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腔镜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择期行手术治疗的72例早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诊疗指标、术后疼痛、康复情况、免疫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结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而淋巴结清除数量和手术时间则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V 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和术后1周腹膜免疫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1 d腹膜免疫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个月,观察组复发率和转移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创伤小,患者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可快速进入下一阶段的放化疗治疗中,从而能有效降低术后复发和远处转移,腹腔镜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治疗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标签:腹腔镜;妇科;恶性肿瘤;应用研究

手术是治疗早期妇科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但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后康复及预后有较大影响,传统开腹手术的创伤大、并发症多,随着微创手术理念的不断深入,腹腔镜术式被广泛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中[1],为探寻腹腔镜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本文将两种手术方式同时应用于临床中,现将应用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择期行手术治疗的72例早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31~65岁,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其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无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认知功能障碍,未见麻醉药物过敏或手术禁忌证,所有患者均为初发恶性肿瘤。观察组39例,平均年龄(42.6±2.7)岁;肿瘤类型:宫颈癌12例,子宫内膜癌19例,卵巢癌8例;临床分期:Ⅰa 期患者16例,Ⅰb期患者14例,Ⅱa期患者6例,Ⅱb期患者3例;病理分级:G1患者25例,G2患者14例。对照组33例,平均年龄(41.8±2.9)岁;肿瘤类型:宫颈癌11例,子宫内膜癌16例,卵巢癌6例;临床分期:Ⅰa期患者14例,Ⅰb期患者12例,Ⅱa期患者5例,Ⅱb期患者2例;病理分级:G1患者22例,G2患者11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术式,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麻醉完成后取膀胱截石位,于臍孔上基底部做切口,采用三孔或四孔的手术方式,穿刺入腹后建立CO2人工气腹,气腹压力控制在14 mm Hg左右[2],手术切除前仔细探查病灶大小、周围情况等,将病灶组织切除分离后移出体外,并淋巴组织清扫,术后电凝止血,术毕常规留置引流管,并进行相应的放化疗治疗[3]。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诊疗指标、术后疼痛、康复情况、免疫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结果。手术诊疗指标及康复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淋巴结清除数量、切口愈合时间及中转开腹率[4-5]。分别于术后2、6、12、24、48、72 h观察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术后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 AS)进行评价,评分在0~10分,0分表示无疼痛,10分表示疼痛剧烈[6]。免疫功能检测指标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IL-1),分别于术前、术后1、7 d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离心取上清液检测上述指标,检测采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及ELISA试剂盒进行检测,免疫因子水平越高说明患者免疫功能越强[7-8]。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膀胱损伤、尿潴留、膀胱瘘、输尿管瘘、血管损伤、神经损伤、肠梗阻、淋巴囊肿、乳腺漏、切口感染和下肢静脉血栓等,通过比较不同术式的并发症发生率,评价不同手术模式的安全性[9]。随访2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远处转移率和复发率[10-11]。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对两组资料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诊疗指标及康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39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治疗,无中转开腹手术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39/39)。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而淋巴结清除数量和手术时间则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术后疼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V 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

2.3 两组患者围术期腹膜免疫因子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腹膜免疫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1 d腹膜免疫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4 两组术后随访情况比较

随访24个月,观察组术后远处转移2例,转移率为5.1%(2/39),术后复发4例,复发率为10.3%(4/39),对照组术后远处转移4例,转移率为12.1%(4/33),术后复发5例,复发率为15.2%(5/33)。观察组术后复发率和转移率均低对照组于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 讨论

随着腹腔镜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妇科手术领域的应用指征不断拓宽,由于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众多优势[12],其被广泛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中,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有利于快速进入下一阶段治疗,为预防术后复发和远处转移赢得宝贵时间,这也是腹腔镜手术受到临床学者青睐的重要原因[13-14]。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诊疗指标中除手术时间相比传统术式更长外,其他观察指标相比对照组都更优,且本组患者均一次性手术成功,没有一例因为手术视野暴露困难等原因导致的中转开腹,腹腔镜手术的微创使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疼痛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更低。虽然腹膜免疫因子水平在术后1 d低于对照组,但笔者认为免疫因子降低是由于建立CO2人工气腹所致[15],二氧化碳会导致腹膜内的pH值产生变化,酸性环境对间皮细胞分泌免疫因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6],但这种变化很快就恢复正常,术后7 d检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免疫因子水平无统计学差异[17]。

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在确保良好治疗效果前提下,相对减少了患者的痛苦,而且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因此在妇科恶性肿瘤治疗中应用广泛。

参考文献

[1]王悦,崔恒.妇科恶性肿瘤的腹腔镜治疗[J/OL].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21):6666-6669.

[2]张伶俐,黄群,王南苏.超声刀在腹腔镜下妇科恶性肿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J].现代肿瘤医学,2016,24(7):1114-1116.

[3]董丽涛.145例妇科恶性肿癖腹腔镜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临床治疗[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6):100-101.

[4]周春娅.腹腔镜淋巴结切除治疗妇科恶性肿癖的临床应用价值[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13):1106-1108.

[5]马玲.腹腔镜技术在妇科良恶性肿癖中的应用分析[J].求医问药,2012,10(8):728-7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