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基层裂缝成因及措施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底基层裂缝的成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底基层的施工,在养生结束除去覆盖的土工布后,发现底基层表面陆续有横向裂缝产生。通过对部分路段的调查,结合当时的施工记录及现场采集的试验数据,对裂缝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水泥标号高,初凝终凝时间较短。
底基层采用P.O42.5水泥,初凝时间(120min-140min)、终凝时间(260min-280min左右)较短,早期强度增长较快,容易收缩产生裂缝。
措施:在水泥不变的情况下,尽量选择气温较低时段施工,以延缓早期强度增长的速度。
二、水泥剂量稍大。
试验段采用的水泥剂量多在4.7-5.0%之间,无侧限抗压强度平均值为 3.3MPa(设计值>2.0MPa),强度偏高,水泥剂量偏大,产生的收缩应力大,容易出现裂缝。
措施:在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减少水泥用量,将水泥剂量按下限(4.5%)控制。
三、底基层混合料中所用中砂偏细。
措施:严格控制施工配合比,级配尽可能控制在规范级配范围中值偏下,且在范围以内。
四、试验段养护过湿。
试验段养护洒水过于频繁,含水量越大水分蒸发时由于干缩
产生的应力越大,易产生裂缝。
措施:合理控制养护用水,保持土工布表面湿润且避免忽干忽湿。
五、养生结束后,底基层长时间受曝晒造成的表面开裂。
措施:在无法及时进行下基层施工的情况下,适当延长对已完底基层的保湿养护。
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底基层表面裂缝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改进前
改进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