机器大生产,乡村社会成为中国最庞大、最基本、最典型的社会结构形态。新中国成立后,又

2010年5月第20卷第3期榆林学院学报

JOURNAL OF YULIN UNIVERSITY May.2010Vol.20No.3

历经了很多坎坷,到改革开放中国农村才逐渐走向温饱和富足。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开始以各种方式脱离土地,中国的城市人口开始急剧增长。不管是通过上学、招工、招干进入城市参加工作的,还是外出打工想要通过劳动改变生活状况的,他们离开原有的乡土社会进入都市生活,都会不同程度地感受到身份认同带来的精神焦虑,都会体验到自身原有的乡村血统在灯红酒绿中的不适应。“像个农民一样!”一段时间成为骂人的口头禅。农民,这些支撑中国社会几千年发展,以自己的耕作为城市提供给养的人们,却成为落后、愚昧、可笑的代名词。中国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使得农村远远落后于城市,这是当时社会经济条件下无奈的选择,正如高加林对刘巧珍和黄亚萍的选择一样,是当前环境的两难选择。因此,“城乡交叉地带”的生活是大多数读者熟悉的,即使没有这样的生活经历,像高加林、孙少平那样为生活而挣扎、而奋斗的感受是每个年轻人都体会过的。因此,路遥的作品有那么多的读者就不足为怪了,他是一代人甚至是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二、小说文本带给读者以温暖和鼓励

与高加林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年轻人,有多少为跨越城乡门槛而奋斗着,在这奋斗的过程中,又会有多少人像高加林那样经历着成长的伤痛,感受着在社会潮流中的渺小与卑微。高加林的故事在很多读者中产生认同,是因为很多很多的人与他有相同的经历、相同的故事。一位比路遥小20岁的文学博士表达了阅读《人生》得到的情感体验:

直到今天,重读《人生》,我仍然时不时为高加林那种痛楚的卑微感所灼伤。那种卑微的生活感觉,我曾经非常熟悉。我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完成了那种超越,但我知道,我身后还有很多人仍为那种卑微所压抑着,也许永世不得翻身。[3](P84)

比起高加林的盲目和冲动,孙少平对理想的追求显得更坚持、沉稳、内敛。孙少平没有更高的学历,也没有过人的才能,他是普通的一位农村青年,城乡差别的鸿沟使他即使跃过了也不能走得太远。但真正打动人的是孙少平在苦难生活中的坚持,以及在这坚持中始终不变的信仰,相信自己最终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换来美好的生活。孙少平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怀着对世界的赞美,怀着对他人的宽容,他在用发现美的眼睛来看待这个世界。就是在劳动最艰苦的时候,他每天都要看书、学习,补充心灵的养料;在别人需要他帮助时,他会慷慨解囊,挺身而出。孙少平追求理想的过程是艰辛的,却是明确的、坚定的。

路遥时期以及路遥之后的许多人,都经历了诸如高加林、孙少平那样为理想而奋斗的时期,路遥小说在中国当前的社会背景下能找到很多的共鸣者和认同者,这是路遥作品被读者认同和接受的感情基础。

文学带来什么?是精神与审美的愉悦,还是短暂的享乐后留下的精神空白?是个人的自我宣泄,还是带给读者精神的慰藉和前行的力量?李建军认为,路遥的写作是给予性的写作,而非占有性的写作。[4](P1)给予性的写作带给读者以温暖的鼓励,使读者获得生活的经验和克服困难的勇气,而占有性的写作是把读者放在低于自己的地位上,自说自话,自我发泄,读者成为作家利用的工具。高加林的自觉与盲动,他对理想的追求与受到的伤痛;孙少安孙少平兄弟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奋斗精神;黄土地上的人民在困难的条件下人与人之前的关怀与真诚,感动了无数读者,从而内化为读者继续前行的精神力量。

三、爱情描写真切朴实

爱情是文学的经典素材和创作母题,也是世俗人生中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人生命题。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悲剧,向我们展示了这一人生命题对于个体的难于选择。高加林在被辞回乡后的失意状态下碰到了巧珍,这个热情的农村姑娘大胆地追求爱情,主动向高加林表白。对高加林来说,无疑带来了很大的安慰,他这时无法拒绝巧珍的爱。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谁能在拥有青春的同时正确把握人生把握爱情呢?在高加林的潜意识中,已慢慢地认可了自己未来可能的生活方式:与巧珍结婚,当一个普通的农民。如果真的是这样,得到巧珍的爱确实是非常幸福的,况且,巧珍曾说,“你在家里盛着,像国家干部一样工作七天休息一天”。然而,选择就意味着责任。当环境发生变化,高加林从一个青年农民变成一位国家干部时,何去何从就成为二难选择。读者也很难对高加林有一个明确的态度,是指责还

·

55

·

詹歆睿:路遥的文学成就与创作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