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时期的李德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德的作品及翻译作品
• • • • • • • 《关于出版德文列宁著作问题》 《列宁与军事科学》 《列宁著作〈战争与革命〉的序言和注释》 《军事专家弗里德里希· 恩格斯》 《社会主义百科全书》 《自由与社会主义》 《毛泽东以谁的名义讲话》,1964年5月27日,《新德意 志报》(东德党的中央机关报)。 • 《从上海到延安》,1969年,《地平线》。 • 《中国纪事》,1973年,此书译成俄文等多种文字。
• 消极:李德,红军长征史上一个不可忽略的名字。他不仅同中国红
军一起亲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更是这一历史壮举的重要决策人和初 期的主要指挥者。但正是由于他的错误指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并在长征初期付出惨重代价。
• 积极:一个曾经指挥红军千军万马、实际权力一度比毛泽东、周恩
来还高的共产国际军事顾问,在被削掉了兵权、并受到严厉批评和羞 辱后还能保持如此平和的心态,却也是难能可贵。当时相当多的红军 学员对李德都产生了新的看法,觉得他是一个可敬的德国布尔什维克。 知错必改,善莫大焉!李德不像王明,王明是明明错了死不认账。李 德在总结自己指挥的第五次反围剿战役时坦荡地说:我终于明白了,中 国同志比我更了解他们在本国进行革命战争的正确的战略战术,我没 有根据中国的地理形势、中国人特有的作战传统进行指挥。
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日~17日 在遵义召开的中央政治局 扩大会议,深刻分析批评 了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 上的错误,李德神情沮丧, 拒不接受批评。 遵义会议后不久,成 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 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 挥小组,从而正式结束了 李德、博古对红军的军事 指挥。
长征后期
遵义会议后李德虽然不再拥有军 事指挥权,但仍然多次参加中央政治 局会议。在1935年6月26日两河口召 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李德明 确同意中央的北上抗日方针,反对张 国焘南下。 1935年七八月间,红军大学成立, 李德被派往讲授军事理论课。不久, 发生了红军大学教育长、原四方面军 参谋长李特拉拢红四方面军学员随张 国焘分裂逃跑的事件。李德与李特进 行了坚决的斗争,他坚持中央的北上 抗日方针是正确的,不经毛泽东同意, 任何人不得擅自把部队拉走。 1935年10月,李德随红军到达 陕北。
• 李德的中国夫人
• 作品及翻译作 • 历史评价
李德的基本信息
• 1900.9.28—1974.8.15
• 出生地:德国 慕尼黑 • 原名 奥托· 布劳恩(Otto Braun) • 笔名 华夫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德国共产党
1939年夏 去莫斯科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曾加入苏联红军
1918年 参与创建巴伐利亚苏维埃
李德的中国
萧月华
李丽莲
“希望有个中国女战士陪他睡觉” “给他做老婆,是革命工作需要” “以大局为重,有泪往心里流” “我到中国赚啦!来时我是独立一人,如今成了三个人” “我要到中央告你,我要和你离婚!” “布萧德华,我的儿子,再见了”
“速来机场,你飞莫斯科”
李德的作品及翻译作品
• 1953年斯大林死后获准回德国, 在东德德共中央的马列主义研究院和 社会科学研究所工作,负责编书、译书。 他曾将苏联“解冻文学”的代表作 《一个人的遭遇》等文学名著译为德文, 并有翻译列宁著作,也发表了不少文章。 • 李德1973年发表的《中国记事》一书,对延安时期毛泽东 对中共国际派,特别是王明等人的残酷斗争有详细的描述, 揭露了延安政权从自由宽松走向整肃集权的过程。此书早 期在中国被完全禁止借阅,但近年来随着时代氛围的改变, 已有较多中国历史学者引述此书,探讨长征到延安时期毛 泽东集中权力的来龙去脉。
Thank you!
1935年1月 在遵义会议上被撤销指挥 红军的权利
1941至1948年 在克拉斯诺戈尔斯克任教
1926年 被德国政府逮捕监禁
1933年9月 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 军事委员会军事顾问
1949年 回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定居, 潜心著译
1928年 越狱逃往苏联,入伏龙芝 军事学院学习
1932年春毕业后 被苏联红军总参谋部派往 中国东北收集日军情报
1964年 任德国列宁著作德文版主 编
——李德不仅同中国红军一起亲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更是这一历史壮 举的重要决策人和初期的主要指挥者。但正是由于他的错误指挥,红军 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并在长征初期付出惨重代价。
长征前期
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毛泽东失去领导权, 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采纳李德的建议, 放弃过去四次反“围剿”斗争的积极防御方针,将这场战争定性为国共之 间的决战,采用军事冒险主义,提出了 “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口号,要求红军在根据地之外抵抗国民革军,决定在 国民党之前抢先行动,发动所有红军展开全面进攻,并争取苏维埃在全中国 的胜利。 但中央苏区只有10万左右的正规军和数万游击队,在抢先进攻后不久
些顾问的不成熟,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共产党的不成熟。
•Leabharlann 开国上将陈士榘:尽管李德指挥反围剿时让红军吃了大亏,长征初期他的 指挥也很失败,但他的课却讲得不错,有许多新的知识性很强的军事术语。 他用一个德国人的视角让红军将领们领略了现代军事技术的魅力。应该说,
他还是有一套军事理论的,做教官完全称职。
客观评价
长征时期的李德
翻译122班:潘 浩 12110210 邵丽云 12110211 施爽爽 12110212 谢佳凝 12110213 徐 璎 12110214 许心仪 12110215 叶陈雪 12110216 周迪凡 12110221 胡咏薇 12133408
李德
• 生平简介 • 长征时期主要事件
名人对李德的评价
• 毛泽东曾尖锐地指出:“李德不了解中国的国情,也不了解中国工农红军
的情况,不作调查研究,听不得不同意见,生搬硬套在苏联有效在中国行不 通的战略战术。……李德和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一系列错误的战略战术, 使我们吃尽了苦头,付出了惨重的血的代价。”
•
军事专家金一南:由于中国革命的特殊性,靠请李德这样一个外国人来指 导,希望从他那儿获得灵丹妙药,获得伟大的胜利,结局会是什么呢?那就是 在这些外国顾问的指导之下,我们付出了一个比一个更惨重的代价。当然, 如果简单地把革命损失都归结于这些顾问的指导,也不尽公平。因为从这
即遭到巨大损失。反“围剿”作战连连失利,为保存充分的实力,
中国红军被迫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初期 长征初期,李德是负责 军事指挥的“三人团”成 员之一,他的军事指挥错 误再次充分暴露。 他一方面强调保密,对 战略转移没有进行应有的 政治动员;一方面在退却 中采取了消极避战、逃跑 主义,使中央红军在长征 初期损失惨重,兵力很快 损失了三分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