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理解,沟通和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尊重理解,沟通和谐
一个和谐安宁的家庭环境可以激发孩子的激情,提升孩子的意志品质,激励他走向成功。一堂生动而和谐的课堂教学,同样可以激发课堂的活力,营造课堂的激情,开发学生的潜能,启发学生的智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快乐与别人共享,快乐可以增加一倍;痛苦与别人分担,痛苦可以减少一半”,其实说的就是沟通的重要性。
师生间的和谐沟通,可以营造一个和谐而生动的教学氛围,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教学秩序,让每一位学生能积极、主动、平等地参与教学过程,和谐共进,教学相长,呈现出课堂教学的生态平衡,让知识教学的过程成为学生体验学习、享受学习乐趣的过程。
一、沟通,诚于心
教学是沟通的艺术,教学因沟通而生动。教学沟通时虽然没有一把万能钥匙可以打开每个学生的心扉,也没有一种固定的沟通模式可以唤醒所有学生,但教师能以真诚态度与学生进行有效的对话沟通,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一个和谐共赢的施教环境。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无论我是否同意你的观点,我都尊重你,给以你说出它的权利,并且以你的观点去理解它,同时将我的观点有效的与你交换”。我们的工作虽然辛苦,但并不总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你这么笨?”“怎么都不会做?”等嘲讽的语言,虽可能含有“恨铁不成钢”的“爱意”,但师生之间的隔阂却在不恰当的“爱意”交流中自然产生。教师不经意间使用的一些不适当的语言和行动不仅无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相反还会产生巨大的逆反心理:激起学生的怨恨心理、报复性幻想,甚至让学生闭锁心灵。只有真诚才能让学生尊重和最大限度地接纳教师,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教师的心理,了解学习的最终目的,这样师生间沟通的桥梁才能建成,学生会觉得教师很亲近,愿意敞开心扉,把心里话说出来。不仅如此,学生还会把这种亲近迁移到自己的学习中来,成为学习的动力并对该学科学习产生兴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学记》中的“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记得四年级时班里来了两个从地方转来的学生,他们可能在其它学校已适应别的老师的教学方法或者他们早就对学习没有了兴趣,从他们的眼神、回答问题
的语气以及平时的交流等等方面,可以看出根本“不喜欢数学”。试想,如果我采取“高压”方式来处理,后果可想而知。学生能够对以前的教师产生感情,说明他们是懂事、听话的孩子,只要你能做好,能让他们从心底服你,同样他们也能对你产生浓厚的感情。带着这样的想法,我走近了他们的内心。利用课余时间到教室里和学生谈心,询问他们是否能听懂当天的内容,鼓励他们多问,只要有学生来问,我都耐心、细致地给他们讲;给机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自己进行评价,集体想办法来解决学习中的一些困难,鼓励他们对教师的教学提一些建议,设计课后作业布置形式;我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告诉了他们,让他们只要有问题,随时打电话。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这三位同学开始喜欢数学课,对数学学习的投入程度明显增强了。在这次期末中,他们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我深知:学生对教师施加的教育是有限度的接受,决定这种接受程度源于学生对教师的信任,而这种信任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真诚。
二、沟通,成于形
我们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微笑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左右着学生的学习情绪。我们的沟通难以改变一个人的个性,但可以改变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引导他们积极的发展。
当我们的师生交流不能顺利进行时,当我们的课堂中学生不能积极配合时,当我们觉得自己的教育不适应学生时或学生不适应我们时,是该我们和学生改变沟通方式的时候了。
一次,王某被一位老师叫去办公室谈话。王某是一个头脑比较聪明但有些懒散的学生,回家作业经常不按时完成。老师说:“为什么又不完成作业?不要以为你有点聪明就不得了,我不喜欢你这样的学生,要读就读,不读就给我到教室外面站着……”王某一声不吭地站在那里,老师越说越气,谈话陷入了僵局。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教师与学生沟通的语言表达方式、沟通心态、沟通场景都应建立在一个合理、平等、适宜的基础上。
教育名家李镇西老师为给一位学生找一个“帮助人”,改变了教师主观指定的传统方式,首先和全体同学谈话表示要和一些同学谈谈心,让有上进愿望的学生主动提出接受教师的帮助,然后从要求帮助的学生中优先选择自己谈话的“目标生”,同该生共同分析学习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征求学生的意见共同商定解
决问题的办法,最终让其“主动”自己为自己选择一个“帮助人”。事实上,该生自选的“帮助人”就是教师事先已经锁定的目标。如此改变行动策略,从尊重学生的角度实施有效沟通,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则更强,效果更好。师生之间的沟通常常因为相互否定、各持己见而中断,这种有对话无沟通的信息传递往往达不到解决问题的效果。沟通的具体表现形式为“对话”,然而如果对话双方都站在各自的立场上滔滔不绝,双方谁也不想理解对方的意思,只能算是典型的“无沟通”对话。
三、沟通,凝于行
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思想是“以生为本”。我们要灵活运用各种充满教育智慧的心理,即使面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也要从积极的关怀、同情的角度去换位理解。我们经常总是难以忘记自己“教育者”的角色,不是站在学生的立场就事论事,而总是批评学生的品格与个性,以至于和学生沟通时总是难以达到相应的效果。
到了高年级,我想:孩子对数学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知识层面,对于知识背后的文化内涵更要加以了解.后来我买了6本关于数学文化、数学故事、数学名人传记的课外书,让同学们阅读.可后来,有一个男生悄悄拿走了数学名人传记这本书,开始的时候我怎么查也查不到是谁拿走的,当时真得感到很生气,同时也觉得失望:为什么班里会出现这样的事情?要知道这是从没发生过的事呀!后来,我独自静下心来思考:这个学生究竟是谁?他为什么要拿走那本书呢?我想,他是不是在搞恶作剧?还是他真得很喜欢那本书?想到这儿,我决定在不伤害学生自尊的前提下处理这个问题。第二天,我一改焦躁生气的情绪,而是尝试着在班里心平气和地说:“大家都知道,有一本书找不到了,老师想一定是班里一位特别爱读课外书的同学借走了却忘记还了,爱读书是好事情,我们都很喜欢爱读书的同学,只是要按时还书,不然,班里图书管理员会很着急,想看这本书的其他同学也会很着急,这个同学,如果你还想继续看再借也行呀!”结果,当天下午那个男生就把书交给了我,承认自己确实很喜欢那本书,就自作主张拿回家了并且还向我道歉,我听了他的话,暗自庆幸自己的处理方式是正确的,我看着他脸红的样子,知道他是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于是和蔼地对他说:“老师最喜欢爱读书的孩子了,不过借走了书更应该及时还回来,做一个守诚信的人也很重要。”他使劲点了点头。后来真得再也没出现这样的事,我想:正因为我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