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光谱分析法
光谱分析法是一种发展较为成熟且操作简单的 方法,常用的有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 1.2.1 紫外分光光度法
酪氨酸、精氨酸和苯丙氨酸在紫外区有明显的 特征吸收,因为其 R 基均含有苯环共轭双键系统,故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可测定上述氨基酸含量。该方
收稿日期:2013-05-24 作者简介:江海风(1960-),女,工程师,大专,主要从事分析方法的研究
氨基酸分子中的羧基在强碱性介质中可形成阴 离子,而氨基酸分子中的氨基在强碱性介质中和一 定的电位下可在贵金属 ( 金、铂 ) 电极表面发生氧 化反应,基于上述原理可实现对氨基酸的阴离子交 换色谱分离和积分脉冲安培检测。该方法的优点是 不需要对氨基酸进行衍生化处理,可直接进行分离
第4期2013年8月
1 氨基酸的分析方法
常规的分析化学手段均可用于氨基酸分析,目 前常用氨基酸分析方法有化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 电化学分析法、毛细管电泳法和色谱分析法等。
1.1 化学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是一类比较传统的氨基酸分析方 法,主要包括甲醛滴定法和凯氏定氮法。 1.1.1 甲醛滴定法
甲醛滴定法的原理是向中性或碱性氨基酸溶液 中加入甲醛,氨基酸的氨基和甲醛可形成羟甲基衍
关键词 氨基酸;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 中图分类号 TH833
Review on Amino Acid Analysis Methods
Jiang Haifeng1,Ma Pinyi2,Jin Yue2,Feng Xudong2,Wang Xinghua2 (1The 718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Handan,056027;2College of Chemistry,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130012) Abstract Amino acid analysis is one of most important technologies used in life science.In this study,the development of technique and methods for amino acid analysis were reviewed and summarized for reference to routine amino acid analysis,such as chemical analysis,spectrum analysis method and so on.The reversed-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RP-HPLC) with pre-column derivation was especially discusse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researchers in this area. Key words Amino acids;Reversed-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Pre-column derivation
将氨基酸衍生化为易于汽化的物质后,采用气 相色谱法可测定多组分混合氨基酸。该方法的优点 是分离时间短、柱效高及易与质谱联用,缺点是衍生 化反应容易产生干扰成分。Husek 等 [13] 采用气相 色谱法同时分析血浆中的 20 种氨基酸和 30 种非氨 基有机酸,样品制备时间少于 30min。 1.5.4 高效液相色谱法
56
Modern Scientific Instruments
No.4 Aug. 2013
法简单易行,但线性范围稍小,仅有一个数量级。李 津明等 [2]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林蛙油软胶囊中 精氨酸的含量。 1.2.2 荧光分光光度法
氨基酸分子中的氨基、羧基或其它活性基团可 与衍生化试剂发生化学反应,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 可测定衍生化产物含量,进而可计算出原始样品中 的氨基酸含量。该方法可能存在衍生化时间长、衍 生化产物组分复杂和稳定性差等问题,通过对衍生 化试剂的仔细挑选,可部分解决上述问题。陈悦娇 等 [3] 利用邻苯二甲醛荧光法测定了市售白果中游离 氨基酸的总量。
1.3 电化学分析法
电化学分析法通常采用不同种类的氨基酸选择 性电极对各种氨基酸进行测定,由于其具有简单、灵 敏、无放射、无污染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解决具有直接电化学活性的 氨基酸种类较少、电化学反应的可逆性较差、背景干 扰较大、非化学活性的氨基酸仍需进行衍生化反应 等问题,故选择合适的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便成为 这类方法的研究关键。氨基酸的电化学分析法可分 为直接电化学分析法和间接电化学分析法。 1.3.1 直接电化学分析法
RP-HPLC 要求将氨基酸在柱前转化为适于反 相色谱分离并能被灵敏检测的衍生物,其关键在于 衍化生试剂的选择。选择衍生化试剂的标准包括: 该试剂能与各氨基酸进行定量反应;每种氨基酸只 生成一种化合物;目标产物有一定的稳定性,不产生 或易于排除干扰物;便于实现自动化;产物能在不同 型号的高效液相色谱仪上进行测定 。 [17] 目前国内 应用较为广泛的柱前衍生化试剂列于表 1,最常用 的柱前衍生试剂有邻苯二甲醛(OPA)、异硫氰酸苯 酯(PITC)、氯 甲 酸 芴 甲 酯(FMOC-Cl)、丹 磺 酰 氯 (Dansyl-Cl)及二硝基氟苯(FDNB)等。
5×10-9mol/L。 (3)电致化学发光分析 电致化学发光分析的原理是具有电致化学发光
活性的物质在一定的电位条件下,可与溶液中存在 的敏化还原性物质作用,所生成的不稳定激发态回 至基态时可产生化学发光,发光强度与被测物含量 具有固定的比例关系。碱性条件下,氨基酸对次氯 酸钠 - 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的增敏作用显著,郎惠 云等 [8] 基于此原理建立了反相流动注射 - 化学发光 测定氨基酸的新方法。该方法不需对氨基酸进行衍 生或转化,检出限为 0.016μg/mL,采样频率为 150 次 /h,对 1μg/mL 的组氨酸进行连续 12 次平行测 定的 RSD 为 0.9%。
氨基酸是重要的生命物质,是组成生物体中酶 和蛋白质的基本单元。可参与蛋白质合成的氨基酸 (亦称为基本氨基酸)有 20 多种,主要以下列两种形 式存在于自然界中,一种是以游离态存在于生理体 液 ( 如:血浆、尿液等 )、食品 ( 如:肉制品、饮料 ) 中, 另一种是以结合态存在于肽和蛋白质中。氨基酸分 析是蛋白质组学、生物化学、食品科学、临床医学、化 工轻工、考古研究、地质推断、宇宙探秘等领域的重 要研究手段,因此对氨基酸分析方法的研究与改进 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使用碱标准溶液滴定该衍生物,采用酚酞指示 剂确定滴定终点 [1]。这种方法简单易行、费用低廉, 但由于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准确掌握滴定终点,该方 法准确度较差。 1.1.2 凯氏定氮法
凯氏定氮法通过测定样品中氮元素的总量,并 根据特定样品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氮含量平均值计 算样品中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含量。此方法由 Kieldahl 于 1833 年首先提出,经过长期改进,目前己演 变出常量法、微量法、半微量法、自动定氮法及改良 凯氏法等多种。该方法的测量结果准确度较高,但 由于操作步骤复杂、测定周期长、无法识别氮元素来 源等不利因素影响,其应用范围受到了较大限制。
1.4 毛细管电泳法
毛细管电泳法是以高压电场为驱动力,以毛细 管为分离通道,依据样品中各组分间淌度和分配行 为上的差异实现组分分离的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 无须梯度洗脱、分析速度快、溶剂消耗少等特点,尤 其适用于氨基酸的手性分离。翟海云等 [9] 采用反向 毛细管电泳模式,在缓冲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使电 渗流改向,在无需衍生的情况下,实现了对混合氨基 酸的快速分离。
摘 要 氨基酸分析是生命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氨基酸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如化 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毛细管电泳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等),着重介绍了氨基酸柱前衍生化处理和反相高效 液相色谱法测定技术的发展,讨论了不同的衍生化试剂的实验效果。通过对各种衍生化方法的综合分析,为氨基酸的色谱分 析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该方法包括柱前衍生和柱后衍生两大类。目前 多用柱前衍பைடு நூலகம்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即首先将氨 基酸转化为适于反相液相色谱分离并能被灵敏检测 的衍生物,然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上述衍生物 进行分离和检测。该方法灵敏、快速、应用范围广、 易于自动化。牟德海等 [14] 建立了邻苯二甲醛 (OPA) 手动柱前衍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氨 基酸含量的方法,对牛血清白蛋白 (BSA) 的氨基酸 组成和小鼠血清中的游离氨基酸进行了测定,取得 满意的结果;苗虹等 [15] 采用柱前衍生 - 高效液相色
谱法测定食物中天冬氨酸、赖氨酸、亮氨酸等 16 种 氨基酸含量。
2 氨基酸的柱前衍生技术
自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 定氨基酸的研究发展迅速,特别是对柱前衍生 - 反 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的研究取得了显著 进展 。 [16] 相对于其它方法,RP-HPLC 分析方法更 加灵敏(可测知 <1pmol 水平)和快速(完成一种蛋 白质的水解、分离和测定只需 12 ~ 30min),衍生反 应也较便捷,易与仪器结合实现商品化。
江海风 等 :氨基酸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57
和检测,且检出限较低。蔡亚歧等 [12] 将高效阴离子 交换色谱 - 积分脉冲安培检测法应用于鱼粉和玉 米粉水解液中氨基酸组分的分析测定,使用 Dionex AminoPacPA10 阴离子交换柱为分析柱,控制柱温 为 35℃,以 NaOH 和 NaAc 强碱性溶液为淋洗液, 在合适的梯度条件下,实现了对 17 种常见氨基酸的 高效分离与高灵敏检测。 1.5.3 气相色谱法
第4期2013年8月
现代科学仪器
No.4 Aug. 2013
Modern Scientific Instruments
55
氨基酸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江海风 1 马品一 2 金 月 2 冯旭东 2 王兴华 2 (1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邯郸 056027;2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长春 130012)
利用部分种类氨基酸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时 所呈现出的电活性,可直接对上述氨基酸进行测定。 有研究报道 [4,5],不经衍生化处理即可利用直接电化 学分析法测定色氨酸、酪氨酸、胱氨酸、半胱氨酸和 酩氨酸的含量。 1.3.2 间接电化学分析
(1)衍生化反应间接测定 多数种类氨基酸在金属电极上是非电活性的, 无 法 直 接 测 定。 但 采 用 衍 生 化 反 应 将 上 述 氨 基 酸 转 化 成 电 活 性 的 物 质 后 即 可 进 行 间 接 测 定。 如 非 电 活 性 的 赖 氨 酸 与 芳 醛 进 行 衍 生 化 反 应 后,在 约 0.3mo1/L 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 (pH=11),衍生化产 物于峰电位 1.12V 处在滴汞电极上产生灵敏吸附还 原波,其导数波高与赖氨酸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测限为 3×10-8mol/L[6]。 (2)氨基酸与金属离子配位反应间接测定 氨基酸作为配体可与多种金属离子配位,形成 的电活性配合物可提高氨基酸自身的检测灵敏度。 Gilbert 等 [7] 使用 Co2+ 催化半胱氨酸产生氢波来测 定 胱 氨 酸 和 半 胱 氨 酸,检 出 限 达 5×10-8mol/L 和
1.5 色谱分析法
1.5.1 高效阳离子交换色谱法 Spackman 等 [10] 采用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
利用氨基酸在酸性条件下形成阳离子的特性将其在 阳离子交换柱中分离,分离后的氨基酸用相应的试 剂 ( 如茚三酮 ) 进行衍生,再用合适的检测手段 ( 如 紫外分光光度法 ) 进行检测。市售的自动氨基酸分 析仪多采用高效阳离子交换色谱 - 柱后茚三酮衍生 光度检测技术。这种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能测 定大多数种类的氨基酸及其同系物,但灵敏度不高, 仪器价格较贵。杨学猛等 [11] 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同时 测定了氨基酸制剂“肝氨散”中 L- 缬氨酸、L- 异亮 氨酸和 L- 亮氨酸的含量 1.5.2 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积分脉冲安培检测法
光谱分析法是一种发展较为成熟且操作简单的 方法,常用的有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 1.2.1 紫外分光光度法
酪氨酸、精氨酸和苯丙氨酸在紫外区有明显的 特征吸收,因为其 R 基均含有苯环共轭双键系统,故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可测定上述氨基酸含量。该方
收稿日期:2013-05-24 作者简介:江海风(1960-),女,工程师,大专,主要从事分析方法的研究
氨基酸分子中的羧基在强碱性介质中可形成阴 离子,而氨基酸分子中的氨基在强碱性介质中和一 定的电位下可在贵金属 ( 金、铂 ) 电极表面发生氧 化反应,基于上述原理可实现对氨基酸的阴离子交 换色谱分离和积分脉冲安培检测。该方法的优点是 不需要对氨基酸进行衍生化处理,可直接进行分离
第4期2013年8月
1 氨基酸的分析方法
常规的分析化学手段均可用于氨基酸分析,目 前常用氨基酸分析方法有化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 电化学分析法、毛细管电泳法和色谱分析法等。
1.1 化学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是一类比较传统的氨基酸分析方 法,主要包括甲醛滴定法和凯氏定氮法。 1.1.1 甲醛滴定法
甲醛滴定法的原理是向中性或碱性氨基酸溶液 中加入甲醛,氨基酸的氨基和甲醛可形成羟甲基衍
关键词 氨基酸;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 中图分类号 TH833
Review on Amino Acid Analysis Methods
Jiang Haifeng1,Ma Pinyi2,Jin Yue2,Feng Xudong2,Wang Xinghua2 (1The 718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Handan,056027;2College of Chemistry,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130012) Abstract Amino acid analysis is one of most important technologies used in life science.In this study,the development of technique and methods for amino acid analysis were reviewed and summarized for reference to routine amino acid analysis,such as chemical analysis,spectrum analysis method and so on.The reversed-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RP-HPLC) with pre-column derivation was especially discusse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researchers in this area. Key words Amino acids;Reversed-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Pre-column derivation
将氨基酸衍生化为易于汽化的物质后,采用气 相色谱法可测定多组分混合氨基酸。该方法的优点 是分离时间短、柱效高及易与质谱联用,缺点是衍生 化反应容易产生干扰成分。Husek 等 [13] 采用气相 色谱法同时分析血浆中的 20 种氨基酸和 30 种非氨 基有机酸,样品制备时间少于 30min。 1.5.4 高效液相色谱法
56
Modern Scientific Instruments
No.4 Aug. 2013
法简单易行,但线性范围稍小,仅有一个数量级。李 津明等 [2]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林蛙油软胶囊中 精氨酸的含量。 1.2.2 荧光分光光度法
氨基酸分子中的氨基、羧基或其它活性基团可 与衍生化试剂发生化学反应,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 可测定衍生化产物含量,进而可计算出原始样品中 的氨基酸含量。该方法可能存在衍生化时间长、衍 生化产物组分复杂和稳定性差等问题,通过对衍生 化试剂的仔细挑选,可部分解决上述问题。陈悦娇 等 [3] 利用邻苯二甲醛荧光法测定了市售白果中游离 氨基酸的总量。
1.3 电化学分析法
电化学分析法通常采用不同种类的氨基酸选择 性电极对各种氨基酸进行测定,由于其具有简单、灵 敏、无放射、无污染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解决具有直接电化学活性的 氨基酸种类较少、电化学反应的可逆性较差、背景干 扰较大、非化学活性的氨基酸仍需进行衍生化反应 等问题,故选择合适的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便成为 这类方法的研究关键。氨基酸的电化学分析法可分 为直接电化学分析法和间接电化学分析法。 1.3.1 直接电化学分析法
RP-HPLC 要求将氨基酸在柱前转化为适于反 相色谱分离并能被灵敏检测的衍生物,其关键在于 衍化生试剂的选择。选择衍生化试剂的标准包括: 该试剂能与各氨基酸进行定量反应;每种氨基酸只 生成一种化合物;目标产物有一定的稳定性,不产生 或易于排除干扰物;便于实现自动化;产物能在不同 型号的高效液相色谱仪上进行测定 。 [17] 目前国内 应用较为广泛的柱前衍生化试剂列于表 1,最常用 的柱前衍生试剂有邻苯二甲醛(OPA)、异硫氰酸苯 酯(PITC)、氯 甲 酸 芴 甲 酯(FMOC-Cl)、丹 磺 酰 氯 (Dansyl-Cl)及二硝基氟苯(FDNB)等。
5×10-9mol/L。 (3)电致化学发光分析 电致化学发光分析的原理是具有电致化学发光
活性的物质在一定的电位条件下,可与溶液中存在 的敏化还原性物质作用,所生成的不稳定激发态回 至基态时可产生化学发光,发光强度与被测物含量 具有固定的比例关系。碱性条件下,氨基酸对次氯 酸钠 - 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的增敏作用显著,郎惠 云等 [8] 基于此原理建立了反相流动注射 - 化学发光 测定氨基酸的新方法。该方法不需对氨基酸进行衍 生或转化,检出限为 0.016μg/mL,采样频率为 150 次 /h,对 1μg/mL 的组氨酸进行连续 12 次平行测 定的 RSD 为 0.9%。
氨基酸是重要的生命物质,是组成生物体中酶 和蛋白质的基本单元。可参与蛋白质合成的氨基酸 (亦称为基本氨基酸)有 20 多种,主要以下列两种形 式存在于自然界中,一种是以游离态存在于生理体 液 ( 如:血浆、尿液等 )、食品 ( 如:肉制品、饮料 ) 中, 另一种是以结合态存在于肽和蛋白质中。氨基酸分 析是蛋白质组学、生物化学、食品科学、临床医学、化 工轻工、考古研究、地质推断、宇宙探秘等领域的重 要研究手段,因此对氨基酸分析方法的研究与改进 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使用碱标准溶液滴定该衍生物,采用酚酞指示 剂确定滴定终点 [1]。这种方法简单易行、费用低廉, 但由于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准确掌握滴定终点,该方 法准确度较差。 1.1.2 凯氏定氮法
凯氏定氮法通过测定样品中氮元素的总量,并 根据特定样品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氮含量平均值计 算样品中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含量。此方法由 Kieldahl 于 1833 年首先提出,经过长期改进,目前己演 变出常量法、微量法、半微量法、自动定氮法及改良 凯氏法等多种。该方法的测量结果准确度较高,但 由于操作步骤复杂、测定周期长、无法识别氮元素来 源等不利因素影响,其应用范围受到了较大限制。
1.4 毛细管电泳法
毛细管电泳法是以高压电场为驱动力,以毛细 管为分离通道,依据样品中各组分间淌度和分配行 为上的差异实现组分分离的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 无须梯度洗脱、分析速度快、溶剂消耗少等特点,尤 其适用于氨基酸的手性分离。翟海云等 [9] 采用反向 毛细管电泳模式,在缓冲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使电 渗流改向,在无需衍生的情况下,实现了对混合氨基 酸的快速分离。
摘 要 氨基酸分析是生命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氨基酸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如化 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毛细管电泳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等),着重介绍了氨基酸柱前衍生化处理和反相高效 液相色谱法测定技术的发展,讨论了不同的衍生化试剂的实验效果。通过对各种衍生化方法的综合分析,为氨基酸的色谱分 析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该方法包括柱前衍生和柱后衍生两大类。目前 多用柱前衍பைடு நூலகம்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即首先将氨 基酸转化为适于反相液相色谱分离并能被灵敏检测 的衍生物,然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上述衍生物 进行分离和检测。该方法灵敏、快速、应用范围广、 易于自动化。牟德海等 [14] 建立了邻苯二甲醛 (OPA) 手动柱前衍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氨 基酸含量的方法,对牛血清白蛋白 (BSA) 的氨基酸 组成和小鼠血清中的游离氨基酸进行了测定,取得 满意的结果;苗虹等 [15] 采用柱前衍生 - 高效液相色
谱法测定食物中天冬氨酸、赖氨酸、亮氨酸等 16 种 氨基酸含量。
2 氨基酸的柱前衍生技术
自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 定氨基酸的研究发展迅速,特别是对柱前衍生 - 反 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的研究取得了显著 进展 。 [16] 相对于其它方法,RP-HPLC 分析方法更 加灵敏(可测知 <1pmol 水平)和快速(完成一种蛋 白质的水解、分离和测定只需 12 ~ 30min),衍生反 应也较便捷,易与仪器结合实现商品化。
江海风 等 :氨基酸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57
和检测,且检出限较低。蔡亚歧等 [12] 将高效阴离子 交换色谱 - 积分脉冲安培检测法应用于鱼粉和玉 米粉水解液中氨基酸组分的分析测定,使用 Dionex AminoPacPA10 阴离子交换柱为分析柱,控制柱温 为 35℃,以 NaOH 和 NaAc 强碱性溶液为淋洗液, 在合适的梯度条件下,实现了对 17 种常见氨基酸的 高效分离与高灵敏检测。 1.5.3 气相色谱法
第4期2013年8月
现代科学仪器
No.4 Aug. 2013
Modern Scientific Instruments
55
氨基酸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江海风 1 马品一 2 金 月 2 冯旭东 2 王兴华 2 (1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邯郸 056027;2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长春 130012)
利用部分种类氨基酸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时 所呈现出的电活性,可直接对上述氨基酸进行测定。 有研究报道 [4,5],不经衍生化处理即可利用直接电化 学分析法测定色氨酸、酪氨酸、胱氨酸、半胱氨酸和 酩氨酸的含量。 1.3.2 间接电化学分析
(1)衍生化反应间接测定 多数种类氨基酸在金属电极上是非电活性的, 无 法 直 接 测 定。 但 采 用 衍 生 化 反 应 将 上 述 氨 基 酸 转 化 成 电 活 性 的 物 质 后 即 可 进 行 间 接 测 定。 如 非 电 活 性 的 赖 氨 酸 与 芳 醛 进 行 衍 生 化 反 应 后,在 约 0.3mo1/L 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 (pH=11),衍生化产 物于峰电位 1.12V 处在滴汞电极上产生灵敏吸附还 原波,其导数波高与赖氨酸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测限为 3×10-8mol/L[6]。 (2)氨基酸与金属离子配位反应间接测定 氨基酸作为配体可与多种金属离子配位,形成 的电活性配合物可提高氨基酸自身的检测灵敏度。 Gilbert 等 [7] 使用 Co2+ 催化半胱氨酸产生氢波来测 定 胱 氨 酸 和 半 胱 氨 酸,检 出 限 达 5×10-8mol/L 和
1.5 色谱分析法
1.5.1 高效阳离子交换色谱法 Spackman 等 [10] 采用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
利用氨基酸在酸性条件下形成阳离子的特性将其在 阳离子交换柱中分离,分离后的氨基酸用相应的试 剂 ( 如茚三酮 ) 进行衍生,再用合适的检测手段 ( 如 紫外分光光度法 ) 进行检测。市售的自动氨基酸分 析仪多采用高效阳离子交换色谱 - 柱后茚三酮衍生 光度检测技术。这种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能测 定大多数种类的氨基酸及其同系物,但灵敏度不高, 仪器价格较贵。杨学猛等 [11] 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同时 测定了氨基酸制剂“肝氨散”中 L- 缬氨酸、L- 异亮 氨酸和 L- 亮氨酸的含量 1.5.2 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积分脉冲安培检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