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目的论和知识手段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怎样理解“知识目的论”和“知识手段论”
听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芦咏莉教授关于“教学的根本目的”的讲授,感悟较多,现将我体悟到的写下来,请同行共同分享,修正补充。
认为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传递知识即“知识目的论”,“知识手段论”呢,顾名思义,即知识只是一种手段,一种载体,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是为了达到其它目的。我的理解是这两种观点其实还是基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而言。
传统的应试教育就是单纯的以传授知识为目的,为了教知识而教知识。因此,学生学到的东西都是前人已经研究出来的,总结阐述在载体(书本、网络、言论等)上的,所以,学生得到的是“鱼”,是“求知”里的“知”。久而久之,培养出来的人才是“考生”,是可以拿高分但缺乏探索缺乏创造精神的“读死书”“死读书”者。在实际教学中,“知识目的论”者们就是如此。
“知识手段论”者,认为学习知识只是一种手段,在学习知识过程中,通过不断探索、研究、创新,从已有知识结构体系中发现新知识,这就超越了前人的思想,拓宽了前人的知识范畴,因此,学生得到的是“渔”,是“求知”里的“求”。久而久之,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学生”,他们自己会学,自己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自己有自己的研究成果,也能从研究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长时间自然会“以学为乐”,学习兴趣愈来愈高。因为兴趣不断提高,做研究的积极主动
性也会越来越高,这才是未来中国强盛发达所需之中流砥柱!
中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为背景,被世界各国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有一套不成文字的规范来规范人们的思想、言行的道德标准,这些好比“界”一样,谁越“界”了,谁就会被世人嘲笑,批评,指责,唾骂。“无以规矩,不成方圆”,所以,我们坐如弓、站如松、行如风;所以我们写的是端端正正的方块字;所以学校要求学生穿统一的校服,梳统一的发型,班级要求学生坐固定座位……这一切的一切未可厚非,是由来来已久、根深蒂固的。这是造成我们老师、学生不敢创新,不敢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的主要原因,造成我们的人才循规蹈矩,思维局限的主要原因。这在我国的电脑、娱乐、社交等各方面都可略窥一二。好在,我们已经认识到这方面的错误,我们也开始尝试,有了开始,成功就会在不远处。
杭锦旗城镇中学语文组:白鲜桃
201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