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背景 (1)国际因素: a、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 发展不平衡更加突出,它们相互争夺霸权的 斗争日益尖锐。 德国实力的迅速恢复,而这与美、英垄断资 产阶级的支持密切相关。
2、20世纪30
意大利虽然是个“贫穷的帝国主义”国家,
但其法西斯政权形成较早,对外扩张野心勃 勃。 日本从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但仅靠经济实 力还不足与美国等国竞争势力范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本章概述
基本特征: 全民族反侵略战争 三条基本线索: 一对主要矛盾 日本帝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两条抗战路线 和两个战场
国 共
片面 全面
正面 敌后
三个发展阶段 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
抗日战争的分段
防御阶段:1937年7月到1938年10月。
相持阶段:1938年10月到1944年1月
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 开始。日本动员了几乎全部的军事力量,采 取‚速战速决‛的战略,向华北、华东、华 中地区发起战略进攻。
三、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 深重灾难
第一, 政治上:扶植傀儡政权,实行以华制华。对占领 区人民实行疯狂迫害。
押往屠场的中国人 从20世纪30年代初到40年代中,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企图灭亡中国的侵略 2.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 日军屠杀我同胞 战争。在神圣的中华大地上,野蛮的侵略 南京惨案死难者 第一,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者制造了一幕幕人间罕见的惨剧: 300000 下面反映的只是日本帝国主义屠杀中 国人民的若干侧面......
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军队中的部分爱国官兵 进行了局部抗战。中国共产党开始同国民党官兵的 抗日合作。 1、在东北,中共满洲省委同以原东北军为主 体的李杜领导的抗日义勇军进行合作。 坚持抗日的 东北义勇军
抗日英雄:杨靖宇
1940年,杨靖宇遇难,日本警务厅厅长岸谷
隆一郎 ,杨靖宇的胃被切开以后,暴露出来 的只是草根和棉絮。

第二节 中国军民从局 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九一八事变的第三天,中共中央就发表反 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宣言。 1931年9月22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日本 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 1932年4月15日,毛泽东以中华苏维埃共和 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名义,发表《中华苏维埃共和 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作战宣言》,正式决定 对日本帝国主义宣战。
2、华北事变 1935年日本企图把华北从中国分裂出去而制
造的一系列事变。 包括:”河北事变“及《何梅协定》;“张 北事变”及《秦土协定》;“华北五省(河 北、山东、山西、察哈尔、绥远)自治运 动”、“冀察政务委员会”等事件。
华北事变
《何梅协定》
华北危机
‚攘外必先安内‛
华北事变后,日本开始着手进行 全面侵华战争的准备。 在经济上,大力推行经济军事化, 使以军事工业为主导的重工业急剧 发展。 在军事上,大规模扩军备战。 在政治思想上,逐渐法西斯化。
第二,经济上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
目 的 内容 方式或手段 危害
以 战 养 战
(1)强占耕地 农业 (2)低价收购农产品 沦陷区 (1)利用殖民机构直接控 大量的 工矿交 制:军事管理、委托经营 工矿资 通运输 源被掠 (2)‚中日合办‛ 夺榨取, (1)抢占银行、掠夺金银、给沦陷 现款 (2)开设金融机构, 区人民 金融 滥发纸币、军用票(3)增 带来巨 加苛捐杂税 大的灾 难。 劳动力 疯狂掠夺劳工
被日本人屠杀后抛于野外的成堆的中国人尸体
日军在徐州会战中将被 俘的中国军人刺死。 (印有日本军方‚不许 日军731部 南京大屠 可‛发表字样) 队冻伤实验 杀
向井敏明(左)、野田毅(右)
潘家峪惨案
南京大屠杀、“三光政策”、731部队只是
日本把中国大片国土变成其肆行兽欲大屠场 的缩影。日本的大屠杀,并非“激昂的情绪” 导致,其原因深刻而复杂: 它是日本军事帝国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它是日本反动军国主义历史观的恶果; 它是日本军国主义教育养成的毒瘤; 它是日本侵略战争的必然产物。
3.七七事变后,日本开始进行全面侵华战争 7月7日夜,日军向宛平城(北平)和卢沟
桥发动进攻。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 9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资料:七七事变策划者,法西斯恶棍东条英机
1948年4月,法庭的取证和战犯辩护时段结
束,大法官花费了七天的时间宣读了1500页 的判决书。 最后宣布:被告东条,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依 据各被告理由,宣布你有罪,判处你绞刑!
第三,文化上,强制推行奴化教育
日本侵略者对沦陷区人民推行奴化教育,企 图以此达到泯灭中国民众的民族意识和反抗精神、 维护其殖民统治的政治目的。
日军侵华时期把日 语定为‚国语‛, 强迫中国学生学习
日本强迫学生们在 饭前祈祷,感谢 ‚皇军的恩赐‛
幼年军校学生, 奴化教育,从小 灌输
中国人是东方最硬的骨头
资料:德、意、日“轴心国”的形成


轴心国源于1936年11月1日意大利法西斯独裁者墨索 里尼在《德意同盟条约》签定后不久对此评价的一次演说: “柏林和罗马的垂直线不是壁垒,而是轴心”,因柏林和罗 马在同一经度线上,因此,后人就把法西斯同盟称为“轴 心”,参加国称为“轴心国”。 1936年10月25日,德国和意大利达成协调外交政策 的同盟条约,建立柏林-罗马轴心。1939年5月22日, 两国又签订了《德意同盟条约》(又被称为“钢铁条约”)。 此前日本已经在1936年11月25日同德国签署反共产 国际协定(意大利于1937年11月6日加入)。
思考
九一八事变前后,蒋介石为什么实
行不抵抗政策?
第一,最根本的原因来自其‚攘外必先安内‛ 的总国策。 第二,在蒋介石看来,中国的力量弱于日本, 不如妥协退让以保存自己,把东北让给日本,以 换取日本不再侵略华北。 第三,国民党的政权害怕人民的力量在反侵 略斗争中成长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 第四,幻想依赖国际联盟来仗义执言、主持 公道、制裁日本。

1940年9月27日,德国、日本和意大利三国 外交代表在柏林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三 国公约),成立以柏林-罗马-东京轴心为核心的 军事集团。这个军事集团的成员被称为“轴心国”。 1943 年9月,意大利投降,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 解。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 1945 年5月8日德国投降后,日本于5月25日宣布废 除三国公约。同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投降, 轴心国集团灭亡。
明治维新时期提出“大陆政策”:“不甘处
岛国之境”,立足于用战争手段侵略和吞并 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的对外扩张政策。 日本1874年进犯台湾; 1894年挑起甲午战争; 1927年召开东方会议“讨论”“满蒙”政策;
‚按明治大帝遗策, 第一期征服台湾,第 二期征服朝鲜等,皆 已实现。惟第三期之 灭满蒙,以便征服中 国领土尚未实现。‛ 日本侵华的东方会议
二、日本灭亡中国计划的实施
1、“九一八”事变
9月18日,日本关东平炸毁沈阳北部柳条湖
附近南满路一段路轨,诬称中国军队破坏铁 路,袭击日本守备队,随即向东北军驻地北 大营和沈阳发起进攻,这就是九一八事变。
板垣征四郎:直接策划制造了柳 条湖铁路爆炸事件
张学良被称为‚不 抵抗将军‛,19万 东北军不抵抗: 沈阳一夜间沦陷; 不到一星期日军占 领吉林、辽宁32座 城市;之后南下, 仅四个月零10天就 占领了东北110多万 的领土。
。 反攻阶段:1944年1月到1945年8月。
本 章 重 点
1.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2.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3.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4.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5.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的计划
1、日本的地理、人口和资源等概况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是太平洋西北部的一个弧形列 岛,由九州、四国、本州和北海道四大岛及数以千 计的小岛组成。 与中国、朝鲜和前苏联仅一水之隔。 1928年,其人口约6210万人,相当于当时中国人 口的1/8强(截至2005年10月1日,人口达1.2776 亿)。 是一个资源小国,煤、铁、棉花等资源均不能自给。
1939年9月1日,德国发动闪电战入侵波兰,德国仅 用了1个月零1天就占领波兰。 1940年,德国进攻法国,42天后法国投降; 1941年,德国进攻苏联,半年内即有100多万苏军 投降; 1941年,6万日军进攻14万美菲联军,12万联军投 降; 1931年,日本进攻军阀混战中国,中国抗战14年, 蒋介石被西方称为“最勇敢的、远东地区骨头最硬 的国家元首,中国人士东方最硬的骨头。
“帝国内部现正痛切体验……生产力之不足,
生产设备之不足,原料之不足及蓄积资本之 不足。凡此均需开始新的战争,俾有所补充; 而国内不稳势力之高涨,罢工之狂澜,亦需 发动内外举国之战争,以期平靖”。 —摘自三十年代日本的一秘密文件
C、中国落后、贫穷,给日本可趁之机。
1937年中国地图
(2)日本国内因素: a、日本帝国主义长期推行侵华政策的结果。
2、1933年5月,原西 北军将领冯玉祥在张家口 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 军,并谋求同共产党合作。 在同盟军中工作的共产党 员约有300人。北路前敌 总指挥吉鸿昌不久加入了 中国共产党。
察哈尔民众抗日 同盟军在行进中
吉鸿昌
三、国共合作,共赴国难
1.国共两党为什么能实现第二次合作?
第一,民族矛盾的激化是推动国共实现再次合 作的主要动力。 第二,国共两党都作了政策上的让步。 从中国共产党方面看,中国共产党的政 策转变经过了“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 再到“联蒋抗日”的过程。
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 时局转换的枢纽
1936年12月初,蒋介 石到达西安,逼迫张学 良、杨虎城攻打陕北的 红军。12日凌晨,为了 实现停止内战,实行抗 日,张、杨在对蒋介石 ‚哭谏‛无效的情况下 实行‚兵谏‛,扣留了 蒋介石。这就是西安事 变。
西安事变发生后国内外各派政治力量 对事变的反应如何?

从国民党方面看,国民党政策的转变经过了由 内战和对外不抵抗逐步转向和平、民主和抗 日的方向。
第三,全国人民一致对外的要求和同仇敌忾的 决心,是国共合作的巨大推动动力。
‚让步是两党的让步:国民党抛弃 内战、独裁和对外不抵抗政策,共 产党抛弃两个政权敌对的政策。我 们以后者换得前者,重新与国民党 合作,为救亡而奋斗。‛ -毛泽东
国际: 日本:极力怂恿亲日派实行武力‚讨 伐‛,并以武力占领京沪相威胁 英美:力主和平解决
国内:
亲日派:杀气腾腾,积极部署,主张用武 力来解决 亲英美派:主张和平解决 地方实力派:虚虚实实,要求恢复蒋介石 的自由 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的主张,并派 周恩来赴西安参加谈判。
b、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
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各国垄断资产阶级 不惜通过发动侵略战争以转嫁危机。 1929年开始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于1930 年危机波及日本,1931年进入最为严重的阶 段。
九· 一八事变是日本统治集团为摆脱经济危机、
转移国内视线而采取的行动。 日本关东军参谋石原莞尔鼓吹:“我国几乎 无路可走,人口粮食及其他重要问题皆无法 解决,唯一途径就是断然开发满蒙”。
1927年6月,日本 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呈 递了一份秘密奏折,宣 称:‚惟欲征服支那, 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 服世界,必先征服支 那。‛这就赤裸裸地暴 露了日本妄图吞并中国 争霸世界的狂妄野心。
b、20世纪30年代,日本军队内最大的法西
斯组织——樱会成立,它并控制了日本军部。 军部完成政治化和法西斯化,然后以有力的 态势推动整个国家实现法西斯化。 樱会1930年9月成立,主要由少壮派军官中 所谓的“英俊人物”组成。 宗旨:“以改造国家为最终目的,如为此需 要行使武力,亦在所不辞。”。 鼓吹:“战争乃创造之父,文化之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