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论审计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论
本章考点:
【考点一】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考点二】审计的含义
【考点三】审计独立性
【考点四】审计职能
【考点五】审计的作用
【考点六】审计分类
第一节概述
【考点一】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国家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1.1982年12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
2.1995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正式实施的时间;
3.2006年6月1日----2006年2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审计法的决定,其具体施行时间2006年6月1日;
4.2010年5月1日----新修订的审计法实施;
5.2011年1月1日----国家审计准则修订并实施。
【例题1·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正式实施的时间是:
A.1994年1月1日
B.1995年1月1日
C.1996年5月1日
D.2000年1月1日
[答疑编号4742101101: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正式实施的时间是1995年1月1日。
【例题2·单选题】
2006年2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审计法的决定,其具体施行时间是:
A.2006年2月28日
B.2006年6月1日
C.2007年1月1日
D.2007年6月1日
[答疑编号4742101102: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2006年2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审计法
的决定,其具体施行时间2006年6月1日。
【例题3·单选题】(2010年试题)
2010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新修订的审计法实施条例,该条例的施行起始时间为:
A.2010年3月1日
B.2010年5月1日 C 2010年6月1日D.2011年1月1日
[答疑编号4742101103: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2010年5月1日----新修订的审计法实施。
【例题4·单选题】(2011年试题)
对我国审计监督制度作出规定的最高层次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答疑编号4742101104: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对我国审计监督制度作出规定的最高层次法律。
(二)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1.西方国家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20世纪40年代-----内部审计进入现代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教材P7)
(1)审计方法从过去的详细审计改变为以评价内部控制系统为基础的抽样检查;
(2)审计的领域从财务审计扩大到效益审计。
2.我国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教材P8)
(1)1985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同年12月审计署颁布了《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若干规定》,均要求相关政府部门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内部审计监督制度。
(2)2003年3月4日----审计署发布《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
【例题5·多选题】
西方国家20世纪40年代,内部审计进入现代发展时期,其主要标志有:
A.审计方法从过去的详细审计改变为以评价内部控制为基础的抽样审计
B.审计的领域从财务审计扩大到效益审计
C.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颁布内部审计实务标准
D.第一次出现了内部审计的专门法律
E.内部审计作为独立的机构从企业内部其他管理职能中分离出来
[答疑编号4742101105: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 AB
【答案解析】内部审计进入现代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教材P8):(1)审计方法从过去的详细审计改变为以评价内部控制为基础的抽样审计;(2)审计的领域从财务审计扩大到效益审计。
【例题6·单选题】
为加强和规范内部审计工作,2003年3月4日审计署发布了:
A.《内部审计工作条例》
B.《内部审计基本准则》
C.《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
D.《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
[答疑编号4742101106: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考点为2003年3月4日审计署发布的文件名称。
(三)社会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西方国家社会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教材P9)
经历三个阶段:
阶段1:1720年到19世纪末,英国式的社会审计----详细审计。
阶段2:19世纪末,美国式的社会审计----资产负债表审计。
阶段3:财务报表审计。
【考点二】审计的含义
(一)审计的定义
审计----独立的经济监督、评价和鉴证活动。
审计监督区别于其他经济监督的根本特征----独立性。
(二)审计主体和审计客体
审计主体(教材P13)审计客体(教材P13)
审计主体----指审计关系中的审计人,即
接受审计授权人(或委托人)的授权(或
委托)而实施审计的主体。
审计主体----专职机构和专业人员。
专职机构----以审计为专门工作的单位,包括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社会审计组织。
专业人员---上述专职机构中的审计人员。审计客体----指接受审计人审计的经济责任承担者和履行者,即被审计单位,包括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等。
(三)审计对象
审计对象是审计客体的经济活动。【例题7·单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