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教育、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与教育、成长
——读《周国平论教育》
在周国平诸多论述中,有一部分涉及到教育,有人将其简称为“周国平七点教育论。”即:1、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2、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3、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4、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5、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6、大学应是大师云集之地,让青年在大师的熏陶下生长。7、教师应该把学生看做目的而不是手段。对此,我亦颇有感触,须有足够的时间去品悟消化吸收。今就其一点“阅读与教育、成长”谈谈自己粗浅的体会。
周国平认为与教育最密切相关是阅读。他说没有阅读就没有教育,阅读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学生,影响深远而巨大,不单是从中获取知识,更多的是关乎生命的健康快乐成长。吾以为此论当矣!
试看古今中外名家大家,有哪个无阅读癖好。通过阅读,感知生活、积累知识、生成智慧、涵养品性……阅读对一个人良好素质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作者认为,阅读经典是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之一,不管是中国的传统经典,还是外国的经典,沉淀其中定有丰厚的收获,而且是现实教学和生活不可替代的教育。所以,我们的教育首先要使学生变成一个读者。“读者是一个美好的身份。每个人在一生中会有各种其他的身份,例如学生、教师、作家、工程师、企业家等,但是,如果不同时也是一个读者,这个人就肯定存在着某种缺陷。”一个生命个体,一旦将自己塑造成一个自觉甚至自由的读者,人生的眼界就完全不同。鉴于此,今年我们高中语文教学从高一起始年级开始实施三个“一”工程:即每日一美文(包括新闻),每周一杂志(或一报刊,如《读者》、《南方周末报》等,每月一名著,高一侧重在
面上展开经典作品泛读与交流。
周国平又写道:“一个人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就可以称作读者的(同样,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就是阅读)。在我看来,一个真正的读者应该具备以下特征:第一,养成了读书的癖好;第二,形成了自己的读书趣味;第三,有较高的读书品位。”我以为这段话可理解为读者成长三部曲:一是对读书感兴趣,喜欢读书,慢慢形成习惯;二是在读书积累中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书中知己”,就像穿衣一样,有了自己的选择和爱好;三是对书有了一定的判断和鉴赏能力,能从一大堆书中品出优劣,形成了自己的读书品位:即读书要有法,直接读大师的原著最可靠。读大师的作品,一是不求甚解,二要为我所用。不要跟着大师跑,要独立思考,把它化为你的精神营养,让你的精神成长。读大师的书,走自己的路。所以我们在读书时要有选择性,而且必须是站着读而非跪着读,要辨证吸收思考,不唯书。鉴于此,我们在泛读的基础上,按文学作品四大类,初步拟定精读板块:高一上尝试“诗海拾贝”:研读古今中外诗歌;高一下尝试“长廊选秀”,选读《红楼梦》或《边城》等文学名著;高二上尝试“舞台炫星”:研读中外戏剧,如曹禺的《雷雨》或沙氏的《哈姆雷特》;高二下尝试“哲思精粹”,引导学生去品读古今中外哲理散文精品。(说明:“诗海拾贝”为初拟名目,有待斟酌)试图从纵横二个层面构架起实验学子人文素养,让他们在阅读中不断获取精神的怡养,间接地感悟社会人生,懂得更多的做人道理,为他们日后腾飞炼铸坚实的翅膀。
周国平有关教育的论述,基本上都是以散文、随笔、杂谈的形式呈现,语言简明而不深奥,生动不乏幽默,所以读起来很轻松、很亲切,给我们教育的启迪很多很深。
叶红匆草。201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