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展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ol.28No.11

Nov.2012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第28卷第11期(上)

2012年11月中国近现代学校武术教育自1915年正式登上

历史舞台,至今已经走过大约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回顾历史,深刻感到中国近现代学校武术教育曲折发展的辉煌;更深刻地感到中国学校武术教育一直缺少自己鲜明的个性,中国武术的教育教学特色还不突出,或者说还没有形成能全面反映武术多功能价值的教育模式.

研究历史是为了今天学校武术教育的改革,展望未来,虽然不能十分确切地描述出未来有中国特色的学校武术教育的具体形态,但是,近现代学校武术教育发展演变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武术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新世纪学校教育的

改革,已经昭示出

“未来有中国特色的学校武术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

1从体育课中分离出来,开设专门的武术课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也在相互交往中碰撞和融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的个性化,如何加强自己的民族文化教育,已成为各国各民族非常重视的问

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速度很快、

发展潜力巨大的国家,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更应该保护和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这不仅是加强了中国民族文化,避免其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迷失自我,更是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贡献,是有益于全人类的伟大事业.中华武术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是我国古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深受兵家、儒家、道家、佛家等传统文化的影响.不管是在外部形态,还是在内在气质、韵律上都始终体现着民族性格、民族精神及道德伦理观念.学生通过武术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防身自卫的能力,达到强身健体

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还能够吸取传统文化精华,使

学生在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这对培养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

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

热爱集体的良好思想道德都有积极的意义.纵观学校体育课,武术虽然设立在了体育课内容中,国家和教育部也先后出台了若干大大小小的文件和措施来规定武术的课时量以及在体育课中所占的比例,但是实际上在很多中小学校并没有落实,武术课往往被挤占或者直接被其它体育项目所

替代了,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

“名存实亡”,而同样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日本武道,其“待遇”与我国的武术却截然相反.武道是日本体育的特色和精髓,是从武艺、武术等运动变化发展而来,作为日本的文化,是一种重视传统行动方式的体育运动[1].日本为了继承传统体育文化,培养民族精神,使民族体育项目发扬光大,在学校教育中开设了专门的武道课.当然,我们也可以欣喜地看到,我国为了加强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已经开始了行动.自从2004

年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颁发

《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以来,京剧、书法等一些民族传统项目已经进入了中小学课堂,学校也开设了专门的京剧课、书法课等.

由此,我们可以预测和呼吁,既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又有利于学生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国术———武术,在国家大力加强学生道德素质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大氛围下,学校武

术将摆脱

“名存实亡”的现状,武术项目将从体育课中分离出来,学校将增设单独的武术课.2人文教育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人文教育是做人的教育,是感悟激情、体验和

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展望

董植寿1,刘立英2

(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科学系,湖南娄底417000;2.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体育系,湖北武汉430205)摘

要:全文在回顾我国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相关方针、政策以及法规的基础上,结合

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研究得出未来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一、从体育课中分离出来,开设专门的武术课.二、人文教育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三、走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教育发展之路.四、加强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五、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关键词:学校;武术教育;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2)11-0182-02

基金项目: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校级青年基金

182--

提升生命价值的教育.它旨在弘扬人文精神,培育人的美德、开发人的形象思维和审美能力等.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发展过程中与科学教育是相辅相成、相互贯通、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我们知道,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面临的是人的世界,所以从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来看,应该重视人文教育,使之和科学教育相结合.无疑,科学教育是人类教育史上的重大进步,它加强了教育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结合,促进了科技繁荣和生产力发展,为人类创造出日新月异的经济奇迹,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科学伦理问题.当前,许多国家为了遏制这种现象的滋生蔓延,促使现代科学技术向着健康、向上的方向持续、有力地发展,已经日益重视把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同科技的发展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的教学与研究了.由此可见,人文教育开始受到了重视.当然,这也是全球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武术作为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我国民族精神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不仅是因为其自身所具备的技击价值和锻炼价值,更重要的是它所具备的民族传统文化和多功能价值.从古至今,武术的练习历来十分重视武礼、武德教育,注重培养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民族精神,以其达到修身养性和对人的全面培养.所以,在全球教育重视人文教育的大环境下,武术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人文教育价值也必将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挖掘.

3走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教育发展之路

随着文化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前进,世界各国和各种不同文明体系之间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价值观念都已经表现出了某些趋同化,无论是漫步于纽约曼哈顿闹市,还是身处繁华的上海南京路,你总是能够发现不同民族的语言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文化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不容忽视的趋势.然而,占据全球文化主导地位的西方强势文化已经迫使一些非西方文化面临边缘化甚至虚无化.在这种形势下,如何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免受西方殖民文化的侵袭和呵护人类心灵赖以寄托的精神家园,如何加强华夏儿女的民族认同感则是我国学校教育改革肩负的重要使命.作为东方文化宝库中的中华武术,是无比宏伟瑰丽的华夏文化巨系统中的一个分支,涵容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大载体.早在2004年4月3日,中宣部、教育部就联合颁发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并在纲要中对武术提出了明确要求,由此可以预测,在未来的学校教育中,武术将对加强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培育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加强民族精神等方面充当重要角色,并也将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教育发展之路.

4加强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教育过程是建立在教师和教材是知识的源泉,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这样一种学习观的基础之上的,即“教师是劳动者,学生是产品”[2].但未来教育的重点并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更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为他们一生的生存和发展打基础.比如: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网络学习成为了学生自我学习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因为网络信息世界充满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诱人的图案,既有名家名师的课程讲解,也有鲜活的教辅资料;既可以追踪科学最新前沿,也可以体会多学科交叉的无限魅力,声音、图画、动感构成的信息“模块”相互组合,最易激发人的灵感和创造性[3].现代化的信息通讯技术使武术课程的内容结构向着立体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集音、像、画等多种手段为一体的电子教材,生动活泼地展示了教学内容的活动场景,并提供时效、丰富、有趣的信息资源,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所以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高低就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方式,由目前的维持性学习转变为预期性、创新性学习,不仅教会学生接受现成的知识,更教会他们学会怎样吸取知识,到时教师将演变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学生也将养成终身学习、终身体育的习惯.

5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在《学会生存》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深刻指出:“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4]”在这里,实现个人与社会内在融合的“丰富多彩的人格”成为人类发展的目的,因而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在面向未来的武术课程中,占据中心位置的是人,而不是学科本身.强调个性是现代化社会的标志,学生对于突出个性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武术教学也会适应这种趋势.传统武术教学重在基本功的训练上,重在套路学习的完整性上,而忽视了人本身,未来的武术教学会将武术学科的内容与被期待的人的发展合理地结合起来,将学生置于教学方法研究的中心点上,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实质上,武术发展的本质也是修身养性和促使人的全面发展,所以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趋势和武术自身的发展是一致的.

——

——

——

——

——

——

——

——

——

参考文献:

〔1〕毛振明,圆山和夫.日本学校体育关键词100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5.

〔2〕朱永新,徐亚东.中国教育家展望21世纪[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27.

183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