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故宫的冷知识

关于故宫的冷知识

故宫是中国古代皇宫之一,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以下是一些故宫的冷知识:

1. 故宫的正门午门是三进门,但是只有皇帝和皇后才能从正门进入故宫,其他人必须使用侧门。

2. 故宫内有很多神秘的数字。例如,故宫的南北长度为960米,正好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天干数;东西宽度为750米,正好是地支数。

3. 故宫内有一处神秘的“禁书阁”,里面收藏了许多被禁止阅读的书籍。这些书籍不仅包括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著作,还包括性爱和巫术等内容。

4. 故宫的地面是由“黄金砖”铺成。据说这些砖不仅颜色呈现出一种金色的光泽,而且其硬度和耐用性也是非常可靠的。

5. 故宫的建筑是按照阴阳五行的原则来设计的。例如,故宫的大门都面向南方,因为南方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代表“火”的方向,能够保护皇室的安全和权力。

6. 故宫内有一些非常有趣的建筑,例如“溜猫宫”、“槐树皇后宫”和“偏安小殿”。这些建筑都有着非常有趣的故事和文化背景。

7. 故宫内的许多物品都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例如,故宫内的“十二生肖”瓷砖,就代表了中国古代的十二地支,同时也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生肖文化。

以上是一些故宫的冷知识,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有趣的信息。

带娃参观故宫应该掌握的知识

带娃参观故宫应该掌握的知识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象征,故宫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如何带娃游览故宫,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中国的历史文化?下面是一些应该掌握的知识。 一、故宫的基本情况 1. 故宫的名称:正式名称为“故宫博物院”,也被称为“紫禁城”。 2. 故宫的位置:位于北京市中心,占地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 3. 故宫的历史:建于明朝永乐年间,修建时间为1406年至1420年。 4. 故宫的建筑风格:以明清宫殿建筑风格为主,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 5. 故宫的文化价值:故宫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二、参观故宫的注意事项 1. 预约参观:故宫每天只接待一定数量的游客,建议提前网上预约门票,避免排队等候。

2. 时间安排:故宫庞大,参观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建议合理安排时间,不要匆忙走马观花。 3. 穿着规范:故宫是官方场所,要求游客穿着整洁、得体,不得穿拖鞋、短裤等。 4. 保持安静:故宫内禁止大声喧哗,要注意保持安静,尊重他人和历史文化。 5. 不触摸文物:故宫内展示了大量的历史文物,游客不得触摸或移动展品,保护文物的完整。 6. 注意安全:故宫内人流较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和孩子,避免走失或发生意外。 三、参观故宫的主要景点 1. 外朝景点:包括午门、五凤楼、太和门、金水桥等。这些景点是故宫的主要出入口和代表性建筑。 2. 内廷景点:包括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等。这些建筑是明清时期皇帝和皇后的居住地。 3. 珍宝馆:展示了故宫的珍贵文物,包括玉器、瓷器、书画等。可让孩子们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和多样性。

关于北京故宫的介绍资料

故宫,又称为紫禁城,位于中国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也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典范之一。下面更详细地介绍一些关于北京故宫的资料: 1.历史背景:北京故宫的修建始于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6年-1420年),是明成祖朱棣(即永乐皇帝)下令修建的。故宫后来成为明朝皇帝的正式宫殿,并在明朝末期和清朝继续使用。 2.建筑规模:故宫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故宫的整体布局为南北走向,由外城、内城和紫禁城三部分组成。外城包括大门、建筑群和后宫,内城是故宫的核心,包括主要的宫殿和花园,而紫禁城则是内城中的禁止一般人进入的区域,供皇帝及其家族居住和办公。 3.建筑风格:故宫的建筑风格以古典宫殿建筑为主,融合了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工艺和宫廷建筑艺术。宫殿建筑严格遵循对称和层次分明的原则,注重色彩的运用。黄色是主要的建筑色彩,象征着皇权和尊贵,而绿色被用于建筑的屋檐和栏杆,与黄色形成鲜明的对比。 4.文化遗产:故宫内收藏有丰富的文物和艺术品,包括绘画、瓷器、玉器、钟表等,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和工艺的精华。其中最著名的文物包括故宫瓷瓶、故宫画院藏画和故宫文物图书馆等。故宫内的文物

反映了明清两代的宫廷生活和文化,也展示了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 5.参观与保护:故宫于1925年对外开放为博物院,现已成为世界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为了保护和修复故宫的文化遗产,北京故宫博物院开展了一系列的修复和保护工作。在保护方面,故宫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定期巡检、环境控制、文物修复和人员培训等。同时,限制参观人数和设立保护区域,以减少对建筑和文物的磨损和损坏。 故宫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展示了中国古代宫廷文化的辉煌和庄严。其宏伟的建筑、珍贵的文物和悠久的历史,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和探索。故宫不仅仅是一座宫殿建筑,更是一座载满历史和文化的宝库,为人们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皇家生活和艺术的机会。 故宫的建筑和文物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和艺术的精华,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保护和传承故宫,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并欣赏到古代宫廷建筑的壮丽和细腻之处。故宫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对于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遗产,人们始终应该保持高度的重视和关注。

故宫的基本知识

故宫的基本知识 故宫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它位于北京市中心的故宫内,也被称为紫禁城。故宫是中国古代皇宫,始建于明朝,后经过多次扩建和修缮,成为一个庞大的宫殿群体,占地面积达72万平方米。以下是故宫的基本知识。 一、建筑结构 故宫的建筑结构采用了中国传统宫殿建筑的特点,它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中央区、内廷和外朝。其中,中央区是故宫的核心部分,包括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重要建筑。内廷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地方,包括了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等建筑。外朝是皇帝举行大典礼和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包括了午门、三大殿等建筑。 故宫的建筑结构非常复杂,其中有很多细节和特点,比如宫墙、抱厦、角楼、飞檐、斗拱等等,这些都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和特色。 二、历史沿革 故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当时明成祖朱棣下令修建皇宫,并将其命名为紫禁城。后来,清朝入主中原,他们也将故宫作为皇宫,并进行了多次扩建和修缮。在这个过程中,故宫逐渐成为了中国皇宫建筑的代表,也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

三、文化价值 故宫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代表,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它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和特点,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历史的辉煌和壮丽。在故宫内,有大量的文物和艺术品,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珍宝,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财富。 故宫的每一个建筑和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比如太和殿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乾清宫的“慎终追远”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精神。 四、参观方式 想要参观故宫,需要提前预约门票,并按照指定时间入场。故宫内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食品饮料等,同时也不允许随意触摸、破坏文物和建筑。在参观过程中,要尊重历史文化和其他参观者,不要喧哗、拍照闪光灯等。 五、保护与修缮 故宫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因此,它的保护和修缮非常重要。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故宫的保护和修缮工作,多次开展了大规模的修缮工程,同时也加强了对故宫的管理和保护力度,让故宫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下去。

关于故宫的问题及答案

关于故宫的问题及答案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时期的皇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东、西、南、北四面各有一座宫门,形似紫色城墙将整个宫殿区 域包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故宫一直是游客们所向往的景 点之一。但是,有很多关于故宫的问题,让人们不禁产生疑虑和 探究。下面,本文将为您简单解答一些关于故宫的问题。 问1:故宫是否真正禁止一切男子进入宫中? 答:不完全正确。故宫在明清时期,曾经禁止普通男子进入宫中,但是除了皇帝和太监之外,宫中还有很多男性文武官员,以 及来宫中工作的匠人、仆人等,他们会在白天进出宫门,但是却 不被视为“男子”。 问2:故宫内为什么不能摆放盆栽和生花? 答:故宫内一直以来都不允许使用活花和盆栽,而是使用切花 和干花来装饰。这是因为盆栽和生花会散发出味道,不利于宫廷 的卫生环境。同时,盆栽和生花也可能会给宫内的文物造成损害,

比如盆栽的根系可能会侵蚀地面石材,而花粉也会对书画等文物 造成影响。 问3:故宫内的主要建筑物有哪些? 答:故宫主要由三大殿和六大院构成。三大殿分别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六大院分别是:太庙、钟楼、鼓楼、东华门、 西华门、神武门。除此之外,还有皇后宫、储秀宫、御花园、净寺、华清宫等。据统计,故宫内总建筑面积达到了72万平方米。 问4:故宫内的文物是如何保护的? 答:故宫内收藏有大量珍贵的文物,这些文物需要得到精细的 保护。为此,故宫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控制湿气、温度和光 照等环境因素,降低地面震动和噪声,减轻文物的重量压力,以 及关闭或控制访问某些区域等。故宫还建立了专门的文物保护实 验室,进行文物材料及破损的鉴定、恢复和修复工作。 问5:故宫对外开放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关于故宫的问题和答案

关于故宫的问题和答案 故宫,作为中国文化和历史的重要标志,是国内外游客必去的 景点之一。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但是,关于故宫 的问题和答案仍然存在着一些迷雾,所以让我们来探究一下。 一. 什么是故宫? 故宫,又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市市中心的中轴线上。是中国 清朝时期皇帝和皇室家族的宫殿,是一座占地面积约为72万平方 米的大型建筑群。它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完美代表,也是中国 宫廷文化的重要载体。 二. 故宫的历史 故宫的修建始于明朝永乐年间,当时明成祖决定将宫廷由南京 迁至北京,并着手兴建现代北京市中心的皇城。北京第一代皇城 称为紫禁城,有明式建筑风格,两百多年后在清朝时期进行改建,使它成为了现在的样子。 三. 故宫的文化价值

故宫不仅拥有雄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还有与之相辅相成的建筑 艺术、绘画艺术、雕刻艺术和文物收藏等方面的独特价值。故宫 所保存的艺术品均为清代宫廷珍藏,其中不仅包括广泛的书画、 陶瓷、玉器、金银器、漆器、铜器、文物织物、家具和器皿等各 种工艺美术品,还包括丰富多彩的书信、日记、诗歌等文学资料,可以为研究我国文化史和艺术史提供重要的参考,而在2018年端 午节期间又开启了夜场文化活动,更加让这座宫殿的文化价值得 到了充分的展示和传承。 四. 为什么故宫如此受欢迎? 故宫之所以成为了旅游胜地,不仅仅因为她分别在1992年和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大陆和澳门地区登记成同 一文化遗产),而且它是一座令人印象深刻的大型古建筑群,拥 有非常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还有许多具有文化特色的项目, 比如说故宫文化节、夜场开放、数码科技展和各种特色展览等。 五. 如果前往故宫游览,注意事项有哪些?

故宫中好玩的小知识

故宫中好玩的小知识 一、九龙壁上藏了一块木头 话说到了故宫一定要去看精美而威严的九龙壁,它在皇极殿前,由很多块经过复杂工艺烧制出来的琉璃拼装而成。然而,可能大部分游客并没有注意到,九龙壁上有一条白龙的腹部不是用琉璃,而是用木头充数的。 关于这块木头的由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说即将完工的时候发现这一块琉璃有问题,但迫于工期,只好选择用木头来“狗尾续貂”,刷上白漆只后蒙混过关了,另一种是说这一块本来也是完好的琉璃,后来不慎被损坏,只好用木头补上去了,时间长了,白漆一掉,就露出了木头的本质。 二、太和殿北广场上的仪仗墩 皇宫大内可是最威严的地方,当需要举办什么正式的仪式的时候(登基、结婚、过节等等),就经常需要太和殿北边的这个足有三万 平米大的广场。就像我们军训一样,人多了就不容易站得整齐,站不整齐就没有威严。 所以,太和殿广场的地面上就有这样的“仪仗墩”了,有了这个参照,百官、侍卫站队或者跪拜就整齐多了。 三、隆宗门匾额上的箭镞 在自诩那个十全武功的千古一帝之后,清朝走向了极速下坡之路。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北京爆发了大规模的天理教起义,这支军队异常生猛,猛到攻到了紫禁城。侍卫与起义军在隆宗门附近发生

了战斗,这一支箭就是当时留下的。嘉庆皇帝为此事破天荒地下了罪己诏,并命令留下这支箭以示警戒。 其实除了匾额上的这一支,在屋檐下还藏着一个呢。 四、耷拉耳朵的铜狮子 这两只狮子位于故宫乾清门,故宫以乾清门为界分为内朝和外朝两部分。外朝就是处理朝政的地方,内朝则是后妃们居住的居所了。据说清朝皇家严禁后宫干预朝政,所以故意做了两只耷拉耳朵的狮子,警示后妃们要少听、少议论朝政。

北京故宫的讲解资料

北京故宫的讲解资料 北京故宫的讲解资料 北京故宫,又称为紫禁城,是明、清两代中国皇帝的宫殿,位于 北京市中心。故宫的建筑设计精美繁复,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之一。它曾是中国历史上最宏伟的建筑之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同时也是 中国旅游的重点景点之一。下面将为大家讲解北京故宫的相关资料。 一、故宫的历史 故宫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朝的永乐十八年(1420年)开始兴建,直到清朝嘉庆十四年(1809年)才完成,共计建造了980多间房屋,占 地面积达72万平方米。故宫曾是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宫殿,共有 14个皇帝在此居住选定。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故宫改为博物馆对外开放。现在,故宫分为两部分:外朝和内廷。外 朝是官方机构的所在地,而内廷是皇帝及其家族的居所。 二、故宫的建筑特色 整个故宫是以三进为核心结构,即正门(午门)——三大殿—— 后宫,北京故宫的建筑特色包括五个方面: 1.大红色是故宫主色调,具有中国古代“皇家红色”文化的特色。 2.故宫的建筑采用木结构,屋檐、柱子、图案等均经过精细雕刻。 3.故宫内存在许多独特的建筑和设施,如最大的庭院——太和殿 和钟鼓楼。 4.故宫的建筑布局基于地理、天文、阴阳等哲学原则,反映了中 国秦汉时期的哲学理念。 5.除了建筑外,还有大量的艺术品收藏在故宫中,如老虎图和明 代伏波山图等。 三、故宫的参观 故宫博物院的开放时间为早上8点半至下午4点半,除夏季和国 定节日调整外,每周一闭馆。参观人数有限,建议游客通过网络提前 预约。入口交通较为便捷,可以步行或者乘坐公交车到达景区门口,

同时也可以乘坐地铁2号线、5号线到达。 四、故宫的文化价值 故宫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建筑群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古迹 之一。故宫不仅代表着中国古代建筑的最高成就和富有创造性的精神,也展现了中国皇权文化的辉煌。此外,故宫内的文物收藏很多,大部 分来自于中国历史上的所有朝代,包括珍贵文物、书画、汉珍、陶瓷、佛像、玉器和贵重家居用品,这些文物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度发展。 总之,北京故宫作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其珍贵的历史、壮丽的 建筑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已成为国内外游客到访北京不可或缺 的重要旅游景点和文化遗产。如有机会,建议游客对其进行深入了解。

关于故宫的有趣故事

关于故宫的有趣故事 故宫是中国最著名的古代宫殿,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宫殿之一。它位于北京市中心,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在其漫长的历史中,故宫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些。 1. '乾隆盗墓'之谜:乾隆皇帝是清朝的一位伟大皇帝,他对文物非 常痴迷。传说中,乾隆皇帝曾经在秘密夜里偷偷进入故宫的宝库,盗走了一些珍贵的文物。虽然这个故事没有确凿的证据,但是一些人相信其中的真实性,使故宫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 2. '紫禁城的阳光钟':故宫的建筑是精心设计的,其中有一个被称 为'午门'的地方非常特殊。每天正午时分,太阳光会透过午门的五个门洞照射到故宫内的一个大钟上。这个现象被称为'紫禁城的阳光钟',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目睹这个奇迹。 3. '宫女的秘密语言':在古代,故宫有许多宫女负责侍奉皇帝和皇后。为了保护皇室的机密,这些宫女使用了一种特殊的秘密语言,称为'扇语'。她们利用扇子的姿态和动作来传递信息,只有懂得这种语言的人才能理解她们说话的真正含义。 4. '故宫的迷宫':乍一看,故宫的建筑似乎很简单,但是它拥有许 多隐藏的复杂通道和秘密房间。这些设计旨在增加故宫的安全性,并

能让皇帝和皇后能够随时找到一个安全的去处。即使在如今,一些秘密通道和房间仍然未被发现,给人们留下了许多谜团。 5. '故宫的宝藏':故宫曾经是中国皇帝的居住地,拥有大量的珍贵文物和艺术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故宫的珍宝展览,其中展出了许多历代皇帝的珍品,如黄玉带、玉玺和黄金宝座等。这些珍宝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并且也成为了世界闻名的文化遗产。 这些故事只是故宫历史中一小部分有趣的片段。故宫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象征,它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永远不会消逝。每一次的参观都能给人们带来新的发现和惊喜,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保护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故宫冷知识

故宫冷知识 故宫是中国古代皇宫的代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 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有九千多间房屋和数十万平方米的文化和艺 术藏品。虽然大家都知道故宫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地方,但是有一些不 为人知的故宫冷知识。 1. 故宫有两个走廊 故宫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是一个有很多房子的宫殿。其中最著名的部 分是太和殿和乾清宫,这两个建筑都有一个东西走廊和一个北南走廊。不过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故宫还有另外两个走廊,分别是西走廊和后三 宫走廊。这两个走廊大多数游客都无法进入,但是它们仍然是故宫中 非常重要的部分。 2. 故宫曾经有3000个太监 在清朝时期,故宫中有大约3000名太监。这些太监埋头于其工作,将 建筑和艺术珍品保存了下来。但他们也受到了苦难的折磨:被割掉的 生殖器,以及被监管和负担重重的工作。故宫中现有900多名太监, 他们都在宫廷内工作进行着巡视和维护。 3. 故宫中有很多“谜宫” 故宫中还有很多被称为“谜宫”的地方,因为它们很难被发现。游客 们可能会因为错过而遗憾,但是那些熟悉故宫的工作人员可以轻易地 找到这些隐藏的宝藏。这些谜宫可能藏有最珍贵的藏品,或各种加固 墙壁和天花板的装置等等。 4. 宫内墙壁有“会说话的砖头” 故宫的墙壁上有很多雕刻、绘画和装饰,但有些看上去很一般的砖头 实际上被当做了一种特殊的信息传递工具。在某些情况下,故宫中的“会说话的砖头”可以传递特殊信息,例如方位、戒备和警告信号等等。 以上是故宫冷知识的一些介绍。故宫作为一处历经火灾和战争的 古迹,它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当

你来到故宫参观时,可以试着去找寻一下这些冷知识,它们会让你对故宫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北京旅游 冷知识

北京旅游冷知识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也是一个充满着历史和文化魅力的城市。除了著名的故宫、天安门广场和长城等景点外,北京还有许多有趣的冷知识值得一探究竟。 1. 世界上最长的城市墙 北京的长城被誉为世界上最长的城市墙,全长超过21,000公里。长城不仅是中国古代军事防线的代表,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在长城上漫步,可以欣赏到壮丽的风景,感受到古代壮丽的历史。 2. 世界上最大的皇宫 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宫,也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故宫有9999个房间,象征着皇帝的至高无上地位。在故宫内,可以欣赏到丰富的文物和艺术品,感受到古代帝王的庄严气息。 3. 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 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占地面积达到44万平方米。广场中央矗立着中国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纪念堂,是中国人民的象征和集会游行的场所。 4. 世界上最大的古代木质结构建筑 中国古代木质结构建筑的代表之一是颐和园的假山。假山是以木材为基础,采用石料、土壤等材料搭建而成的人工山岳景观。颐和园

的假山高达42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木质结构建筑。 5. 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 北京周口店的大佛峰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高达17.14米。大佛峰是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重要遗迹,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大型佛教造像之一。 6. 世界上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群 北京的恭王府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群之一,建于明代。恭王府由许多庭院和建筑组成,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风格的代表之一。 7. 世界上最大的青铜钟 中国国家博物馆内展示着世界上最大的青铜钟,直径达到2.75米,重达46.5吨。这座钟是中国古代青铜钟的杰作,也是中国古代技术的瑰宝。 8. 世界上最大的木质建筑 北京的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木质建筑,直径达到36米,高达38米。天坛是明清时期皇帝祭天的场所,也是中国古代宗教建筑的代表之一。 9. 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播电台 北京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播电台,拥有全球最大的调频发射机群。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每天通过广播和网络向全

关于故宫的简短小故事

关于故宫的简短小故事 1、奇怪的井 故宫里有一口井,平日白天的时候往下看,井底就是一些石头,杂草,但每到晚上12点后往下看,只要天上有月亮,你会看到井底出现的不是石头,杂草,而是水,水上倒映的却不是你的面孔。 有科学人员解释:故宫能看见宫女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宫墙是红色的,含有四氧化三铁,而闪电可能会将电能传导下来,如果碰巧有宫女经过,那么这时候宫墙就相当于录象带的功能,如果以后再有闪电巧合出现,可能就会像录象放映一样,出现那个被录下来宫女的影子。 2、故宫的老鼠 传说,刚解放的时候,故宫博物院晚上巡查保卫的人员经常看见有种奇怪的动物,说像老鼠但特别大,说像猪又跑的奇快。人说这是皇族养在东西宫内镇宫之兽。后来好些人想抓住一两只,看见的人越来越多,却没人真正抓住过一只! 3、故宫看门人 5点,是故宫关门清客的时间。据说,那个钟点是故宫阴气最重的时刻。很多游人都感觉到,即使是在闷热的夏天,5点的故宫也会让人感到一种阴冷。那是因为,过了5点,阳间的客人们就要走了,而即将登场的就是那些以前故宫还有守夜的人。故宫看门人的孩子身体都不好,老人都说是因为那人受的阴气大,影响了下一代!因此,故宫再也没有看门人。 4、宫女魅影 在1983年的一个深夜,有一个人从故宫珍宝馆附近的夹墙走过,突然发现远处有一群打着宫灯的人,他想这个年代都用手电筒阿,谁还用宫灯呢,于是就想上

前看看,可怎么追也追不上那队打着宫灯的人,不过远远的看去,的确是穿着清朝的旗袍的宫女,打着扁纱的宫灯整齐的走着。 5、故宫阴阳道 故宫里面的西六宫,是皇帝嫔妃居住的场所,位于中轴线左侧,与东六宫对应。西六宫主要包括包括储秀宫、翊坤宫、永寿宫、咸福宫、长春宫和太极殿。而夹杂在西六宫、奉先殿、北五所与宁寿宫之间的宫道,习惯性的被人们称作东筒子夹道,据说宫里的太监、宫女死后只能从此道抬出宫,因而很多灵异事件都是在这里发生的,因此这条路也被大家叫作阴阳道。 那么什么是阴阳道呢?简单的来说就是明月当空的夜里,在高强耸立、悠长的夹道的地面上,会出一阴一阳两个界面(其实就是一部分是月亮光,另一部分月亮光被墙挡住了,形成的墙影子)。根据流传,阳面是宫里人行走的,阴面是妖魔鬼怪行走的。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