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美育新模式的构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小学美育新模式的构建
作者:魏兴彪
来源:《文教资料》2018年第31期
摘要: 21世纪以来,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使教育改革向农村地区发展。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许多教育者逐渐意识到美术教育能够帮助人保持身心健康,不断提高修养,完善人格。美育的发展是一个社会衡量精神文明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然需求。美育不但可以提升人的智力,而且也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潜能。
关键词:农村小学小学美育教学模式
美育的好处跟地位都是十分有意义、非常重要的,但是在教育发展的今天,由于各个地方受经济、设备、场地等因素限制,很多地方难以实现完整性。在许多农村及偏远山区,没有人滋润它、灌溉它,导致美育的发展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受部分环境因素及人文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美育在这些地区难以“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制约美术教育发展最严重的条件是因为偏远农村地区落后的教育思维和文化理念,还有学校美育资源的短缺,一些农村美术教师由于受自身审美能力的限制,美学素质的修养不高,一些农村学校将美术课当成一种形式,并没有落到实处,即便是实施美术教育的地区,由于教师素质的局限,只能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方法,强调结果跟成绩,没有将过程性教育放在教学重心上,导致这些地区美术教育匮乏,使学生缺少创造的动力与源泉。作为教书育人者及美术教师,我对于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十分了解,我知道身上肩负着孩子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责任,使得美术教师更加感觉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对于促进农村美育的发展和构建农村美育模式,打破当今的美育格局,我就自身经验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以下看法与见解。
一、注重教师队伍质量,不断完善师资力量
美术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并没有特别之处,师资力量、完善的美育模式都是直接影响美术教育的重要因素,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需要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质:
1.优良的道德品质。老师作为学生的启蒙人,自身每时每刻的行为都会影响每个孩子身心的成长,因此,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还要注重自己的内涵、道德品质的修养。教师的行为准则是学生的学习榜样,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传输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如何做人的高尚品德与思想情操的培养,不仅不能放松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反而对于他们审美观念的培养和自身的素质教育要更上一层楼。所以,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中善于发现美、欣赏美、鉴赏美、传播美,引领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2.用自身的热情与责任灌溉每个学生。一个巴掌拍不响,教育任务不是老师的单边活动,同时需要学生的积极响应,只有师生之间产生共鸣,心与心之间发出回应,才能将教育事业推向一个更高的境界。同样的教学任务,对于不同的老师与学生,方法不同、形式不同,教学成
果也不相同。部分教师处于教学的初级阶段,认为只要照着课本课件,给学生进行知识的播撒就可以,部分教师则在教学上充满热情与责任,为每一堂课倾注心血,为每一堂课赋予灵魂、灵动。本着对学生与自己负责任的态度,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将一份热忱投入教育事业中。
3.跟上时代的步伐,丰富羽翼。美术教育是一项对教师专业性及能力考察的教育工作,不仅需要教师会写写画画,而且需要教师拥有艺术的思想,发现美的眼光,高水平的素质修养,当今时代对学生的要求更加严格,对待老师教育水平更加严苛。美术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论是对于教育教学的方法还是自身的知识技能水平,都要进行拓展与丰富,加强素质的培养,增强业务能力。教师教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
4.注重教研,使实际与理论更好地结合。传统的教育理念只注重教师在实际教学任务中的表现,缺乏合理的美术教育教学方法与体系,在经过长期实践与经验积累以后,要学会总结方法,创造出一套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研究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环境,美术教师一定要掌握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本领,学校要经常组织美术教育经验分享、理论探究、教学结构搭建及各种关于美育的教研活动,提高每个教师的理论能力,使教学实践活动不断完善。
二、完善美育教材,拓展美育新道路
由于我国的国情比较复杂,虽然素质教育很早就被提出,可是真正落实的进程却是极为缓慢的。对于偏远农村地区美育的发展步伐显得更沉重,受困于一些陈旧观念的限制,仍然处于狭隘的困境。要改变这种境况,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改变陈旧内容,促进课程发展。传统的艺术教育课程不仅内容陈旧,而且体系不完整,艺术课程大体可分为音乐跟美术两个方面,从内容上看,这些课程只局限于一些技能跟技法的学习与掌握,没有注重学生对于艺术欣赏与艺术理解的培养,学生没有从这些艺术作品和艺术技法中领悟到艺术真正带来的愉悦,缺失对于艺术敏锐的洞察与发现,没有将学生艺术潜能发掘出来,在学生的兴趣培养方面有缺失。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以统编教材为主,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地方教材、校本教材内容教学,这样既符合对美术教育的要求,又恰当地融入现实生活中的美育,使教学内容更加接地气,更有利于美术教育的开展。
2.完善美育模式。传统艺术课程是将音乐与美术进行分科教学,教师机械式地让学生进行听力练习与绘画练习,教学方法死板,不够灵活,使学生失去艺术学习兴趣,使专业性大于艺术本身,学生难以理解真正的艺术思想。除了学校的美育之外,学生很少在家庭与社会中体会艺术的魅力,这些都限制了美育发展的途径,学生渐渐失去艺术嗅觉,对艺术的感悟寥寥无几。另外,带领学生到当地的博物馆、美术馆,发现美、欣赏美、鉴赏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突破美育发展屏障。艺术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之上的,虽然艺术的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是不会影响到它最基础的自然的气息,不要将艺术教育局限在艺能的培养
上,如果忽略自然美和人对自然的认知,艺术就缺少灵气。传统教学并没有将培养人高尚情操放在第一位置,也没有进行人生态度的正确引导,艺术教育的根本是培养人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如果忽略这些,就难以突破艺术教育的屏障。
三、开创美育新格局,拓展美育活动的丰富性
1.教师不要只把眼光放在美育课堂,对于课程教学可以融入艺术元素,将知识与艺术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现原来有这么多艺术的痕迹。例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复杂公式的推导,教师可以介绍这个公式的来源与背景,一些公式的动画演练本身就是一种美育教育,与它相关的数学家的故事,一些数学的小趣事,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每个数学家对于数学艺术的理解和认识,这样能有效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有对艺术的感悟和理解。对于艺术美的发现和美的探索,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理念。
2.结合学校周围地理环境的特点,积极带领学生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去当地著名景点,或者是自然环境中领略艺术之美。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种书法比赛、绘画比赛、文艺演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陶冶他们的情操,让学生对不同的美拥有不同的见解,对美术充满兴趣,不但锻炼他们的审美能力,而且让艺术的种子在他们心里发芽。
3.走进民间艺术团体,让学生领悟民间艺术的巧夺天工。结合区域特点,每个地方的人文特点都不同,有很多民间艺人跟民间文化值得学生学习,这些艺术是很多辈民间艺人对于美的感悟和理解,不断积累下来的智慧结晶,应当将这些作品展示给学生,呼吁有关部门大力弘扬本土民间艺术,让美育之花在农村的每个角落绽放,让学生不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构建农村小学美育新模式是一项伟大而又光荣的使命,美育之所以是其他教育难以替代的,是因为它有独有的特征。美育拥有将一切抽象事物展现实体的形象能力,用自己的感情将其他人打动的情感能力,在学习中享受快乐,在娱乐中不断学习的愉悦能力。学生对待身边的事物态度及今后人生的选择都离不开自身审美观念的判断,如何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如何拥有看待问题独特的眼光,如何做出史无前例的创造,都需要美育培养学生独特的眼光与独立的审美观念,让他们拥有发现美、发展美、创造美的无限可能与潜力。
参考文献:
[1]梅玉燕.浅谈小学生美育[J].课外阅读旬刊,2016(4):51.
[2]邢钱.小学生审美教育探索[J].名师在线,2018(1).
[3]梁爽.加强小学生审美教育,提高审美素养和创造力的策略[J].读与写:上,2016,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