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概况及其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案例分析①
如上所述,英国现阶段的社会工作教育中存在着研究 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与实务导向的资格教育体系并行不 悖的二元结构。前一模式可以世界一流大学— ——牛津大学
的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系作为典型;后一模式可以东伦敦 大学的社会工作系作为典型。
- 12 -
社会学与社会工作
者为目标与导向,因此,社会工作职业标准必然成为人才 培养的基本依据与重要参照,贯穿于社会工作资格教育的 训练计划与培养方案。
(2)行业协会建构伦理准则。英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作 为协调、联络、沟通全英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以及社会工作 研究人员的社会工作行业组织,于 2002 年 4 月正式颁布 了英国“社会工作伦理准则”[4]。伦理准则作为对社会工作 者的价值观及职业道德操守的规范,不仅是保障社会工作 顺利开展的前提基础,更是衡量社会工作教育成果的重要 标尺,因而这一准则应当通过教育活动的开展内化于学生 的认知体系与价值系统。伦理准则在社会工作教育中的特 殊重要性决定了其不仅指导并制约各门社会工作课程的 教育实践过程,并且成为社会工作资格教育的核心内容。
社会学与社会工作
社会学与社会工作
英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概况及其启示
李迎生, 张朝雄, 孙 平, 张瑞凯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北京,100872)
[摘要]本文全面考察了英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概况, 对该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研究导
向的人才培养体系与实务导向的资格教育体系并行不悖的二元结构模式进行了重点考察, 并结合具体
是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动力与源泉,其发展得到英国政府的高 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在政府的直接指导与推动下,英国社会 工作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学科专业设置日臻完善,逐步建 立起走在世界前列的特色鲜明的社会工作教育模式。
英国模式的典型特征是研究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与 实务导向的资格教育体系并行不悖的二元结构。研究导向 的人才培养体系作为英国社会工作教育体系中的较高层 次,涵盖硕士和博士两个培养环节,其目的在于塑造社会 工作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型人才,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 理论支持与智力源泉。这一模式将在后文作详细介绍,此 处不再赘述。
(3)高校建构教学准则。英国高校所制订的针对实务 导向的资格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涉及以下七个方面:“第 一,培养学生社会工作实践需要的知识与技能;第二,提供 必要的知识、价值观和实践机会,以使学生获得胜任社会工 作的实用技术;第三,开发学生的理解力使之能够具备心理 不平衡的释放能力、是非分辨能力以及反不正义的实践能 力;第四,发展学生的思考与分析能力,以及继续学习能力, 使之在社会工作实践中能够开辟特殊途径;第五,提升学生 对福利社会问题的敏感性,具备适应当代社会工作角色与 授权的知识;第六,获得可迁移的专业技术,以便适应个案 的、小组的、家庭的、社区的实际工作;第七,使学生在实践 中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思考、理解、评价、决断能力。”[5]
案例对这一模式做了比较分析。最后从目前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 讨论了英国独具特
色的社会工作教育发展道路提供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英国; 社会工作教育; 概况; 启示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8-7672(2007)03-0011-0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出了“建设宏大的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战略号召,指出:“造就一支结构合 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的迫切需要。”社会工作教育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 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和前提性的地位。鉴于我国社会工作教 育起步较晚、基础薄弱、难以适应国家发展对社会工作人 才的迫切需要的现实,对发达国家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状 况做全面考察,从中吸取有价值的经验与启示,以为中国 发展社会工作教育提供参考,显然是必要的。本文我们选 择英国的社会工作教育发展概况作为考察、分析的对象。
一、发展概况
作为社会工作教育的发源地,英国对社会工作人才培 养与课程设置的探索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末。早在 1893 年,英格兰就由济贫院和慈善组织会社合作开设了为期两 年的“慈善训练”,[1]该训练作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雏形,
开创了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先河。 社会工作教育是社会工作专业体系的重要支柱,同时也
- 11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NO.3 2007
这一发展过程得益于政府的政策推动与制度保证,具体地 说得益于“社会工作教育训练中央wk.baidu.com员会”将社会工作职 业资格证书引入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这一过程,可以划分 为以下两个阶段:
1970 年至 1995 年为初步职业化阶段。这一阶段以社 会服务证书(CSS)和社会工作资格证书(CQSW)的颁行为标 志,实务导向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与专业设置开始与社会 工作职业资格相联系,英国社会工作资格教育体系初步形 成。“社会工作教育训练中央委员会”(CCETSW)先后批准 了针对从事日间照顾和住宅区照顾的社会工作者的社会 服务证书(CSS)和针对受聘于社会服务部门的社会工作者 的社会工作资格证书 (CQSW)。并且规定,社会服务证书 (CSS)训练课程由地位较低,且不能授予学位的继续教育学 院提供;社会工作资格证书(CQSW)训练课程由包括大学与 综合性技术院校在内的能授予学士学位的高等教育机构 提供[2](P200)。随着这两种职业资格证书引入社会工作教育体 系,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取得职业资 格,并借此进入社会工作服务领域,而没有取得相应资格 的工作者逐渐被排斥于社会工作职业范围之外。
英国社会工作资格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以 1970 年“社会工作教育训练中央委员会”(CCETSW)主管英国社 会工作教育[2](P200)为起点,表现为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发生 日益紧密的联系,即社会工作教育日益职业化的过程。而
[收 稿 日 期 ]2007-09-17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到教育部 2007 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及社 会工作专业学科建设”的支持,课题组的讨论及交流对本文有一定启发。 [作者简介]李迎生,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社会工作学系系主任,主要从事社会政策 理论与应用及应用社会学研究;张朝雄、孙平,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生;张瑞凯,中国 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政策研究方向博士生,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系教师。
(一)培养层次 实务导向的社会工作资格教育体系涉及两个培养层 次:本科层次和硕士层次。 本科层次:伴随统一的国家职业资格即社会工作文 凭(Dip SW)取代社会服务证书(CSS)和社会工作资格证书 (CQSW),社会服务训练与社会工作资格训练融入统一的 社会工作文凭培训—— —即社会工作本科教育。该层次的 课程由学院与社会工作机构共同提供,实习占全部课时 的 50%[3](P202)。学生经过系统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在毕业时 既得到大学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也得到政府颁发的职 业资格证书即社会工作文凭[4],有资格进入社会工作领域 从事实务工作。 硕士层次:社会工作相关专业的学生以及具备相当资 质的其他专业的学生,取得学士学位后,可以继续申请接 受社会工作硕士(Master of Social Work)研究生教育。这是
1995 年至今为高度职业化阶段。这一阶段以社会工作 文凭(Dip SW)取代社会服务证书(CSS)和社会工作资格证书 (CQSW)[2](P201)为标志,实务导向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职业 资格培训融为一体,英国社会工作资格教育体系进一步发 展与完善。与职业资格培训融合后的社会工作资格教育, 实质上转变为职业教育,学生从大学毕业就意味着获得了 社会工作的相关职业资格,可以直接进入职业岗位。同时, 也意味着所有的社会工作从业人员都必须持有职业资格 证书,即必须经过大学社会工作专业训练才具备从业资 格。至此,英国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与专业设置进入高度 职业化阶段。为了对该阶段英国社会工作职业资格教育获 得系统与全面的认识,这里特做如下介绍:
(四)政府角色 社会工作资格教育的宗旨在于为政府培养合格的社会 工作者,这就决定了作为人才培养委托方的政府必然成为社 会工作资格教育体系建构过程中的主导角色与核心力量,其 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提供制度保证,通过将社会 工作职业资格证书引入实务导向的社会工作教育体系,促进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社会工作职业培训的融合,推动了社会 工作资格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其次,提供经费支持,在英 国社会工作专业享受政府津贴,从 2002 年起,研究生免收学 费并获得政府生活资助[4],上述措施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维 护并巩固了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基础;再次,统一教育标准, 英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于 2002 年 5 月联合颁发“社会工 作职业资格大学鉴定”文件,苏格兰政府也于 2004 年实施类 似标准[4]。统一的教育标准在全国范围内的颁布实施,规范了 大学的社会工作资格教育,使得实务导向的社会工作资格教 育体系走上系统化、标准化的发展轨道。
实务导向的社会工作资格教育体系中较高的培养层次,以 基础层次的社会工作教育背景为基础,且对学生的专业素 质与能力提出更高的标准与要求。这一层次的学习年限通 常为一年(也有两年的),学习过程中以及结束后还会安排 相应的实习,毕业后将被授予社会工作硕士学位,从而具 备最高层次的社会工作职业资格。
(二)培养方式[4] 上述两个层次的培养方式均由课程、实习和毕业论文 三个环节构成,但是不同的培养层次在各环节的内容设置 和培养要求方面有所区分。 (1)课程。一般涉及三大类课程。理论类:两个培养层次 均开设社会工作者法律,人的成长与发展,社会政策与社会 结构等基础理论课程。硕士层次另外设置了社会工作理论、 方法及价值观、社会工作的社会政策和法律原则等较高层次 的理论课程。方法类:如调查方法、社会福利组织评估、社会与 社区工作中的方法和技术、儿童及其家庭的社会工作,在上 述方法课程的基础上,硕士培养层次增设了儿童关怀与发 展、精神健康与疾病、老年人社会工作等课程。技能类:包括价 值观与反不公正实践、案例摘要、进入实践的途径等等。 (2)实习。作为实务导向的社会工作资格教育,实习在教 育环节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份额。各层次的实习时间均规定为 130 天,在两年内完成。其分配方式为:第一年 50 天,第二年 80 天。实习计划由社会工作机构、学生、实习教师(Practical Teacher)和个人导师(Personal Tutor)合作设计并实施。实习督 导由实习教师和个人导师共同担任,二者有明确的分工,其 中,实习教师负责理论指导,个人导师进行具体工作指导。每 次实习结束,由社会工作机构、案主、实习教师和个人导师分 别给出成绩和评语,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综合成绩。 (3)毕业论文。毕业论文作为对学生培养情况的综合考 察,是授予学位以及职业资格与否的决定性因素。毕业论文 的字数要求为 10000- 15000 字,必须在最后一个学期内完 成。成绩的评定分为两个阶段:第一,初评阶段。由政府社会 工作部门的工作者、专业教师和个人导师联合组成论文评审 小组,负责主持论文答辩,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初评成绩。第二, 审核阶段。将论文答辩的现场录音提交政府社会工作部门, 经审核后,给出最终成绩,并决定是否授予学位和职业资格。 (三)标准体系 实务导向的社会工作资格教育作为系统化、规范化的 教育体系,严格遵循由“职业准则、伦理准则和教学准则” 有机结合而成的标准体系。该体系由政府、行业协会和高 校三方共同建构而成。 (1) 政府建构职业 准 则 。“普遍 社 会 关怀 委 员 会” (General Social Care Council)作为主管英国社会工作的政府 职能部门,明确规定了包括职业目标、职业范围、职业责任 和职业权力等在内的社会工作者及其代理机构的职业准 则[4],由于英国社会工作资格教育以塑造合格的社会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