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四川省乡村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村振兴背景下四川省乡村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作者:帅婉
来源:《财讯》2019年第09期
摘要: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化发展,四川省积极进行乡村旅游战略布局,以乡村旅游这种新型发展方式振兴乡村。四川省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开篇概述乡村振兴战略以及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与作用,首先指出了四川省当前乡村旅游发展战略,进而描述了四川省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再指出当前战略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四川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四川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乡村旅游;特色化
一、乡村振兴的提出以及对乡村旅游的时代要求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产业融合、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要从乡村发展的实际出发,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主攻方向,制定科学务实的实施手段。从各个方面给予农村改革以助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首要与关键,只有做好乡村的产业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科学、持续、健康发展。乡村旅游是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以乡村旅游为着眼点,整合乡村资源,通过乡村旅游促进乡村第一二三产业的有效融合,带动乡村农业现代化。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四川省以“乡村旅游”为战略抓手,以丰富的旅游优势为依托,提出了一系列乡村旅游发展战略来助力乡村的发展,促进乡村文化、生态、生活的改善,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二、四川省乡村旅游发展战略概述
(1)开发乡村旅游合作社发展模式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创新乡村旅游组织方式,推广乡村旅游合作社模式,使亿万农民通过乡村旅游受益。2018年以来,四川省已成立近6000家乡村旅游合作社。四川省积极推行乡村旅游合作社模式,鼓励农民以土地、房屋、劳动入股,培养新型经营主体,把分散的乡村旅游经营户组织起来,缓解乡村旅游发展中单个农户经营规模小、经营水平
低等问题。合作社式的发展将村民结合成一个整体,通过村民分工与合作对外提供统一标准的旅游服务,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乡村旅游发展规模化、集约化,振兴乡村经济。
(2)以主题活动带动乡村旅游发展
四川省乡村普遍以主题活动来带动游客聚集,以乡村旅游风光为依托,以主题活动为窗口,加强旅游与各产业的融合,发挥主题活动的辐射效应,延长乡村旅游产业链。举办了如合江草莓节、黑水冰川节、凉山火把节、米亚罗红叶节等主题活动,丰富了乡村旅游产品,发展了本区的主题特色。四川省将乡村旅游与文化活动建设融合起来,有利于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3)加强文化建设在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2018四川1号文件强调要进一步发挥乡村文化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四川省加强对乡村优秀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注重保护乡村原始村落与特色民族建筑的完整性;加强对乡村传统工艺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深度挖掘乡村的文化价值,加快传统技艺与现代工艺的融合,推出有乡村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四川省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修建乡村图书馆、乡村文化活动中心等设施,努力摆脱乡村文化生活缺失的现状,振兴乡村文化;积极促进乡村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开展特色乡村旅游文化活动与乡村民俗活动,增强游客对乡村文化的体验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注入活力。
三、四川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1)政府助力乡村旅游发展,经济成效显著
四川省政府大力鼓励乡村旅游发展来带动乡村振兴,政府以招标、招租的方式引入民间资本,为乡村旅游注入资金,打通乡村旅游开发渠道。投入大量财政资金提升乡村风貌,完善乡村地区水电、交通等硬件基础设施,为大部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实现了省内乡村旅游总收入2014年到2017年持续上涨。其中,2017年全省实现乡村旅游收入约2283亿元,同比增长13.3%,带动157个旅游扶贫重点村脱贫。2018年上半年,实现约1642亿元乡村旅游收入。四川56个贫困县、952个贫困村通过发展旅游业使14.6万贫困人口受益,实现贫困群众年人均纯收入增加665元,开辟了乡村致富新渠道。
(2)依托当地资源,乡村旅游发展形式多样
随着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为了满足顾客多元化旅游需求,乡村旅游不再仅仅限于农家乐等初级形式,而是更加注重顾客体验。四川省旅游资源分布不均,省内乡村地区依托当地特色自然资源发展乡村旅游。西部乡村依托独特的自然地理优势发展了高山雪原、峡谷漂流等生态旅游观光与苗寨旅游、彝族火把节、摩梭走婚活动等民族风情体验。东部乡村依托广阔的市
场、有利的区位发展湿地公园、农业产业园观光、采摘、垂钓等近郊乡村旅游,如成都三圣乡的“五朵金花”模式,着力发展集观光、休闲、娱乐、度假等于一身的乡村旅游形式,有利于满足都市人回归乡野、返璞归真的需求,增强乡村旅游吸引力。
(3)乡村旅游周期性强,起伏变化大
四川省乡村旅游有明显的淡旺季,其季节性、区域性差异明显,呈现出小长假远郊生态风光游,周末近郊乡村农家游的趋势。乡村旅游周期性明显,四川省内大多乡村出现了平日游客寥寥,无人问津,周末及节假日游客火爆,一地难求的尴尬局面。乡村旅游的强周期性使得大多数乡村旅游景区难以协调旅游资源,不利于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对各乡村旅游景区的统筹管理能力提出了重大的挑战。
四、四川省乡村旅游战略存在的问题
(1)乡村旅游产品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
四川省乡村旅游主要是以观光农业为主,配以农家乐、果蔬采摘、垂钓等活动,模式单一雷同,难以诞生“新、奇、特”的创意性乡村旅游项目。大多数乡村旅游产品未体现出休闲、娱乐、度假、康养等层次的需求,乡村旅游停留在乡村观光、农产品销售等低端同质的旅游模式。四川東部乡村的旅游资源优势不突出,东部乡村旅游大致都是观光+农家乐模式,未能依据自身的特色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忽视乡村的“原乡性”,人文民俗传承不足,涉及原乡文化与民俗文化较少,大多数乡村旅游景区商业气息严重,失去了乡村原始的泥土气息。
(2)乡村旅游合作社开发模式,发展不足
目前省内乡村旅游合作社的发展却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合作社内部组织形式松散,缺乏有效的制约管理机制,乡村旅游合作社模式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发展不成熟,相关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如何协调利益主体关系等问题亟待解决。合作社内部成员经济实力差异大,缺乏有效利益联结机制,农民参与程度不高,缺乏合作社集体意识,对贫困户带动不足,无法发挥其振兴乡村的作用。发展滞后的组织机制对外吸引力不足,阻碍了合作社积极作用的发挥。
(3)乡村缺乏统一规划,零散发展
由于行政区划限制,四川省乡村旅游普遍存在着零散发展、分散开发的问题。乡村旅游的战略规划往往着眼于本区域内,缺乏全局性,一方面造成省内邻近乡村间雷同开发、重复开发,造成旅游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发挥乡村旅游产业的辐射效应,不利于整合优势资源,规模化发展。大多数乡村景区由于行政区域划分不同,乡村旅游各自分区规划,忽略了景区间的有机联系,无法形成旅游产业链,未能有效发挥景区间相互带动作用,削弱了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