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的历史及其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寺庙的历史及其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发展转型,寺庙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现象和新问题,尤其是佛教文化旅游经济的兴起,给寺庙发展带来了全方位和深层次的影响。寺庙及其形成的佛教文化旅游经济是当代宗教、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引起了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但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学界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在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人们追求文化精神下,寺庙已不仅仅是一种宗教活动的场所,在教化与未教化、开化与未开化的文学人类学似的表述中,他已经上升成了一种文化符号。郭松年《大理行记》中有一段记述元初大理的文字:
出州治十五里,路转峰回,茂林修竹,蔚然深秀,中而建峰神庙在焉。凡水旱疾役,祈请有征,州人赖之。……其地空而不耕,乃世祖驻跸之所也。近岁州建一佛寺,遇旦望焚香祝寿,盖以报圣恩之万一焉。(1)
由此一段行记引申,即使是在经济并不怎么落后的地方,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寺庙仍然表述着比它本身更为丰满的寓意。本文基于对宜州龙江街的寺庙的田野调查和文献收集的基础上,论述“这个寺庙的发展历史及其给在这个街道上的居民带来了什么样的影
响”这一问题。寺庙在龙江街也并不仅仅是一种宗教,更是融洽居民的一种纽带,居民交流的一种生活方式,当然还有一种精神寄托。
龙江街的寺庙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年代并不久远,然而它在龙江街的发展进程中起到无足轻重的作用,它与居民几十年来的生活更是密切相关。它位于河池学院西区连接东区的天桥下方,又靠近龙江岸。80年代以前,这里并没有什么寺,而是一片空地,种有几棵树,据说寺前的这棵树有上百年的历史。那时这里的土地还是泥土地,更是有“宜山第二公园”之称,意味着这是供人娱乐休闲的场所。
寺庙是由当时龙江街居民出资合建的三座小瓦房,里面分别供奉着“社王”、“观音”、“三婆妈”、“财神爷”。由于以前寺前的道路是河池学院西区通往东区的要道,学院出资修建了现在这条道路。这条道路的修建使得寺庙前容易清洁,使寺庙得以整洁。
居民在寺庙做的最隆重的活动是“春社”、“秋社”。顾名思义,就是在春秋季时,龙江街的居民一起举办聚餐,名为“拜社王”,以求平安。居民们实行自愿原则,也没有特定的领导人,参加者均募捐钱、物。此种活动形式把龙江街的居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利于居民间的团结,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交流方式。
中国传统中,观音是受人敬仰的菩萨,到观音生辰时寺庙里自然热闹非凡。而观音娘娘有三个节日,即“2月19日”、“6月19日”、“9月19日”,居民们通常会来寺庙祭拜观音。如今祭拜观音不仅仅是求平安,一种心理安慰,更是一种中国流传下来的风俗,是对风俗的一种传承。
居民中有举办婚庆等喜事时也会来此举办,宴请全体居民。平常有些居民会自发来寺庙烧香拜财神,观音等,多数是老一辈的中老年人,少有年轻男女。寺庙的存在,寺庙活动的存在,并不是宗教迷信的问题,而是城市社会生活的需要,居民们在寺庙所做的活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生活中的休闲娱乐活动。缓解了经济发展中所带来的焦虑,快速的生活节奏问题。可以推测,伴随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寺庙在城市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必将越来越凸显出来。当然,在此凸显之中,寺庙本身也将在新一轮的城市转型之中完成自己的蜕变。
参考文献:(1)王叔武。大理行记注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