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并发症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低渗溶液:<240 mOsm/L 如 0.45%氯化钠 溶液
• 等渗溶液:240-340mOsm/L 如 0.9%氯化钠溶液 5%GNS溶液
• 高渗溶液: > 340mOsm/L如10% 葡萄糖
渗透压与细胞体积
低渗 Hypotonic 等渗 Isotonic
高渗 Hypertonic
相关因素-渗透压
静脉炎
静脉炎的症状及体征: • 红、肿、热、痛 • 滴速减慢 • 沿静脉走向出现红 色条纹 • 静脉呈条索状 • 穿刺点脓性分泌物
静脉炎分级
• 通过对静脉炎的分级,有效的观察记录及标准描述, 建立科研的数据基础.
• 0级 没有症状 • 1级 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 2级 输液部位发红,和或水肿 • 3级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样物形成,可触摸
机械性静脉炎
原因:与静脉导管放置有关,导致静脉内膜损伤 的并发症
• 相关因素 • 导管留置状态 - 导管与穿刺点反复移动
导管在关节部位 过度或不合适的活动 • 固定不良,在更换敷贴或延长管时引起导管移动 • 过大的导管型号,细小静脉 • 送管时绷皮技术不好,送导管速度过快 • 微粒物质:玻璃碎屑、棉花、沉淀物、无法吸收 的、未充分溶解的微粒 物质
机械性静脉炎
症状: 穿刺静脉出现红,痛 • 处理:停止在此静脉输液.24小时内冷敷
,24小时后局部湿热敷. • 预防: • 选择柔软材料的留置导管 • 避开关节部位穿刺 • 稳定固定导管和输液管,减少移动 • 必要时可使用手臂固定托或其它固定辅
助工具
细菌性静脉炎-最少出现的静脉炎(<2%)
相关因素: • 操作者洗手不彻底 • 无菌技术、观念不强(皮肤消毒、连接口消毒) • 皮肤消毒/消毒剂使用不良;污染溶液(包装破损、效期) • 非密闭式固定,敷料污染潮湿 • 剃毛 • 穿刺技术不当:导管接触皮肤;多次穿刺
渗透压越高,静脉刺激越大
• 高度危险 • 中度危险 • 低度危险
>600mOsm/L 400-600mOsm/L <400mOsm/L
• 研究证明渗透压>600mOsm/L的药物可在24 小时内造成化学性静脉炎
1g先锋Ⅴ在不同溶液中 的渗透压变化
1g先锋Ⅴ 加入
溶液
无菌注射用水 0.9%氯化钠 0.9%氯化钠 0.9%氯化钠 0.9%氯化钠 5%葡萄糖
溶液量(ml) 渗透压( mOsm/L )
10
340
10
600
20
426
50
344
Biblioteka Baidu
100
317
50
321
药物随着配置溶液的种类不同出现不同的渗透压值
临床常用药物的渗透压
药物
阿霉素
5-FU 环磷酰胺 长春新碱 3%氯化钠 TPN 甘露醇 5%碳酸氢钠 50%葡萄糖
渗透压
280 650 352 610 1030 1400 1098 1190 2526
300毫升/时 (5 ml/分)
500毫升/时 (8.3 ml/分)
液流》血流(如此时为较刺激性药液) 血液回流受阻
渗出
血液稀释药物的能力 下降/甚至为零
化学性静脉炎
化学性静脉炎
• 处理: • 停止在此静脉输液.24小时内冷敷,24小时
后局部湿热敷,以增进血液循环,缓解患者 不适. • 预防: • 充分的血液稀释—首选.静脉输注时尽量选 用较粗的静脉以确保有足够的血液稀释. • 合理酸碱溶液稀释.建议医生选用中性药物 • 合理选择输液工具 • 加大溶液的稀释量 • 减慢输液速度.输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可将 滴注速度适当减慢,每次输注后充分冲管.
相关因素:
1.pH值: 2.渗透压: 3.血液稀释不充足
与输液速度有关 小静脉,粗导管
4.留置时间过长
5.消毒剂未干 6.刺激性药物输注后没有进行分冲管
相关因素1-PH值
血液PH值为7.35-7.45 ph<4.1为强酸性;pH>9.0 为强碱性
• 超过正常范围的药物均会损伤静脉内膜. • pH<4.1 - 在无充分血流下明显静脉内膜组织改变 • pH6.0-8.0 - 内膜刺激小 • pH> 8.0 - 使内膜粗糙后,血栓形成可能性
• pH值的不同是药物配伍禁忌的主要因素。
部分药物PH值
环丙沙星
血液pH ^
环吡嘧啶
多巴胺 吗啡
强力霉素 顺铂
庆大霉素
钾盐 万古霉素
溶液 阿霉素
5-Fu 氨苄青霉素
大仑丁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生理pH

相关因素2-渗透压
• 渗透压:表示液体中小颗粒的数量. • 血浆渗透压为240-340mOsm/L • 渗透压影响血管壁细胞水分子的移动
到条索状的静脉 • 4级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样物形成,可触及
的静脉条索状物长度>1英寸,有浓液流出
静脉炎种类
化学性静脉炎 机械性静脉炎 细菌性静脉炎 血栓性静脉炎 拔针后静脉炎
化学性静脉炎
• 原因:输注药物及液体对静脉内膜的刺激 • 导致:静脉硬化、渗漏和血栓形成 • 症状: 穿刺静脉顺走行方向发红,局部压痛
症状: 穿刺静脉出现红,肿,痛,静脉变硬.有时可见分泌物,严重可致发热
细菌性静脉炎
• 处理:停止在此静脉输液.24小时内冷敷,24小时后 局部湿热敷.对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必要时应用抗 生素治疗.
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
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
• 穿刺失败 • 静脉炎 • 渗出/坏死 • 堵塞
穿刺失败
刺破静脉 穿刺技术不熟练 使导管尖端 受损 仅将针尖刺入静脉而外套管 尚在静脉壁外至送管失败
穿刺角度过小,静脉壁划伤
静脉炎
• 定义:静脉壁内膜的炎症。是一种进行性的并发症。
• 静脉炎的危险因素: • 液体和药物 • 渗透压、pH值和种类,以及微粒 • 输液装置 • 导管的规格、长度和材料 • 穿刺部位、留置时间 • 病人状况 • 年龄、免疫、疾病、皮肤、营养、既往静脉穿刺状 况 • 穿刺者的导管置入知识和技巧
相关因素3-血液稀释不充足
• 输液速度 • 静脉流量 • 导管大小
不同部位血管的回血流量
手背及前臂静 1 - 95 ml/分
肘部及上臂静脉 100 – 300 ml/分
锁骨下静脉
1 - 1.5 L/分
上腔静脉
2 - 2.5 L/分
60滴/分 80滴/分
血管壁侧压↑ 机械性静脉炎
外周小静脉 (血流:1ml/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