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患者气道管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精品课件
雾化吸入-常用的药物种类及作用
支气管扩张剂:抗胆碱能药物主要用于解除支气管痉挛,常用药物有:异丙托溴胺 ,β2受体激动剂 沙丁胺醇。其主要用于重症支气管哮喘发作以及COPD有明显支 气管痉挛的病人。有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甲亢的病人应慎用此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具有局部高效和全身安全的特点,常用药物有:布地奈德、地塞米松 黏液溶解剂 α-糜蛋白酶 。盐酸氨溴索,它调节呼吸道上皮浆液与黏液的分泌;
张口度过小:﹤3cm
咽喉部感染
咽喉部血管瘤
咽喉部损伤
系统疾病病人
通气压力需要﹥25cmH2O的慢性呼吸
25 精品课件
喉罩
硅胶制成 可反复使用50次以上
隔栅状设计 充气套囊 30度夹角设计
并发症: 咽喉部不适 语音障碍 返流误吸
26 精品课件
经口气管插管
操作简单,可在紧急情况下直观导管,可置入相对较粗 的导管,吸痰容易并发症少
36 精品课件
气道管理—气囊压力
气囊压力:25-30mmHg 推荐使用压力表测量气囊压力
气囊是否需要定期放弃?
37 精品课件
以往认为,气囊常规定时放气-充气气,道防管止理气—囊气压迫囊导压致力气管
黏膜损伤。 目前认为:气囊放气是不需要的,原因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1、气囊放气后,1小时内气囊压迫区的黏膜毛细血管已难以
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应进行持续声门下吸引。
39 精品课件
呼吸机管道的更换
呼吸机管路不必频繁更换,一旦污染则应及时更换。
40 精品课件
气道湿化
气道湿化包括主动湿化和被动湿化: 主动湿化指在呼吸机管路内应用加热湿化器进行呼吸气体的
加温加湿; 被动湿化:指应用人工鼻(热湿交换器型)吸收患者呼出气
恢复,放气10分钟不可能恢复局部血流; 2、声门与气囊之间的间隙常常有大量分泌物潴留,增加了误
吸的可能性; 3、目前用的插管,套管为高容低压气囊,对气管黏膜的损伤
小; 4、气囊放气导致肺泡通气不足,引起循环波动。因此重症患
者不能耐受气囊放气。
38 精品课件
持续声门下吸引
长期进行机械通气患者中持续声门下吸引可减少呼吸机相 关肺炎发生;
导管固定不安全,易移位、脱出 清醒病人不易耐受、牙垫增加病人的不适 口腔护理困难 影响吞咽功能,不能经口进食 气囊充气后会阻断发声,影响沟通
27 精品课件
经口气管插管
气管插适应证:气道阻塞时保持呼吸道通畅,消除气管内分泌物;
呼吸衰竭,呼吸肌麻痹和呼吸抑制者行机械通气;
呼吸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
6 精品课件
雾化吸入-常用的促进排痰的方式
目的:湿化气道,洁净气道,减轻支气 管痉挛性收缩,解除痉挛控制呼吸道炎症。 注意事项: 1.体位:取坐位、半坐位或侧卧位,尽量避免仰卧位,必须仰卧
位时需将床头抬高30°治疗时患者需进行慢而深的吸气,吸气 末梢停片刻,这样会使雾滴吸入更深 2.雾化量必须适中。如果湿化过度,可致痰液增多,对危重病人 神志不清或咳嗽反射减弱时,常可因痰不能及时咳出而使病情 恶化甚至死亡 3.过多长期使用生理盐水雾化吸入,会因过多的钠吸收而诱发或 加重心力衰竭。
14 精品课件
人工气道应用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
1.位置不正确
2.气道出血、痰/血堵塞
3.湿化问题、局部黏膜坏死
4.气管食管瘘
5.套囊漏气、意外拔管 6.口腔溃疡
对人工气道进行管理重要性
7.鼻窦炎
8.院内交叉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
9.其它(语言交流及自尊)
15 精品课件
主要内容
1.概述 2.气道评估 3.人工气道的类型 4.人工气道的管理 5.紧急情况的处理
温度在34-41℃之间,相对湿度为100%。 不主张无创通气患者进行被动湿化
精品课件
n美国呼吸治疗协会临床实践指南(2012)
43
间断湿化法
间断气管内滴注法 雾化吸入:是利用气流或超声波为动力,将湿化撞击成微细
颗粒悬浮于气流中进入呼吸道 气道冲洗
44 精品课件
持续湿化法
持续气管内滴注法:输液管法、微量泵注射法、输液泵 法、密闭式吸痰管湿化
8 精品课件
体位引流
体位引流是指对分泌物的重力引流,应配合使用一些胸部 手法治疗如拍背、振颤等,多能获得明显的临床效果。治 疗者可参照X线胸片跟踪肺内分泌物的方法,并通过血气 分析监测肺内分泌物清除效果,提供氧合的客观数据
目的:主要促进脓痰的排出,使病肺处于高位,其引流支 气管的开口向下,促使痰液借重力作用,顺体位引流气管 咳出,有助于痰液的引流。
上人工气道包括口咽道和鼻咽气道; 下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
21 精品课件
人工气道分类
口咽通气道 鼻咽通气道 喉罩 双腔通气道 气管内导管
经口气管插管 经鼻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 环甲膜穿刺
22 精品课件
口咽通气管
易插入,使用方便且迅速 可防止舌和咽部软组织松弛引起的呼吸道梗阻 刺激咽后壁易引起恶心、呕吐,有吸入性风险 容易异位和滑脱 易引起喉痉挛 可引起舌和牙的损伤 放置不当可加重梗阻
注意事项:引流应在饭前进行,一般在早晚进行,因饭后 易致呕吐。说服病人配合引流治疗,引流时鼓励病人适当 咳嗽。引流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咯血、发绀、头晕 、出汗、疲劳等情况,如有上述症状应随时终止体位引流 。引流体位不宜刻板执行,必须采用病人即能接受,又易 于排痰的体位
9 精品课件
吸痰护理
正确判断吸痰时机:按需吸痰 吸痰注意事项:压力吸引负压成人为40.0—53.3kpa(300-
主要内容
1.概述 2.气道评估 3.人工气道的类型 4.人工气道的管理 5.紧急情况的处理
34 精品课件
人工气管的管理
管理目的: 是使病人气道通畅、进行有效引流和/或机械通
气治疗,保证肺的氧合,防止肺部感染
35 精品课件
人工气管的管理
气囊压的监测 持续声门下吸引 气道湿化 雾化吸入 呼吸机管路的更换 吸痰 排痰方法 膨肺吸痰
400mmHg)儿童<40kpa、吸痰时间小<15s、插入深度经口1416cm,经鼻22-25cm,经气管导管10-35cm,吸痰前后高浓度吸 氧 并发症的观察:气道黏膜损伤 、低氧血症、感染、肺不张、 心律失常
10 精品课件
11 精品课件
什么是人工气道?
12 精品课件
建立人工气道的主要目的
刺激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合成与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维持肺泡的稳定;增加呼吸 道上皮纤毛的摆动,使痰液易于咳出 抗生素:雾化吸入抗生素对呼吸系统感染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硫酸妥布霉素和头孢 他啶的pH值适于吸入给药。 联合用药增强效果,缩短时间。如抗胆碱能药物与β2受体激动剂联合扩张支气管 的作用更强,起效迅速,作用持久。一般来说,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氨溴索、 妥布霉素可以配伍。布地奈德可以与特布他林、沙丁胺醇、色甘酸钠、异丙托溴铵 配伍,但不推荐将异丙托溴铵与色甘酸钠配伍使用,因为两者混合后可生成类似于 油质、非晶体的配合物而出现沉淀。妥布霉素不能与布地奈德和色甘酸钠配伍。
16 精品课件
气道评估
气道评估对重症患者十分必要!!!
1.立即建立人工气道:如呼吸、循环停止; 2.紧急建立人工气道:如呼吸功能衰竭; 3.比较急迫建立人工气道:如意识障碍伴痰液引流不畅。
17 精品课件
气道评估内容
1.疾病诊断(呼吸衰竭病因重要) 2.呼吸状况(频率、咽反射等) 3.气道保护能力 4.气道阻塞程度 5.皮肤黏膜损伤 6.意识状态
加湿器。
46 精品课件
湿化液选择
无菌注射用水:低渗,保持呼吸道粘膜纤毛功能,主要用 于痰液极度粘稠、严重脱水、高热患者。
气管内麻醉及气管内给药提供条件;
精品课件
特殊部位手术难以保持呼吸道通畅者。
28
经口气管插管
导管位置判断:直视下进入声门 压胸导管口有气流
人工通气时,可见双侧胸廓对称Fra Baidu bibliotek伏,听诊 双肺可听到有清晰的肺泡呼吸音
吸气时管壁清亮,呼气时可见 “白雾” 如有自主呼吸,可见呼吸囊随呼吸运动 ETCO2可确诊
29 精品课件
18 精品课件
主要内容
1.概述 2.气道评估 3.人工气道的类型 4.人工气道的管理 5.紧急情况的处理
19 精品课件
气道类型
开
人
放
工
呼
气
吸
道
道
的
建
立
根据患者选择合适的类型
20 精品课件
人工气道分类
人工气道是为了保证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其他气源 之间建立的连接,分为上人工气道和下人工气道。
的热量和水分进行吸入气体的加温加湿。 要求近端气道温度达37℃,相对湿度100%。 机械通气是应实施气道湿化。
41 精品课件
气道湿化重要性
气道湿化不足可引起:
破坏气道纤毛和黏液腺
假复层柱状上皮和立方上皮的破坏和扁平化
基底膜破坏
气道、支气管黏膜细胞膜和细胞质变性
42 精品课件
气道湿化
有创通气患者均应进行气道湿化 主动湿化可以增加无创通气患者的舒适度 主动湿化建议湿度水平在33-44H2O/L,Y型接头处气体
经鼻气管插管
易于固定且相对安全 病人多能耐受 易于口腔护理 不会发生病人咬住气管插管的危险 操作较复杂,不易迅速置入导管 使用持管钳将导管气管夹至破裂而需更换导管
30 精品课件
气管切开
易于固定且安全 多能耐受,适于长期需要人工气道的病人 易于口腔护理 病人可进食 导管较短,管腔较大,易于吸痰 解剖死腔相对减少,气道阻力小 易于鼻咽部分泌物的引流
31 精品课件
气管切开
操作复杂,创伤较大
局部伤口需特殊护理
痊愈后颈部留有瘢痕
并发症多 出血
皮下气肿
纵膈气肿
气胸
精品课件
切口感染
短期内不能撤出人工气 道的患者应尽早选择或 更换为气管切开!!!
32
环甲膜穿刺
紧急情况 插管困难 会厌水肿 颈椎损伤引起呼吸道受损者 咽喉骨折
33 精品课件
23 精品课件
鼻咽通气管
利于口腔护理,无恶心及呕吐 病人耐受性好,避免损伤舌牙 鼻粘膜溃疡坏死 导管易滑进食道造成胃胀气及换气不足 凝血机制障碍和脑脊液鼻漏者禁用 鼻咽腔感染禁用 鼻中隔畸形着禁用
24 精品课件
喉罩
喉罩通气适应症: 20世纪英国首先应用 无返流误吸风险手术麻醉
紧急气道处理和心肺脑复苏 喉罩通禁忌应症:返流误吸风险者
自然气道:自然气道有发音、湿润、 防止误吸、咳嗽以及维护气管的功能
人工气道:为保证气道通畅而在生理 气道与空气或其他气源之间建立的有 效连接。
3 精品课件
护理干预策略
震动排痰
护理理疗
干预策略
体位
人工气道 管理
口腔护理
鼻饲监测
4 精品课件
护理理疗
翻身拍背
雾化吸入
吸痰
精品课件
体位引流
5
翻身拍背-重要、方便、有效的护理措施
神经重症患者的气道管理
神经内科 2016年11月
精品课件
主要内容
1.概述 护理干预策略 2.气道评估 3.人工气道的类型 4.人工气道的管理 5.紧急情况的处理
2 精品课件
概述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大部分组 成。呼吸道是传送气体的管道,包括 鼻、咽、喉、气管和各级支气管。临 床上通常把鼻、咽、喉称上呼吸道, 把气管、主支气管及肺内的各级支气 管称下呼吸道。
预防和解除呼吸道梗阻,保证呼吸道的通畅。
对于意识不清、尤其昏迷的病人可预防呕吐物和口鼻腔分 泌物的误吸入肺。
便于呼吸道分泌物的吸引清除。
为机械通气提供一封闭的通道。
13 精品课件
人工气道建立的适应症
1.上呼吸道梗阻 2.保护呼吸道以防止误吸 3.作为清除呼吸道内积聚分泌物与痰液的通道 4.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需要机械通气着 5.意识障碍及神经功能障碍 6.手术麻醉
方法:患者侧卧,将五指拼拢呈杯状,由下向上,由外向内, 双手交替拍打或单手叩击,每一肺叶叩击3分钟,120-180次每 分,拍打力度根据病人的胸壁厚度及病人能耐受为准。
注意事项: 拍痰的禁忌症:肺栓塞、急性发炎过程、肺结核、咳血、癌症
、刚手术后、大血管手术后、头部外伤急性期、颅压升高或抽 筋时、胸部骨折 拍痰宜避免直接在亦裸的皮肤上操作 至少在用餐前一小时才可执行此活动 应避免于饭后操作
电热恒温湿化法:呼吸机上的电热恒温蒸汽发生器使吸 入的温度维持在32-37 ℃。
热量和温度交换器:即人工鼻、由吸水材料和亲水化合 物构成,氯化锂具有结合化学水和储热作用。
45 精品课件
空气湿化
在室内放置大量热水任其自然蒸发,使湿气布满全病室 。
采用拖地、洒水等方式经常湿润地面,维持室内温度22 ℃,相对湿度60%。
雾化吸入-常用的药物种类及作用
支气管扩张剂:抗胆碱能药物主要用于解除支气管痉挛,常用药物有:异丙托溴胺 ,β2受体激动剂 沙丁胺醇。其主要用于重症支气管哮喘发作以及COPD有明显支 气管痉挛的病人。有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甲亢的病人应慎用此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具有局部高效和全身安全的特点,常用药物有:布地奈德、地塞米松 黏液溶解剂 α-糜蛋白酶 。盐酸氨溴索,它调节呼吸道上皮浆液与黏液的分泌;
张口度过小:﹤3cm
咽喉部感染
咽喉部血管瘤
咽喉部损伤
系统疾病病人
通气压力需要﹥25cmH2O的慢性呼吸
25 精品课件
喉罩
硅胶制成 可反复使用50次以上
隔栅状设计 充气套囊 30度夹角设计
并发症: 咽喉部不适 语音障碍 返流误吸
26 精品课件
经口气管插管
操作简单,可在紧急情况下直观导管,可置入相对较粗 的导管,吸痰容易并发症少
36 精品课件
气道管理—气囊压力
气囊压力:25-30mmHg 推荐使用压力表测量气囊压力
气囊是否需要定期放弃?
37 精品课件
以往认为,气囊常规定时放气-充气气,道防管止理气—囊气压迫囊导压致力气管
黏膜损伤。 目前认为:气囊放气是不需要的,原因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1、气囊放气后,1小时内气囊压迫区的黏膜毛细血管已难以
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应进行持续声门下吸引。
39 精品课件
呼吸机管道的更换
呼吸机管路不必频繁更换,一旦污染则应及时更换。
40 精品课件
气道湿化
气道湿化包括主动湿化和被动湿化: 主动湿化指在呼吸机管路内应用加热湿化器进行呼吸气体的
加温加湿; 被动湿化:指应用人工鼻(热湿交换器型)吸收患者呼出气
恢复,放气10分钟不可能恢复局部血流; 2、声门与气囊之间的间隙常常有大量分泌物潴留,增加了误
吸的可能性; 3、目前用的插管,套管为高容低压气囊,对气管黏膜的损伤
小; 4、气囊放气导致肺泡通气不足,引起循环波动。因此重症患
者不能耐受气囊放气。
38 精品课件
持续声门下吸引
长期进行机械通气患者中持续声门下吸引可减少呼吸机相 关肺炎发生;
导管固定不安全,易移位、脱出 清醒病人不易耐受、牙垫增加病人的不适 口腔护理困难 影响吞咽功能,不能经口进食 气囊充气后会阻断发声,影响沟通
27 精品课件
经口气管插管
气管插适应证:气道阻塞时保持呼吸道通畅,消除气管内分泌物;
呼吸衰竭,呼吸肌麻痹和呼吸抑制者行机械通气;
呼吸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
6 精品课件
雾化吸入-常用的促进排痰的方式
目的:湿化气道,洁净气道,减轻支气 管痉挛性收缩,解除痉挛控制呼吸道炎症。 注意事项: 1.体位:取坐位、半坐位或侧卧位,尽量避免仰卧位,必须仰卧
位时需将床头抬高30°治疗时患者需进行慢而深的吸气,吸气 末梢停片刻,这样会使雾滴吸入更深 2.雾化量必须适中。如果湿化过度,可致痰液增多,对危重病人 神志不清或咳嗽反射减弱时,常可因痰不能及时咳出而使病情 恶化甚至死亡 3.过多长期使用生理盐水雾化吸入,会因过多的钠吸收而诱发或 加重心力衰竭。
14 精品课件
人工气道应用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
1.位置不正确
2.气道出血、痰/血堵塞
3.湿化问题、局部黏膜坏死
4.气管食管瘘
5.套囊漏气、意外拔管 6.口腔溃疡
对人工气道进行管理重要性
7.鼻窦炎
8.院内交叉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
9.其它(语言交流及自尊)
15 精品课件
主要内容
1.概述 2.气道评估 3.人工气道的类型 4.人工气道的管理 5.紧急情况的处理
温度在34-41℃之间,相对湿度为100%。 不主张无创通气患者进行被动湿化
精品课件
n美国呼吸治疗协会临床实践指南(2012)
43
间断湿化法
间断气管内滴注法 雾化吸入:是利用气流或超声波为动力,将湿化撞击成微细
颗粒悬浮于气流中进入呼吸道 气道冲洗
44 精品课件
持续湿化法
持续气管内滴注法:输液管法、微量泵注射法、输液泵 法、密闭式吸痰管湿化
8 精品课件
体位引流
体位引流是指对分泌物的重力引流,应配合使用一些胸部 手法治疗如拍背、振颤等,多能获得明显的临床效果。治 疗者可参照X线胸片跟踪肺内分泌物的方法,并通过血气 分析监测肺内分泌物清除效果,提供氧合的客观数据
目的:主要促进脓痰的排出,使病肺处于高位,其引流支 气管的开口向下,促使痰液借重力作用,顺体位引流气管 咳出,有助于痰液的引流。
上人工气道包括口咽道和鼻咽气道; 下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
21 精品课件
人工气道分类
口咽通气道 鼻咽通气道 喉罩 双腔通气道 气管内导管
经口气管插管 经鼻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 环甲膜穿刺
22 精品课件
口咽通气管
易插入,使用方便且迅速 可防止舌和咽部软组织松弛引起的呼吸道梗阻 刺激咽后壁易引起恶心、呕吐,有吸入性风险 容易异位和滑脱 易引起喉痉挛 可引起舌和牙的损伤 放置不当可加重梗阻
注意事项:引流应在饭前进行,一般在早晚进行,因饭后 易致呕吐。说服病人配合引流治疗,引流时鼓励病人适当 咳嗽。引流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咯血、发绀、头晕 、出汗、疲劳等情况,如有上述症状应随时终止体位引流 。引流体位不宜刻板执行,必须采用病人即能接受,又易 于排痰的体位
9 精品课件
吸痰护理
正确判断吸痰时机:按需吸痰 吸痰注意事项:压力吸引负压成人为40.0—53.3kpa(300-
主要内容
1.概述 2.气道评估 3.人工气道的类型 4.人工气道的管理 5.紧急情况的处理
34 精品课件
人工气管的管理
管理目的: 是使病人气道通畅、进行有效引流和/或机械通
气治疗,保证肺的氧合,防止肺部感染
35 精品课件
人工气管的管理
气囊压的监测 持续声门下吸引 气道湿化 雾化吸入 呼吸机管路的更换 吸痰 排痰方法 膨肺吸痰
400mmHg)儿童<40kpa、吸痰时间小<15s、插入深度经口1416cm,经鼻22-25cm,经气管导管10-35cm,吸痰前后高浓度吸 氧 并发症的观察:气道黏膜损伤 、低氧血症、感染、肺不张、 心律失常
10 精品课件
11 精品课件
什么是人工气道?
12 精品课件
建立人工气道的主要目的
刺激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合成与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维持肺泡的稳定;增加呼吸 道上皮纤毛的摆动,使痰液易于咳出 抗生素:雾化吸入抗生素对呼吸系统感染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硫酸妥布霉素和头孢 他啶的pH值适于吸入给药。 联合用药增强效果,缩短时间。如抗胆碱能药物与β2受体激动剂联合扩张支气管 的作用更强,起效迅速,作用持久。一般来说,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氨溴索、 妥布霉素可以配伍。布地奈德可以与特布他林、沙丁胺醇、色甘酸钠、异丙托溴铵 配伍,但不推荐将异丙托溴铵与色甘酸钠配伍使用,因为两者混合后可生成类似于 油质、非晶体的配合物而出现沉淀。妥布霉素不能与布地奈德和色甘酸钠配伍。
16 精品课件
气道评估
气道评估对重症患者十分必要!!!
1.立即建立人工气道:如呼吸、循环停止; 2.紧急建立人工气道:如呼吸功能衰竭; 3.比较急迫建立人工气道:如意识障碍伴痰液引流不畅。
17 精品课件
气道评估内容
1.疾病诊断(呼吸衰竭病因重要) 2.呼吸状况(频率、咽反射等) 3.气道保护能力 4.气道阻塞程度 5.皮肤黏膜损伤 6.意识状态
加湿器。
46 精品课件
湿化液选择
无菌注射用水:低渗,保持呼吸道粘膜纤毛功能,主要用 于痰液极度粘稠、严重脱水、高热患者。
气管内麻醉及气管内给药提供条件;
精品课件
特殊部位手术难以保持呼吸道通畅者。
28
经口气管插管
导管位置判断:直视下进入声门 压胸导管口有气流
人工通气时,可见双侧胸廓对称Fra Baidu bibliotek伏,听诊 双肺可听到有清晰的肺泡呼吸音
吸气时管壁清亮,呼气时可见 “白雾” 如有自主呼吸,可见呼吸囊随呼吸运动 ETCO2可确诊
29 精品课件
18 精品课件
主要内容
1.概述 2.气道评估 3.人工气道的类型 4.人工气道的管理 5.紧急情况的处理
19 精品课件
气道类型
开
人
放
工
呼
气
吸
道
道
的
建
立
根据患者选择合适的类型
20 精品课件
人工气道分类
人工气道是为了保证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其他气源 之间建立的连接,分为上人工气道和下人工气道。
的热量和水分进行吸入气体的加温加湿。 要求近端气道温度达37℃,相对湿度100%。 机械通气是应实施气道湿化。
41 精品课件
气道湿化重要性
气道湿化不足可引起:
破坏气道纤毛和黏液腺
假复层柱状上皮和立方上皮的破坏和扁平化
基底膜破坏
气道、支气管黏膜细胞膜和细胞质变性
42 精品课件
气道湿化
有创通气患者均应进行气道湿化 主动湿化可以增加无创通气患者的舒适度 主动湿化建议湿度水平在33-44H2O/L,Y型接头处气体
经鼻气管插管
易于固定且相对安全 病人多能耐受 易于口腔护理 不会发生病人咬住气管插管的危险 操作较复杂,不易迅速置入导管 使用持管钳将导管气管夹至破裂而需更换导管
30 精品课件
气管切开
易于固定且安全 多能耐受,适于长期需要人工气道的病人 易于口腔护理 病人可进食 导管较短,管腔较大,易于吸痰 解剖死腔相对减少,气道阻力小 易于鼻咽部分泌物的引流
31 精品课件
气管切开
操作复杂,创伤较大
局部伤口需特殊护理
痊愈后颈部留有瘢痕
并发症多 出血
皮下气肿
纵膈气肿
气胸
精品课件
切口感染
短期内不能撤出人工气 道的患者应尽早选择或 更换为气管切开!!!
32
环甲膜穿刺
紧急情况 插管困难 会厌水肿 颈椎损伤引起呼吸道受损者 咽喉骨折
33 精品课件
23 精品课件
鼻咽通气管
利于口腔护理,无恶心及呕吐 病人耐受性好,避免损伤舌牙 鼻粘膜溃疡坏死 导管易滑进食道造成胃胀气及换气不足 凝血机制障碍和脑脊液鼻漏者禁用 鼻咽腔感染禁用 鼻中隔畸形着禁用
24 精品课件
喉罩
喉罩通气适应症: 20世纪英国首先应用 无返流误吸风险手术麻醉
紧急气道处理和心肺脑复苏 喉罩通禁忌应症:返流误吸风险者
自然气道:自然气道有发音、湿润、 防止误吸、咳嗽以及维护气管的功能
人工气道:为保证气道通畅而在生理 气道与空气或其他气源之间建立的有 效连接。
3 精品课件
护理干预策略
震动排痰
护理理疗
干预策略
体位
人工气道 管理
口腔护理
鼻饲监测
4 精品课件
护理理疗
翻身拍背
雾化吸入
吸痰
精品课件
体位引流
5
翻身拍背-重要、方便、有效的护理措施
神经重症患者的气道管理
神经内科 2016年11月
精品课件
主要内容
1.概述 护理干预策略 2.气道评估 3.人工气道的类型 4.人工气道的管理 5.紧急情况的处理
2 精品课件
概述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大部分组 成。呼吸道是传送气体的管道,包括 鼻、咽、喉、气管和各级支气管。临 床上通常把鼻、咽、喉称上呼吸道, 把气管、主支气管及肺内的各级支气 管称下呼吸道。
预防和解除呼吸道梗阻,保证呼吸道的通畅。
对于意识不清、尤其昏迷的病人可预防呕吐物和口鼻腔分 泌物的误吸入肺。
便于呼吸道分泌物的吸引清除。
为机械通气提供一封闭的通道。
13 精品课件
人工气道建立的适应症
1.上呼吸道梗阻 2.保护呼吸道以防止误吸 3.作为清除呼吸道内积聚分泌物与痰液的通道 4.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需要机械通气着 5.意识障碍及神经功能障碍 6.手术麻醉
方法:患者侧卧,将五指拼拢呈杯状,由下向上,由外向内, 双手交替拍打或单手叩击,每一肺叶叩击3分钟,120-180次每 分,拍打力度根据病人的胸壁厚度及病人能耐受为准。
注意事项: 拍痰的禁忌症:肺栓塞、急性发炎过程、肺结核、咳血、癌症
、刚手术后、大血管手术后、头部外伤急性期、颅压升高或抽 筋时、胸部骨折 拍痰宜避免直接在亦裸的皮肤上操作 至少在用餐前一小时才可执行此活动 应避免于饭后操作
电热恒温湿化法:呼吸机上的电热恒温蒸汽发生器使吸 入的温度维持在32-37 ℃。
热量和温度交换器:即人工鼻、由吸水材料和亲水化合 物构成,氯化锂具有结合化学水和储热作用。
45 精品课件
空气湿化
在室内放置大量热水任其自然蒸发,使湿气布满全病室 。
采用拖地、洒水等方式经常湿润地面,维持室内温度22 ℃,相对湿度60%。